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衰的三大症状(天转凉易诱发急性心衰)

急性心衰的三大症状(天转凉易诱发急性心衰)(1)

当你已经被诊断了心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等,不必过于紧张而谈虎色变,但更不能心存侥幸而轻敌。因为,心脏疾病如果不有效地治疗控制,最终都可能会导致心脏结构、功能发生改变,引起心脏扩大,心肌舒张、收缩功能减弱,发生心力衰竭(心衰)。

心衰其实并不遥远,心脏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都可能会影响心功能。如果遇到某些诱因,比如:异常寒冷的冬季,紧张、激动的情绪变化,或者劳累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心衰。例如高血压病人,如果冬天血压未控制好或者情绪激动诱发血压急剧增高,即使以前没有心衰发作,也会突发憋气、胸闷,甚至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此时应该警惕:是否发生了急性左心衰。

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心衰”会发来哪些“预警信号”:

1.心悸乏力气短:心悸气短和容易疲劳是心衰最常见的症状,很多心脏病患者在活动中或用力后会出现心慌、乏力和上气不接下气的现象。这是由于心脏收缩功能降低,导致泵出到肌肉和组织的血液减少,以及心跳加快所致。

2.头昏头晕:睡眠差、颈椎病、高血压等都可能引起头昏头晕。但是,如果患者头晕头昏的同时,还出现血压明显偏低,就可能是心衰。特别严重还可能出现晕厥、心源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此时应及时就医。

3.夜间呼吸困难:心衰患者平卧的时候,因为肺部有液体积聚,会感觉呼吸困难,而坐起后有所缓解。

4.持续的咳嗽和咳喘:心衰常伴有持续的咳嗽和咳喘,伴或不伴有咯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痰中带有血丝,坐位或立位时咳嗽可减轻或缓解。这也是肺部液体积聚引发的症状。

5.水肿:下肢或身体下垂部位肿胀也是心衰常见的症状。这是由于心衰导致外周的体液回流障碍,从而积聚在组织间隙引起的。对于持续肿胀,或者体重莫名增加(24小时内增加1-2公斤),也需要及时就医。

6. 食欲不振:长期的胃肠道淤血可引起没有基础胃肠疾病的心脏病患者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恶心、进食后持续的饱腹感、便秘或腹泻等症状。

7. 焦虑不安:特别是老年心衰患者因心输出量减低和低氧血症,使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导致注意力减退、淡漠、焦虑、失眠、昏睡、精神错乱等症状,特别是夜间容易发生。

以上为大家梳理了心衰典型或隐匿的症状。在临床中,很多患者和家属不能正确认识心衰早期的症状,贻误了最佳治疗的时机,或者认为心衰就是一个终末状态,治不治都是一个“悲惨”的结局。而实际上,心衰是可防可治的。关于心衰的预防,重点就是“早诊治”。对于可能会发生心衰的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尽早诊断和积极治疗原发的心脏疾病,延缓疾病的进程和心衰的发生。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上述的预警症状,就应该考虑病人可能发生了心衰,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心衰的病因,找出心衰的诱因,尽早启动心衰的规范化治疗,改善预后及生活质量。

急性心衰的三大症状(天转凉易诱发急性心衰)(2)

敲黑板、划重点:所有疾病的治疗在依靠医生专业治疗的同时,其实更需要的是患者自身的努力。那么预防心衰,患者及家属需要尽力做到以下几方面:

1.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地保护心脏功能,让心血管病患者远离心衰。日常生活中要戒烟戒酒;注意加强运动锻炼,适度的运动可加强和改善心脏功能;饮食上需注重营养搭配均衡,适宜吃低脂肪、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清淡食物,且应做到三餐有节,不喝浓茶、咖啡;保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避免劳累;情绪激动是诱发心衰的一大因素,要保持心情愉悦,遇事心态平和,尽量避免情绪波动。

2.预防感染:预防感染可减少心衰的发生,尤其是肺部感染,是心血管病患者发生心衰的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诱因之一。天气寒冷或流感、新冠等高发的季节里,心血管病患者应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到人群密集、环境密闭的公共场所,外出时应注意佩戴口罩,要讲卫生,勤洗手,避免感冒或流感等的发生,以防进一步引发肺部感染。

3.积极治疗原发病: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是防止心功能恶化的关键。有心血管疾患的人群,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严格按照医生为自己制定的治疗方案和干预措施进行治疗和康复,不能随意换药或擅自增减药物用量,否则不仅影响治疗效果,甚至还会加重病情,导致心功能恶化。

4.调节水盐:心衰患者要注意监测体重、液体的进出量和控制盐的摄入量。根据浮肿情况随时调整利尿药的用量,尽量不要让水肿出现、不要出现胸闷气短及疲乏无力感,一旦有这些症状或体征出现,就要及时就诊。

急性心衰的三大症状(天转凉易诱发急性心衰)(3)

最后还要提醒一下大家,天气突然转凉是最容易诱发急性心衰的原因之一。寒冷容易导致心肌缺血,刺激血压增高,还容易受凉感冒引发肺部感染。有心衰危险因素的人要定期检查,如果出现上述那些“预警信号”须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专家介绍:李玉茜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聚焦高血压》杂志编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血管介入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委员;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血管介入专业心衰学组委员。

先后就职于天津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及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心脏中心,在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衰及心律失常等疾病诊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擅长于冠状动脉介入(冠脉支架术)、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电生理介入及糖尿病下肢血管介入等手术治疗。

作者 | 李玉茜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校审 | 曹艳杰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老年科主任医师

药事健康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药事网@药事健康—中国领先的互联网药师集团,成员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拥有6000人实名制医院药师 医生社群。北京市科技记者编辑协会成员单位,入驻无锡市健康物联网创新中心,腾讯新闻2019年杰出行业观察者,今日头条2020年最具影响力机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