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超和小孩的电影(邓超饰演差生爸爸)

《银河补习班》: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是箭靶子,找不到箭靶子,每天拉弓又有什么意义?

邓超和小孩的电影(邓超饰演差生爸爸)(1)

《银河补习班》称得上一部诚意之作,有人从中看到了父母对孩子言传身教的引导比一言堂更重要;有人从中看到了当年那个疯狂刷题的自己,开始庆幸幸亏当年没有放弃,才成就了如今还算不错的自己;还有人从中看到90年代的复古情怀,代入感很强……这部片子格局很宏大但漏洞也不少,多次强行拔高到教育/亲子/成长的主题,因此引出的思考都浮在表面没有深入:导致单纯对教育的探讨不如《死亡诗社》;单纯对亲子故事的表达不如《长江七号》;单纯对成长困惑的揭露不如《狗十三》

邓超和小孩的电影(邓超饰演差生爸爸)(2)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编剧为了塑造冲突,竟然让马飞因为一己之私,无视父亲作为公民拥有申诉的基本权力,仅仅用结尾一行字来说明恐怕不利于传达现在法治社会中个人维权意识的重要。

不只是这种基本的原则性错误令人汗颜,还掉进了假大空的圈套,不得不说确实用力过猛了,大环境大事件涵盖了不少,有种什么都想说,什么都没说清楚的感觉。

邓超和小孩的电影(邓超饰演差生爸爸)(3)

首先,故事内核有点弱,大名鼎鼎的《星际穿越》配乐人汉斯·季默的配乐给的作用竟然是强行高潮?故事不够,就扯了不少老歌/ppt式的旁白来凑,如此死板就为了拉动故事节奏吗?看片的感受一度是好不容易进入剧情,忽然一顿说教冒出来,说实话真是蛮累的!我就想好好看个电影,不想被灌鸡汤啊!

邓超和小孩的电影(邓超饰演差生爸爸)(4)

如今,电影已经算是普罗大众的艺术了,故事叙述再没技巧,剪辑水平再硬,逻辑再零散都没必要上纲上线,可电影传达的教育观念-把应试教育批的一文不值,还没有强有力的应对措施来托底,全篇都是“高光父亲”马皓文对马飞实验着太过乐观理想还单一的教育方法。为了凸显父爱先是过度卖惨,然后是把教导主任和马飞妈妈的“遭人恨”形象过度脸谱化。

邓超和小孩的电影(邓超饰演差生爸爸)(5)

教导主任

最后不出所料,马飞成功实现航天梦。好吧,这确实是电影里才有的万中无一的“好”故事,但真害怕这种太过激又太美好的虚妄式电影表达,因为这恐怕会让还在应试路上的孩子掉进沟里,或者让逆反的孩子拿来当挡箭牌。好在具备思辨能力的父母老师可以从中取优借鉴,也算是这个电影最大的价值了。

《银河补习班》补习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曾经缺席的父爱!

《银河补习班》:邓超你正经八百演戏的样子真的很实力派!

《银河补习班》是邓超和俞白眉搭档的第三部影片,前两部是《分手大师》和《恶棍天使》,豆瓣评分都没过及格线,于是很容易让人不看好《银河补习班》,可这部片子又从无数暑期档撤档潮中脱颖而出,就难免给人些许观看的冲动了,总之,事实证明《银河补习班》超预期,累计票房达8.72亿,豆瓣也打出了及格分6.2分。

邓超近几年作为综艺咖频频出现在大众面前,观众缘一向很好,因此他的票房号召力毋庸置疑。

邓超和小孩的电影(邓超饰演差生爸爸)(6)

《银河补习班》让人看见邓超除了疯癫搞笑,还可以正经演戏,确实很感动。

毕竟,邓超豆瓣评分最高的作品竟然停留在2003年的电视剧《少年天子》;评分最高的电影也停留在2015年的《烈日灼心》,虽说2016年有《美人鱼》,2017年有《乘风破浪》,2018年也主演张艺谋的《影》,但一直难超越最初的自己,恐怕邓超本超心中也在不停地打问号。

邓超和小孩的电影(邓超饰演差生爸爸)(7)

邓超是正宗的实力派,金马奖最佳男主/金鸡奖最佳男主/百花奖最佳男主的多重头衔都是对他演员实力的认可;同时他又是极有亲和力的偶像派,日常耍帅画风搞笑的“超式幽默”很能让人路转粉。

邓超和小孩的电影(邓超饰演差生爸爸)(8)

但是,作为真心爱邓超的观众粉丝,都希望他能维护好演员的身份,懂得爱惜自己的羽毛,挑好每一部剧本,在演技之路上越走越远,塑造更多经典形象。期望邓超更多更好的作品。

在孩子学习能力最强的年纪里,有多少师长能读懂他们?

《礼记·学记》: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当老师的首先要明白学生学习有难易之分,但是资质并无好坏,需要多加引导循循善诱才行。孔子讲究“有教无类”,没有优等生和差等生,关键在于老师如何传道授业解惑,优等生无非需要稍加指点,差等生就要费心思引导乃至“因材施教”。

邓超和小孩的电影(邓超饰演差生爸爸)(9)

应试教育多年还是培养了不少人才的,因此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要先搞清楚孩子对学习的看法再去引导:对学习抱有消极逆反心理和天生笨不是一回事 ;不努力和智商低更不是一回事;追求爱好梦想和好好学习不冲突;逃课出去玩更不是孩子追求兴趣爱好的借口。

应试教育的弊端是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而如今大多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就像是电影里马皓文问儿子你以后想做什么?马飞说:“上清华北大呀,妈妈说的。”然后呢?考上以后要去做什么,马飞不知道也从没想过。

邓超和小孩的电影(邓超饰演差生爸爸)(10)

其实比学习考第一更重要的难道不是先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吗?那种发自内心的学习的冲动是没办法进行“填鸭”的,唯有师长在懂他们的喜好之后才能诱发出来,毕竟真正的学习是从兴趣开始的。唯有这样学习的知识才能转化成力量!

人生那么长,考上大学只是过程,不是目的

回头看看那些把“考上大学当成目的”的同学现在过的怎样?

记得《圆桌派》里面有一期,蒋方舟好像有说,那些考上清华北大的尖子生们,在以后的人生里好多都平淡到碌碌无为,人生的高潮好像就已经停留在“考上清华北大”而已了。

邓超和小孩的电影(邓超饰演差生爸爸)(11)

这是为什么?也许就是当年没有“立大志立长志”造成的。立大志者志存高远,明白当下的每一步都是为未来铺路,每铺好一段都有自豪感,别人看上去很无聊很平凡的小事在你面前或许伟大到发光;立长志并非“常立志”,长志是要我们着眼未来,用恒心立足当下,不断地战胜自己突破自我。

邓超和小孩的电影(邓超饰演差生爸爸)(12)

在大志长志面前,我们走的路都源于自己的选择,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立场坚定,在不断地成长中,我们终究会学会:独立思考的意识和面对生活的勇气,这是我们未来解决人生难题的两大法宝。

成长没有标准答案,更没有A/B/C/D给你选

为什么马飞看了那么多好作文,可就是写不好作文。这或许是一个孩子的困惑;可我们大人呢,懂了那么多道理,也大多没有过好自己的前半生。

邓超和小孩的电影(邓超饰演差生爸爸)(13)

《麦田的守望者》里给出了关于不同年龄的选择:“当年轻时,可以为崇高的理想而选择光荣的死,当年长时,可以为崇高的理想而选择卑贱的活。” 令梦想发光的是我们那颗赤热的初心,那是成长的灵魂,守望着我们的命运,让我们得以坦然面对生活,这并不关乎年龄,这是所有人共同的命题。

邓超和小孩的电影(邓超饰演差生爸爸)(14)

何为我们的初心:你得先知道你想要什么,你的努力才有意义。作为学生,长远看不是为成绩活着;作为大人,长远看不是为钱活着。我们都应该是为了做更好的自己而活着。

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最好的成长是父母陪伴着指引,但是孩子切莫忘记,后面的路早晚需要你自己走,请你记住,选择了就要敢于承受,孜孜不倦也好,浑浑噩噩也罢,愿你没有抱怨地乐意走下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