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粉条制作的历史(温州文成这种山珍及用其制作的粉条)

红薯粉条制作的历史(温州文成这种山珍及用其制作的粉条)(1)

文成一带多山,山里长蕨。《诗经·陆玑疏》云:“蕨,山菜也。初生似蒜,紫茎黑色,可食如葵。”《搜神记》有则小故事:“郗鉴镇徒,二月出错,有甲士折蕨一枝,食之,觉心中淡淡成疾,后吐出一小蛇,悬屋前,渐干成蕨。”

山蕨纯天然、无污染,是一种美味的山珍,深受广大食客喜爱,人们称之为绿色健康的“山菜之王”。据说周王朝在祭祀神灵时,把蕨菜作为供品之一。明代罗永恭,专写了一首赞美蕨菜味道的诗:“堆盘炊熟紫玛瑙,入口嚼碎明琉璃。溶溶漾漾甘如饴,但觉馁腹回春熙。”

山蕨因其味美便有人采,《乐府》诗云:“金钏越溪女,罗衣胡粉香。织缣春卷幔,采蕨暝提筐。”看来采山蕨也是一种雅趣。山蕨一般三月下旬萌发,一直到仲夏后还能采摘食用,清明节前后是采山蕨的最佳时节。

红薯粉条制作的历史(温州文成这种山珍及用其制作的粉条)(2)

老家野外长有山蕨,但数量不多,难以满足村人食用,由此人们便去壶头山采。劳力们忙于农事,上山的大多是妇女和小孩。小时候,我也曾多次跟着婶婶嫂嫂们上山采蕨,至今记忆犹新……

清晨,天刚蒙蒙亮,我们戴着斗笠,背起布袋,带上馍馍,走进杨木坑,爬上桑枝坑岭。一路山高林密,泉水叮咚,鸟鸣啾啾。我们风风火火赶了十几里山路,直至半晌才到壶头山。站在山顶放眼望去,远处山峦起伏,悬崖叠嶂。眼前荒草萋萋,一片苍茫。我们一字排开,蹲下身子扒开草丛,只见里面躲着一根根山蕨,打着卷儿像小拳头一般举起。我轻轻地用手指一掐,嫩嫩的山蕨便“噗”的一声翻倒在手心里,满把之后便用棕榈叶扎紧,放进布袋里,驮在背上一步步向上爬行,从山底一直采到山顶。饿了拿出清明馍馍啃一下,渴了喝几口山泉水。越过一道道山梁,每人肩上的布袋便渐渐鼓起来。太阳缓缓西落,一伙人披着晚霞把山蕨挑回家里。

山蕨采回后,先放入沸水里烫过,除去苦味,同时蕨也变得软而韧,这样便可以直接炒着吃了。炒的时候,先用猛火热锅,放入油,待油炸开后,切入少许姜片,再把蕨切成小段放入猛炒。大约两三分钟后加少量水盖上,过两分钟后倒入少量红酒,喜欢吃辣的微微加入些辣椒,再烧片刻,一盘绝品佳肴便可上桌了。夹一筷蕨菜放进嘴里,嚼一下,口腔里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不软不腻,清淡可口,越嚼越香,让人吃起来欲罢不能。

红薯粉条制作的历史(温州文成这种山珍及用其制作的粉条)(3)

夏日过后,山蕨开叉长叶,不能食用,新长的也会变硬变干,无人采摘。山里的人们把原先吃不完的鲜蕨用沸水焯后在太阳底下晒,制成蕨干,放在塑料袋里保存,想吃时再用沸水浸泡变软,一年四季皆可以食用。山里人把蕨干当做酒席、待客的一道菜肴,每次上桌客人们皆会赞不绝口,把盆里的蕨菜一扫而光。

山里人善于腌制咸菜,腌蕨是咸菜中的上品。当年我在上垟教书时,与学生们一同进山采来一箩筐山蕨,肥肥嫩嫩的,炒吃之后还剩下半筐。学生们提议把山蕨腌起来,往后随时可以享用。我把山蕨用水烫过后晒个半干,像往常腌萝卜一般放进盐拌匀,塞进一个瓦缸里,揉实压紧,用塑料纸封住缸口。半个月后,我想取出腌蕨下稀饭。我打开瓦缸一看,只见缸口长出一层白毛,蕨菜糊成一团。我不免摇头叹息落,心疼白白糟蹋一堆好蕨。

往后我去请教当地一老太,才知腌山蕨与腌别的咸菜方法有别。新鲜的山蕨质地松软,水分多,一揉就糊。腌制时先要把山蕨晒干,再用冷水浸软,取出放入盐拌匀,用手轻揉后塞进竹筒里,压实,上用冷盐水覆盖。一个月后,取出山蕨,新鲜如初,咸咸韧韧的,口感非常爽脆。

红薯粉条制作的历史(温州文成这种山珍及用其制作的粉条)(4)

印象最深的是寒假去“岗山”“坑下”一带送成绩单,一到村里家长们便把我迎进暖融融的堂前间里,泡上一碗清茶,端出腌蕨,一边吃着,一边喝茶,一边聊天,那美味至今难以忘怀。

山蕨有根状茎在地下横生,外面长一层黑褐色茸毛,内含大量优质淀粉,可提制蕨粉。蕨粉清凉解毒,口感细腻柔滑,是食用的上等佳品,如今很少有人能吃到。

据村里的老人回忆,国家三年困难时期,村里的劳力集体进入壶头山,挖来蕨根制作蕨粉充饥。我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大人们也曾上山挖蕨根制作蕨粉食用。

制作蕨粉的过程很艰辛,需家里男女一起动手。男人们从山里挖来蕨根,挑到水潭边。妇女们把蕨根一根根洗净放在石头上,男人们挥起一个大木槌,“嘣嘣”地把蕨根捶碎。水潭边放一个稻桶,桶上横搁两根扁担,撑开一只布袋。人们把捶碎的蕨根装进布袋里,引来溪水冲洗过滤。一夜之后,倒掉稻桶里的清水,淀粉便沉淀到桶底,白白的,滑滑的,状如番薯粉。切一块放进热锅里,不停地用筷子搅,越搅越糊,熟后放进嘴里,黏黏的,吃起来特别清香爽口。

红薯粉条制作的历史(温州文成这种山珍及用其制作的粉条)(5)

蕨粉还可以制成粉条食用,因状如泥鳅,我们那里称“蕨粉鳅”,比“番薯粉鳅”更有韧劲。制作的时候,先把蕨粉用酒瓶或木棒碾碎碾细。另备一碗水粉放进锅里搅熟,舀出来与干粉黏在一起,揉匀,压扁,用刀切成细条状,放入锅里,与煮熟的鸡蛋花、肉放在一起烹饪,熟后的蕨粉条香喷喷的,放进嘴里,立即像小泥鳅一般“吱”的一声滑进肚子里。

蕨菜含蛋白质、脂肪、糖类、有机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份,不仅味美,还具有防病治病的功效。《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书中记载:蕨有清热、利湿消肿、安神、活血、止痛之效,可用于治疗发热、痢疾、黄疸、白带增多等症,也可作为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的食疗。因而山蕨广受人们欢迎,市场上的鲜蕨往往一上架便会被顾客抢购一空。

红薯粉条制作的历史(温州文成这种山珍及用其制作的粉条)(6)

当地有能人收购山蕨,办起了“山珍”加工厂,将蕨干浸泡加入调料,放入真空包装袋中,撕开后随时可以食用。由于口味鲜美,远销国内外,成为山民们致富的门路之一。

传言过度食用山蕨会致癌,医学界尚未认证。余以为食客们也不必惊慌,如今随着人口城镇化,上山采山蕨的人愈来愈少,吃到新鲜的蕨菜并非易事,更难尝到正宗的腌山蕨和蕨粉条了,因而几乎不存在“过度”问题。但凡事皆有度,山蕨虽美味,诸君若有机会大量食用,适当控制也是有必要的。

遇见韩殇,遇见更美的风景!本文由胡加斋提供,喜欢请关注,谢绝搬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