小学英语教学课程内容六要素(我国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特点及相应教法)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小学英语教学课程内容六要素(我国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特点及相应教法)(1)

我国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特点及相应教法

肖石磊 陈先骏

摘要:本文根据我国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主要存在的教师对小学英语课程认识不足而造成的教学效果差的情况,分析了小学英语课程、英语教学和教法的特点,进而提出符合我国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并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可行的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者只要根据课时教学需要,组合并应用好与内容学习相适应的教学活动方式,定能取得小学英语教学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程教学;教学活动方式

我国开设小学英语课程已有十余年的历史。此间有诸多研究和争论,有过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近几年,对小学英语教学中主要的学习内容已有基本的认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评价方式已有一些试行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理论问题、方法问题等也在研究之中,特别是自教育部2001年正式出台《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后,小学英语教学总体上走向正轨化,规范化。虽然至今仍有呼吁小学英语课程从四年级起开设,但只是在研究之中,而无定论,恐怕短期内改变不了目前从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规定。即便如此,小学英语课程仍有多方面问题需深入研究。农村小学在我国小学教育中占有较大比重,其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占了相当的份额,九年制义务教育在大面积范围内艰难进行。英语学习的环境缺乏、学习资源的匮乏、教育资金的不足、教学设备的奇缺等这些困难是有形的;而教育观念的贫乏、对小学英语教学本身的认识不足则是无形的,它们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制约、影响更可怕。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主要是其课堂教学这一学习主要渠道还存在种种问题,如对教材理解不透、学习目标定位不准、教学设计不当(如设计同目标脱节、设计者考虑不全面等等)。笔者认为以上问题主要是由于小学英语教师对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和教法的特点缺乏正确的深度理解所致。而要解决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则必须从这三方面着手,加强学习和研究,方能在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顺利完成义务教育,取得小学英语教学的优秀成果。

一、小学英语课程的特点

(一)小学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必学的主要课程

《课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1)中的“课程性质”明确指出:“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 “国家英语课程要求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3)。而我国已实行从小学阶段到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即是说,小学英语课程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

(二)小学英语课程是素质养成课程

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领域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作为语言课,我国也不例外。《课标》在“基本理念”中还谈到“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注重素质教育”以及“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2)。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任务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1)。上面提到的这些内容都是属于学生思想品质和精神文化素养的内容。换言之,就是从国家的角度将英语课作为学生素质课。其实,Ellis (2010)也提到:小学英语可提升小学生对本民族的感知理解,拓展国际视野,也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小学英语课程是外语启蒙课程

小学英语是学生学习除了母语以外的第一种外语,作为初学英语应属启蒙期。虽然英语同我们的母语,即汉语,同属于语言,但是两种语言不属于同一语系。英语属于表音文字,汉语是表意文字,两类不同结构的语言文字在读音和意义上迥然不同,在书写和思维上也有很大差别。因此,英语启蒙课程也是训练思维转换的课程。同时在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方面也不同,母语是在一段语言沉默期后儿童开口发音。而中国的学生都是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英语,所以作为启蒙课程的小学英语显然与其他启蒙课程有着质的区别。

小学英语教学课程内容六要素(我国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特点及相应教法)(2)

二、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

(一)借助媒体学习英语

由于我国学生是在母语环境下学习外语,首先是缺乏真实的外语学习环境。小学阶段开设的英语课程,学生主要是靠模仿去完成学习的。靠模仿学习英语就要借助于媒体。从教育学的角度讲,学习的媒体除了教学设备(有声和无声设备)外,还包括教师这一鲜活、主要的媒体,因为只有教师这种起主宰作用的学习媒体是主动的,其他学习媒体如实物、图片、动画、录音、幻灯片、多媒体等都是由教师支配的,是被动的;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也是由教师设计、操作和指挥的。因此,小学英语知识的认知及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的主要渠道是教师传授、视听获得、观察悟得、阅读心得。

(二)借助语言关键期的优势

小学阶段正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期。关键期假说认为语言是大脑的产物,语言能力的发展受到人的生理机能的严格制约。人出生后的10至12年间,人的大脑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此时人的大脑整个都参与语言学习。人的语言能力就发展得很快。处于此阶段的小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强、表现欲强、口腔肌肉可塑性强等优势。因此,此阶段的英语学习应以语音教学为主,以日常英语会话为辅,目的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外语学习心态和兴趣,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同时,处于关键期的小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只要环境适宜,语言输入最容易,发展也迅速。小学生9岁左右是一个临界点(黄晓苑,2010),此前的儿童其语言磨损程度非常大,即学过的内容易学易忘,过后又得重新学习,而处于临界点的小学生,学习外语的磨损期以及磨损速度都会明显下降。因此,借助语言关键期的优势学好英语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另一大特点。

(三)小学英语教学重在语音教学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是由小学英语教学属于启蒙期及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决定的。人们学习任何语言都始于语音,都是先有语音后有文字。人们在说话中形成了约定的语言,也形成既定的语音。至于如何说得更好,那是之后的事情。也就是说,人类说话是先有语音后有语法的。小学生初学英语和学汉语一样,先学语音之后才学成句、成段的话。小学开设的英语课只能在开始重语音教学、之后在说话中积累词汇。

由于小学生是首次学习作为外语的英语,因此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最重要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精心安排的活动,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知道在英语学习中如何识词、读词、记词和用词。在教师的刻意培养中,学生可以形成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此外,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又有语言磨损的干扰,因此,小学英语教学还应“少吃多餐”,即内容不要太多,呈现要反复。到小学高年级,内容可逐渐增多,但也要注意学习内容的复现。

小学英语教学课程内容六要素(我国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特点及相应教法)(3)

三、小学英语教法的特点

(一)重习惯培养,少语言学习;重教学方式,少内容讲解;重语言活动,少讲“理”说“法”

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学习内容,更应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从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特点、语言水平出发(张文华、王娟,2010)。小学英语课从学生一接触英语起就只能是以活动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游乐中学习,以他们喜好的唱歌、做游戏、猜谜、讲故事、做动作、做手工、表演、画画等方式,利用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及好动、敢开口的优势,紧张而有序地开展课堂教学,活而入胜,动而不乱。《课标》对活动提出六点教学建议:(1)活动要有明确目的、可操作性;(2)活动以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3)活动有利于学习语言知识,培养技能,提高其语言能力;(4)活动促进英语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5)活动使学生能获取、处理、使用信息,发展其思维、想象力、审美情趣、艺术感受,并与他人交流以及用英语解决问题;(6)活动不仅在课内,自然也延伸到课外,包括课后活动及到教室外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29)。这些应该作为教师安排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南。同时还应注意到,仅靠学生个体的课堂活动是达不到上述活动目的的,必须注重与他人合作。因此,活动形式可以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生互动尤以同桌、小组活动为主,全班活动为辅的小学英语课堂学习形式,还可以根据创设情景的需要,将课桌摆成商店形式、车辆形式或干脆不用书桌,围坐一起或可以在室外,不断刺激学生学习小学英语的新鲜感。

(二)三种活动方式:浸润式、感悟式和启发式

浸润式,也称浸入式,即让学生在教师刻意安排的教学活动中不经意地从唱歌、听故事等活动、从教师或录音/像中学到语音、语调,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听和说的语言技能。这种浸润式的学习方法利用声、形反复对大脑皮层刺激的作用,久而久之,自然会对同样类型的词、语、句熟悉并能使用,形成自然习得和潜移默化的学得效果。虽然这是一种囫囵吞枣式的学习,但由于是多次反复学得,学生就能逐渐记住全部所听的内容并能使用。

浸润式的学习方法可采取以下学习活动方式进行:

1. 听录音,跟读学习英语字母、词汇发音;

2. 听录音或听教师朗读,跟读学习英语简短对话;

3. 听英语儿歌,模仿,然后背诵;

4. 听英语歌曲,跟唱歌曲并记住英语歌词;

5. 看动画,听录音,猜动物或物体,用英语说出该动物或物体的名称;

6. 给没涂颜色的图形(水果、树叶、花朵等)根据英语词汇的提示涂上相应的颜色。

感悟式,即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从模仿教师动作、动画中人或动物的行为、声音或观察图形照葫芦画瓢等方式以跟随着读、唱、做动作、学声音,从而达到会听、看、说、做的效果。这一学习方式与浸润式不同的是学生在模仿中要经自己的大脑做有效的输入并经大脑转换再输出,即通过模仿有了体验,也有了体会,从熟悉的形、声去联系反映形和声的词语,进而掌握词语并知道如何使用这些词语,要求是做中学词语,做中悟规则,积极参与活动、感知事物,体验表达,从中悟得如何按需表达。

感悟式的学习方法可采取以下活动方式进行:

1. 听读音,排列出26个字母中元音发音相同的字母;

2. 听多遍录音后,重复所听到的单词、短语、句子;

3. 仔细观察物体,根据其特点,贴上英语标签或用英语说出其名称;

4. 根据图示,说出人或物的状态;

5. 按照所给英语词汇,描述实物;

6. 按照观察到的情形,完成图片或卡通中缺少的词语。

诱导式,或称启发式,是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不能自己独立或合作完成的学习任务或学习内容,须由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才能完成。这种帮助是指令性的,简单明了,学生一听就懂,进而会独立或与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或掌握学习内容。再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的亲身实践,达到会听、说、读、做的效果。教师在诱导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知识时,要做到引导得法,不能让学生对教师的指导毫无头绪。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指导方法要符合学生实际和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不能只凭主观想象或旧有经验,让学生完全按照自己不正确、不科学的方法去实践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诱导式的学习方式可采用以下活动方式进行:

1. 根据英语句子提示,叙述并完成图片顺序的排列;

2. 根据英语词汇提示,完成手工作业;

3. 根据所学英语句子,就所给情景进行简单交际;

4. 根据图示填入适当的英语单词,完成表格;

5. 用所学的简单英语句子,试着描述图画或卡通中反映的故事;

6. 学画卡通或贺卡,用英语写上相应话语赠与教师或同学。

小学英语教学课程内容六要素(我国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特点及相应教法)(4)

四、结语

以上这18种教学活动方式,都是笔者多年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从小学生的心理、生理角度以及英语教育学角度归类归纳而成。小学英语教师在清楚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及教法特点后,了解小学英语课的性质和作用,才能紧紧抓住重点,打好语言基础,优先发展听说能力、注意话语利用,提高口语表达流利度这一小学英语学习的重心和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应紧紧围绕上述目标,时刻注意到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关注学生喜欢的英语学习方式,顺应学生和教学所需,才能灵活而有效地根据不同课型,组合运用前面介绍的具体课堂教学活动方式,课堂上的语言训练才会有的放矢,才会减少英语教学中的无效劳动,达到较好的小学英语教学效果。

小学英语教学课程内容六要素(我国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特点及相应教法)(5)

参考文献

[1] Ellis , R.著,陈力译述. 小学英语教学:困境与机遇[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0(7).

[2] 黄晓苑. 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对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0(8).

[3] 张文华,王娟. 小学英语课堂实效性探析[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0(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English Course in Primary Schools

Xiao Shilei Chen Xianjun

Abstract: Based on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English course among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in our country, which causes low teaching efficiency,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ourse, as well as its instruc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 The authors then put forward that given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in China, educational activities, such as immersion activities, inspiration activities, and enlightenment activities, suit to pupils and are feasible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instruction, as they are appropriate to their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s long as teachers combine these methods in the way that fits in with particular teaching content, they will acquire high teaching efficiency.

Key words: English i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educational activities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1年第10期)

小学英语教学课程内容六要素(我国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特点及相应教法)(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