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化院的真实事件(删减数次都无法上映)
说实话,我不太敢看任何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我怕太沉重。更怕这个真实事件改编甚至不及真实事件背后的万分之一,天就来看看这部删减数次都无法在国内上映,人性与救赎的经典佳作——《感化院》
故事发生在1968年的德国,沃夫是个14岁的青春期叛逆少年。
因为父母离异,沃夫跟着妈妈生活,也格外依赖妈妈。可是妈妈又给沃夫找了个继父,继父本身就带着个女儿,疼爱他的妈妈又怀孕了无法照料沃夫。所以沃夫在这个家里得不到多少关怀,继父看着沃夫也颇觉碍眼。
直到家里举行派对,沃夫和几个小伙伴躲在房里看特殊杂志被继父抓包落下了口实。
继父决定把沃夫送到感化院,怀孕的妈妈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对沃夫承诺圣诞节前接他回家。
何谓感化院呢?其实就是无家可归的“问题少年”收容所。
本就觉得家里压抑的沃夫坐在去往感化院的车上还非常舒畅,车窗外天气晴朗、神清气爽。
感化院的院长是个看起来颇为慈祥的老人,和他讨论唱歌和园艺,还安慰他在这里一切从头开始。
感化院实行的是监狱式封闭化管理,他们白天要去挖煤劳作,只做了两天沃夫就受不了了。
他想逃跑,他想回家,他想妈妈。可是他屡次逃跑都失败了,院长和舍监对于逃跑采用的是连坐制。有人逃跑,全体孩子们都没有饭吃。以此造成对立,让其他孩子们因为仇恨揍他。
可是倔强叛逆的沃夫并没有就此妥协,他从没有放弃过逃跑的努力。他让院长的女儿帮忙寄信,他对抗院长的权威,偷院长栽培的番茄给吃不上饭的孩子们。
这次被抓他遭到了舍监的一顿毒打,遍体鳞伤的沃夫一边被打一边挑衅的大肆吃着番茄。最后还带给了少年们一颗完好无损、血红欲滴的番茄。
终于到了圣诞节来临这一天,他抗争的所有动力都源于此,源于将在这一天来接他的妈妈。他拿着院长女儿给的钥匙趁着他人在庆祝圣诞节再一次逃跑。
可是这次他失望了,妈妈并没有按照约定在感化院门外等他,感化院的门外只有冰冷的冬夜和纷飞的雪花。
这次逃跑的后果是被扒光衣服、用铁链子吊起来打,直到沃夫坚持不住昏死过去。在昏迷过去的时候,沃夫做了一个梦。他梦到和妈妈自由地奔跑在海边,然后那啥。
这段惊世骇俗的幻想交织着沃夫对母亲的依赖和爱,更是对于伦理、权利、道德的反叛。
终于,沃夫这次成功地逃回了家。可是还没来得及庆祝一下就被继父通知了院长。沃夫倾吐着这段时间的痛苦以及感化院的黑暗,继父和妈妈也开车带他回到感化院查看情况。
可是下了车却看到继父按下了妈妈座位的车锁,而沃夫日思夜想,作为最后依靠的妈妈却没有做更多,只是任由继父开走汽车。
这次逃跑他被活活埋在地里许久,直到被害怕闹出人命的院长挖出来,这连续的打击让沃夫彻底陷入了绝望。这时我们也看到了院长的过往,原来院长也有和沃夫类似的经历。
沃夫真的成了无家可归的孩子,他开始自觉成为感化院里领头的那个人,管理着新入院的“问题少年”。哪怕可以真的逃跑沃夫都不再跑了,跑了也无家可归,那么就算跑了能去哪里呢?
直到沃夫的继父死了以后沃夫才终于回了家,回到了熟悉又陌生的家。看着熟悉的继父女儿、看着陌生的妈妈和继父的孩子弟弟、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妈妈,沃夫这次选择从家里逃跑。
他登上了一辆列车,驶向了未知的未来……可哪里才是他的目的地呢?他不知道,谁也不知道。
看了这部电影,你无法想象在德国有近80万个“问题少年”被囚禁在近3000所电影里的这种“感化院”中是一种什么景象?
真实事件改编,80万个孩子,电影中出现了20个左右的孩子。果然,真实事件改编甚至不及真实事件的万分之一。这背后会隐藏着多少难以言说的肮脏。
感化是要靠爱和心去感化的,而不是靠鞭打和虐待。只希望所有一时迷失的孩子们最后都能像沃夫一样,和过去一切的苦痛做个诀别,获得救赎。这以后,无论他去哪里、去哪个方向,都是自由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