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最新数据背后的博弈脉络 一带一路最新数据背后的博弈脉络

今天来聊聊一带一路和亚投行,以及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的一些大国博弈的痕迹。

在7月14日,著名金融数据提供商路孚特发布了一份报告《BRI CONNECT:"一带一路"倡议背后的数字》。

在这份报告里,路孚特披露了一些关于一带一路的投资数据。

这并不是我们的官方报告,属于一份第三方报告,所以也只是参考一下,不过其中提到的一些数据,还是值得分析一下。

我昨天文章提到过,我们想要破解美国的新冷战行动,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经贸"作为纽带去破解。

国家之间利益是根本。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而我们如何把这个"利"通过做大蛋糕,来跟全世界分享,让全世界能从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受益,这是我们可以争取到更多朋友,避免自己被孤立的关键。

而实现这样一个"利"的关键,就是我们的一带一路计划,以及亚投行。

我们先来看路孚特这份报告里的一系列数据。

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已规划或在建"一带一路"项目共计3164个,总金额达4万亿美元。

其中,1590个项目属于"一带一路"项目,总金额达1.9万亿美元。

其余1574个项目被列为中国参与项目,总金额为2.1万亿美元。

大家看到这组数据不知道有什么感想。

不知不觉间一带一路计划,居然已经达到了4万亿美元的规模。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4万亿美元差不多是28万亿人民币,相当于当前中国GDP的28%。

通过一带一路计划,我们不但把大量国家通过经贸关系跟我们连结在了一起。

同时还把国内比较过剩的产能,能转移到海外输出,产生新的价值。

并且还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战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4万亿美元的规模,也说明一点,那就是美国一直以来对于一带一路的造谣和污蔑,是徒劳无功的。

在一带一路从2013年被提出之后,美国就一直在极力的对一带一路进行造谣和污蔑。

比较讽刺的是,美国经常污蔑一带一路是马歇尔计划。

而马歇尔计划恰恰就是美国自己推动的收割欧洲计划。

换句话说,美国对一带一路的造谣和污蔑,就相当于一个人习惯了抢劫别人来养肥自己,结果他完全不相信有人可以通过不依靠抢劫,来通过跟大家一起互利共赢来实现共同发展。

所以在美国这个习惯于当强盗的"强盗思维"里,先天就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别人,他自己是黑的,就笃定别人都是跟他一样黑。

这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不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即使一带一路被美国如此极力污蔑这么多年,但一带一路的规模还是越发的壮大,一直到现在已经到了4万亿美元的惊人体量。

除了这个4万亿美元的数字外,在细分下去,还有不少亮点,我们可以来看一下。

截至第一季度末,俄罗斯以126个签约项目和2960亿美元的签约金额,继续领跑"一带一路"受资国排行榜。

沙特阿拉伯以总金额1850亿美元、111个签约项目位居第二。

嗯,你们没看错,一大一路项目最大的两个投资目的国,正是俄罗斯和沙特。

在今年3月份,俄罗斯和沙特默契的唱双簧,大打石油价格战,且一有机会就上去骑在美国身上扇耳光,一副不把美国页岩油产业搞垮誓不罢休的架势。

一直到现在美国页岩油产业已经确定不行了,再加上美联储也通过无限印钞,严重透支了美元信用,俄罗斯和沙特才把石油价格战暂告一段落。

很多人当时并不理解,为什么俄罗斯和沙特会突然跑去穿同一条裤子,为什么沙特这个美国的传统小弟,会突然对美国进行背刺。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很多,根本还在于利益。

我在3月份分析石油价格战的时候也有分析过一些。

比如沙特的根本利益在于石油市场的份额,美国在2015年之后,就通过发展页岩油产业,并通过武力胁迫的方式,逼迫沙特吐出相当多的石油市场份额。

美国在过去这些年,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以及前三的石油出口国,而美国抢占的石油市场份额,实际上大部分就是来自于沙特的。

也就是美国从沙特嘴巴里抢走了不少石油市场份额,这基本等于抢劫,偏偏美国页岩油成本又那么高,如果美国不武力胁迫,沙特完全可以通过打石油价格战随随便便把美国页岩油产业击垮。

也就是,如果美国是正当竞争,挤走沙特的石油市场份额,可能沙特还不会这么恨美国。

但美国通过其他各种手段,逼着沙特不敢打石油价格战,来侵吞沙特的石油市场份额,这沙特怎么可能不对美国怀恨在心?

国家利益才是根本,更何况石油是沙特的最核心利益。

所以,为了击垮美国页岩油产业,沙特和俄罗斯默契的打石油价格战是很正常的。

不过,沙特想要跟俄罗斯这样打石油价格战,实际就是扇美国的脸,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

所以平常来说,给沙特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这么做,毕竟美国的武力值是可以随便碾压沙特这样的国家。

但今年以来,我们这个以往都躲在幕后的角色,开始走到台前去跟美国抗衡。

所以当前美国的所有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我们身上,包括当前美国有3艘航母是齐聚西太平洋,而留在中东的只有一艘航母。

这实际上是沙特有这个胆子去跟俄罗斯配合扇美国耳光的原因。

因为有我们在前面去跟美国拉嘲讽,让美国没办法把精力从我们身上抽走,去在中东搞事情。

不过实际上,单单只有这两个原因,恐怕是还不够。

3月份的时候,我就隐约感觉,沙特不知不觉上了我们的马车。

特别是在随后的美国国债抛售数据里发现,沙特居然是3月份抛售美国国债最多的国家,3-4月份沙特一共减持600亿美元国债。

我就更加确定这一点。

而今天看到这个一带一路数据,我则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原来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通过一带一路,通过经贸,通过这个"利",已经把俄罗斯和沙特牢牢的带上了我们的马车。

俄罗斯作为一带一路最大的投资目的国,其实也并不奇怪,毕竟俄罗斯是我们当前共同对抗美国的最主要帮手。

而沙特居然是第二名,这个就比较出乎人意外的。

沙特阿拉伯以总金额1850亿美元、111个签约项目位居第二。

不过我们仔细想一想就不觉得奇怪,甚至我们通过一带一路去大量投资沙特,是很明智的选择。

首先,沙特有钱,人称"某大户",完全不用怕沙特会跟有的国家出现债务危机和违约问题。

所以投资沙特可以放心。

而一向不缺钱的沙特,其自身基建能力其实并不强,沙特只是有的是钱而已。

但对于沙特来说,通过基建来改善国内产业环境,避免过度依赖于石油资源,也是沙特一直以来寻求的转型发现。

我们所过剩的基建产能,恰好就是沙特所急缺的。

所以我们通过一带一路计划,跟沙特一拍即合,这并不奇怪。

然后通过这样加深的经贸往来,我们通过利益的连结,实际上会让沙特明白,跟我们做朋友,远比跟美国做朋友要强得多。

毕竟沙特没少在美国身上吃亏。

且美国发展页岩油产业后,跟沙特有先天然的竞争利益冲突。

而我们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又先天然跟沙特是互补的。

所以,沙特最终会选择站上我们的马车,也是沙特比较聪明的历史选择。

这样分析下来,我们再看今年3月份沙特和俄罗斯的石油价格战,以及沙特持续大手笔减持美国国债的事情,大家是不是就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另外说到美国页岩油产业,就顺便也提一下。

最近美国页岩油企业申请破产保护的公司是越来越多。

一带一路最新数据背后的博弈脉络 一带一路最新数据背后的博弈脉络(1)

一带一路最新数据背后的博弈脉络 一带一路最新数据背后的博弈脉络(2)

按照当前机构的普遍预测认为,即使未来几个月油价继续回升,但仍然会有大量页岩油企业寻求破产保护。

2020年第二季度,有18家美国页岩油企业申请破产,而第一季度只有5家。

因为40美元的油价,即使回升到45美元,或者50美元,也依然没办法抵消美国页岩油企业在过去几个月油价暴跌的亏损,这使得一向负债累累的页岩油企业,并没办法从油价回升中获利。

这恐怕也是沙特和俄罗斯在确保自身利益承受最小损失的情况下,在默契打石油价格战后,又很默契的停止石油价格战的缘故。

达到目的就好,见好就收的意思。

下图是美国石油钻井活跃数量的历史走势图。

一带一路最新数据背后的博弈脉络 一带一路最新数据背后的博弈脉络(3)

可以看到,今年美国的石油活跃钻井数量从700多暴跌到200之后,已经长期萎靡不振的状态。

即使WTI原油价格回升到40美元附近已经快两个月了,美国的石油活跃钻井数量也依然没有明显的大幅度回升。

一带一路最新数据背后的博弈脉络 一带一路最新数据背后的博弈脉络(4)

根据最新数据,美国8月份的页岩油产量将下降至749万桶。

而在疫情之前,美国的页岩油产量差不多是1200万桶,已经下降差不多40%。

再回到今天正题。

一带一路的细分数据,值得分析的还不止前两大投资目的国俄罗斯和沙特。

我们再来看看。

马来西亚则以总金额1460亿美元、57个签约项目排名第三。

而第四大投资目的国是英国,于2019年12月首次跻身10大项目国之列的英国,目前排名第四。

英国13个在建的一带一路项目总金额达1390亿美元,涉及电力和水力、交通运输与房地产行业。

马来西亚这个人们并不感到奇怪,因为一直是一带一路的主要投资对象。

但英国这个其实是比较让人感到意外的。

毕竟最近我们跟英国的关系并不好。

不过实际上,在港区这次是去之前,我们跟英国的关系,其实还算挺不错的。

金融领域不但有沪伦通这个合作项目。

而且,伦敦一直是第二大人民币离岸交易市场。

并且在这之前,英国一直在对待华为的问题上,并不跟美国完全一致。

直到最近,英国这个墙头草才摇摆到美国那边去。

英国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之前在对待我们的问题上,态度一直比较摇摆不定,人们也不太理解。

不过看到一带一路的这个投资排名,其实也就不感到奇怪了。

英国毕竟是第四大投资目的国,说白了,已经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

而对中国来说,投资英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英国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信用度还算不错,在英国投建的这些项目,不至于会出现债务违约的问题。

只不过,当前中美脱钩的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投资英国这个墙头草的确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存在较大的脱钩风险。

这是我们当前所需要考量的。

毕竟英国作为传统的英语系/海洋系国家,英国最终必然还是会屁股坐在美国那一边,而不会像沙特这样,可以通过经贸的利益纽带,来牢牢跟我们绑定在一起。

所以继续大力度投资英国,存在一定的脱钩风险。

这是我们所需要考量的。

我们再通过下面图表看一下,一带一路的前十大项目国。

一带一路最新数据背后的博弈脉络 一带一路最新数据背后的博弈脉络(5)

在俄罗斯、沙特、马来西亚、英国,这前四大项目国之后。

第5名到第10名分别是巴基斯坦、土耳其、印度尼西亚、阿联酋、印度、文莱。

这里面,巴基斯坦是不奇怪的。

可能大家会感到比较奇怪的是印度,居然也排第9。

不过实际上,说一件事情,大家可能就不奇怪了。

印度实际上是亚投行的第二大股东。

就在6月17日亚投行刚贷款给印度53亿,很多人当时也不太理解,毕竟当时我们正在跟印度发生边境冲突。

不过,印度毕竟是亚投行的第二大股东。

而亚投行的定位仍然是一个国际投资银行,我们为了避免被美国的污蔑落实,在亚投行成立之初,就放弃了亚投行的一票否决权。

不过,我们作为亚投行的最主要创始国,对亚投行的影响力是客观存在的。

亚投行的结构里,创始成员国有75%的投票权,而其中是按照GDP去分配的。

所以中国在亚投行的投票权是高达40%。

虽然没有一票否决权,但有跟没有,其实也没差。

所以过去这些年,亚投行也给一带一路的项目建设,提供了不少资金支持。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基于国际信用的考虑,我们不能把亚投行和一带一路带有太多的非经贸目的进去,这很容易把本来简单的问题更加复杂化。

从而给美国更多造谣污蔑的攻击素材。

昨天就是亚投行年会的召开日子,也做了重要致辞。

亚投行和一带一路对于我们推行国家发展战略,让人民币最终完成国际化的历史进程,都是至关重要的。

并且,在当前美国试图发动新冷战来孤立我们的情况下。

一带一路这样一个经贸纽带,是我们跟世界的重要联系,是我们跟其他很多国家的重要纽带,可以把这些国家跟我们绑定在一起。

这使得美国孤立我们的阴谋,最终必将徒劳无功。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唯一不利的只有美国。

因为美国一直试图维持自己的霸权地位,试图通过收割他人来维持自身的霸权地位。

所以美国的核心利益,会因为我们的快速腾飞,而受到巨大挑战。

毕竟世界这个蛋糕就这么大,此消彼长。

但除了美国之外,其他绝大多数国家,都可以从中国的高速发展中受益。

这使得美国想维持自身霸权,而试图拉拢世界其他国家来对我们进行新冷战,结果必将失败。

毕竟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来说,并没有像美国这样霸权地位岌岌可危的焦虑感,不需要像美国这样歇斯底里。

对于正常国家来说,大家都是来赚钱的,是要讲利益的。

这年头,还整天扯着意识形态,就要让其他国家放弃跟我们经贸往来的巨大利益,去跟美国一起发疯,这完全就是痴心妄想。

所以,昨天澳大利亚外长在跟美国的会谈里,态度突然有所变化,已经侧面应证了我这个观点。

一带一路最新数据背后的博弈脉络 一带一路最新数据背后的博弈脉络(6)

一带一路最新数据背后的博弈脉络 一带一路最新数据背后的博弈脉络(7)

最近一直充当美国马前卒的澳大利亚,昨天的话锋稍微有所变化起来,开始强调澳大利亚跟我们有紧密的经济接触和合作,这符合两国利益,澳大利亚也并不打算做违背双方利益的事情,称"无意伤害与中国的重要关系"。

如果连澳大利亚都这么说,其他国家会这么想,其实是很显而易见的。

那就是世界上,当前并没有几个国家,愿意陪美国一起发疯。

所以,美国如果真想发疯,有本事就自己一个人顶上来吧,就别试图拉其他国家下水来给自己壮胆了。

这其实恰好暴露了当前美国的虚弱和衰落。

本文作者“星相大白”,我每天都会写深度分析文章,欢迎大家关注阅读!

关于我更多文章,可以点击左下角“了解更多”来查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