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是千年古县吗(菏泽为啥曾被称为)
文化内涵的“天下之中”不是单一的,是随时代推移而变化的,各历史阶段的中心也并非不变菏泽曾被称为“天下之中”,是指特定的历史阶段,有一个崛起、兴盛和衰落的过程,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菏泽是千年古县吗?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菏泽是千年古县吗
文化内涵的“天下之中”不是单一的,是随时代推移而变化的,各历史阶段的中心也并非不变。菏泽曾被称为“天下之中”,是指特定的历史阶段,有一个崛起、兴盛和衰落的过程。
以定陶(今菏泽市定陶区)为中心的菏泽一带,在历史上曾有“天下之中”的美誉。
菏泽,上古称陶,夏称三朡,商为京畿,西周、春秋时分属曹、宋、卫、鲁、郕、郜诸国之地,战国时为齐、楚、魏三国结合部。陶之域界各时期不尽相同,约相当于今天的菏泽市范围。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海广认为,我国古代“天下之中”是一个多选内涵,地理位置的“天下之中”首选当属洛阳,而文化内涵的“天下之中”不是单一的,是随时代推移而变化,各历史阶段的中心也并非不变。菏泽曾被称为“天下之中”,是指特定的历史阶段,有一个崛起、兴盛和衰落的过程。
菏泽历史文化与中华古代文明研究会会长潘建荣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菏泽历史与文化的挖掘和研究。对菏泽曾为“天下之中”的成因,潘建荣有自己体系性的解释。他曾撰文,从多个方面详考了菏泽自远古到汉代成为“天下之中”的原因。
母系社会中心,先民争夺地
自然地理环境,使古菏泽成为母系氏族社会生产、生活中心。距今6400年前后,菏泽大地气候温湿,岗丘遍布,林木茂密,野兽出没;湖泽河沟相通,盛产鱼虾蚌螺。《淮南子·修务训》说:“古者民茹草饮水,采草木之实,食螺蚌之肉。”最早在这里生活而见著于文献的是华胥氏。据《帝王世纪》等十几种文载:“华胥履巨人迹于雷泽,有娠、生伏羲。”说明当时母系氏族集团,生活在雷泽、大野泽、菏泽、孟渚泽及济水、菏水、黄水等众多河湖之滨。随着氏族集团不断扩大成部落,华胥氏产生出姜、姬、姚、姒、妫等众多以女人为姓的大小部落群。这个以菏泽(陶)为中心延续千年之久的时期,被后人称之为曦皇、人皇时期。这是菏泽(陶)为“天下之中”的萌生时期。
良好的生存环境,也使这个地方成为先民争夺,东西人群撞击、融合的中心。先有共工氏的搏杀,后有炎帝与蚩尤氏的拼斗,最终又有炎、黄两大部落厮打,终使先民走向初步融合。史料证明,菏泽大地既是炎帝的生长立邦之域(鄄城古廪丘、成一带),又是轩辕氏黄帝得宝鼎立国之地;既有蚩尤氏的部族所在,又有颛顼、楚族之故地楚丘,成了众多不同部落的融合处。考古发掘已经证明,菏泽境内数百个先民生活遗址,既有仰韶文化遗存,又有大汶口文化器物出土;既有大量龙山文化存在,又有岳石文化遍布全境。可以断言,菏泽是延续三千年仰韶文化的东边缘,又是延续两千年大汶口文化的西边缘。
菏泽市中部有古济水、古濮水自西向东北、东流过。濮水流域先是九黎族一支濮族的居住地,春秋时鄄城东南还有地名曰黎,即是证据。在民族迁徙融合中,濮人足迹遍及两江、两广、两湖、云南、西藏。自颛顼帝起至帝喾两代近六百年间,其聚居中心一直是济水、濮水流域的菏泽市、濮阳市一带。《帝王世纪》载,帝喾居亳。帝喾三百五十年的后两百年,其都城就在曹县南土山集一带,史称亳。有的学者认为是定陶,说明帝喾确居济水流域。因此,作为颛顼、帝喾六百年上下的政治、经济、文化、聚居中心的菏泽(陶),已被天下氏族、部落默认为“天下之中”。
尧舜禹都陶,成“天下之中”
皇甫谧曰:“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从母所居为姓。”《春秋合诚图》《宋史·符瑞志》说是三河之南。考三河即沮水、濮水、瓠子河流汇处的羊里水,在鄄城。《四书考》及《竹书纪年》说:“尧生於丹陵。”据考证,三阿之南即鄄城历山,又名丹陵。尧父是最后一位帝喾,尧母陈锋氏庆都为颛顼氏族之女,居丹陵之东南,今牡丹区胡集一带。尧随母居,从母姓,这是父系社会中的残存风俗。
《史记》载,尧十三岁被其兄帝挚封唐侯,二十二岁接替挚做部落首领。《史记》尧作成阳,《帝王世纪》尧都平阳,平阳即成阳,说明尧早年都成阳,即今菏泽市牡丹区胡集村。《尚书》说,“尧为天子都陶”。薛瓒说:“尧初居唐、后居陶”。唐在今曹县东南,汉己氏县一带,陶即定陶。《帝王世纪》说,尧作宫于陶;《汉书》说尧都陶丘。说明尧晚年把都城迁到定陶一带。尧定都陶丘,号陶唐氏,做了天下部落联盟的首领。尧活117岁,死后葬在出生地丹陵之南雷泽湖畔,即春秋成阳之西,现在牡丹区胡集乡尧王寺。
《史记》载:“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於寿丘,就时于负夏。”由于舜孝而闻名许多部落,且是耕作、渔猎能手、制陶专家和贸易高手,他的影响日益扩大。在舜三十岁时,尧把二女嫁舜,五十岁时尧把天下禅让给他。
尧舜禹一百多年间,中国正由部落联盟向国家形态发展。这中间轰轰烈烈的众多伟大壮举,无不凝聚着天下民众的归向之心,一个由各部族集团组成的基本统一的华族在融合中渐渐形成,陶为“天下之中”的地位正式确立。
据史学家考证:禹父鲧系颛顼后裔,封崇伯,居今鄄城南部。鲧系治水专家共工氏之后裔,具有丰富的治理洪水的经验。尧晚年洪水十几年不息,鲧奉命负责治水,被有莘氏(居曹县莘冢集一带)招为女婿,妻名修已,生了儿子禹。鲧治水失败,被舜流放到羽山(沂山)。禹承父业,与伯益、后稷一起治水。禹在涂山(今曹县南)娶涂山氏之女为妻,后来生了夏朝的第一个国君启。
《史记·夏本纪》载:“大野既都,东原底平。”就是表述大禹治理的成果。接着对济水治理,疏通其流入菏泽湖,再入大野泽。后治汳水入孟渚泽,再入泗水入淮。菏泽大地又成了人民安居乐业的沃土。《尚书·禹贡》所谓“河济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雍沮会同,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厥贡漆丝,厥篚织文”。现在菏泽大地留存的二百多个龙山文化堌堆遗址,就是“降丘宅土”的有力佐证。
舜在八十三岁时,把天子位禅让给治水有功的禹。禹死,启继位,受到先定接位人伯益部落的反对,后又有本族有扈氏的反对。尽管这些人被启击败,但在尧舜故都实行家天下,是不会被氏族各部落拥护的。于是,启就从陶丘迁都阳城。都城迁走了,但陶丘的繁华贸易通过济水、菏水、汳水、濮水把天下紧紧联系在一起,其商贸中心的地位一直与夏朝相伴。直到四百年后夏桀战败,仍顺济水东下,逃亡到三朡(定陶东北),又顺济水到成阳,被捉,放之历山。这也说明,陶的中心位置未变。
周曹立国,商贸中心确立
契为商人之祖。《史记·殷本纪》:“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于百姓,百姓以平”,又载“契居蕃”。蕃即薄、亳。对亳之所在历代有争议。现在众多学者都同意王国维《说亳》中的论点,即今曹县土山集一带。从契到汤14代正好与夏王朝相始终,共迁徙八次,而到汤时又回到曹县南土山集的亳。《史记·殷本纪》载:“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先王,一是指契,二是指帝喾,二祖都居亳,至今汤陵犹在。
契居亳,而其子昭明迁到今河南省的涑水流域;而昭明的儿子相土又迁回到商丘。商族在游牧中笼络了东北、华北、华东部落,不断发展壮大,从契至汤历经五百年发展,终于在天下之中的菏泽南部,帝喾的故都亳,建立基地,灭夏立商,定都亳,即后来称为北亳的地方。自汤至仲丁十代商王共179年皆定都于此,使陶“天下之中”的位置更加巩固。
商历五百余年而日衰,陕西高原周族取而代之。周封武王六弟振铎于天下之中陶地,称曹国。目的有两个,一是监视商微子宋国和管理陶地商遗民;二是接管陶地菏泽的水上交通贸易集散中心的管理权。当时齐鲁、吴越之地的诸侯小国去周都镐京进贡朝拜,在交通工具非常落后的时代,舟船是相当先进的工具。陶是济水、濮水必经之水路。东西方货物贸易周转,全在陶地菏泽及陶丘,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四百年之久,直到曹被宋、齐所灭,而陶地又成了先是宋、卫、齐,后是齐、楚、魏反复夺争的宝地。这愈发突出陶地(菏泽)作为当时政治、经济战略中心的地位。
同时,这里四季分明,沃野千里,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富庶之地。古书载有“富比曹、卫”的说法,足见当时曹国的富有。《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了当时天下的一些大都会,其中提到:“夫自鸿沟以东,芒、砀以北,属巨野,此梁、宋也。陶、睢阳亦一都会也。”
春秋时,越国上将军范蠡助勾践复国后,激流勇退,带领家眷部属,先是到达齐国,后到陶丘定居。他充分利用陶丘的优越交通条件,买贱卖贵,“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孔子的著名弟子端木赐(子贡)经商于陶卫之间,为巨富,诸侯见了,也与他只行宾主之礼,而不是君臣之礼。这就是太史公司马迁所称的“素封”。
尤其是吴王夫差疏浚了菏水后,以菏水畅连泗水、济水,进一步突出了陶“天下之中”的位置。而齐、鲁、燕、楚、吴、越、秦、晋诸国互通有无的贸易,唯定陶而无他。这是菏泽达到“天下之中”的鼎盛时期。
刘邦称帝,定陶名动天下
公元前202年1月,在安徽灵璧县垓下击败项羽后,刘邦立即回师北上六百里到达定陶。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定陶氾水之阳称帝,建立大汉王朝。刘邦在定陶共办五件大事:称帝,分封诸异姓王、同姓王,立后,追封父母,定都洛阳。
刘邦打了胜仗,不直接去洛阳,而回师定陶办了立国安邦分封的事,是何原因?此事,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研究分析后,有人推测称可能原因有五:一是陶为“天下之中”,得到定陶天下交通之枢纽,意为得到天下。二是陶为尧舜禹之故都,名重天下。尧舜禹汤乃上世圣君,刘邦决心以德治理天下,因而来陶丘登基称帝,以示刘氏之位,受命于天。三是刘邦的旧主子,起义军主要领导人项梁在定陶战死,葬于陶(项梁墓今在定陶东北三里,葬在龙山文化遗址之上)。在登基前,率部公祭项梁,表示自己的德义仁信,以赢得天下人拥护。四是刘邦在彭城战败后,于定陶得爱姬戚夫人,并得知生子消息,前来看护。五是水上交通运输畅通,逆流而上洛阳十分便利。
潘建荣先生认为,大量的历史名人,也是当年托起“天下之中”的重要原因。
从颛顼、帝喾八百年的潜移默化到尧舜禹立国定都;从商汤居亳到振铎封陶;从兵家吴起、孙膑,到史家左丘明、谷梁赤;从三冉(冉雍、冉耕、冉求)、卜子夏成孔门高足,到范蠡三致千金而富;从文子、庄子在此论道,到秦相魏冉封陶、葬陶,等等,菏泽大地闪烁着“天下之中”孕哺的光彩。
(□ 本报记者 戴玉亮 采访并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