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自然景观(北京市海淀区的自然景观)
北京市海淀区的自然景观
海淀区是古代永定河冲积扇的一部分。平原面积334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75%;7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92平方公里,占25%。西部边缘地带,属太行山余脉西山,有大小山峰60多座,聂各庄乡阳台山、小风口等山峰均在海拔1000米以上,是北京市西北部的天然屏障;万寿山、玉泉山、香山,是著名的风景游览区。
海淀区地处华北平原北部边缘与太行山余脉西山山脉的交汇地带,区内西山山系多南北走向,只有“自香山北部打鹰洼起、沿三柱香-黄道岭-寿安山-天光寺山-三昭山-黑山头、至百望山(望儿山)”,形成东西走向的西山支脉,延亘于海淀区境中部,成为海淀区南北两部分的天然分界,南半部称“山前”,北半部称“山后”。
水系有高粱河、清河、万泉河、南长河、小月河、南沙河-北沙河,解放后人工开凿的永定河引水渠、京密引水渠,另有昆明湖、玉渊潭、紫竹院湖、圆明园福海、上庄水库等水面。自金代起,海淀区就成为北京城区的地表水源地,对于京都的选址或扩建、京城漕运、城市供水、园林水源、农田灌溉,发挥了举重轻重的作用。玉泉山泉水,号称天下第一泉,自元代以来,一直是北京城给水的主源。
海淀区山水形胜,自古即是游览胜地。北京植物园的卧佛寺(十方普觉寺)始建于唐代。金代,即开始草创经营颐和园、香山、玉泉山、钓鱼台;金代定名的燕京八景中,在海淀区的就有西山晴雪、玉泉垂虹、蓟门烟树。元代、明代也陆续开辟了不少名园胜景。清代,是海淀区园林建筑发展的鼎盛时期,形成了香山、玉泉山、万寿山和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颐和园、畅春园、圆明园等“三山五园”的建筑,可谓“集天下胜景于一地,汇古建绝艺于京华”。
为发展旅游事业,四季青乡、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香港香格里拉国际饭店公司联合兴建了香格里拉大饭店。
1、水
北沙河,故称湿余水,为温榆河支流。《读史方舆纪要》称:“出昌平州南之四家庄,经双塔村东流为北沙河。”这是主源,此外尚有八达岭长城脚下的关沟(古称涧河)、龙潭沟(又名táng猊ní沟)、兴隆沟、高崖口沟等支源。他们在上庄乡双塔村西北汇合后,始称北沙河,元代又称双塔河。东流入沙河水库后再入温榆河。
南沙河,古称湿余水,为温榆河支流。《光绪顺天府志》载:“南沙河,出西山熬鱼沟。”《昌平山水记》称:“合西山诸泉东流为南沙河。”经现场考察,熬鱼沟、双龙岭、磨镰石泉、寨尔峪泉、大觉寺泉,均为其源头。自京密引水渠修通后,又通过支渠补京密引水渠来水、增源。
诸泉发自西山,宛如树枝,曲折渐东流渐汇合,并形成两主枝:北枝经后沙涧、前沙涧、北庄子;南枝经周家巷、三星庄,再北流至宋庄东,两枝汇合。后再呈弯月形趋东北流,在上庄南注入上庄水库。
出上庄水库大坝再东流 经李家坟,向北弯500米又折而向东成为海淀区-昌平县界河,至东小玉河村出海淀区境,然后与北沙河同入沙河水库,出沙河水库后入温榆河。
清河,因河水清澈而得名。清代曾名会清河。为温榆河支流。历史上源出玉泉山及收纳西山下泄之山洪(北旱河)。玉泉山干涸后,又补入京密引水渠水。该河从红山口东始称清河,然后东流经肖家河、树村、朱房、清河镇南、河北村,后注入温榆河。
1364年,镇大同的孛罗帖木儿与太子两次大战于清河。1963年,清河受暴雨侵袭,清河毛纺厂被淹。
北长河,发源于玉泉山五孔桥,经石坊东至玉带桥注入昆明湖。此水出昆明湖后,经南长河最终入中南海。北长河,又名金河、玉河。
南长河,原指昆明湖绣漪桥以下至高梁桥的一段河流。对应于昆明湖上源的北长河而称南长河。自京密引水渠修成后,绣漪桥至长春桥一段,构成水渠的一段通道,而南长河就缩指长春桥(麦钟桥)以下至高梁桥一段了。
南长河,原源出玉泉山,今源出京密引水渠为水源;经颐和园昆明湖、长春桥(或麦钟桥)、广源闸、紫竹院、动物园至高梁桥出海淀区。
京杭大运河入京后汇入通惠河,距离元大都尚有段路程。为解决元大都的漕运问题,把粮食直接运入都城,忽必烈命郭守敬为治水官。1291年,郭守敬制定“引水济漕”方案,引白浮泉(今昌平县政府东南部化庄村东,十三陵水库下泄的东沙河与京密引水渠交汇处)水,先向西走,而后南折,汇入瓮山泊(今昆明湖);沿长河(金河、玉河)继续往南走高粱河接通积水潭,往东与通惠河相汇。而精密仪器辅助下修成的京密引水渠,从白浮经阳坊、温泉到昆明湖一段的渠道(约35公里),其流向与几百年前郭守敬在科技不昌明的条件下开挖的白浮引水走向居然基本吻合!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北京城的发展,原有的供水工程已难以负荷日益激增的生产生活用水。北京西南部的拒马河水系、西部和中南部的永定河-大清河水系、中部和东南部的温榆河一北运河水系、东北部和东部的潮白河水系、东部的泃jū河一蓟运河水系,是北京的五大水系,但他们大多数都绕城而过,且彼此间互不连通,从而导致旱涝频发,水利工程变得尤为重要。1950年代大致沿着金代的金口河故道、清代的南旱河故道,修建了了官厅水库和永定河引水渠,缓解了北京的用水紧张,但是永定河水含沙量大、上游有污染,况且水量也日益枯竭。京密引水渠和密云水库的修建,不但为北京市提供了充沛、洁净的潮河、白河的水源,而且连通了温榆河上游水系(通过东沙河、北沙河、南沙河、北旱河-北长河-清河,集合了大部分北京本地的水源,相比温榆河水系,其他水系多是客水)、永定河水系(通过永定河引水渠)。
而21世纪初完工的南水北调中线,则把水量更充沛的汉江流域的水引入颐和园昆明湖。昆明湖的水源从最初的玉泉山,延伸到白浮泉(十三陵东沙河水系),继续延伸到密云水库(潮白河上游),如今更延伸到遥远的丹江口水库(汉江中上游)!
2、圆明园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大部,1900年又被八国联军烧毁残余部分。1914年,清皇室内务府将圆明园遗址附归颐和园管理。1928年由国民政府接收,设圆明园园产事务所;1933年,附归颐和园事务所管理。解放后,圆明园遗址的土地,交给当地农民耕种。1976年成立圆明园管理处,1983年辟为遗址公园、对外售票开放。
圆明园一带有清河、万泉河等水系,水源丰富,并且地势平坦,辽金时期即出现皇室建筑,在玉泉山下,辽代建有行宫、金代建有离宫芙蓉殿、元代建有昭化寺。明代开始,圆明园一带私家园林荟萃,万历皇亲李伟建造了清华园(故址在北大西墙外),嗣后米万钟又在清华园东墙外导引湖水、辟治了“勺园”(取“海淀一勺”的意思)。清康熙年间,在此建畅春园,形成紫禁城以外的政治中心。而后,皇室、官僚“赐园”相继兴建,为清代园苑之盛。
圆明园,是清康熙帝1709年赐给皇四子胤禛(后为雍正帝)的一座面积500亩的御园。雍正帝继位后,畅春园为太后居所,雍正帝不方便抢占母亲的地盘办公;于是,1725年,雍正帝将圆明园拓展,增建正大光明、勤政(即保合太和殿,在正大光明殿之东,北过小桥可达“九州清晏”)2殿和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用以“避喧听政”;前湖北岸,建“九州清宴”等建筑,培植树木、浚池凿渠,聚岗阜、叠假山、建亭榭。雍正帝共建成28组建筑群(号称28景),占地200万平米(3000亩)。清乾隆年间,圆明园继而整修扩建成40景。
长春园在圆明园东侧,此地原为康熙大学士明珠的自怡园故址,有较好的园林基础。乾隆帝于1745年开始营建长春园,至1747年该园中西路诸景基本成型;1752年又在该园西部增建茜园(风荷楼东南),在该园北部建成西洋楼景区(包括谐奇趣、万花阵、观水法、线法山、线法墙)。乾隆帝于1766 -1772年间,集中增建了东路诸景。长春园占地面积1000亩,有园中园和建筑景群约20处,包括仿苏州的狮子林、仿南京瞻园的如园、仿杭州西湖汪之萼别墅的小有天园(思永斋)等。长春园不是对圆明园的简单扩展和内部增建,而是在圆明园东侧另辟的新园。
绮qǐ春园,早期曾是康熙帝第十三子、怡亲王允祥的御赐花园,名为“交辉园”。到乾隆中期该园又改赐给大学士傅恒(乾隆皇后的弟弟),易名“春和园”。1769年春和园归入圆明园,并更名为“绮春园”。当时的绮春园仅限于今绮春园的东半部,面积33万平米(495亩)。1799年,在绮春园西部并进了西爽村(成亲王永瑆的赐园);1811年,在绮春园西南部并进了含辉园(嘉庆帝第三女庄敬和硕公主的赐园)。嘉庆帝大规模营建绮春园,曾有绮春园30景,后又增建20多景。1809年,建成绮春园宫门,因它比圆明园大宫门和长春园二宫门晚建半个多世纪,亦称“新宫门”。绮春园总面积900亩。
至此,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终于成为一个完整的皇家园林,三园“名虽三而实则一”,彼此之间都互有门径相通,在行政上,也划归管园大臣统一管理。
3、畅春园
畅春园,东至今北大西墙外,北至今北大蔚秀园和承泽园,西至万泉河路。
畅春园的原址是李伟(万历皇帝朱翊钧的生母李太后的父亲)修建的“清华园”。该园位于今北大西墙外,占地1200亩左右,被称为“京师第一名园”。清代,利用清华园残存的水脉山石,在其旧址上仿江南山水营建畅春园,作为在郊外避暑听政的离宫;同时整修万泉河水系,将河水引入园中;为防止水患,还在园西面修建了西堤(今颐和园东堤)。
畅春园是1684年清朝康熙皇帝南巡归来后启建。畅春园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600米,占地900亩(60公顷)。
自畅春园落成之后,康熙帝每年约有一半的时间在园内居住,并于1722年去世于园内清溪书屋。此后雍正、乾隆等皇帝居住于圆明园,畅春园凝春堂一带改为皇太后居所,其中崇庆皇太后(孝圣宪皇后,乾隆帝生母)在园内居住了42年。
随着清朝国势转衰,逐渐放弃了对园内建筑的增建和修补,至道光年间,畅春园已趋破败,迫使道光帝将恭慈皇太后(孝和睿皇后)接往圆明园绮春园居住。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时将其一并烧毁。此后畅春园废址失于保护,园内残存建筑在同治年间被拆、用于圆明园复建工程。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畅春园再次遭到附近居民及八旗驻军的洗劫,园内树木山石均被私分殆尽。至民国时期,畅春园遗址已成荒野,仅有恩佑寺及恩慕寺两座琉璃山门残存。
4、香山
“香山”的得名,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来自于民间,香山上曾栽种有大面积的杏花,每年花期一到,这里便花香浓郁,故而得名。第二种说法来自《香山永安寺记》,山中有一块大石头,其形状和寺庙里烧香的香炉很像,因此这座山便因香炉形状的石头而得名。
关于香山寺的记载,可追溯到唐代,明代《宛署杂记》载:“妙高堂(香山寺中的一座建筑),在宛平县西40里香山寺右,唐以来有之。
辽代,有宣宗“葬燕西香山永安陵”的记载,俗称“辽王坟”,但具体地址不详。
金代礼部尚书李晏(1123--1197年,晋城市高平县人)的《香山碑记》称:“西山苍苍,上干云霄,重冈叠翠,来朝皇阙,中有古道场曰香山。”
1186年,金世宗完颜雍将原有的香山寺和吉安寺合二为一,并重新命名为“大永安寺”。后来金世宗的孙子金章宗继续在这里大兴土木,建会景楼、祭星台,并经常到此游赏。金章宗集当时的文人学士遴选燕京胜景,香山一带以“西山晴雪”之名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元世祖忽必烈曾到永安寺游览。到了元仁宗在位时,将永安寺更名为“甘露寺”。1331年,耶律楚材的后裔耶律阿勒弥创建碧云庵。
明代时,香山及大西山一带被划定为皇家陵寝区域,专门埋葬早殇皇子、公主以及部分皇帝的妃嫔。1441年,司礼太监范宏出资七十余万,“捐赀市材,命工重建,殿堂、楼阁、廊庑、像设,焕然一新,规制宏丽,蔚为巨刹。事闻,乃赐额永安禅寺。”明世宗嘉靖皇帝曾至此游览,并称西山一带,香山独有翠色。神宗万历皇帝曾至此登高远望,并题写“来青”二字,为香山寺旁的来青轩。
1677年,清康熙帝建香山行宫。
1745年,香山的园林营建工程正式展开,而香山寺的扩建工程也在同一时期进行。经过扩建后的香山寺与其周边的宗镜大昭之庙(乾隆帝为接待六世班禅来北京而建)、碧云寺、卧佛寺共同构成了清代西山一带的佛教寺庙建筑群。而香山寺也形成了“前街、中寺、后苑”的格局。 香山的园林,被乾隆帝赐名“静宜园”。乾隆帝在静宜园钦题并赋诗28处,被称为静宜园28景。香山、静宜园占京西“三山五园”中一山一园。 1860年,英法联军将包括静宜园在内的三山五园内的大量珍物劫掠一空,建筑几乎全部焚毁。1900年,八国联军再度劫掠,一代名园瓦砾遍山,几近荒废。
民国时期,香山的大部分风景区被“达官贵人”、“军阀巨商”建为私人别墅,多处名胜封闭。1917年,因直隶(河北省)水灾,在香山开办了慈幼局,收养男女灾童千余人;1920年,成立香山慈幼院,收养无家可归的灾童,熊希龄任院长。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京逝世后,曾在香山碧云寺内停灵长达四年之久;移灵南京紫金山后,在这里设孙中山的纪念堂和衣冠冢,供人瞻仰。
1949年3月,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进京,第一站就进驻的香山双清别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