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的理解(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刘余莉品读《群书治要》

对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的理解(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1)

全文1216字,阅读需4分钟

我们看在《汉书》上就记载,说“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对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的理解(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2)

说古代的圣王,莫不是以教化作为国家最重要的事务,“立大学以教于国”,在国都设立太学,在乡间、城镇设立庠序,这个庠序就是古代学校,特别是乡间学校的名称。教人们什么呢?就是仁义礼智,所以它的刑罚很轻,但是没有人触犯禁令,没有人作奸犯科,这都是因为教化盛行而社会风气很淳美的原因。

我们再看中国古代的太学,它有三个功能,设置了三个重要的职位,这个也是值得我们现在大学和学校教育所学习的。他说“昔者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这个周成王还是很幼小的时候,还在襁褓之中的时候,就给他选了三位老师,召公做太保,周公做太傅,太公就是姜太公做太师。

太保、太傅、太师,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

保:保其身体,这个太保负责照顾太子的身体,让他身心健康,行为符合威仪,符合礼仪,也就是太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符合礼的要求。

傅:傅之德义,这个太傅的职能就是给他伦理道德的教育,让他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师:导之教训,太师给他各种训导,其实就是相当于各种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怎么样治国平天下,当然这里边也有很多修身为本的道理。

对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的理解(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3)

所以从这三种职能来看,你看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缺少了很多的职能。所以在前不久,书记特意召开全国思政教师的座谈会,为什么思政课要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呢?因为思政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但是我们现在的思政课很难深入人心,能够起到立德树人、长善救失的作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说我们起码也是大学毕业吧,在大学教书。那我们想一想,大学生是大一的孩子好教,还是大四的孩子好教啊?大一的学生道德品质好,还是大四的学生道德品质好?现在的状况是大一的学生比较好教,比较尊师重道。你看新生来了纷纷去招新,为什么去招新呀?因为这个新生比较听话是吧?大四你再召唤他招不到了,都不知道到哪去了,找不到人了,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学校教育没有起到“长善救失”的作用,没有随着我们受教育的时间越长,德行越有提升。

对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的理解(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4)

那再想一想,我们是小学的时候道德素质好,还是我们大学毕业之后道德素质好?小学,大家都异口同声说小学,是吧。你看我们小学的时候做好事,帮助别人也都不求回报,是吧?也没有名利之心,还比较单纯,到了大学就不一样了,做什么事都有功利之心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的学校教育没有起到“长善救失”的作用。而范仲淹呢,我们想一想,他读书的时候德行好,还是他当官之后德行好啊?当官之后。对呀,他的德行是随着受教育的时间越长越提升,所以他当官之后才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言。

所以“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我们必须要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任务。

对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的理解(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