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官场(打秋风明清官场公开的敛财怪象)

晚清时期官场(打秋风明清官场公开的敛财怪象)(1)

安旭东 摄

众说纷纭:“打秋风”起源考

提起“打秋风”,很多人都知道,《红楼梦》里的刘姥姥,故作愚状、出丑露怯,就是因为年关将近,生活窘迫(“秋尽冬初,家里冬事未办”),想通过周瑞媳妇家的关系到荣国府去“打秋风”。她最后得了王熙凤送的二十两赏银,满意而归。

“打秋风”说白了就是利用各种关系、巧立名目向他人索要财物。至于为何称之为“打秋风”,却是众说纷纭,源头已难以考证清楚。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牡丹亭》中,尚未发迹的书生柳梦梅曾称“你说打秋风不好,‘茂陵刘郎秋风客’,到后来做了皇帝”。这不过是戏谑之语,虽然明清时期人们也称“打秋风”的人为“秋风客”,但实际上“打秋风”与茂陵刘郎(汉武帝刘彻)毫无关系。

根据清人考证,早在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书札中就出现过“抽丰”二字,意思是指看到别人家丰裕而去索要钱物(“盖彼处丰德,往抽分之耳”),因此也称为“分肥”、“抽分”。大概是因为“抽丰”与“秋风”音近,明清时期民间开始称“打抽丰”为“打秋风”,以显得更为委婉、风雅一些。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打秋风”的说法最初可能是源自于唐代士子游走公卿权贵募敛财物的行为。五代王定保所著《唐摭言》中,曾记载有一个名叫李敬的仆佣,因为其主人科场不顺而生活穷困,他的朋友劝他换个官场得意的主家,以便也能够跟着四处“打风打雨”。

这里的“打风打雨”,说的就是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大多会在考前奔走于权贵公卿之门,既是为了托关系以求得达官贵人推荐,同时也有不少生活窘迫的士子借机募取一些生活费。“风雨”与“丰裕”同音,因此“打风打雨”就是“打丰裕”。

到了明清时期,不少衙役往往在入秋后以做棉衣为借口向富户敲诈钱财,“打风雨”也就被称为了“打秋风”,甚至当时京城民间俗语中还将“打秋风”与“撞太岁”并举,称巧借名目索取钱物为“打秋风”,依仗官府权势敲诈为“撞太岁”,两者叫法不同,借口索取财物的目的则一。

清代,胡可泉任苏州知府时曾在衙门口贴有一副对联:“相面者、算命者、打抽丰者,各请免见;撑厅者、铺堂者、撞太岁者,俱听访拿”,将“打秋风”和看相、算命等招摇撞骗等同看待,由此可知,“打秋风”名虽雅致,其实却并无半点风雅可言。

形形色色:明清社会的“打秋风”怪象

明清时期,官场、民间“打秋风”的陋习一度盛行。清代风流才子李渔,诗词戏曲俱有文名,但是科举屡次失利,为了维持家人体面的生活,早年间就开始奔走于权贵富户之家,依靠募取馈赠维生。康熙初年,李渔组建了一个家庭昆曲戏班,日常开销甚巨,更是常年带着家眷来往于苏杭、金陵,以各种借口索取财物,有时甚至在友人家一住数月。按照李渔自嘲的说法,是大半生“终年托钵”、“卖赋以糊口”,其实就是四处“打秋风”,他自称“打秋风”的足迹“三分天下几遍其二”,堪称是古往今来最出名的一个“秋风客”。

与民间“打秋风”陋习相比,明清官场上往来奔走的“秋风客”,不仅数量更多,“打秋风”的名目也是层出不穷。清人萧奭在《永宪录》中描述当时官场“打秋风”的“盛况”说:每当有官员外放任职,就会有昔日的老师、同门、亲朋等各类人等络绎来访,名为拜会探望,实则只是为了上门索取一些馈赠。风气所至,明清官场非但不以“打秋风”为忤,反而成为了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地方官员上任后需要应付各类“秋风客”,未上任之前则可以四处“打秋风”,借机敛财。例如,道光十八年,曾国藩会试高中,当年返回湘乡老家后就开始外出四处拜客,名义上是向各地亲朋故友报喜,主要目的还是按时俗到处“打秋风”。据曾氏日记所载,道光十八年年底到道光十九年十一月,将近一年的时间内,曾国藩一共外出四次,拜访的对象形形色色,既有各地曾氏同宗、亲朋故旧,也有本地地方官员与乡绅,还有不少外地的湘籍客商,遍及湘乡周边十余州县,拜访过的人家达到一千二百人之多,共计获得各家馈赠折合白银将近1500两,可谓收入颇丰。

此外,明清官场最为常见的“打秋风”方式,是官员亲属、家丁之类巧立名目、向下级衙门强索财物。如果说曾国藩这样的“准官员”,借着拜客、以文会友的名义“打秋风”是属“巧取”的话,那么明清官场更为普及的“打秋风”方式,则是明目张胆的“豪夺”。明代海瑞任淳安县令时,总督胡宗宪之子路经该地,索要财物不得,一怒之下竟将县里负责接待的驿吏倒吊了起来。海瑞知道后,佯装不认识总督公子,派人搜检其行装,将里面的金银充入县库。胡宗宪位高权重,他的儿子一路游玩,到处收受地方官员馈赠的财物,在当时官场不过是平常事,只是遇到素以刚直不阿著称的海瑞才未如愿以偿,但是明清官场像胡公子一样“打秋风”敛财之人比比皆是。如按《明史》记载,曾经同样在海瑞那里碰壁的都御史鄢懋卿,每次外出都“与妻偕行,制五彩舆,令十二女子舁之,道路倾骇”,所到之处“要索属吏,馈遗巨万”。

明清官场“秋风病”肆虐,各级官员一边穷于应付上司、同僚处来的“秋风客”,一边巧立名目向下属索要财物。上行下效,一般的衙役也经常以节庆、生日、衙门添置物品等种种借口,向当地富户“打秋风”,以致官场内外无处不秋风,怪象丛生。

各取所需:权力私有化催生出“秋风病”

“打秋风”不过是为了借口索财,自然难免会让人看不起,甚至嫌恨。李渔自命是风流才子,一生携妻带妾四处“打秋风”,固然有不少达官权贵赏识他的才学,慷慨解囊,但是毕竟也有不少碰壁的时候,因而也常常自感羞愧,觉得自己“面目堪憎”。至于那些被上门“打秋风”的人,往往是拒之不便、施之不甘,虽然厌恶却又无可奈何。明代靖江一位郭姓县令有“打油诗”:“马驮沙上县新开,城郭民稀半草莱。寄语江南诸子弟,秋风切莫过江来。”明清社会厌憎“打秋风”之情,于此可见一斑。

既然“打秋风”遭人厌,为何明清社会遍地“秋风”起?个中缘由,其实不难理解。下面分类来谈:

贪图小利,刘姥姥式的“打秋风”。传统社会讲人情、重面子,于是不少人或是为生活所迫,或是贪图小便宜,只要能和权贵、富户攀上一星半点关系,便找各种借口上门求取财物。坦率地说,这类刘姥姥式的“打秋风”只是民间一种陋习,固然让人嫌憎,但毕竟主人还可以婉拒,尚且不至于“秋风”成害。

各取所需,变相索贿式的“打秋风”。传统社会里,本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明清时期中国专制集权制度发展成熟,高度集权于上,官员的考绩、升迁完全操之于上司之手,因此各级官员对于上司的亲朋故旧、亲随家丁都是竭力逢迎,慷慨馈赠,同时视向属吏“打秋风”为生财之道,索求无厌。显而易见,明清官场这类“打秋风”,不过是让家属、亲信等人为掮客变相索贿而已。上级借“打秋风”敛财,下属借“挨打”行贿,各取所需,奔走在明清官场上各色“秋风客”,其实是在编织着一张遍布官场上下的关系网。

恃仗官威,敲诈勒索式的“打秋风”。明清社会,地方官府里上至官员家属、下至衙门的书役、差役,都会经常找到各种借口向本地乡绅、富户索要钱财,被“打秋风”的富裕人家,惧怕官府权势,只好馈赠财物以花钱免灾,不仅无法拒绝,甚至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显而易见,这类“打秋风”实际上就是一种赤裸裸的敲诈勒索,是官大于民、权高于法的直接后果。

因此,从根本上说明清官场“打秋风”的盛行是官员权力私有化的必然结果。大小官员视手中权力为私有之物,亲属故旧也视之为生财之道,再加上官大于民、权高于法,于是官场内外“秋风”处处,肆虐成灾。官场如此,上行下效,民间难免形成陋习,“秋风切莫过江来”也就只能是一厢情愿的幻想。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本文原载于2015年5月18日北京日报。

原标题:“打秋风”:明清官场公开的敛财怪象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郑金刚

流程编辑:u004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