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层共青团的建议(共青团在青年中有着怎样的印象)

来源:中国共青团杂志2015年第九期

文/团扬州市委

本次问卷调查全程在国家统计局扬州调查队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全市6个县(市、区)抽取16至40岁之间不同层面的青年进行调查和个别访谈。问卷回收后,采用区隔划分模型、离散选择模型等统计方法进行关联性研究。调查和分析报告如下:

一、样本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634份。在参与调查的青年中,男性1301人,占总人数的49.39%;女性1333人,占总人数的50.61%。年龄相对集中在23—30岁,1369人,占总人数的51.97%;16­—22岁,532人,占总人数的20.2%;31—35岁,493人,占总人数的18.72%;36—40岁,240人,占总人数的9.11%。

对基层共青团的建议(共青团在青年中有着怎样的印象)(1)

对基层共青团的建议(共青团在青年中有着怎样的印象)(2)

图1:性别比例和年龄分布

从青年来源和职业构成来看,涵盖面较广。除在校学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群体为609人,占总人数的23.12%外,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青年占大多数。其中,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60人,占总人数的21.26%;企业职工626人,占23.77%;进城务工人员245人,占9.3%;自主创业者277人,占10.52%;未就业人员76人,占2.89%;务农83人,占3.15%;自由职业者和其他人员(大学生村官、服务行业、军人)158人,占5.99%。

对基层共青团的建议(共青团在青年中有着怎样的印象)(3)

图2:青年来源和职业构成

从学历层次来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青年是主体。专科及本科1644人,占总人数的62.41%;硕士及以上110人,占总人数的4.18%。初中及初中以下青年179人,占总人数的6.8%;高中(中专)701人,占总人数的26.61%;

对基层共青团的建议(共青团在青年中有着怎样的印象)(4)

图3:青年学历层次

从目前的主要生活、工作地来看,在城镇的青年1677人,占总人数的63.67%;在农村的青年957人,占总人数的36.33%。在婚姻状况方面,单身青年1180人,占总人数的44.8%,已婚青年1454人,占55.2%。

对基层共青团的建议(共青团在青年中有着怎样的印象)(5)

图4:青年主要生活、工作地和婚姻状况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印象最深刻的共青团工作或活动。在关于“您对共青团的哪些工作或者活动印象最深刻?”的调查中,大部分青年对于我市共青团工作以及组织开展的活动有着较为良好的印象,如“扬州十大杰出青年”、“我身边的好青年”等评选活动、青年创业、青年文明号、希望工程、“12355青春热线与面对面” 、“保护母亲河”等工作活动品牌,在青年中有较为广泛的影响。从中也可看出,“扬州十大杰出青年”、“我身边的好青年”、“青年志愿者”、青年创业等普通青年参与度高的活动品牌具有更高的知晓度和认可度。就我市来说,希望工程、“保护母亲河”等青年人人能参与、可参与的品牌知晓度不够高、在今后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

表1:您对共青团的哪些工作或者活动印象最深刻?

对基层共青团的建议(共青团在青年中有着怎样的印象)(6)

(2)团干部在工作中哪些方面值得认可。调查显示,73.27%的青年认为团干部工作中的工作态度最值得认可,其他选项依次是:工作能力(59.07%),工作经验(45.18%),有理想有激情(32.69%),对青年的朴素感情(23.80%),业务知识(20.54%)等。分析认为,对我市广大青年来说,团干部在工作中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理想激情”等能力素质最值得认可,尤其是工作态度被排在了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的前面。

表2:您认为团干部在工作中哪些方面值得认可?

对基层共青团的建议(共青团在青年中有着怎样的印象)(7)

(3)是否参加过团组织的活动或得到过团组织的帮助。调查显示,有77.83%的青年参加过或得到过团组织的帮助,也有22.17%的青年从没参加过或得到过团组织的帮助。分析认为,青年是否参加过团组织的活动或得到过团组织的帮助,是检验共青团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77.83%的青年参加过或得到过团组织的帮助,表明我市各级共青团组织在履行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职能,代表和维护青年利益、竭诚服务青年等方面的工作富有成效;同时,22.17%的青年从未参加过团组织的活动或得到过团组织的帮助,这说明我市共青团工作还有不小的“盲区”和“死角”,共青团工作覆盖的广度还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表3:您是否参加过团组织的活动或得到过团组织的帮助?

(4)共青团工作的哪些方面需要加强。36.26%的青年认为青少年服务和活动阵地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其他选依次是:青少年志愿服务网络建设(20.62%),团的工作机制创新(19.63%),团工作的宣传力度(15.60%),团干部作风建设(7.90%)等。分析认为,青少年活动阵地是共青团组织联系青年的重要组织依托、整合社会资源的重要工作载体、开展活动的重要阵地空间。当前我市青少年服务和活动阵地的薄弱已经成为青少年最迫切关注的问题。我市青年关于共青团工作的建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市各级团组织工作内容、工作机制、工作作风方面的欠缺,这也为团组织未来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表4:您觉得团的工作哪方面需要加强?

对基层共青团的建议(共青团在青年中有着怎样的印象)(8)

(5)团干部作风建设的评价。调查显示,85.35%的青年对我市团干部的作风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另外有13.40%的青年认为团干部作风建设一般,1.25%的青年认为团干部作风建设较差。分析认为,共青团干部的作风建设是党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调查结果表明我市团干部的作风建设总体良好,受到了大多数青年的认同和支持,但是也存在少部分青年对我市团干部的作风建设持否定态度。加强团干部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表5:您对团干部的作风建设情况您怎样评价?

对基层共青团的建议(共青团在青年中有着怎样的印象)(9)

三、思考与对策

随着青年社会融入度的增强,青年对以共青团为枢纽的各类青年组织有了更多的需要。他们希望得到团组织更多的帮助,希望团组织给予更多的关心,希望团组织提供更多的服务。

“打铁还需自身硬”。共青团作为具有政治属性的群众团体,一切职能最终都要回归到服务上来。只有坚持不懈加强服务型团组织建设,以青年为本、为青年服务,赢得青年的信任和拥护,才能最广泛把青年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一是强化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理念。服务型团组织建设,从本质上来说是团组织建设的功能转换,是一种从理念到方式方法的变迁,是共青团在传统动员能力弱化的当下必须实现的转型。因此,服务型团组织定位是服务,对象是青年,方法是融合,目标是“有型”。我们要坚持以全体团员青年受益为根本,逐步探索形成明确的服务职能、健全的服务项目和完善的服务能力。

二是创新共青团工作内容。青年在问卷中希望团组织多提供一些创业就业、公益和励志方面的讲座和活动,多开展一些志愿、慈善活动,多帮扶一些困难家庭儿童、留守儿童群体,多建立一些青年喜闻乐见的交流平台等等。这些都是青年在具体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迫切问题,也是团组织下一步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和领域。我们要紧紧围绕“项目化、阵地化、社会化、信息化、品牌化”的要求,把青年的需求与团工作的重点相结合,把“有意思”和“有意义”相结合,以工作内容吸引青年,以工作成果服务青年。

三是强化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共青团解决服务青年“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抓手,就是基层团组织广泛整合建设一批服务青年的综合服务平台和阵地,切实把团的工作触角延伸到青年身边。同时,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提升新媒体平台与青年关注点的契合度,将其建成思想引领平台、信息发布平台、青年互动平台、需求回应平台,通过新媒体让青年感到共青团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就在身边。

四是建立高效运行长效机制。按照“可定义、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可追究”的五可原则,使每项工作都落地落实、见人见效。在青年最关注的创业就业、志愿服务、婚恋交友、权益维护、公益活动等方面建立基本的组织动员机制、内容创新机制和规范运行机制,使工作有章可循,不因人的变动而换频道、换方向,保持各项工作的持久生命力。

征 集共青团中央微博、微信长期开设#团青微言#专栏,接收团干部和团员青年投稿,内容可涉及学习体会、时事述评、工作思考、读书笔记、生活随感等各方面,欢迎关注支持!投稿请发至tuanqingweiyan@163.com,并附个人基本情况介绍。 在这里,激荡理想,分享思想,共话青春!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