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不授诸葛亮兵权(刘备临死前为何无视赵云)

公元222年,刘备伐吴失败,“白帝城托孤”。他将诸葛亮和李严一起招进永安宫,接受遗诏辅佐少主刘禅。以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镇守永安。

李严是谁?大家都知道蜀汉五虎将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当然刘备去世时,除赵云以外,其他四位五虎将都已去世。刘备放着赵云文武全才不用,却用一个名不经传的李严到底是为什么呢?

刘备为何不授诸葛亮兵权(刘备临死前为何无视赵云)(1)

李严,三国时期蜀汉重臣,是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托孤之臣。

李严年轻的时候就以才干闻名,在荆州牧刘表帐下任职。后来曹操进入荆州之时,正是县令的李严听到曹操杀来,知道不敌急忙逃往蜀地,刘璋在成都给他一个县令,李严发挥他的才干,逐渐声名远播。

公元213年,刘璋任命李严领军,在绵竹一带抵抗刘备。结果刘备一到,李严率领部下投降刘备,刘备任命他为裨将军,平定成都以后,李岩又因才干提升为太守。

刘备为何不授诸葛亮兵权(刘备临死前为何无视赵云)(2)

公元218年,马秦,高胜等盗贼起事,召集队伍达到数万人。当时刘备在汉中,成都兵马不多,李岩紧急率领本郡士兵五千人前往讨伐,斩杀马秦,高胜等贼首数人,其余人四散逃命,一场大祸及时解决。在此事中,李严展示了绝高的军事才华。

李严虽有才华,但他毕竟先投靠刘表后,在刘璋帐下,最终投降刘备,可见其人没有忠心。为何刘备托孤会选择李严,而把赵云排除在外?

刘备为何不授诸葛亮兵权(刘备临死前为何无视赵云)(3)

第1点,自家兄弟不必多言

刘备和赵云相识于为末之时,当时赵云还在白马将军公孙瓒帐下,刘备就喜欢赵云的才华,奈何自己当时没有势力。后来赵云离开了公孙瓒,刘备也被曹操追赶,投靠袁绍得不到重视,不得已离开,经过邺城时他们再次相遇。

从此赵云追随刘备,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取得了丰硕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刘备为何不授诸葛亮兵权(刘备临死前为何无视赵云)(4)

可以说,刘备和赵云既是臣属关系,又是朋友关系。就连骄傲的关羽,在听说刘备封五虎将之时说过,“赵云自家兄弟无可厚非”可见赵云在刘备心中的地位。

刘备在平定了益州之后,收到的官宅无数,只有赵云引霍去病的故事,劝诫刘备将田宅归还给百姓。在关羽张飞被害以后,也是赵云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虽然刘备没有听劝,但对赵云也没有生气,可见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两个知心的朋友

刘备为何不授诸葛亮兵权(刘备临死前为何无视赵云)(5)

之所以临终不多说赵云,是因为刘备知道,当遇到紧急事情的时候,赵云一定会第一时间站出来。而且赵云和刘禅的关系也是刘备不担心的另一个原因。

第2点,赵云在刘备心中的位置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县太爷都需要一个师爷在身边出谋划策,刘备也需要一个知心的下属替自己安排一些考虑不周的事情。

刘备和赵云的关系就像是曹操和许褚的关系。许褚负责曹操护卫的工作,在战斗中以及平常的生活中护卫曹操的安全。有许褚在曹操可以放心大胆的喝酒,不害怕喝醉有人暗害他,有许褚在曹操可以调戏美女,而不害怕身后面来到暗箭。

刘备为何不授诸葛亮兵权(刘备临死前为何无视赵云)(6)

刘备去东吴相亲,有赵云在旁边守护,他可以放心大胆的风花雪月,以至于都舍不得回去,最后还是在赵云的提醒下,慢慢找回了雄心壮志。

所以说,赵云在刘备的心目中是无可取代的。也从另一方面说,赵云是刘备心中最信任的人,身后事不需要安排,赵云自己会妥帖处置。

赵云就是刘备的定海神针,平时不需要用,一旦遇到需要用赵云的时候,必定是局势到了危急之时,所以赵云跟着刘备一直都是平平稳稳,看似毫无建树,实则就如人对于空气一样,不能一刻离开。

刘备为何不授诸葛亮兵权(刘备临死前为何无视赵云)(7)

刘备集团相较于曹操集团,毕竟处于弱势,他可以赢得起却输不起,这就像普天下的穷人们,只能够赢输一次就会倾家荡产。安定内部才是重中之重,只要赵云在内部平平稳稳的守护着,蜀汉就不会发生大的灾祸,这就是刘备对赵云的定位。

第3点,为何将兵权交于李严

既然将赵云安排在内部,所以他就不需要太多的兵权。毕竟当时的主要抗争对象还是对曹操的攻伐。李严用兵谨小慎微,不可能有大的战绩,也不会有大的失败。所以选用这样子的人,刘备心中肯定是想以蚕食为主,不想和曹操做大的决战。

刘备为何不授诸葛亮兵权(刘备临死前为何无视赵云)(8)

公元217年,越巂夷王高定率兵犯境,大军围困新道县,情势危急。李岩得到消息后,率本部兵马赶去,步步紧逼,小心谨慎,利用先进的装备,慢慢蚕食掉夷王高定的部队,最终被李严击败而撤走。

刘备就是看到了李严在军事上的优势,所以才任命他掌管兵马。但是,自从刘备去世,李岩就慢慢高傲起来。对同僚也不愿意亲近,对公事也敷衍潦草。

刘备为何不授诸葛亮兵权(刘备临死前为何无视赵云)(9)

公元231年,诸葛亮率蜀军北伐之时,命李严押送粮草。李严本心也不愿意北伐,他就是这种谨慎的性格。又当时赶上了雨季,道路泥泞难行,加上他心中有气,所以延误了时日。要知道军法无情,他不检讨自己的过错,反而推卸责任,怪罪诸葛亮的北伐,最终使得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获罪被废为平民。

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以后,李严得到这个消息,认为自己以后再也没有人启用自己了,因此心怀激愤而死。

刘备为何不授诸葛亮兵权(刘备临死前为何无视赵云)(10)

结语:

在内忧外患的过渡时期,不仅仅需要靠诸葛亮等臣子的赴汤蹈火,也需要刘备的知人善任、统筹安排。

赵云毕竟跟着刘备时间长了年纪也见长。将他安排在内部稳定时局是正确的选择,毕竟在那个年代,人的寿命普遍不高。而且赵云和刘禅的关系,有赵云稳定朝局,过渡也会少很多波折。

虽然,李严的任命没有达到最好的结果,但也没有为蜀汉的政权带来大的波折,这就证明刘备的看人还是很准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