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己在家的防护知识(儿童如何防护专家为您支招)

本报讯(记者 林文婧)记者昨日从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获悉,季节更替之际,因感冒发热来院就诊的儿童有所增加;此外,手足口病儿童就诊量也呈上升趋势,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儿童自己在家的防护知识?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儿童自己在家的防护知识(儿童如何防护专家为您支招)

儿童自己在家的防护知识

本报讯(记者 林文婧)记者昨日从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获悉,季节更替之际,因感冒发热来院就诊的儿童有所增加;此外,手足口病儿童就诊量也呈上升趋势。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因其呼吸系统中部分器官尚未发育完善,如鼻毛较少、气道软骨柔软、纤毛运动差等,都可导致儿童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该院感染科主任饶义富介绍,儿童免疫力较差,一旦发病可能会更快更急,因此家长不可掉以轻心。但专家也提醒,对于一些普通发热现象,家长可不必着急将孩子送医,此时观察病程很重要。

据了解,大部分感冒经过对症处理会有自限性,但即使是普通的感冒,由于可能是某些疾病如肺炎、传染病等前期表现,也容易出现“误判”。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期,如宝宝出现发热咳嗽时,哪些情况可以居家观察,哪些情况最好去就诊呢?

饶义富告诉记者,儿童腋窝温度超过37.1℃属于发热,37.5℃~ 38℃为低烧。出现发热的孩子若精神状态良好,饮食正常,交流如常,说明孩子的病情尚不严重,建议家长在家观察的同时,多给孩子喝白开水。若腋温超过38.5℃,出现精神差,拒绝饮食、烦躁嗜睡,甚至出现头痛等症状,要及时送医就诊。若是发热引起惊厥的,更当及时送医。

“一般情况下,发热38.5℃以下可以采用物理降温,超过38.5℃就需视病情服用退烧药。”饶义富说,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小儿的精神状态、舒适感最为重要,小儿发热的常用退热药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国庆中秋黄金周即将开启,不少家庭已早早制定出游计划。需要提醒的是,出游在外,家长需主动戴好口罩,不要亲吻孩子,不要对着孩子咳嗽、打喷嚏、呼气。更得提醒孩子戴好口罩,与他人要保持安全距离,不去“凑热闹”,不要乱摸公共场所的物品;不要用不洁净的手触摸或揉搓口、鼻、眼等部位。儿童的脸要小一些,一定要买儿童专用的一次性口罩,不然无法有效防控。在帮孩子佩戴口罩时,要调整好口罩的位置,让孩子更舒适、减少抵触心理。

孩子外出回家,脱去衣服并换鞋后,第一件事就是认真洗手。在家中,普通肥皂或洗手液都可以,一定要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并且按照六步洗手法或七步洗手法(口诀:内外夹攻大立腕)仔细揉搓手上的每个部位。洗手完成后可以清洗面部,如果孩子配合,可以清洗鼻腔和漱口,漱口可以用淡盐水也可以用清水,漱完后让孩子吐出来。

(全文共966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