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解缙怎么这么惨(明朝第一才子解缙)

解缙高调开场

中国的科举制度起于隋,善于宋,盛于明。明太祖洪武二十年,这一年的科举乡试,有个了不起的人。

明朝解缙怎么这么惨(明朝第一才子解缙)(1)

江西吉安的一个官宦之家,家中一名18岁的少年解缙参加乡试,并轻而易举拿下全省头名——解元。加上后来的唐伯虎,他们二人算是史上最有名的解元。

科举制度的乡试过后就是会试,殿试,解缙一股作气拿下了会试第七,殿试二甲进士的优异成绩。

他是同届科举中年级最小的进士,才气得逼人运气的爆棚,使他吸引了最大主考官——朱老板的眼球。

朱元璋殿试前调阅了一二甲策论,对解缙的文笔赞叹不已,就这样20岁不到的解缙成为了朱老板身边的红人。

解缙自小就天赋异禀,五岁能背书,七岁能写文,十岁就能日产千余言,十二岁熟读《四书》《五经》。

就像一个初到公司的职员,公司大老板偶尔为了表现一下上下融合,找你谈谈心,聊聊天,表达一下对你的重视顺带画画大饼。

明朝解缙怎么这么惨(明朝第一才子解缙)(2)

这个职员不免激动万分,觉得从此受到重用,才华得以施展,以后自然拼命工作,为公司奉献一生的感慨不在话下。

此时的解缙就像初入职场的小白,老板朱元璋也是为他画了很好的大饼,文采飞扬的解缙自然意气风发,很快就有《大庖西封事》一篇万言奏章出炉,这篇文章中事无巨细,从大到朝廷治理小到朱元璋的私人生活,洋洋洒洒几万字给予了高调建议。

作为老板,朱元璋看这个新来的小伙子这么有才,文章写的又很符合自己的心意,自然很满意,夸他有才。

凡事都要有个度,职场上你太出头你周围的同事和上司都会有意见,更别说大明的官场了。可是当时解缙不懂这个道理,也没人跟他讲讲这个道理。

受到了鼓励的解缙再接再厉,很快又有一篇大作《太平十策》呈到了朱元璋的面前,文中重点提及了分封诸王的隐患。

明朝解缙怎么这么惨(明朝第一才子解缙)(3)

解缙显然没有翻看本朝政界往事的习惯,也不怪他,毕竟十多年前他还是个孩子。他不知道十多年前,一个叫叶伯巨的官员因为上了《万言书》,提及“封藩太侈”,最后的下场是被逮捕下狱,活活饿死。

或许是朱老板对于新人的热度已经降温,这个《太平十策》不温不火,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又或许是朱元璋是真的想好好培养一下这位年轻的才子,所以对此事并未发表看法。

悲剧的开始

解缙的第一次倒霉是在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案发,这个案子是大明王朝的第一大案,牵连达1.5万人。

正当朝中大臣都在第一时间想着如何与此案撇清关系时,解缙站出来,要替被牵连的李善长写上辩冤的奏疏。

明朝解缙怎么这么惨(明朝第一才子解缙)(4)

奏疏的大概意思是李善长已经是位居人臣,就算是和胡惟庸一起造反,最终还是位居人臣,所以他是不会干这种事情的。你这样胡乱祸及他人,容易造成人心动荡。

文章写的很好,事情也说的很对,但这无疑是在给予怒火中烧的朱元璋一种直戳痛点的大胆警告,帝王之威不可轻视,就算做错也不能说错。

这里说一下解缙的父亲解开,此人是个牛人,为什么说他牛,因为他是朱元璋苦求而不可得的男人,解开是个拒绝了朱元璋无数回也不当官的人,可是他的儿子却一心向官场发展。

或许是念着解开的情谊,这次朱元璋少有的没有举起屠刀,他给了解缙一个体面的处理办法。

解缙的父亲解开入京觐见朱元璋时,朱元璋对他说,把你儿子带回家,让他继续读书,十年后,大器晚成,大用未晚也。就这样刚当了三年不到官的解缙被解雇了。

一直到八年之后,朱元璋去世,这位大才子才有机会进京。本来是想着称新帝继位,沾沾喜气的解缙,这次又倒了霉。

明朝解缙怎么这么惨(明朝第一才子解缙)(5)

因为以前太过高调,得罪了不少人。这次有人抓住把柄,说他未到十年就回来了,弹劾他违背遗诏,这可是出师未捷身先死,这次解缙被贬到遥远陕西临洮河州卫,等于算是充军了。

后来还是礼部侍郎董伦救了他,虽然解缙被召回京城,但在建文帝当皇帝的四年间,解缙和低调,始终是一个品级最低的小官。

回光返照

靖难之变后,明成祖朱棣把建文帝赶下了台,坐上了皇帝的大位。虽说是老朱家自己的内部斗争,但是自古以来皇权更替,意味着大臣们的站队。

这次解缙抓住了机会,传闻他为朱棣写了《登极诏》。

明朝解缙怎么这么惨(明朝第一才子解缙)(6)

古代皇帝就是这样,虽然大家都知道你是武力驱逐自己的侄子,夺了他的皇位。但是还是要对自己进行美化,把卑鄙无耻之事刻画成大仁大义,不可不为之举。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其中的典范,把自己亲哥杀了不说,还把李建成抹黑的一塌糊涂。《登极诏》就是要让朱棣的行为变的大义凛然,虽然世人皆知,但是仿佛是要给自己一点安慰。

史上唯一被诛十族地方孝孺,这是位铁骨铮铮的文人,朱棣当初是想让他写《登极诏》的,可是他放下话,诛十族都不会给朱棣写,最后被诛十族,杀身成仁。

虽然史书上并未明确说明最后《登极诏》是解缙帮朱棣写的,可能是为了照顾一下第一才子的形象,或者是迎合国人的完美心理,可是从解缙后来的待遇和文章本身来看,当时只有他能写出来。

这篇《登极诏》深的朱棣欢喜,解缙后来扶摇直上,如同火箭般升官一下子由从九品的翰林待诏,超升为正六品侍读。

明成祖永乐二年,解缙又晋升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变成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这时,朱棣对解缙的宠遇做到巅峰,他曾对大臣们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

明朝解缙怎么这么惨(明朝第一才子解缙)(7)

解缙再一次红得发紫,但他依然不改高调作风,逮着同事就乱批一气,以得罪人为己任。可是,这一次的高调让解缙陷入了人生的回光返照,高调的作,低调的死。

朱棣有两个比较有重要意义的儿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为什么说这两个有重要意义,首先古代皇家立长不立幼是规矩,就算是皇帝也不能轻易破坏这个规矩。

问题就出在这上面,朱棣对他的这个长子朱高炽很不看好,认为他肥肥胖胖的不堪大用不适合接他的班,反观此次朱高煦在朱棣夺位之战中屡建奇功,很受朱棣喜欢。

对于立太子之事,朱棣很是头疼。但是解缙却在在多个场合向朱棣委婉进言,说服其早立长子为太子。

明朝解缙怎么这么惨(明朝第一才子解缙)(8)

永乐三年是解缙作的最狠的一年,某日,朱棣问解缙对立太子一事的看法,解缙不带任何委婉地说到:“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

朱棣摆头表达了不太满意的态度,解缙又说:“好圣孙!(之后的明宣宗朱瞻基)闻听此话,朱棣如豁然开朗,领悟了。

因为朱棣非常宠溺长孙,解缙的这句话让他决定了立他不看好的朱高炽顺利为太子。

才子解缙没有领悟朱棣的意思,当朱棣问出对立太子的看法,又在表达了对长子的不满后,明显态度是向着次子朱高煦去的。

解缙高调的参与太子之争,为他以后的下场埋下了伏笔。朱高煦痛失江山,对解缙的恨不可言语,恨不能活刮了他。

明朝解缙怎么这么惨(明朝第一才子解缙)(9)

朱高煦在朱棣的心目中还是很重要的,朱高炽尽管被立为太子,但他的表现并不可以令朱棣认同,反倒汉王朱高煦日趋受宠,平常里衣食住行乃至都超出了太子的规范。

解缙又火上浇油上疏说:“汉王这是要争太子的节奏,一定不行。”这句话惹得朱棣大怒,觉得解缙有意挑唆父子弟兄骨血亲情,开始对解缙有意见。

最终在朱高煦的操作下,解缙被贬到遥远的广西。后来更是被贬到更远的交趾(今越南),永乐八年,解缙进京述职,此时朱棣正在御驾亲征漠北,不在京师。解缙便觐谒了太子朱高炽后便返回地方。

此事被朱高煦渲染成“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朱高煦这一招极阴毒,既表明太子结党营私,有谋反之意;又说明了解缙是故意趁朱棣出征,和朱高炽欲谋不轨,可谓一箭双雕。

敏感的朱棣勃然大怒,不光将解缙以“无人臣礼”之罪投入刑狱,还将与朱高炽素有往来的一批大臣连坐入狱。

这里就要说说这个太子朱高炽不厚道了,从解缙被贬,到这个时候被关进大牢,他从未替解缙说过一句好话,就算是此时形势紧张,但是后来当了皇帝后也未替这个助他夺得江山的大功臣平反过。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五年过去了,同批进来监狱的很多人已经扛不住先去了,解缙倒是依然坚挺希望有朝一日能重出江湖。

明永乐十三年,正月十三。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给朱棣呈上一份诏狱被关押人员花名册,朱棣从密密麻麻的名字里,一眼瞥见一个人的名字,就问了一句:“缙犹在耶?”

不知道朱棣在说这句话时是什么语气?是关怀,还是责问,又好似在自言自语,回顾往年解缙在他眼前的种种往事。

作为锦衣卫头子的纪纲当时并没有回答这句话,朱棣也没有再问,纪纲汇报完工作,就退了出去。

因为纪纲不是解缙,情商在线的他依稀记得在永乐七年,朱棣也曾问过同样的话,原话是:“平保儿尚在耶?”(平保儿是平安的小名,明太祖养子,北平都指挥使)

平安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很干脆地自杀了。朱棣很喜欢用这种模棱两可的话,来考验手下人的办事能力,纪纲作为朱棣的心腹,自然是深谙此道。

不知道解缙听到这句话会不会自杀,但是纪纲没有给他这个机会,纪纲回到监狱里,用酒把解缙灌醉,随后命人将他埋在积雪当中。

这一晚的雪下的很大,一代才子,就这样低调地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旅程。

纵观解缙一生,为何说他太过于高调。从第一次给朱元璋写万言书书开始就已经埋下了隐患,认为自己深受恩宠,到处批判,从皇帝到大臣都批了个遍。

在太子之争中陷入太深,高调介入皇家权力内斗,朱棣的多疑,朱高炽的忘恩,朱高煦的睚眦阴狠,都足以让他万劫不复。

明朝解缙怎么这么惨(明朝第一才子解缙)(10)

但人们永远都不会忘记,曾经有这么一位才子,为后世留下《永乐大典》这一伟大的文化财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