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母亲收养四十岁流浪汉 湖北小伙收养河北聋哑汉12年
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通讯员 李蔚然 周馨
11月16日,湖北老河口市薛集镇,从河北走失的聋哑人都红江终于与家人团圆。在过去的12年里,80后小伙子陈小峰把他当亲人照顾,和这个比他大14岁的汉子结下深情厚谊。
初见:街头偶遇流浪汉,冬穿夏装只比划
农村的一天开始得特别早。18日上午10时许,极目新闻记者来到老河口市薛集镇陈庙村。在绿峰蛋鸡合作社里,陈小峰已经忙活了半天,将新拖来的玉米码好后,换上干净的白棉袄,却藏不住裤脚和鞋子上的一层灰。
尽管得知聋哑汉姓都,但村里乡亲和陈小峰一家都习惯用方言叫他“哑巴”。
陈小峰个子不高,圆脸小眼。他清晰地记得和都红江的首次相遇。
陈小峰(左)和父亲陈丰全(右)与聋哑汉都红江合影
当时,他刚从广东潮州回到老家老河口市,在市里一家电器厂打工,每月工资2000元左右。2009年冬天,比现在更冷些的时候,那天上午,他骑着摩托车从厂里出来,看到路边有个人,大冬天穿着短袖趿着双凉拖鞋,背上背个破布袋。
看到这个邋遢汉子,陈小峰不由得想起自己17岁刚去潮州打工时,身上只有30多元钱,说好的工厂招人又不招了,他也背着个袋子,一个人在那家陶瓷厂门口待了两晚上。
于是,他走上前跟男人打招呼,谁知男人只是摇头却不说话,手上比划着什么。想着这男人可能没吃饭,他也用手比划了一个吃饭的动作。男人点点头,就跟着他到了旁边一家小餐馆。小峰说,那天哑巴吃了一大盆饭。
饭吃了,陈小峰确定这是个聋哑人。他犯了难。自己住公司宿舍,又没钱,把他丢下吧,又不忍心。于是,他骑着摩托把人带回了30公里外薛集镇的家。
陈小峰的母亲孙金莲说,当看到儿子领着这么个人回家时,一开始也不接受。“他自己已经结婚成家,有老婆孩子,一家人的负担大得很,还多管闲事。”但是,当天晚餐,他们还是准备好一桌饭菜将汉子请上了桌。
当看到汉子吃饭规矩有礼,心里石头也放下——“感觉不是个坏人,他吃饭只夹自己眼前的菜,也不在碗里抄来抄去。”孙金莲说,尤其看到他脚冻得通红,一双拖鞋裂了几个口子基本穿不住时,好可怜的。
就这样,哑巴留了下来。这一留,就是12年。
糟心:腿脚溃烂肚子疼 为他治病花光积蓄
“人领回来,也就添双碗筷的事,我们吃什么他吃什么。”让陈小峰没想到的是,麻烦很快来了。
陈小峰不抽烟不喝酒,但是哑巴样样都会。于是,陈小峰跟小卖部的邻居交待,账记在他的头上。哑巴也不客气,一开始就拿了十几元一包的黄鹤楼烟,一天两包。小峰犯难了,回去跟哑巴比划着说,“我也没钱,烟可以抽差点的。”哑巴也懂事,再以后只拿五六元的便宜烟。
没过几天,陈小峰发现,哑巴的小腿处好几处伤口,化脓溃烂。于是,带他到村卫生室去治疗。小峰要去打工,临走前,跟村卫生室的交待,所有花销记他账上。
村卫生室的医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给哑巴可不止治一两回病。记得哑巴刚来不久,陈家人发现哑巴总时不时地按肚子,也带他到卫生室看过,后来还带到镇里的医院去检查,还住了一个月的院。哑巴没有身份证没有医保,所有医药费都得陈小峰掏。
都红江住的房间
“我们都劝他们不管算了,跟你家非亲非故,你家又没田没地不用他干活,自己都顾不上还管别人。他们家心好,一直留着。”村民陈会兵说。
为了哑巴,陈小峰还曾跟妻子吵过架。收留哑巴时,妻子刚去上海打工不久,那一年的春节也没回家,因此不知道家里多了个人。直到一年后,妻子问他家里有多少钱,陈小峰支支吾吾地说“没有钱”。妻子气坏了,“我每个月寄几千块钱回来给你家用养孩子,你把钱花哪里了?”等第二年春节妻子回来,发现家里多个人,立马全明白了。
善良的妻子尽管心里不爽,但看到聋哑汉懂礼节,也不惹事,还会主动帮家里种菜做家务,也就慢慢接受了他。
相处:同住窝棚盖一床被子 小伙背负50万元债务
小两口在外打工,老夫妻在家带孙子,哑巴来的第三年,陈小峰的女儿也出生了。2015年,看着周围养殖蛋鸡的赚了钱,陈小峰决定创业养鸡。
也是个冬天,陈小峰拿出几万元积蓄,开始整养殖场。“当时还没有厂房,我们俩就在这荒坡上搭了个棚子睡。”指着养殖厂门口的草丛,陈小峰说,特别感激有哑巴相伴的日子。两人一起整地面,一起盖厂房,一起进小鸡苗,一起建生产线。白天干活,晚上两人一床被子睡在一起。
创业并不顺利,两人雄心勃勃,期望鸡仔长大生蛋就有收获。然而,等鸡真的生蛋,而且还攒了1000多件等出手,禽流感来了。“鸡苗是赊的,玉米是赊的。青年鸡苗买的时候15元一只,卖的时候只卖2.5元一斤,一只才卖7元,亏了一半。”
陈小峰在养殖场
辛苦几个月,第一批鸡不仅没赚钱,还倒亏了20多万元。深受打击的陈小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一个星期没出门。
住在他隔壁的哑巴心里也不好受。陈小峰父亲陈丰全说,那段时间,哑巴明显情绪低落,给他零花钱他也不要,他还主动做饭给陈小峰吃。
消沉了几天,陈小峰卷起铺盖到附近工厂打零工,一天100元报酬。100元,要养家养两个孩子,压力大啊!谈到这段经历,陈小峰泪流满面。
“夏天啤酒冬天白酒,即使最困难时小峰也没断过哑巴的烟酒。”村民陈丰举说,他好多次看到陈小峰给钱哑巴,哑巴也会拍拍口袋,意思是自己有钱花,不用小峰给。
“我也想过给他找工作,让他自立更生。”但是,没有身份证,当地也没有大工厂,干活都是靠随机安排,哑巴听不见沟通不便,没人要他。
后来,陈小峰到银行贷款30万元东山再起。这一批鸡蛋下线,陈小峰终于赚了几万元。谁知,第三批鸡苗上线时,疫情又来了。“我和他晚上干活,白天拖着鸡蛋到市里卖。” 尽管到现在还欠着50万债务,但两人在艰苦中积下了难以割舍的亲情。
寻亲:不懈寻找十几年 聋哑汉对恩人跪地磕头
十几年来,陈小峰从未放弃为哑巴寻亲。
哑巴听不见不会说话,也不会写字,但会写都和江两个字,还会写四川两个字。于是,陈小峰到派出所报案,想查查哑巴是不是四川人。但是一无所获,DNA比对也没有结果。
相处久了,陈小峰用手语和哑巴的交流越来越顺畅,他会问哑巴从哪里来,叫什么。问得多了,哑巴就抱着头,还用拳头砸自己的头,想着可能受过刺激,陈小峰也就不再问。
附近村民陈丰举说,哑巴经常到他家去玩。有一次,他的孙女在家玩拼图,正好是一幅中国地图,他让哑巴指出自己是哪里的,结果哑巴指到了贵州。陈小峰得知信息后,兴奋地跑到派出所去查询,结果仍无结果。
眼见寻亲无望,陈小峰拿出自己身份证询问哑巴,是否愿意在薛集镇落户,哑巴高兴得直点头。后来,村里也开了证明,但最后,因种种原因身份证没有办成。
村民陈会兵是单身汉,和哑巴最熟。陈会兵说,哑巴性格开朗,有时他过来玩,哑巴会把破的鸡蛋给他捎几个。镇上公路两边长满了杨树,有一次,哑巴指着杨树比划着告诉他和其他村民,等他去世后,就用这杨树做个棺材躺进去。“他也没想到自己会找到家人。”陈会兵说。
11月初,眼看周围百姓都打上了疫苗,陈小峰也想让哑巴去打。苦于没有身份信息,此时已经当上驻村辅警的他再次动起了为哑巴寻亲的念头。同时,薛集派出所民警也一直想给辖区这位特殊居民一个正式身份。
11月12日,在民警和口语老师的引导下,哑巴在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下“都红江”三个字。通过查询人口信息,发现河北泊头市四营镇有一人信息与他高度相似。15日,民警手机视频连线对方家属,当看到屏幕那头的女子时,哑巴激动得“扑通”一下跪到地上连连磕头。
16日,家属从河北连夜赶到老河口。当都红江看到车上下来的四妹时,两人飞奔到一起抱头痛哭。失散12年的亲人终于团圆。
“视频连线当天晚上,他还比划着告诉我,说不回去。可能太久没看到亲人了,当天看到家人来了就走了。”陈小峰给极目新闻记者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里,河北的小村庄里拉起了“欢迎都红江回家”的横幅,敲锣打鼓鞭炮齐鸣,村里摆着酒席庆祝他回家。
都红江的外甥穆海明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太感谢湖北的好人了,陈小峰太伟大了。把我舅舅照顾得这么好。代表我们全家感谢他。以后陈家也是我们的亲戚。”他说,听母亲说,当年舅舅骑自行车去姑奶奶家走亲戚,可能喝了酒迷路了,身上又没钱。在流浪到湖北之前,很可能还挨过别人打受过刺激。“我妈说,如果对他不好,舅舅早跑了。”他提到,16日带舅舅回家当天,发现舅舅房间还放着一纸箱子的新衣服,都是陈小峰陆续买给舅舅的,舅舅一直没舍得穿。
陈小峰抹着眼泪说,相处12年,最近才知道他的名字叫都红江,1968年生,比他大14岁。家人带他走的当天,都红江围着养殖场转了一圈又一圈,吃饭的时候,都红江突然放下碗对他跪地磕头,后来车子开出院子,都红江又打开车门下来,对着他再次跪地磕了几个头才上车。
“有很多的不舍,希望他在河北过上安稳日子,我家大门随时为他敞开。”陈小峰说,这两天10岁的女儿还责怪他怎么让哑巴伯伯走了。
18日,在极目新闻发出聋哑汉认亲消息后的第二天,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为陈小峰颁发“天天正能量特别奖”,为鼓励其爱心举动,为其提供1万元的奖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