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是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是知行合一的智慧)

最近看了很多和王阳明心学有关的书籍,对王阳明及其心学有很多新的感悟和体会,关于王阳明的生平事迹这里就不介绍了,这里主要针对他提出的知行合一这个观念,谈谈我的感想。

知行合一是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是知行合一的智慧)(1)

王阳明一生在三个阶段提出了三个主要的观点,第一个是龙场悟道时提出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思想、第二个是贵阳讲学时提出的知行合一的思想、第三个是晚年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后提出的致良知的思想,这个三个思想是不断完善和补全的,所以致良知这个思想才是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

但在世人眼中,致良知显然没有知行合一出名,即使不知道王阳明是谁,也不知道心学是什么的人都知道知行合一这四个字,用一句俗语来说就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知行合一如此出名,仅仅是因为世人都错误理解了知行合一,将它作为了一种好的为人处世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又经过成功学等发酵而普及,这也导致了很多人不说点知行合一,就无法证明自己与众不同的现象。

但是,知行合一这个思想,并不是我们普遍误解的那种为人处世之式,我们都认为知行合一就是知识和行动要相互的促进融合,或者说学习了新知识,就要付诸于行动去实践,这其实是对知行合一很大的误解,这些观念,并不是知行合一的观念,而是孔子,朱熹等人的观念,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等,这些和我们理解的知行合一的相同的观点,都不是王阳明说的,而是孔子,朱熹等以理学为代表提出的。

那么什么是知行合一呢?王阳明的观点中,知行合一是一种基于良知而行的本能,他不是知,也不是行,它就是知行,脱离于知和行之外的第三种状态。这个观念可能有点深奥,我用简单的例子做比喻,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如果饿了,就会吃东西,这是一种本能,它不是知识,因为婴儿不需要学习饿了需要去吃东西这个知识之后才开始行动,在他行动的过程中,它就知道了这个知识,这就是知行合一,即知识和行动本来就是一体的。那么知行合一就是一种本能吗?也不能这么理解,我理解的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实际是一种从良知出发的本能。什么是从良知出发的本能?刚刚我提到的婴儿吃东西的例子,其实是从生物遗传学出发的本能,而从良知出发的本能,是基于人类道德出发的本能。比如王阳明常拿孝顺举例子,从王阳明的心学来看孝顺这件事,那么孝顺是人的一种道德本能,是一种良知,这种良知是每个人都有的,我们如果让孝顺这个良知能自发的显示出来,而不是遮蔽它,我们就会自发的去行孝。

王阳明晚年的时候,几乎不提知行合一这四个字了,它担心这四个字会误导世人,将知和行分开,所以它最常说的还是它的致良知,即达到良知这个思想。其实致良知在现在看来,就有点类似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了,虽然很多人认为唯心主义是错误的观念,但是我认为事情不是绝对的。在心理学中衍生了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一个分支,这个分支强调了人作为人,相比于其他动物,是有自我的实现的,自我的实现可以体现出崇高,超越动物的本能的,自我的实现我认为也属于唯心主义,致良知,又何尝不是自我的实现呢?更详细地关于王阳明心学的知识,我也不在这里详细讲了,我要讲的还是知行合一这四个字,我想讲知行合一这四个字,是觉得这四个字是指导我自我完善的最重要的一种工具。

许多人认为的知行合一是知识和行动的相互促进的思想;王阳明认为的知行合一是基于良知的自发显现;而我认为的知行合一,是从进化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出发,帮我完善自我的一种工具。

知行合一是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是知行合一的智慧)(2)

人是有两个大脑的,一个是反射脑,一个是逻辑脑。

反射脑是我们的祖先在无数年的繁衍和生存中给我们留下的一个礼物,反射脑能让我们更快的躲避危险,帮助我们更好的生存下来,它能处理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并且不怎么消耗我们身体的能量。看到危险或恐怖的事情,我们的反射脑会本能的让我们逃跑;处理生活中琐碎的事情,我们的反射脑也会自发的帮我们处理;虽然反射脑提高了我们祖先生存的概率,但是作为现代人来说,反射脑中的很多思维依然还保留在远古时代,比如我们过分的焦虑或压力;我们本能的害怕蛇和蜘蛛,却不害怕汽车或者电排插等等;我们的反射脑的思考方式有时候很难处理好现代生活中出现的事情,如常见的思维缺陷:如禀赋效应,锚点效应,框架效应,可得性偏见,后见之明偏见等等,心理学家列出的影响我们做出正确的抉择和判断的思维有上百种,而这些思维,都是反射脑的思考方式。

而逻辑脑,就是我们用来思考及逻辑推理的大脑,这个大脑非常的消耗能量,所以我们经常会出现用到逻辑脑的时候就会感觉累的情况,但是逻辑脑却能帮我们更好的适应现代生活。

那么,逻辑脑和反射脑又和我认为的知行合一有什么关系呢?正如我说的,我认为的知行合一是帮我自我完善的最重要的一种工具,而我认为的知行合一,就是指导我将逻辑脑的思维转移到反射中的工具。

有人说,读了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是因为读到的知识都跑到逻辑脑里面了,但是没有跑到反射脑中,而我们最日常的行为处事,都是反射脑帮我们做的,如果想要过好这一生,就要将逻辑脑中的知识搬到反射脑中。那要怎么办呢?我觉得只有两个词,训练和反省。通过不断地刻意练习,不断地使用逻辑脑中更好的思维方式来为人处世,刻意练习多了,这些思维就会变成一种习惯,而习惯的时间越来越久之后,这些思维就变成了反射脑的思维了,当然,这种练习方式是很难,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来进行改进。

为什么有的人知道这些道理,依然做不好呢?比如我很久之前就知道这些,依然做不到。我觉得是因为缺少元思维,什么是元思维呢?元思维必须是反射脑中的思维,并且元思维必须要能体现在我们认知上的第一性思维。换个更通俗的话说,元思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信仰,任何事情,只要有精神信仰的支撑,就很容易做到,比如基督教徒的信仰是耶稣,佛教徒的信仰是释迦牟尼,而我的精神信仰,就是知行合一。

从我认可了我自己的知行合一后,我便不断地将知行合一铭刻到我的内心中,我会每天的提醒自己,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而时间久了,知行合一成了我反射脑的一种思维方式,并且成为了我的元思维。有了这个元思维后,在为人处世事之前,我立刻就反射出了知行合一,当知行合一这个思想出来之后,我会立刻警觉起来,开始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满足知行合一的,为了满足知行合一,我就需要用逻辑脑的思维进行后续的思考,所以基于知行合一这个思维,就可以很容易的去指导其他思维的修炼。

在物欲横流,唯物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我去谈知行合一,去谈心学,去谈哲学,去谈唯心主义,似乎不合主流,所有人都只想赚钱,赚钱,赚更多的钱,通过物质来满足自己的内心的寄托,减少自己的焦虑,恐惧,压力,我觉得这种自上而下的解决方式是治标不治本的,唯有从底层找到自己的精神信仰,或者是灵魂寄托,方能治标治本。而这种精神信仰,并不是玄学或者宗教层面的东西,而是我们反射脑中所信仰的东西,或许亿万年之后,人类终会进化到可以本能的用逻辑脑去思考了,社会也终于达到了经济学中说的理性人假说的社会,但是现在,我们只能通过自身刻苦的修炼,来达到进化我们反射脑的目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