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的演化(西泠镜像也说古文字的)

印章,人们一直在研究它的文字。搞篆刻的人,大多会去研究怎么去用文字,以此来进行创作。现在有人觉得,篆刻家没有能力和精力去研究古文字。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分开来看,篆刻家的“文字学”跟文字学家的文字学不一样,研究用字和研究文字系统、造字法、构形、释读等,不是一个概念。中国古玺印所用的文字,特别是汉字,有时候被统称为摹印篆。具体来说,古玺印里面的文字大体上分成鉩文、秦代摹印篆、汉魏缪篆,后面还有九叠篆,我称其为“印用文字”。如《说文解字》序所言,每个时代分别有一种篆书,专门用于制作印章,属印用文字。这个概念,区别于后来那种“入印文字”。

古文字的演化(西泠镜像也说古文字的)(1)

古文字的演化(西泠镜像也说古文字的)(2)

秦·修武库印(故宫博物院藏)

后来,有了文人篆刻。文人们除了“印宗秦汉”,学其风格,也用其文字之外,还以其他非印用的文字入印。“入印文字”有两类,一类是“印外求印”,即把其他的诸如镜铭文字、钱币文字、兵器文字等,包括金文、传抄古文、甲骨文、简帛文、石刻文等,用到篆刻里面来。还有一类就是书法家自家的字,像徐三庚、赵之谦、吴昌硕等有自成一体的篆书,故他们刻印就会用属于自己风格的文字,后人或称其为“印从书出”。我认为,印章所有文字大概就分成这两类,一类是印用的,这类文字是专为印章而篆的;一类就是文人为篆刻而特选文字入印,这有利于自己风格特色的形成,借助字法独树一帜。

再说“溯源”。实际上,关于古代的文字到底怎么去用的问题,现在也有很多争论。这里面牵涉到两个词,一个叫“讹变”,文字它本身是在讹变的。在古人在用文字的过程当中,因为当时的信息不通畅,国家又分成若干个诸侯国等,而文字都是手写的,没有专门的印刷机,经长时间的流传,到一定的时候就渐变为跟原先对不上的文字,其实已经是错了。但是大家都错,法不责众,故约定俗成,将错就错。后人观其全貌,只能称之为讹变。但这个已成事实的变,是必须被承认的,文字官方在用,老百姓也在用。讹变往往产生在民间,而国家会在某个时间段进行文字整理,承认这种讹变,予以扶正。我认为,当代的文字不可能再产生新的讹变。当代文字已经基本定型,加之信息传递便利顺畅。但在篆刻创作的过程中,总有一些用错却还认为是对的情况,导致越弄越错,以讹传讹。另外一个词,是“俗体”。现在有一种倾向是,比较在乎篆刻文字要让大众看得懂。这样我们就会更多地倾向于简单的印文,如果查不到就动手造一个字,拼一个字。这就导致生造的俗字,甚至错字会变得越来越多,然后大众都相信了更俗的那个,原先的“正宗”却被废弃。我认为,应该认真地、仔细地甚至有技巧地去查较权威的工具书,证实没有的才可以去拼接组合。我们主张篆刻尚古求雅,可以有俗体,但不倡导从俗、添俗,而追求用字规范,讲学问,得文人气。现在的艺术院校,有时也会将书法篆刻附设在设计学下面。我觉得,设计是个比较实用的艺术,对社会的影响远比书法、篆刻大得多。一个篆刻作品再好,在整个社会来说,看过的人其实占比很小。但是设计的一个作品,把一个文字用上去,很多人都会看到。我很早就已经提过一个事例:杭州有一家非常著名的老字号饮食店叫“知味观”,知味观有一个标志就是做成印章的样子,其主体是左边一个“口”,右上部一个U形,中间一横,再一个倒U形。假如《说文解字》上没有这个“咮”字,也就勉强就算是艺术变形,但是《说文解字》上恰有这个字,“口”字旁右边一个“朱”,是鸟的嘴巴的意思(鸟口也,从口朱声)。那么“知味观”的“味”就变成了另外一个字。这个标志影响甚广,很多人会产生“知味观是这样的,我也可以这样写”的想法,这个字就可能讹变。这是糟践汉字、篆字,是很不幸的。设计中用印章形式做标志、图饰、海报等情况日益增多,我们“大印学”、高校篆刻教学,也应对此予以关注。——本文摘录自《西泠艺丛》总第78期“‘大印学’概念的产生”专题,《关于“篆刻学”学科建设与古印文字历史溯源研究的断想》,文/莫小不

编辑 孙乐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