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用iphone的尴尬瞬间(第一次听研究生同学讲苹果手机iPhone时我竟一丁点也听不懂)

转眼间,iPhone手机竟然有10年的历史了。但我其实认识iPhone手机只有它的历史的一半,那是2011年的时候,我只身来到北京读研。那时候,也就是2011年4月底,白色iPhone4开始在中国内陆发售。

第一次用iphone的尴尬瞬间(第一次听研究生同学讲苹果手机iPhone时我竟一丁点也听不懂)(1)

10年来iPhone 所有机型在这里

其实在读本科的时候,2010年前,我们那一代人梦寐以求的是买一部诺基亚翻盖手机,价格动辄2000左右,着实很贵,但很期待。而对于日后将取代诺基亚的iPhone 手机几乎一无所知。

特别是处于中国边缘城市,我读大学在一个地市州级的城市,上课的老师都整不清楚普通话的高校,英语更是烂得连自己都觉得无趣,对于iPhone是什么玩意儿都还不清楚。我也一样。

那时候,在三四线城市使用iPhone 手机的人如同今天使用诺基亚手机的人一样少,能用得起的人基本上是当地的“土豪”、“名角”、“时尚”人士。那时候人们只知道彩屏手机,还不知道什么叫智能手机。

第一次用iphone的尴尬瞬间(第一次听研究生同学讲苹果手机iPhone时我竟一丁点也听不懂)(2)

三代经典iPhone 手机

当时我想,什么Siri、App Store、itunes,到底是什么鬼?太复杂了,用手机的人那里知道这些,还要这么复杂的使用这些“累赘”功能,不就是打电话、发短信、发彩信吗?!

当时感觉自己太土了,大学生毕业,竟然对新鲜事物一无所知。可是都是大学本科刚刚毕业,我身边的同学比我知道得更多。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怀疑我是不是读了假大学,身边的老师从来不教我们这些。

其实,在研究生上课的过程中,我还发现我不仅仅不知道关于iPhone相关功能,而在除了书本之外的东西也要欠缺很多,理论知识虽然差不多,但视野却很窄。这就是iPhone 手机给我的启示。

第一次用iphone的尴尬瞬间(第一次听研究生同学讲苹果手机iPhone时我竟一丁点也听不懂)(3)

iPhone手机已成为人手的一部分

以至于,今年代表学校去地方做招生宣传时,就好言相劝,即便读专科也要去北、上、广或者武汉这样的大都市。原因在于,求学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知识,也是开阔视野的机会。这也是我多次在课堂上讲:实习最好去最好的城市,学习最前沿的知识。

换句话说,只有那些开放程度高的地方,才有最前沿的知识、最高端的人才,最发达的科技、最开阔的视野。事实上,iPhone 手机能够取代诺基亚成为今天的iPhone 就是这样的“高瞻远瞩”。

经过10年的发展,iPhone 手机已经上市到了iPhone 7,iPhone 8也即将到来。甚至可以说,iPhone 是智能手机的代名词,而诺基亚成为彩屏手机的“阶下囚”。

因此,不管是求学,还是做事业,甚至做产品,前瞻性的视野与持续不断的创新才是持续进步的动力,诺基亚死于“什么都没干”,而iPhone 成功于不断探索和前瞻性的创新。

第一次用iphone的尴尬瞬间(第一次听研究生同学讲苹果手机iPhone时我竟一丁点也听不懂)(4)

但愿iPhone 手机还有下一个十年!

这就是我十年来和iPhone的故事。也许iPhone 手机只是我生活、学习、工作的一丁点,但是对我的影响是极深刻的。特别是iPhone 的创新历程对我的影响是极大的。

但愿iPhone 手机还有下一个十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