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君聪经典笑点(从不演正常人到演)

许君聪经典笑点(从不演正常人到演)(1)

弗里达自画像

许君聪经典笑点(从不演正常人到演)(2)

2016年3月新星出版社出版

许君聪经典笑点(从不演正常人到演)(3)

电影《弗里达》,画架上的画就是《破裂的脊柱》

许君聪经典笑点(从不演正常人到演)(4)

弗里达与托洛茨基

许君聪经典笑点(从不演正常人到演)(5)

第二期:演员许君聪

许君聪经典笑点(从不演正常人到演)(6)

许君聪饰演的刘海柱很受观众喜爱

许君聪经典笑点(从不演正常人到演)(7)

许君聪和贾玲、张小斐一起表演过小品

许君聪经典笑点(从不演正常人到演)(8)

如今找许君聪拍戏的人越来越多

新文化周刊A06版~A07版

编者按:

以当今资讯传播的速度而言,知晓并欣赏墨西哥画家弗里达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她是一个多重极端化的人,以残疾的身体做出了震惊世人的画作,此外她与革命还有着一些牵扯不清的关系,这是个足够传奇的女人,以令人瞠目的方式对她眼中的世界做出了自己的解释,这些都非常值得尊敬。

封面文章》

白露

1953年,弗里达·卡洛在自己的国家墨西哥举办了第一次重要的画展。此时,四十六岁的她,离生命旅程的终结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了。当时她的健康状况相当糟糕,无人指望画家本人亲自出席这次画展。

晚上八点,正当墨西哥城当代艺术美术馆的门向公众敞开的时候,一辆医院的救护车开来,一个女人被用担架抬到了一张四根帐柱的床上。这张床是那天下午放置在美术馆里的,并按女人的意图做了布置,挂上了她丈夫的照片。还有她政治偶像马林科夫和斯大林的照片。纸做的骷髅摇摇晃晃地从帐顶垂下来,床上躺着的人唇色鲜艳,发辫整齐,穿着大红的墨西哥刺绣长裙。她微笑着对身旁的众多仰慕者说,“小心,这具尸体还没断气,别把我搬散了。”说话的人正是弗里达·卡洛。

一直想讲讲弗里达这个人,因为她的画作,因为她的传奇经历,因为她被痛苦耕耘过富有层次感的生命力。但同时她也令我苦恼,因为她身上有一些我无法启齿的东西:她的极度自恋,她的虚荣,她的自虐倾向,还有酗酒,同性恋,与托洛茨基的婚外情等等。直到读了今年三月份新星出版社重新出版的这本《弗里达:传奇女画家的一生》后,我终于明白弗里达色谱上复杂的灰度,正如本雅明所说,一个男人会爱上一个女人的软弱,怪念头,她脸上的斑点,皱纹,寒酸的衣着,崴着的步子。可能潜意识里吸引我的其实正是她纯黑的那部分。

弗里达出生在1907年的墨西哥,注意这很重要,因为那里不是纽约、巴黎、中欧或者日本。在拉丁美洲红色的热土上,不仅盛产龙舌兰,还生活着众多爱喝龙舌兰酒的人,他们是马尔克斯、博尔赫斯、波拉尼奥……不同色彩、文化、思想、信仰在方寸的土地上互相融合碰撞,滋养了无数个太平洋和大西洋彼岸的人们魔幻的夜晚。

弗里达出生三年后的1910年,墨西哥革命爆发。全国各地许多地方开始起义,他们持续了大约十年的游击战争。1911年5月,年迈的独裁者迪亚斯倒台并被流放,革命领袖马德罗于后年被选为总统。在以后的岁月中,身为坚定共产主义者的弗里达将自己的出生日期改为1910年,这不失为一种虚荣。不过,当你熟知弗里达不仅信仰共产主义,还可能属于“垮掉的一代”,朋克文化或嬉皮运动,以及她的生生不息的反压迫斗争,便也就能将她的种种“不合理”行为一笑而过了。

正因如此,一般画家也将她的特立独行与作品混淆,将她列入超现实主义画家的殿堂。我倒是没在她的那些画上看到一丝一毫虚假的叙事,还有附着太多意义的象征符号,画了20多年自画像的弗里达,不正是在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来向别人表达自己?

破裂的脊柱

6岁时弗里达罹患小儿麻痹,致使右腿萎缩。18岁那年她乘坐的公共汽车与一辆有轨电车相撞。她的右脚脱臼,粉碎性骨折,肩膀也脱臼。虽然活下来了,但终身不能生育。此后,她先后做了32次补救手术,近乎失去右腿,很多时候是靠插管维系生命。在医院观察一个月后,她被送回家休息,这期间男友离她而去。弗里达身心备受折磨,但傲慢让她不肯接受朋友一丝一毫的安慰,于是她故意对人又是玩又是笑又是品头论足,还发表十分刻薄的批判,那时候的她自我状态极强,倨傲、寡情。

为了转移她的注意力,父母特意为她做了一个支架使她靠在床上,还在床帏处安了一面镜子,让她能看到自己。弗里达内心的深渊渐渐具化在画纸上,绘画源源不断地给予她补给。《破裂的脊柱》是那之后不久画的。

画中许多钉子钉入女人身体使痛苦具有一种活生生的效果。一道像地震裂口一样的裂缝将她的躯干分开,开裂的两边由钢质矫形胸衣固定在一起,那胸衣乃是病人受到禁锢的一个象征,打开的躯体也许是指手术。在她的躯干内部原本是她那破碎的脊柱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一根有裂缝的柱子,代表生命中的飞来横祸。那锥形的柱子残忍地刺入弗里达身体上红色的裂口,从股直刺到头部。也许有的人会觉得,这根柱子类似于男人的阳具,此画也暗示了弗里达的头脑中将性与痛苦联系在一起,这正好暗合车祸中刺破她阴道的铁棒。铁棒使脊椎破裂,但也使她变成钢铁铸成的人。弗里达在画中将自己置于广袤而贫瘠的土地上,镶入其中的沟壑是对她身体的折磨。不远处,晴朗的天空下还有一片蓝色的海,这也许代表微薄的希望,距离很远,但胜于无。这幅画至今仍挂在我的墙上。

飞翔的床

歌德在他的《论色彩学》的前言里是这样阐述的:“色彩是光的行为,有行为就有痛苦。”关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光遭遇某些妨碍它自由运动的存在物之后便以色彩的形式出现,也就是说,这种遭遇可以理解为是那所谓的痛苦。直到看到这段话我才理解了为什么弗里达那么善于用色彩作画。这些色彩勾勒出各种动物、静物,但其实大部分都是体现她思想状态的东西,是她的快乐和悲哀,是她经历的活生生的表达。

车祸后两年,弗里达才逐渐康复,随即加入了当时墨西哥艺术界盛行的摒弃欧洲模式、扎根墨西哥文化民俗、创立自己民族独立艺术的新兴艺术家小组,很快她成了大学中的激进政治分子,也结识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里维拉。用她自己的话说,如果她的生命中遭遇过两次巨大的灾难,一次是车祸,那么,“另一个就是遇见我的丈夫。”

实际上,弗里达作为墨西哥壁画三杰之一的艺术大师里维拉的妻子,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几乎完全生活在丈夫盛名的阴影下,大部分时间她都只能自称为业余画家。直到上世纪70年代兴起的女性主义运动史和艺术批判界对弗里达艺术的重新认识,弗里达所受的评价才越来越高,甚至超过了她的丈夫。但这并不是弗里达口中所谓的“灾难”。

真正的灾难来自于丈夫接连不断的风流韵事。里维拉以对女人的新鲜感为乐,甚至吸收创作的养分。他喜欢独立自强的女人,他希望弗里达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朋友和自己的活动,他鼓励她绘画,并发展她自己独有的风格。当他们为自己建一栋房子时,实际上是两栋分开的房子,只有一座天桥联通。两个人的性格都那么强烈,行动都由各自的内在自我支配,因此一起的生活就如暴风骤雨。

直到弗里达发现丈夫和自己妹妹私通,终于承受不住打击为自己画了颗流血的心脏,一具被利器刺伤的身体,还有一个站在一边冷漠的男子,她为画取名为《稍稍掐了几下》。就连里维拉自己也说,“当我爱一个女人的时候,我总想伤害她,弗里达是我卑鄙人格的最大受害者”。也是因为感情的失落,弗里达性情大变,她也开始有数不清的情人,雕塑家诺古奇、苏联共产党领袖托洛茨基、女画家欧姬芙、卡菲,女影星瑞奥……这时的她就像在刀锋上赤足走过,是真的豁出去了。

但也正是这些灰心和失望使弗里达的画超越了以前的作品。《飞翔的床》正是她流产后的作品,女子赤裸着躺在病床上,鲜红的血在床单上流淌。一大颗泪珠淌过女子的脸颊,她的肚皮因怀孕而肿胀着。她的手放在鼓起的肚皮上,拿着六根血管一样的红色带子,每根管子的末端都漂浮着象征流产后的感情的东西。里维拉在谈到弗里达这段时期的作品时曾这样评价:“弗里达开始创作一系列的杰作,那是此前艺术史上所没有的——这些画赞扬女性对现实、残忍和磨难的承受力。此前绝没有人如弗里达此时所做的那样将如此极度痛苦诗意的表达到画板上。”说这话时,不知里维拉可否意识到自己正是这种种痛苦的施予者呢?

小鹿

1940年“国际超现实主义美术展”在墨西哥画廊开展,弗里达的自画像《两个弗里达》被邀参展。但她对自己被列入超现实主义画家殿堂感到非常惊讶。我多少可以理解她的心情,魔幻、超现实主义无疑是最时髦的,就好像拉美艺术家唯有这样,才不辜负世界人们的厚望似的。

弗里达一生的画作有2/3都是自画像,她那浓浓的一字眉、炯炯有神的双眼、轮廓分明的五官,身上穿的鲜艳的墨西哥服饰,都是她对自己生命每个阶段中的体验和感悟。的确,如果不是活得这么多灾多难,她恐怕画不出这么血淋淋的心脏、腐烂的下肢、断裂的脊柱、被刺穿的身体、死在腹中的胎儿、病榻上的裸女……比起超现实主义,我更相信每一幅画都是实实在在的爱恨情仇。正如她自己所说:“我画的不是梦,我画我的现实。”

1946年,弗里达已经穿着石膏胸衣缠绵病榻,为了记录一次脊椎移植手术,她画了一幅《小鹿》。在这幅画中,弗里达将身体化成一头年轻的鹿,头是她自己的头,但是长有鹿角。跑过一段林间空地的时候,小鹿被九支箭射中,将慢慢死去。小鹿的命运和弗里达极其相似,遭受了各种残害,渐渐地摧毁。虽然小鹿的身上在流血,但弗里达的头却异常平静。

想起一个人——卡米尔·克洛代尔。在中国,写她的书被翻译成《罗丹的情人》。当卡米尔跟罗丹在一起时,来看她作品的人都意味深长地看着罗丹,而不是她的作品。她的雕塑被罗丹的阴影笼罩,她的爱情毁掉了她的旷世才华。同样的还有波伏娃,这个一生都在反抗的女人终究还是在萨特的怀里化成绕指柔,所谓的智力联盟随着年老色衰而溃败,而萨特呢,到死都不乏美艳的追求者。忘了在哪本书里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大概意思是,天才都是一些被上帝选中的人,他给了你才华,敏感度,就会拿去你世俗的圆满。天才的情感,就像吸尘器,会吸吮别人的生命力,他们所爱之地,无论是自己还是别人都会片草不生。

1954年7月7日的生日后,弗里达在日记里写下:“我希望出口的那一端是喜悦的,我希望永远别再回来。”她于7月13日告别了人世。有人说她死于自杀,也有人认为她是病逝,但无论如何,她总算是离开了这个她再也不想回来的世界。

■作品简介

弗里达·卡洛是墨西哥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女画家。1907年出生,1954年去世,短暂一生的创作让毕加索也自叹弗如。《弗里达:传奇女画家的一生》是公认的有价值的弗里达传记,也是传记电影《弗里达》的原著。作者是有名的艺术史学家,详细地记叙了弗里达从出生到去世的传奇一生。弗里达终生与磨难为伴,曾接受过三十多次手术,人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床上度过,但依旧成绩斐然,作品价格更高居全球女画家之首。她信仰共产主义,同时又吸毒、酗酒、双性恋,有着众多的男女情人和风流韵事;她和她的丈夫相爱,却彼此不忠,过着互相伤害的生活;她渴望重生又迷恋死亡,永远用挑衅的表情,掩盖着孤独而沉重的灵魂……《弗里达:传奇女画家的一生》诠释了她支离破碎却又色彩斑斓的传奇一生。

■作者简介

海登·赫雷拉(美国) 艺术史学家,纽约大学教授,曾获古根海姆学者奖。作品有《弗里达》《马蒂斯自画像》《阿希尔·戈尔基》等。

编辑:王逸人 美编:王聪

近几年的屏幕上,经常有一个挺长个脸,一脸邋遢胡子,说话东北味,形象辨识度很高的演员,他在《东北往事》中饰演刘海柱,参演过《谁是真英雄》、《铁核桃》、网络电影《二龙湖浩哥之狂暴之路》,和即将上映的院线电影《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名字,但只要一看到他塑造的人物就会很自然地笑出声来,他就是许君聪,外号大葱。和很多怀揣演绎梦想的演员一样,大聪也是北漂一族,从初到北京的举目无亲,到拒绝10万一次的商演,再到如今的平静生活,许君聪日前接受记者采访,向大家讲述了喜剧演员背后的辛酸故事。

求学

“在学校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只要是一般人演不了的我都能演,比如流氓、济公、婴儿,甚至一棵树”

许君聪1984年出生在吉林市,从小个子就高,爱学习,中考那年他打了530多分,当时只要交9000元择校费就可以进当地最好的高中,但由于家里条件有限,父母都是下岗工人,所以许君聪选了一所普通专科大学的成人教育班,为家里减轻负担。当年他是班级里文化课分数最高的学生,校方为争取到这样一位优秀学生感到自豪,为他免了每年5000块的学费,就这样许君聪选了计算机专业。第二年,许君聪又考上了吉林大学成人教育本科,来到长春继续学习。为了贴补家用,许君聪晚上到一些舞厅唱歌赚钱,“当年的舞厅特别流行交谊舞,我每天在台上唱一些慢悠悠的歌,我当时也喜欢跳拉丁舞,感觉边玩就把钱也赚了。”时间长了,舞厅有几个同事就问许君聪,你这么喜欢表演咋不去学演戏,一句话让许君聪意识到了自己真正该学的东西,随后就联系了表演班学习表演,“到现在为止这是我最正确的一个选择,接触了表演我才知道我真正喜欢的东西是啥。”

学表演的人都想考中戏北电,许君聪也不例外,但是这两所学校初试都没进,“形象”是硬伤,“我天生脸长,长得着急,人家都是帅哥靓妹,我往那一站就像两代人似的,当时老师都不看好我,给了我不小的打击。”但是许君聪没有因此放弃,于是他又复读了一年,2004年,许君聪考上了南京艺术学院,开始正式学习表演。“我从来没那么认真做过一件事,在南京艺术学院学习那四年,我几乎达到了极致。大一的时候,出早工可能80%的人,大二就剩一半了,很多人不是睡觉就是出去玩,大三更没几个人了,大四的时候,每天出早工的人就剩我和另外一个同学了。”许君聪回忆说,艺术院校的出早工是很磨炼人的,早上6:40到练功房,练形体、声乐,每天都要吊嗓子,各种绕口令,让声带加厚,练平卷舌,练形体。

由于形象比较特殊,许君聪在校期间几乎没演过正常人,“在学校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只要是一般人演不了的我都能演,比如流氓、济公、婴儿,甚至一棵树,不是正常逻辑的我都能来,时间长了,同学们也都习惯了,其实我也是自己边走边演悟出来的。我的专业课老师是一个特别能研究喜剧的人,他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许君聪连着4年专业课第一,拿到各项国家级励志奖学金的最高奖,省市级相关专业类比赛获奖近20个,2008年,许君聪大学毕业。

毕业后许君聪十分迷茫,艺术类院校有句老话,叫“毕业就失业”,就是说能继续从事表演的人越来越少,基本一毕业就改行了,没有人脉许君聪只能选择先糊口。通过学校的推介会,他应聘到了上海的一个地产公司,公司旗下有个艺术团,专门给各级领导和业主演节目,当时许君聪以主持人身份考进去,他又会唱歌,又会跳舞,很快成了艺术团的骨干,一有活动,几乎每个节目都有他的身影,“那时候公司表演,不带妆劳务费是100,带妆是200,我一个月能攒到七八千,2008年,算是大钱了。干了大半年,后来艺术团黄了,我也失业了。”

失业后,许君聪回到了南京,“我有个师哥是一个化学公司单位领导,就带着我卖废硫酸、废硝酸,那时候市场供小于求,是非常好的时机,利润也很客观,干了半年我就赚了七八万块钱,我当时觉得这日子过得就可以了,快过年时,我美滋滋回了东北老家,但却被大舅骂了一通。”

许君聪告诉记者,从上大学到毕业后的一段时间,都是家人在资助他,那年过年,虽然许君聪赚到了钱,把一摞钱放到母亲面前,但大舅却不高兴了,“大舅问我做啥赚这么多钱,我说我卖硫酸呢,大舅说你要是当年就想卖硫酸,你根本不用上大学也能卖,你现在别考虑挣钱的问题,要先考虑自己的理想,继续你的演艺之路。”大舅这几句话,点醒了许君聪,过完年回到上海他就辞职了。

北漂

“我那时候玩一个网络游戏,在里面我是团队的老大……只要我点头基本没有办不成的事,就这样网络和现实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2009年3月,许君聪来到北京,成了北漂族。初到北京,他像别的演员一样,每天做简历挨个剧组发,他觉得自己在大学里拿过近20个奖项,自以为很优秀,可是跑了3个月剧组后才发现,自己连一个月薪2000的跟组演员都演不了,因为你不认识人,这就是个关系圈子。“我这辈子也忘不了,每次我把简历递给剧组的人时,对方的笑容和答复,那是一种对一万个人都雷同的笑和说辞,简历很好,你很优秀,回去等消息吧,这样的话我听了无数次,但却没接到过一个电话。”

有一次,许君聪从一个剧组递简历刚要走,迎头遇到一个四五十岁的男子,身边带个女孩,男子和导演一看就认识,寒暄几句之后,男子说:“这是我一个妹妹,戏非常好,你给安排一个呗。”导演立马把演员表拿来了,说女一女二不能换资方订完了,还有个角色,场次虽然不多,但角色出彩,然后俩人直接现场就拍板了。“看到这个场景后,我就以后再也不跑组了。因为我知道没关系,我根本混不了这个圈子。”

回到家的许君聪很生气,怪自己没人脉没钱,当时和几个朋友合租了郊区的一处房子,一个月房租分摊400块钱,许君聪下楼买了一箱方便面,30个酥饼,然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个月除了打游戏几乎没下过楼,“我那时候有点自暴自弃,生活中没有着落就在虚幻的世界里寻找自信,我那时候玩一个网络游戏,在里面我是团队的老大,最多时手下有五六百人,游戏中谁被欺负了,或者要攻打什么要塞,都要和我请示,只要我点头基本没有办不成的事,就这样网络和现实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当时,许君聪在北京认识几个也像他一样连“不温不火”都谈不上的演员,“经常是晚上一来电话就是喊我去吃饭,说是桌上有导演可能能介绍戏,我就带着满满的钱包去买单,我当时一周自己连100块钱都花不到,但经常是一个饭局就两三千,但请客请了一年,也没接到一部戏,有点绝望。”

2009年就在虚度中过去了,年底,许君聪算了一下,自己全年干了三个活儿,挣了900块钱,却花了家里5万多,全是请客吃饭了。“我花了家人那么多钱,但他们从来没对我怀疑失望过,我只要说钱不够了,家人永远都是三个字‘要多少?’并且从来都是上午要下午就打钱,晚上要,第二天一早上钱就到账,这是一辈子都还不起的恩德。”

出名

“那段时间我真是感受到了什么是明星,回到老家,经常被人认出来,出去吃饭时,经常有好多陌生人抢着买单”

事情出现扭转应该是2009年年底,许君聪偶然有个机会被叫到北京一个民营话剧团体演话剧,“开始是个小角色,也就三五分钟的戏,属于那种先锋喜剧,穿丝袜跳Nobody那种,有一天这个话剧团的老板来了,我上台演了5分钟,他在下面就笑了5分钟。完事后,老板找到我问我过年能不能不回家,有个话剧缺个男一号,连着演一个月,一场300块钱,我给大舅打电话问过年不回家行不行,大舅说过年无所谓,好好演戏吧,我就接了这个话剧叫《我的老婆你别动》。从这开始,两年内,我就一直在演话剧,而且密度特别大,一年250场左右,全国跑巡演,一直持续到2011年。”

从话剧舞台走上屏幕,许君聪要感谢一个朋友,她就是从《爱笑会议室》走出来的演员古筝。“有一天,古筝问我怎么不演影视,我说我一个人也不认识,她说她有一些人脉,就介绍了一些人给我,其中就有《东北往事》的导演李炎,他觉得我的形象特别适合里面有个叫刘海柱的角色,我二话没说就去演了。”

刘海柱,是《东北往事》中性格鲜明的一个大侠角色,整天戴着破草帽,修车又快又好,被称为80年代的“单挑之王”,许君聪把这个形象刻画得入骨三分,播出后,大家都没记住许君聪叫啥,但是从那以后不管在哪见到他,大家都习惯喊他柱子。

“那段时间我真是感受到了什么是明星,回到老家,经常被人认出来,出去吃饭时,经常有好多陌生人抢着买单,去KTV唱歌都过来找我要签名合影,老板也送果盘打折,去酒吧玩,老板送酒,真的是非常夸张。”当时有开酒吧的朋友找到许君聪,让他去夜场表演,一晚可以给到10万出场费,“我完全没接触过这个行业,一点也不懂啥是商演,所以就一一拒绝了,那一年推掉的演出最少有几百万。”

随后问题也来了,“我是话剧演员出身,我知道自己演戏不够放松,也反思过其实刘海柱演得有点过了,虽然外行会很喜欢,但圈里人找我演戏的却特别少,都觉得我还会那么使劲演,就形成了我当时外实内空的状况,也就是说大家都觉得我出名了有钱了,但其实兜比脸干净。”

知足

“最近外债都还清了,今年也有买房子的打算了……人生不会永远都是路人甲”

那几年大家都在玩微博,许君聪和歌手高进就是通过微博认识的,“有一天凌晨3点,高进给我打电话喊我去三里屯唱歌,当时我俩还没见过面,我也没多想就去了,我去了以后发现小沈阳老师也在,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家喻户晓的明星,就这样和沈阳哥就认识了,半个月后,沈阳哥向我要照片,说有个角色适合我,并把我推荐给导演,导演看了也觉得我适合,我就上了一部戏叫《谁是真英雄》。”

这之后,许君聪偶尔开始接一些小角色,生活比之前稍微好一些,“这时候不光是开始赚点小钱了,而是我觉得真正进入了这些圈子,让我开了眼界,进入了演艺界。”

加入江苏卫视《一起来笑吧》后,许君聪一拨人一干就是一年半,积累了大量现代喜剧的经验,随后这些优秀的喜剧人又加盟到了东方卫视《生活大爆笑》中,一连串的喜剧作品,形成了蝴蝶效应,许君聪又接拍了网络大电影《二龙湖浩哥之狂暴之路》,这时候他的名气就越来越大了。他在电影中还是演刘海柱,电影上线第一天点击率就突破了1200万。

谈到曾经接的角色,许君聪用“不挑”形容,“那时候只要是有人让我演,演啥我从不挑角色,我演了那么多小人物,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来自生活,从小我是工薪阶层,泥腿子干上来的,演戏必须观察人物生活,我演的大哥,吃个串子也得穿个貂,桌上必须摆个三星翻盖手机,一包软中华,一个一次性打火机,这都是通过我细致观察发现的。”

聊到业界敬仰的人,许君聪说了两个人,“论文化底蕴,我敬仰陈道明老师,演员拼到最后不是演技,而是人生阅历和文化底蕴;论演技,我这几年发现了王宝强老师演技真的很优秀,开始我看他演的傻根,以为他本来就是那样的人,但是看过了《HELLO!树先生》之后,我被他征服了,完全不知道是怎么设计的,毫无任何痕迹的表演才是最高级的,就这部戏而言,我个人感觉王宝强老师已经把这个角色诠释到了极致。”

说到现在的生活,许君聪也不避讳,“去年年底之前,我在北京一直有债,后期我不好意思向家里要钱了,很多应酬就需要借钱度日,先后欠了朋友将近14万,好在我人品还行,没有一个朋友催过我要钱。我演话剧那阵,收入是一个月六七千,这是一个分水岭;再上一个档次,就是去年《欢乐喜剧人》给乔杉、修睿助演的半决赛和之前拍过的电影全播出来了,找我的戏啊人啊越来越多了,我刚到北京时是合租400块钱一个月,演话剧时也是合租,房租是1050元,现在我找了个不错的地方,自己租房子住6800块一个月,最近外债都还清了,今年也有买房子的打算了,我对生活很知足。”

对于生活对于理想,许君聪一向是放在心底不轻易翻出的态度,“从毕业后到现在,我遇到的都是帮助我的好朋友,端盘子、站柜台、修车、卖硫酸我做过十几种职业,所以我可能比一般孩子更懂得生活的艰辛,和一切的来之不易,人生不会永远都是路人甲,我有信心告诉自己只要一路不知疲惫地奔跑,就会实现理想。”

新文化记者 郭艳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