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的兰花花漂亮美丽(陕北民间有一种美丽的花儿叫兰花花)

红梅|文

花儿与女子有许多有趣的关联。

以花比之女子,很是形象,“女人如花 ”早把女子与花儿联系在一起。杜牧有诗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枝头二月初”,形容身姿轻盈的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像二月的豆蔻花一样娇美。“美人一何丽,颜若芙蓉花”,女子美如芙蓉花。

李白的《西施》“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是特指西施的美赛过荷花。“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梨花一枝春带雨”的杨玉环,应该是梨花的化身。

陕北的兰花花漂亮美丽(陕北民间有一种美丽的花儿叫兰花花)(1)

四月牡丹花神:杨贵妃

不仅如此,从古至今,女子有各种性格,花儿也有各种性格,不同的女子与不同的花儿就会天性相同,惺惺相惜。

人们往往把梅花称作雪中高士, 把兰花叫做空谷佳人,“铿锵玫瑰”叫做巾帼英雄;反过来,叫小姑娘是“豆蔻花”,大姑娘是“芙蓉花”,美女是“荷花”、“梨花”,辣女是“仙人球花”,村姑是翠花!“翠花上酸菜!”就是明证。

陕北的兰花花漂亮美丽(陕北民间有一种美丽的花儿叫兰花花)(2)

十二月水仙花花神:甄夫人——空谷佳人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五回里描写警幻仙姑的美丽容貌和神仙气质就是以梅花和菊花比喻的。“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被霜。”可以推断出警幻仙姑的性格是春梅秋菊的性格——高洁的性格特点。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六十八回描写王熙凤的美貌,十分传神,也是以花喻人的描写方法:“俏丽若三春之桃,清洁若九秋之菊”。

陕北的兰花花漂亮美丽(陕北民间有一种美丽的花儿叫兰花花)(3)

俏丽若三春之桃,清洁若九秋之菊

三春,指春天的三个月。九秋,指秋季的九十天。这两句大意是:像春桃一样俊俏,像秋菊一样素洁。三春的桃花是鲜艳俏丽的,九秋的菊花是清净洁白的。王熙凤头戴银饰,身穿白袄、素裙,衬以青披风,加上她那柳眉凤目,出现在尤二姐的面前,正像一株亭亭玉立的菊花,又像一朵艳丽夺目的桃花。以“三春之桃”相衬,越发显出凤姐的健康俏丽的容貌;以“九秋之菊”比喻,暗示她泼辣的性格。

陕北的兰花花漂亮美丽(陕北民间有一种美丽的花儿叫兰花花)(4)

灿烂的九秋之菊

《红楼梦》第三回里,还有宝玉初见林妹妹的形象,十分惊讶“天上掉下来林妹妹”:“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安静的时候,就像一株娇艳欲滴的花朵倒映在清水中娴静雅致。走动的时候,就像一棵柔枝嫩叶的柳树随风飘舞,楚楚动人。“娇花”、“弱柳”,有一种病态美。因为黛玉从小体弱,患有先天疾病。

陕北的兰花花漂亮美丽(陕北民间有一种美丽的花儿叫兰花花)(5)

闲静似娇花照水

花儿有健康美也有病态美,如女子有性格一样。“春梅”“秋菊”“春桃”,就是健康美。都绽放在春天与秋天,正适当季,是大田里野外,自然天成,不是温室的花朵朵,像王熙凤人一样,虽美,却十分狠辣厉害有手段。而“娇花”、“弱柳”,就像是温室生长的,虽然美,却是一种病态美,柔柔弱弱的。

陕北的兰花花漂亮美丽(陕北民间有一种美丽的花儿叫兰花花)(6)

天上掉下来个林妹妹

但是花儿与人一样,有褒扬,也有贬损,红杏花,粉桃花,红颜虽然美好却是带着贬义或同情。

少妇出轨往往被贬义为红杏出墙,化用唐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只是意思发生了改变。桃花,在中国本义是象征爱情,如桃花运,但是若男子朝三暮四,勾三搭四,往往指烂桃花,桃色事件,桃色新闻等等。“红颜”本是指像花儿一样美丽的容颜,指美丽的女子,却有加个“祸水”,就有了贬义了。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就迎来骂名“红颜祸水,招致亡国”;杨玉环倾国倾城,最后也背了个红颜祸水的骂名,为安史之乱 背了黑锅。

还有“红颜薄命”一说,不是贬义而是同情。比喻女子虽然美丽,但是人生跌宕起伏,命不由己,最后香消玉殒,令人唏嘘。

甄夫人,三国曹丕的夫人,也因争宠而“红颜薄命”而被赐死;江采苹,唐朝美人,唐明皇的梅妃,在后宫争宠中失宠而“红颜薄命”郁郁而死。

花儿与女子就有这许许多多有趣的关联,而我们陕北民间则有一种美丽的花儿叫兰花花,陕北有一个美丽的的女子也叫“兰花花”,也是美的出神入化:

“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格英英(的)彩,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的爱死人。

五谷里(那个)田苗子,数上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呦),就数(那个)兰花花好”

意思是:田里的庄稼里要数高粱最高挑,女子里要数兰花花最漂亮;一十三省就是指全中国,而全国最漂亮的女子就是数兰花花最最最漂亮。但是兰花花看似外表柔弱,其实性格却十分倔强,追求爱情,终于爱情。

陕北的兰花花漂亮美丽(陕北民间有一种美丽的花儿叫兰花花)(7)

高贵的兰花花

“兰花花”由花命名为人,还有一个凄美的故事:

兰花花的原名叫姬延玲,1919年出生在延安临镇,长得十分招人喜欢。在红军攻下临镇时,兰花花与部队里一位年轻的战士情投意合,并发誓永不分离。不久红军接到新的任务,两人不得不分离,生死不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兰花花的父母知道兰花花与人相爱,但男方是一个大头兵,便做主把她嫁与任小喜,后来任小喜死后,兰花花又被迫嫁与大户石家,兰花花最终不满社会的腐朽、不满人生的不幸,在这种痛苦下郁郁寡欢而死。

战士回来后,为她写下了这首《兰花花》,这首歌在艺术家们的加工再创造下,在全国广为传唱,荡气回肠,凄婉动人,红遍全国,现在成为陕北民歌的经典。

陕北的兰花花漂亮美丽(陕北民间有一种美丽的花儿叫兰花花)(8)

《兰花花》陕北美丽的女子,凄美的故事

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格英英(的)彩,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的爱死人。

五谷里(那个)田苗子,数上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呦),就数(那个)兰花花好。

正月里(那个)那个说媒,二月里订,三月里交大钱,四月里迎。

三班子(那个)吹来,两班子打,撇下我的情哥哥,抬进了周家。

兰花花我下轿来,东望西照,照见周家的猴老子,好像一座坟。

你要死来你早早的死,前晌你死来后晌我兰花花走。

手提上(那个)羊肉怀里揣上糕,拼上性命我往哥哥家里跑。

我见到我的情哥哥有说不完的话,咱们俩死活呦长在一搭

你要感受兰花花有多美,故事有多凄美,就听听歌曲《兰花花》:《兰花花》是刘燕平演唱的陕北民歌,由周家洛采集和再创造而成,并由党音之改编 ,后由朱逢博、郭兰英、王昆、李波、阿宝等多人传唱 ,该曲是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插曲和电视剧《爱在战火中》的主题曲。

《兰花花》是中国陕北地区的地方民歌,以纯朴生动、犀利有力的语言,热情歌颂了一位封建时代的叛逆女性──兰花花。

后来故事改编为土豪地主看上了兰花花,抢走了兰花花,兰花花坚强不屈,对爱情忠贞不渝,逃跑后被害死。

这里的花儿已不是简单的花儿的代名词,而是一个女子,一个有血有肉的陕北女子,全国最美的女子兰花花!花儿与人直接等同。只是在旧社会命运悲催,红颜薄命。“兰花花”已是一种艺术的高度,甚至超过了赞美西施杨玉环诗歌的知名度。

陕北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梦中的兰花花”,一个梦中情人。

后来又在陕北歌手刘建东的再加工创作,变成了《梦中的兰花花》,很有现代元素,“兰花花由女子的口吻变成男子的口吻来倾诉:

兰花花 兰花花

黄土坡上的情呦

沟里头的那个爱呦

是谁唱着那动人的歌

唱着你兰花花

梦里头梦见你呦

眼里头的那个泪呦

是谁让你那思念的人

爱着你兰花花

兰花花 兰花花

兰花花 兰花花

青线线的那个蓝线线哎

蓝格盈盈的彩

生下一个那兰花花呦

实实的爱死个人

黄土坡上的情呦

沟里头的那个爱呦

是谁唱着那动人的歌

唱着你兰花花

梦里头梦见你呦

眼里头的那个泪呦

是谁让你那思念的人

爱着你兰花花

兰花花 兰花花

兰花花 兰花花

我见到那个情哥哥哎

说不完的那话呦

咱们俩个死活呦

常在那一搭

咱们俩个死活呦

常在那一搭

以花比喻人,既形象又恰当,花儿就是活生生的人。“兰花花”不仅是陕北美丽的花儿,更是陕北最美丽的女子,现在还是一首经久不衰的歌曲,歌剧,电影,电视剧,上升到一种艺术的高度,成为一种文化元素,印在人们的心中,甚至每个男子心里都有一个“梦中的兰花花”,一个梦中情人。

陕北的兰花花漂亮美丽(陕北民间有一种美丽的花儿叫兰花花)(9)

梦中的兰花花,梦中情人

#大有学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