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自驾旅游路线(西南游记)

老式松下CD机里,马友友的专辑《探戈灵魂》正在飞速旋转,皮亚佐拉和214国道契合得天衣无缝。班多钮在低呜,切分音的跳动就像漏拍的心脏。我斜靠在大巴车沉闷的墨绿色座椅上,向车窗外望去。盘山路远处,一辆黄色面包车在夕阳下发出耀眼的金黄色,在云南红色的高原上疾驰而去。

少年时期,我往往喜欢通过那些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的电影找寻生命的意义。我在西南的经历也同样如此,充满了戏剧性和痛苦——生理上的。它像在我脑袋上凿出了一个坑,灌进去一大堆难以名状的东西,使得我突然对生活有了无穷的好奇。

西南地区自驾旅游路线(西南游记)(1)

云南迪庆。虎跳峡景区人头攒动,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聚集于此观看洪水。/图·视觉中国

2005年,我们一行人从上海抵达成都,准备启程著名的香格里拉环线。那个时候,川藏线和滇藏线已经在“驴友圈”小有名气,但远没有达到现在尽人皆知、人人皆去的地步。

彼时,现在位于云南迪庆的香格里拉市仍然被称作中甸——一个小县城。那段时间,稻城亚丁也争相表示——我们这里才是真正的香格里拉。这个曾经出现在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的地理名称备受追捧。谁都知道,拿到了这个名字,旅游资源就会朝那里如洪水般涌入。而真正的香格里拉到底在哪,至今也没人说得清。

对19岁的我来说,长途旅行并不意味着艰辛。在318国道、214国道沿线,我既借住过没有厕所的藏民家,也挤进过便宜的小旅馆、十几个人住一间房的青年旅社,这和入住华尔道夫酒店一样,令我身心舒畅。那个年龄的身体就像一辆崭新的保时捷的发动机,拽着你前行。

一个人能自满地生活,

真正难能可贵

路过雅安、新都桥之后,我们和几个刚刚认识的藏族朋友一起在康定的街头闲逛,翡翠一样碧绿的高山融水在脚下奔腾而过,整个县城就像被冰镇了一样。这个小城和西南地区那些藏匿在沟沟壑壑里的小城一样,热闹非凡又充满异域风情。

西南地区自驾旅游路线(西南游记)(2)

香格里拉位于云南西北部,是群山峻岭中的一片宁静土地。/纪录片《航拍中国》

每年5月到7月之间,这里的旅馆会被来自全世界各地的背包客一抢而空。没人是去打卡的,这点让后来的我很庆幸。来这的游客只是单纯地想要探索一番,毕竟那个年代只有诺基亚黑白机,每个人的脖子上都挂着沉重的佳能相机,再配一个变焦镜头。我们和路上遇见的志同道合的朋友郑重地留下自己的手机号和QQ号,洋气一点的还有MSN Messenger。

那个年代,社交的意思还只停留在社交——你跟我说话,我跟你说话,没有人想要炫耀什么,重点是,你也无法炫耀,这导致大家和陌生旅行者的相会总是无比真挚。一些我当年在路上认识的来自乐山、稻城和贵州的朋友,至今仍有联络。

川滇地区的人的性格在全国都是独树一帜的。他们既不粗鲁,也不精明,更不过分细腻,他们的性格特质在我看来,可以统称为“乐天派”。

西南地区自驾旅游路线(西南游记)(3)

川滇地区的人的性格在全国都是独树一帜的。他们既不粗鲁,也不精明,更不过分细腻,他们的性格特质在我看来,可以统称为“乐天派”。/电视剧《香格里拉》

当地人闲适的生活节奏虽由地理环境造就,但终究还是这里的人创造出来的。他们说话时落落大方,语调悠长而轻快,在任何一个偏僻小镇的路边小馆,都有无穷的美味和吵嚷的嘻嘻哈哈声。

和广东等发达省份不一样,这里的餐厅不太讲究服务态度,服务员上菜和扔飞盘差不多,但他们只是大大咧咧,绝无恶意。上菜上得潇洒,吃得也酣畅,硕大的工业风扇在一旁发出飞机螺旋桨一样震耳欲聋的呼呼声,男人光着膀子汗流浃背,女人则穿着清凉,露出胳膊和大腿,但谁也顾不上多看谁一眼。

我在成都时,便强烈地体会到当地人发自内心的松弛,在当时我是极为抵触这点的。这种无为的、以娱乐为主的生活步调——尽管这是他们引以为傲的文化,以及满大街的麻将桌和小茶馆都让我有点猝不及防。

现在我意识到,自己当时算不上愚蠢,但绝对偏狭。一个人能自满地生活,不常常感到匮乏,是真正难能可贵的。

我只需往前走就行了

我们在康定找了一位藏族司机,打算包车前往稻城。在进入318国道某一段时,一个硕大的广告牌上展示了各式各样车祸的照片,提醒人们这段路程的凶险。

西南地区自驾旅游路线(西南游记)(4)

2022 年 7月12 日,云南迪庆。暑假期间,游客在独克宗古城游览。 /图源中新社刘冉阳

在当时,路况确实足够糟糕。每隔几十公里就能碰见一处从山上落下的巨石,碎石子则到处都是,不仅道路狭窄,拐弯处也罕有围挡,但这完全不能阻挡人们探险的热情。事实上,我直到今天都很高兴幸亏去得早,我可不想在溜光水滑、窗户密闭的双层大巴上进行什么探险活动。

这段几百公里长的山路走得实在艰难,但也是旅途中最富乐趣的时候。没有什么比眼皮底下就是万丈深渊更刺激的事情了。我去之前便做好打算,不论遇见什么情况,都是老天的意愿,我只需往前走就行了,其他的,一边去。

离稻城还有一百多公里的时候,天色暗了下来。即便是在路况甚好的京广高速开夜路,都不算安全。雪上加霜的是,我们的藏族司机已经完全坚持不住,打了一个又一个哈欠,我们五个人一起,接连不断地打着哈欠,眼泪欻欻地流。

为了让司机不要彻底进入梦乡,音乐声已经大到能传到对面的山谷。直到现在,《月亮之上》一响起来,我都能瞬间梦回川藏线。我坐在副驾驶,眼看着司机的眼睛一闭一合,这个周期变得越发缓慢,他基本上睡着了,只是被剧烈颠簸不时惊醒而已,我们轮流和他说话,但无奈语言不够通畅,能说的就那几句,到了最后已经没话可说。

在这种长时间的疲惫之下,几乎所有人都暂时脱离了现实,什么危险啊,翻车啊,坠下悬崖上当地的头条之类的事情,全然没兴趣思考,只想着挨过当下。午夜2点左右,我们终于抵达稻城。

我们入住了稻城亚丁人社区,老板叫“雪狼子”,在当时的“驴友圈”里小有名气。一大堆背包客慕名前来,短暂停留之后就四散而去,在这里留下不同的故事样本。

西南地区自驾旅游路线(西南游记)(5)

纪录片里的香格里拉胜地。/纪录片《航拍中国》

我来过这里两次,第二次住了一个月,每天吃吃喝喝,日子过得还算可以。待的时间久了,刚来时的兴奋劲儿所剩无几,闲来骑骑马,去高山特有的草甸上远眺神山,并不觉得自己身处世外桃源。

稻城的雪山,算是我见过的雪山中形状最完美的。这里有三座著名的神山——央迈勇、夏诺多吉和仙乃日。央迈勇直插云霄,形成尖锐的三角形,和地势广阔平坦的天山山脉相比,央迈勇真正富有戏剧性。但奇怪的是,这反倒让它在气势上显得不那么雄伟,至多算是优美。

这趟旅途中,很多经历都令人惊异,在真切地与之相遇之前,我对旅行的印象无非停留在大海真大、高山真高这样的境界。

为了去雨崩村,我们一行人骑着马和骡子,在碎石绵延的山路上颠簸了六七个小时,只感觉臀部从中间裂成两半,就像顺着刀口崩开的上好西瓜。

西南地区自驾旅游路线(西南游记)(6)

2021 年 10 月 3 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香格里拉镇,稻城亚丁景区内的夏诺多吉雪山。 /图源红星新闻王勤

骡子是我一路上接触最多的生物,当地藏民用藏味四川话称它们为“马驴驴”。骡子个头不大,既没有马的威风,也没有驴的调皮,就像一个忠厚寡言的中年人,哼哧哼哧地驮着我在山路间盘行。每次骑骡子之前,我都会出于利益的考量,趴在它背上轻抚它的后脖颈,跟它交流一番,增进感情,告诫它千万别突然发疯把我抖下背去。

山路坡陡,很多地方的坡度达到了六七十度。一路上,骡子队不断地顺着碎石往下出溜,一些游客吓得叫出了声,而我由于过分疲累,在骡子背上倒头就睡。在半梦半醒之间,睁开眼就能看到藏区蓝到发黑的天空和对面远处的梅里雪山,我当时想,人生几何,直当醉生梦死吧。

我运气很好,拍到了日照金山。在一片连绵的群山之中,卡瓦格博峰傲视群雄。你不能说卡瓦格博是最奇诡的主峰,但它却是最残忍而圣洁的。以前没有人,以后也不会有人,能将它伏在身下。

在我看来,世界上根本没有完美之物,除了雪山。但比这更好的是,雪山不仅是完美的,更是崇高的。这种崇高极富侵略性,能让任何一个自命不凡的人深刻体会到自己的卑微,但有意思的是,你并不会自此消沉下去,觉得自己不过是宇宙间的一粒微尘;正相反,你会觉得这种渺小具有超凡的意义。从那一刻开始,你就洞察到了一些生命的真相——不是生活的真相,前者显然更为重大。

西南地区自驾旅游路线(西南游记)(7)

香格里拉的雪山绵绵长长,诉说着这里世世代代的故事。/纪录片《香格里拉》

这个生命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很难言说。或许一个在大峡谷迷路了十天的旅人,在喝了最后一滴尿液,吃了数只甲虫和蜥蜴后,突然听到了直升机螺旋桨发出的突突声时会瞬间体悟;也或许是一个年迈的、罹患色盲的老人,戴上能看见色彩的眼镜,第一次看到如此鲜活的世界,微微地发出了一声“啊”的时候。

很多人对此是没有感觉的,我必须承认。但好在,每个人顿悟的时刻和对象各不相同,一旦这样的时刻发生,人们就会从自己熟知的一切中逃脱,支撑你人生框架的那些东西就此被改写。

世界仍然不是我的,

但我可以是世界的

藏区的迪厅说是迪厅,其实不过是加装了闪光球的毡房。里面十来个卡座围成一圈,中间的空地则用来跳舞。在当年的流行金曲 “lonely,lonely,lonely”声中,一群人载歌载舞,甩着袖子,跳起了锅庄。

每次回想起来,这个场景都让我感到“世界真奇妙”。你永远不能想象一个地方的人会如何诠释流行文化,不论这流行文化的输出多么强大,企图制定的游戏规则多么统一,人们总有办法找出流行文化和本地文化之间的联系,在这里,就是锅庄。

西南地区自驾旅游路线(西南游记)(8)

不论这流行文化的输出多么强大,企图制定的游戏规则多么统一,人们总有办法找出流行文化和本地文化之间的联系。/纪录片《香格里拉》

从川藏到滇藏,我带了两条裤子,回城的时候,其中一条牛仔裤已经如丝绸般柔软,而我的内心却正相反。尽管离家很早,但从这次旅途之后,我才真正获得了勇气——正如丹尼尔·奥·格雷厄姆在冷战时期写就的《高边疆》里说的那样,“向前一步,世界就是你的”。

17年过去了,世界仍然不是我的,但我可以是世界的。只要你多走一步,你就能进入世界,后者总是比你想象的更广阔、更包容。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忠告:那些撼动过你的地方,那些真正的好地方,永远不要再回去。你要是明白我的意思,就说明你已经后悔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