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佛图100张(儒如山道似水佛像花)

禅意佛图100张(儒如山道似水佛像花)(1)

朋友们好,今天的国学微课堂又和大家见面了。一直以来想和大家聊聊中国的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但儒道释三家都是一个很博大精深的体系,有没有可能用一两个简单的字来概括它们的特质或者说精髓呢。我想了很久,感觉用山、水、花来作为儒、道、释三家的代言,是可以成立的。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儒道释三家。值得注意的是,儒道释三家的创立者,孔子、老子、释迦牟尼分别出生在公元前6-5世纪,即中国的春秋时期,这也是徳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所说的“轴心时代”的概念。他认为,“世界历史的轴心似乎是在公元前800年至200年之间发生的精神历程之中。那时出现了时至今日我们与之共同生活的人。……非凡的事都集中在这一时代发生,同时又独立地在中国、印度、巴勒斯坦、希腊等地出现。”其创建性的见解已经成为人类文化重要的思想资源。

严格上说,儒、道文化为中国本土所固有,佛教文化源于印度文明。先秦时有诸子百家学说,但随历史发展,许多学说或被淘汰,或被纳于儒道文化中。佛教入中国,历经近千年的发展,最终中国化,即佛教文化中某些理念及其致知思路, 为中国文化所接纳吸收。三者之间真正的融合是在唐朝。在唐朝以前,中国的政局十分不稳定,四分五裂的局面也给儒、道、释三家的融合设置了种种障碍。及至唐朝,国家出现了统一的局面,再加上统治者力倡,三教融合才真正成为可能,从此儒道释三足鼎立,互融互通,传承至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我们先回到儒家。《论语》作为一部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它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而“在《论语》出现的“仁”字达109 次,虽说孔子在不同的时间使用不同的道德概念来解释“仁”,比如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子贡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由此可见, “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代表了儒家最高的道德原则。具备“仁”那种品质的“士”,孔子称之为君子,《论语》中总共出现107 次“君子”,“君子”是孔子毕生所追求、所践行的目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君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再如孔子的学生曾子就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这种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品质,这种穷且弥坚的意志,多么像一座大山:坚韧、深沉、刚正不阿、沉默如金。

此外,孔子有一句名言:知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知者动,仁者静。所以用山来比喻儒,既形象也贴切。

禅意佛图100张(儒如山道似水佛像花)(2)

再说说道家。老子云: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无疑老子就是中华智者的代表,他的《道德经》寥寥五千言,却能解释宇宙,涵养万物,看透人生,看破人性,这是何等的大智慧。《道德经》里面70多次提到道,这里的道既是指宇宙本原。如《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也是指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即宇宙法则。如《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而在老子眼里,水不但是完美人格的象征,而且是他心目中的“道”的具体外化,《道德经》一书中有不少篇章提到水的品性。如《道德经》第四十三章中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道德经》第七十八章中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水最为柔弱,至坚无隙的金石,也会被它侵蚀而入。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中不惜笔墨地赞美水,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里讲水性之可贵在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上德之人所具有的品格。以下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分别是说:立身处世应像水一般低调、谦卑,心境要像水一般的渊深、清明,交友要像水一般亲切有爱,说话要像水一般准确有信,为政要像水一样能澄浊理乱,做事要像水一样能融合调剂,行动要像水一样善于把握时机。这段话概括了老子心目中完美的理想人格。可以说,水是道家的最佳代言。

自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土后,这一来自印度的宗教很快便被当时的统治者以及人民所接受。这既与当时纷乱的时事相关,又与佛教本身的特点有关。东汉末年,社会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统治者与人民都需要一种精神寄托,佛教恰好具有这种功效。从宗教给人的作用来看,儒教将人们与天命和先人联结起来,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儒家对死后的事情是不关注的;道教提倡长生不死,相信通过服食丹药等可以修炼成仙;佛教则认为存在轮回,人死后会进入来生,但来生和今世已毫无牵连,即存在着“记忆断灭”和“灵魂死亡”,只有通过具体行动亲证佛法智慧,才能做到自度度人,从而获得大自在。

佛教全部宇宙观和宗教实践的基础理论来自:因缘生起。所谓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起,都存在着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因果关系。佛教认为因缘所生的一切法不但是生灭无常的,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因与果相符,果与因相顺,如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一样。

佛教主要是以人生为中心来谈问题的,用以解释人生痛苦的原因,可以用“ 三法印” 即三点理论来概括: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 印”是印章,“三法印” 的意思是说: 符合三点理论的说法就好比盖有佛法印章, 是真佛说; 否则就是“外道” , 就是假佛说。

现在对这三点理论的解释一般为:“诸行无常” 意为世界万有变化无常,“诸法无我” 意为一切现象皆因缘和合, 没有独立的实体或主宰者 ;“涅槃寂静” 意为“ 超脱生死轮回, 进入涅槃境界”。

禅意佛图100张(儒如山道似水佛像花)(3)

说到汉传佛教的由来,就要提到禅宗“拈花一笑”和“衣钵真传”的典故。话说有一次众弟子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牟尼说法。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重行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迦叶破颜轻轻一笑。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迦叶。然后佛祖把平素所用的木棉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迦叶得到了佛祖的衣钵,成为了禅宗的开山鼻祖,传到二十八祖——达摩,随后达摩东渡从海上来到中国,将禅宗带到东土,这就是汉传佛教。

所谓的的“拈花一笑”,佛祖所传的其实是一种至为详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这种心境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不着形迹、超脱一切、不可动摇、与世长存,是一种“无相”、“涅槃”的最高的境界,只能感悟和领会,不能用言语表达。而迦叶的微微一笑,正是因为他领悟到了这种境界,所以佛祖把衣钵传给了他。

佛经里常说: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其实宇宙间的奥秘,不过在一朵寻常的花中。在生活中的一饮一啄,在尘世间的雨丝风片。正所谓:青青翠竹,无非佛理;郁郁黄花,皆是佛法。人生亦是如此,或绚烂如夏花,或如飘零秋叶,成败荣辱终如过眼云烟,这就是人生,也是佛所开示众生的缘起吧。所以说花可算是佛的代言。

讲了这些,归根结底一句话:儒如山、道似水,佛像花,山、水、花可以作为儒、道、释三家的代表。

作者:《中华诗文学习》主编、北京海淀区社区教育咨询顾问相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