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百万大学生就业创业工程(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

武汉百万大学生就业创业工程(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1)

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启动。

还记得刚入大学时武汉市发的一百元公交卡么?

2月18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刊发的《人才输出地武汉的自我救赎:市委书记要求5年留下百万大学生》一稿,引发热议。一些留言的网友回忆起,当年入校时,武汉市给每位大学生发放的100元公交卡,“非常暖心”。

这项举措从2012年开始施行,每年武汉市需要投入3000万元。

上任伊始,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给武汉各区出了道考题:创新出台一系列大学生留下来的举措,力争5年内将100万大学生留在武汉。

一系列针对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的措施正在酝酿或已正在推出,顶尖人才还可获得上亿元奖励。

2月28日,武汉“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宣讲活动在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体育馆举行,由此拉开该市推行的未来五年留住100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的序幕。

79所大学130万学生

武汉的学生有多少?武汉官方数据显示,79所大学130万在校大学生,数量世界第一。

这只是一个数字。看看周末的武汉鲁巷和街道口,“那是会堵人的,人行天桥、地下通道,都被人堵上了。”不少学生对这幅景象深有体会。

除了高校多,武汉高校还有TOP7一说: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7所学校都被列入“211”。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还是“985”高校,长期处于全国高校排名前10方阵。

武汉的高校大多位于武昌片区,其中一半的高校位于武汉洪山区。洪山区委宣传部部长万磊向澎湃新闻介绍,洪山区辖区内有37所高校,60万在校大学生,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大学都在其辖区内。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高校集聚武汉?

万磊介绍,大上海,大武汉。上世纪称得上“大城市”的,武汉是“双子星”之一。 昔日的武汉,被誉为“东方芝加哥”。这里是近代中国工商业的发源地, “九省通衢,惟楚有才”,武汉新式学堂林立。

新中国成立后,武汉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城市经济实力长期位于全国城市一线行列。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武汉这个处于国家地理位置中心的城市,逐渐走向边缘。

300万高素质人才

武汉为全国输出了多少人才?这恐怕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

今年2月28日,武汉召开全市招商引资大会。会上,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一新说,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地区累计为国家培养了300多万高素质人才。这些武汉校友已经成为全国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尤其是在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骨干精英的角色。

在讲话中,陈一新“点名”这些武汉高校校友中的行业领军人物——比如金融投资界汪潮涌(华科大)、陈东升(武大),高新技术产业界雷军(武大)、张小龙(华科大),地理信息业李德仁(武大),材料工程业彭寿(武汉理工),汽车制造业李书福(长江职业学院),地产界许家印(武科大)等。

为了能让这些优秀人才能够“回家”投资、创业。2015年,武汉开始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力争用3-5年时间,引进100个以上产业领军人才及团队,1000名以上高层次创新人才,吸引带动10000名以上各类优秀创新创业人才。

这项计划,对引进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以及相当层次的人才),武汉市将给予每人一次性200万元奖励补贴;对引进的产业发展急需、拥有关键技术和成果、能带来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及团队,实行“一事一议”,最高可给予1亿元资金资助。

“1亿元级别的奖励我们已经兑现过了。”东湖高新区组织部副部长曾玉梅告诉澎湃新闻,这项计划实施以来,该区已经发放奖励补贴13.4亿元,2016年共引进235个高层次人才项目。

为了让从湖北出去的人才回到湖北,东湖高新区还推出了“楚才回家”项目。曾玉梅说,很多从湖北毕业的学生,在一线城市工作若干年后已经成为一些企业的骨干、中层人员,区里带着用人企业,到这些一线城市,邀请这些人才回乡创业,“这个活动甚至开到了美国硅谷”。

武汉市政协委员、卷皮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夏里峰说,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相当于每年要留下20万左右毕业生,这并不容易实现,但非常必要,“这显示武汉拼搏赶超的决心和冲劲,应届毕业生大多就是20多岁,从现在开始重视他们、珍视他们,经过5年发展,他们就到了最年富力强的年龄,正是复兴大武汉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武汉认定“城市合伙人”116名,新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51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3名,留汉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15万人,创历史新高。

凭什么留住人才?

房价,绝对是吸引一些“北上广”人才回归的很大理由。

2016年4月,《广州日报》报道,小鱼儿和老公高先生都是湖北人,两口子一个是复旦硕士、一个是武大硕士,高先生一年税后收入50万元没问题。因广州中心城区学区房实在太贵,高先生下定决心回武汉发展,最终将深圳的房子卖了400来万元。高先生用这笔钱加上多年的积蓄,于去年10至11月在武汉买了4套房。“4套房子都有学位,其中3套位于汉口金融中心,还有1套是华科附近光谷一小的学位房。”小鱼儿说。

武汉某高校老师李华(化名)告诉澎湃新闻,他的女儿和女婿本来都在北京发展,二人分别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李华卖掉武汉的房子后给女子在北京交了首付。因感觉在北京发展压力太大,最后,女儿夫妻俩还是双双返回武汉,“现在轻松多了”。

当然,房价也不是吸引人才留下、回流的唯一因素。

满大街的“复兴大武汉”广告牌,也昭示着武汉崛起的决心,2011年12月,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奋斗目标。

“2013年视察湖北武汉时,多次对‘复兴大武汉’给予肯定。”2017年2月15日,武汉市长万勇在武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道。

这份政府工作报告总结,过去五年,武汉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台阶。主要支柱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值突破3000亿元,汽车产量176.7万辆,信息技术制造产值突破2000亿元。

以武汉片区为主体的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获批,武汉成为内陆唯一拥有两个综合保税区的城市。18个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千亿元产业增加到5个;城建投资累计7846.9亿元;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3家,累计243家。

第三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10条线路全部开工,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181公里。

存储器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240亿美元,为建国以来武汉市最大的单体投资项目。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成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启动3批共13个“创谷”建设。各类孵化器221家,总面积超过千万平方米,居全国城市首位,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2100家。

武汉的未来5年,这份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描绘。

万勇说,未来5年,武汉将做大做强汽车及零部件、信息技术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形成2个产值超5000亿元和若干超2000亿元产业。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7万亿元。来汉投资世界500强企业超过300家。

规划建设长江新城,规划建设武汉长江主轴,全面规划长江市域段,打造城市交通轴、发展轴、文化轴、生态轴、景观轴,努力建设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规划建设东湖城市生态绿心,建成百里东湖绿道,建设国家级生态湿地公园和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风景名胜区,努力打造世界级城中湖典范。

每年至少通车2条地铁线,实现“主城联网、新城连通”,运营里程超过400公里。

万勇还指出,武汉将着力推进创新驱动、人才支撑,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基地、大科学装置。支持武大、华科大等高校“双一流”建设。打造享誉世界的“光谷”,建设“中国车都”。大力推动招才引智。深化“城市合伙人”计划,引进10名产业科学家、100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打造15个“创谷”,加快建设大学生创业街区园区、环高校创新带。采取有力举措,五年吸引100万海内外大学生在汉创新创业,把武汉打造成大学之城、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创新之城。

不止是100元公交卡

“挺温暖的。”回忆起刚入学时,领到100元的公交卡,学生小张说。从2012年开始,考取武汉高校的30万名大学新生,入学后将可免费获赠一张“武汉通大学生卡”,卡内充值100元,可用于乘公交、坐地铁等,仅赠卡一举武汉市将多投入3000万元。

3月2日,张亮发现,学校里多了一个宣传栏。上面写着《武汉毕业生自主创业相关扶持政策》:毕业3年内大学生,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从事个体经营,最高申请额为7万元;合伙经营,申请总额不超过20万元。从事微利项目,享受不超过10万元贷款额的财政贴息。除此之外,还能享受减免所得税;免行政收费;免费在公共职介平台发广告;招聘费用减免等优惠政策。

多个区也计划拿出留下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

江夏区委书记王清华表示,抓紧研究出台《关于实施“大学生集聚计划”的若干意见》,升级金融扶持、就业补助、户籍准入等方面优惠政策。每年拿出1亿元作为大学生人才住宅基金,设立大学生创业担保基金5000万元,对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20万元以内的贷款贴息。

黄陂区委书记吴祖云对到黄陂企业工作的符合标准的大学生,连续3年每月发放1000——2000元的生活补贴,并给落户的高级人才专门发放安家费,补贴力度全市最高。

东西湖区长杨泽发依托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金银潭梦想特区“创谷”等创新创业基地,落实各类吸引大学生留汉政策,并研究发放能够解决留汉大学生“痛点”的“人才券”。

“人才券”将围绕大学生留在武汉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遇到的痛点和难点进行精准设计,不仅提供政策礼遇、机会供给,还将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降低大学生留汉的成本。

设立1000万元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争取扩大资金规模至1亿元。开展“知音创新人才”评选,对入选者进行奖励。在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打造2个以上众创空间,对首次入驻的大学生或其他创新创业团队,前2年给予全额房租补贴,第3—5年给予50%的房租补贴。

新增200套公租房,为来蔡甸区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住房保障。

武汉“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宣讲活动,2月28日晚在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体育馆举行,由此拉开该市推行的未来五年留住100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的序幕。

武汉市委宣传部部长李述永在宣讲活动上说,武汉未来将超常规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建设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不断降低民间投资门槛,鼓励大学生带动老百姓走创新创业之路;以“创谷”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大学生创业街区园区、环高校创新带,使武汉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圣地”;搭建新型研发机构、新型孵化器、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人才公租房、人才公寓,举办一系列创新创业赛事活动,打造中国低成本的创新创业中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