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生活习惯和风俗(试论大理彝族的生活禁忌)
试论大理彝族的生活禁忌
文/杨登堂
摘要: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彝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古时候就对历法和宗教信仰有着深刻的研究,在常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饮食和服装文化,经济也得到了发展。人口为7,762,286人。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族识别,按照广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以鼎彝之“彝”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
大理彝族和全国的彝族一样, 大理彝族的文化人是毕摩。“毕摩”,彝族人民祖先的代言人。 大理 彝族是崇拜火的民族。彝族拥有自己的节日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大理彝族拥有自己的古彝文字,彝族的古彝文字是世界六大古文文化遗产之一,世界六大古文:苏美楔形文,埃及圣体文,中国甲骨文,中国古彝文,印度哈拉般文,玛雅文。其中古彝文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中唯一活着的文字。大理彝族拥有自己的语言,彝族的语言充满了天地奥义,玄妙之极。在这里教大家说一句彝语:资质荷嘞,译为:“吃饭了没有?”大理彝族拥有自己的服装,自己的服饰,彝族的服装是世界上做工最繁琐最精细最耐看的衣服之一,谁穿上彝族的服装谁就好看。 大理彝族拥有自己的器具,彝族器具色彩多元化,花纹图腾多样化,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器具。
彝族还有很多的习俗和忌讳。本文主要论述的就是大理彝族在生活中的习惯与禁忌。 关键词:大理彝族生活禁忌
一、大理彝族基本情况
大理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总面积29459平方公里,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山川秀丽、四季如春,是祖国大西南一块待开发的宝地。全州辖一市十一县,是一个居住着汉、白、彝、回、傈僳
、藏、纳西等26个民族的地区,是一个以白族为自治民族的自治州,是闻名于世的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州府所在地大理市,是滇缅、滇藏公路交汇地。
大理白族自治州,东邻楚雄州,南常晋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地跨东经98°52’~101°03’北纬24°41’~26°42’之间,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辖大理市和祥云、弥渡、宾川、永平、云龙、洱源、鹤庆、剑川8个县以及漾濞、巍山、南涧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中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以低纬高原季风气候为主,常年气候温和,十地肥沃,以秀丽山水和少数民族风情闻名于世,境内以蝴蝶泉、洱海、崇圣寺三塔等景点最有代表性。
大理白族自治州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素有"文献名邦”之称。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均在此立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全州各项事业飞速发展,成就辉煌,前景喜人。全州山川雄奇,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民风淳朴。大理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44个风景名胜区之一,苍山洱海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顶桂冠"使大理声名远播,享誉中外。
2019年止,大理州年末常住人口361.91万人,其中彝族人口503200人,2005年,各县市彝族人口分别是:大理市95395人,漾濞县45062人,祥云县31932人,宾川县19366人,弥渡县25820人,南涧县150214人,巍山县101145人,永平县4458人,云龙县11285人洱源县9075人,剑川县3456人,鹤庆县13267人。
有三个自治县(漾濞彝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大理州境内彝族,按其自称,分腊罗、罗罗颇、聂苏白依、里泼、罗鲁泼、诺苏7个支系。
二、大理彝族有以下禁忌:
大理彝族是在大理州内的世居民族,大理彝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许多习俗和禁忌,历朝历代的土司头人为了安定族内的秩序,用这些习俗和禁忌约束族人的行为规范,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今天我们试论彝族的禁忌,就是要保持优秀的彝族禁忌文化元素,改革过时的、跟不上形势的还有落后的禁忌,使彝族的优秀历史文化融入中华民族这个大文化中,更好地为社会发展作贡献。
1、建筑禁忌
彝族民居有垛木房、茅草房、瓦板房等,彝族住房土坯为墙,它的墙体以泥土为料,修建时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以前一般都是几家连在一起,现在大都是独门独院,围墙多以土墙,冲墙用的土,要干净纯洁,不得有污染。选住房地基也有讲究,要请地理先生看风水,禁忌在过去埋过死人的地方建筑房屋。
现在村落住房多为瓦板房,一间正房、一间耳房相连而建,外加一间上楼下圈,正房多为三间或五间,正中一间为堂屋,是家庭成员聚会之所,亦为接待客人之所,左右房间主人居住,来客一般在堂屋留宿。耳房一般做厨房,靠墙壁左侧,立一火塘,火塘上摆个三脚架,锅支于其上,用于做饭、烧菜、煮茶之用,冬季还有取暖功能。火塘严禁人踩踏跨越,也有的彝族设一个木架火塘,中间填土上面设火塘,高度2尺左右,三方有火笼床,正上方由长者居住,两边由下辈居住,妇女不能上火笼床,否则认为不吉,火塘上方,常用竹条和绳索吊一长方形架子,作烘烤干肉或蒜头、花椒、辣子之用。一家老幼,常围火塘而坐,叙家常、讲故事,火塘成为彝族传递文化、交流情感的场所。在火塘边彝族男人们经常喝转转酒,转转酒就是在一个土钵里倒满酒,围坐在火塘旁边的男人(只能是男人)喝一口后按顺序递过去,每人一口的喝,喝完后倒满继续喝,直到喝醉为止,这就是转转酒。比较富有的有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等彝族建筑风格比较突出的建筑。小孩七、八岁换牙,掉下牙埋置于灶下铁三脚根,上牙则丢在房顶上。
在新房上梁时,上梁之前正梁要架在高处,不能让鸡猫狗踩踏即将要上梁的中梁。否则视为不吉利。女人不能上墙冲墙,妇女不能上房头。在竖屋架这天木匠师傅不能用木匠家私(铁器)用木榔头全部穿斗竖好。
2、婚嫁禁忌
彝族历史上血缘关系四代五福之内禁止结婚,有传染病、怪病者禁止结婚,彝族家庭内,儿子婚事主要有父亲做主,母亲为辅,女儿婚事80%由母亲做主,父亲只能内部管理而不能出面。男女十六岁以后,进入成人谈情说爱阶段,谈婚时,按十二生肖分为上等婚、中等婚和下等婚,上等婚姻禁止婚配。大多数家庭最终由父母包办婚姻,只有少数有逃婚、抢婚等情况。男女合八字才能结婚。八字不合不能结婚,如果男女青年双方属龙就会生哑巴,这叫福灯火等等。
3、待客禁忌
漾濞彝族历来有尊老爱幼的传统,客场上以八仙桌入座。以家堂、坟墓等敬香火处为上方,先由长辈在上方入座,其他人依辈份大小依次入座。就餐必请长辈先动筷,或由长辈分配菜肴。鸡头、鸡卦敬请年长者食用。餐毕,小辈需将筷子置于空碗右侧,请长辈“慢用”,待长辈饱食后方能离席。妇女不能上桌和客人一起吃饭。
彝族有好客的传统。这是彝族人不管认不认识,只要进了家门,都是客人。当然,客人还要分为三种;远方来的并且是第一次来的客人,算贵客;经常来的亲戚朋友,叫做常客;偶尔路过求宿的陌生人,称为过路客。不管是哪类客人,主人家都会热情招呼并予以款待。在历史上没有乞丐,因为只要进了门,都能得到一顿饭。在彝家的村寨里,没有找不到吃的。客人一般都在大院内外喊:(黑姑醋架勒莫架)(各支系方言不一样,这里主要以腊罗支系的发音举例)“有人在家吗?”这时如果没有动静,客人接着喊:(黑姑阿克住勒莫住)“家里有狗吗?”其实这也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热情的主人听到人的喊声或者狗叫声,便会出门热情地为客人赶狗,然后带进屋。见面时,主人主动招呼:“醋架,例例黑姑例!”(人在,家里坐。)然后,客人便礼貌地说些客气的话。当客人进门或在门外,不能随便打主人家的狗,否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主人在家,客人在外面打招呼不能不答应,否则就视为不尊重客人。
4、路途禁忌
在路途相遇,不能埋头走过,认识的要让路、招呼,对陌生人也要面带善意。
在路上与长辈相遇,须主动招呼并让于路的下方,待长者走过后再转身上路。
骑着马相遇,首先要减速,双脚松出,收勒缰绳,让长者先过。小辈遇到长者,必须立即下马,否则就会受到指责。老年人骑马遇到年轻人,可以不下马,但要说上几句客气的话,以示相互尊重。
走路相遇,年轻人让老年人,大人让小孩,女人让男人,表现谦逊和气,心宽大度。
5、言谈禁忌
言谈举止的礼俗,是一种行为道德的规范。彝族人言谈讲究文明、幽默、含蓄,不用污秽语言,和风细雨。人与人之间的称呼,都以亲戚关系呼喊,没有亲戚关系的应称呼小名(每个人都有两个名字,大名和小名),并要做到心平气和。不能用绰号叫人。
来客时,亲切地招呼:“黑姑例”(家里去)之类的客气话。送走客人时,依依不舍地说:(啊丢许)(慢慢走)。客人便说:(请留步),显示真诚有礼,难舍难分。
得到别人的帮忙和被款待时,就诚挚地说声(谢谢),(麻烦了,打搅了)。使用这些传统的礼节用语,人们的感情融合了,心贴得更紧了。言谈举止都讲文明、和谐、真诚、礼貌。在吃东西时,不说脏话,以免败胃又伤害他人情绪。在姐妹面前,哥哥弟弟都不说粗话秽语,姐妹在哥弟面前更为慎重,言谈举止不能出格,有所约束。在宾朋面前打喷嚏、挖耳鼻、打哈欠、打饱嗝、打瞌睡、抓头发等都是不文明的行为。假如在众人面前脱衣服、脱鞋袜、放屁、搓脚等,一定会招来一些冷嘲的目光。
6、迎送禁忌
迎接远方的贵客,要组织人员到明显的地界路口等候。主人便带领几个敬酒的姑娘小伙子唱着动听的酒歌,端着已斟满了酒的杯子迎上去,向来宾一一敬上美酒。这杯欢迎的酒,客人不得拒绝,非喝不可。此时的歌声、美酒、笑声使人陶醉、兴奋。这就是给客人喝拦路酒,主人把酒碗端给你,给你说:“汁度”,你不能说不喝,或者用彝族话答复:“莫度”,都不行,不管怎样都要喝上一口,敬酒歌词里面就有“阿表哥,阿表妹,喝酒来,你喜欢也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如果你拒绝喝,主人就不满意了。
当宾客到达迎送地点时,宾客离走时,都要送至大门外,或者送到路口村边。如果是众多的宾客,主人们骑马或驱车送上一程,到分别的地方,主人家敬上一杯分别的酒,并说祝愿的话,客人们在感激之余,说致谢的话。当客人上马或上车或步行一程时,主人为客人鸣枪送行。祝愿离去的亲戚朋友一路顺风,平安到家。否则视为不尊重。
7、邻里禁忌
彝族有一句民谣说:“一家有事万家当,一人有事万人帮”,这是彝族人之间的互相要求无私帮助。村中有人病了,都要打酒送鸡去看望安慰;红白喜事,家家送礼。喜事送礼自由选择,都要前往祝贺;过去困难时期,曾一度为:“请是客,不请是狗”的说法。白喜送礼为义务,送粮送钱送酒均可,不能推诿。遇到丧事,不管邻居亲戚与否,只要知道都要去帮忙,主人请帮忙,不管过去有什么过节,不能不答应,必须帮忙。否则就是大不敬了。
彝族人认为“家家门前滑石板”,帮别人也就帮自己。过年过节,要给邻近的老幼病残、鳏寡户送肉送酒,不能视而不见。家里来了客人宰鹅杀鸡,都得请附近的邻居参加喝酒吃肉,不能单独享用。
家里杀了鸡,也要给隔壁邻居家的小孩或老人送去鸡汤和鸡肉。体现团结友爱、有福同享。
“不打邻居狗,打狗伤主人”。此谚语说明彝族邻居之间相处是有戒律的,对邻居的老小、牲畜、家禽都有责任加以保护。体现了一种传统美德。不乱打邻居家的猫狗猪羊,否则视为不尊重主人。
8、生活中的禁忌
彝族的礼俗,具有古朴、复杂、严格等的特点。有一些颇具特色的禁忌。
公公和儿媳之间的接触有严格的限制。首先是禁止直接接触,只能敬而远之,不能对视,公公在场时,媳妇不能说说笑笑。
哥哥和弟媳不能随便开玩笑,更不能说不礼貌的话,并保持一定的距离,禁止接触,相互尊重。
结了婚的女人不能上房顶,因为房顶是太阳最先光临的地方,也是祖先神灵的领地,不得有任何的污染和糟蹋。显然,现在大多数人已经不再忌讳。
外人和妇女不能随便出入挂灵牌的内屋。彝族的屋里,火塘右侧上方的墙,一般都挂有祖先的灵牌,下设祭台,这是一个最讲究最神圣的禁区。
任何人不能从火塘上跨过,因为火塘是彝族室内活动的中心,是生命的起点和希望的延续,从火塘上面走过,是对人生的践踏,对主人家的歧视。
骑着马不能直接进村更不能进门,必须在村边路口、院门外下马,切忌摆架子。因为骑马进村进门,自然把自己的理智丢在了脚下,再往前走,也只能降低自己的威信。
禁止随便去摸头,头是最高贵的,是人的尊严,乱摸头,是对人的不尊重。在过去的历史上,抓扯头发,属于一种犯规后的体罚,沿袭下来的被摸头,视为不光彩的事。
禁止未满月的产妇串门,串门怕把福气冲走、怕惹来麻烦、怕给别人带去灾难。
彝族女人不兴披头散发,更不能披头散发前往别人家,那是一种极不礼貌极不道德的行为,是一种仇视行为,许多人视其为一种凶兆。
家人出远门,不能在后面扫地,如果七八天后要返回,家里最好待出门人回来再扫,如果出门的时间长了,就不一定不扫地了。家人出门马上扫地不吉利。
大人不能在别人面前放响屁,这是对人的侮辱,也是对自己人格的羞辱,是极不礼貌的行为。特别是在众多的异性面前更不能出现这种不文明的现象。
在别人家不能和任何人吵架,不能在别人家哭闹,否则要给这家人开财门。
办丧事期间和办完丧事后三天,主人家不能下地干活,不然对后人不吉利。参加葬礼的人当天不能下地劳动。7天之内,重孝者不能进别人家的门。否则会带给人家灾难,会破财。
服饰在彝族人看来,具有神圣性,在穿戴时,禁忌被人触摸,彝族男子头上的“天菩萨”,严禁他人特别是幼辈触动,假如被人触摸过,就会冒犯神灵,“护身符”避祸求吉的功效,便也随即失去了。
彝族禁忌在室内吹口哨,大声喧哗,尤其是夜间在别人家里。 客人到家,男客不能进中门。若客人是夫妻,晚上住宿时不能同居。有些地方出嫁的女儿携女婿回家也不能同居。忌在人前吐痰 在别人面前吐痰或吐口水,是不礼貌的行为。会招别人反感。火塘是彝族最神圣的地方,火塘里的锅庄石被视为神灵形象,轻易不可移动,严禁任何人触动,甚至做饭时一般也不把锅、碗放在锅庄石上面。彝族认为如果把炊具放置其上那是对火的不尊不敬,会给家庭带来灾难。不能用火塘上的三脚架烘湿鞋、妇女衣物等。这些反映了彝族对火的崇拜。妇女的小衣内衣不能晒凉在人能够碰到的地方。
禁食狗、猫、等肉,忌吃粮种。禁孕妇吃兔肉,孕妇吃了兔肉,孩子生出来会缺嘴皮。怀孕妇女不能吃有孕的牛羊猪肉。
彝族人禁止宰杀有窝(有孕)的牲畜。猪来穷,狗来富,自己跑来的猪只能赶出去,不能养起或者宰杀。
在外人面前媳妇不能数落丈夫的不是,丈夫在外人面前是当家人,有什么话只能自己内部说。
三、逐步改良一些不符合社会发展的禁忌,把彝族优秀文化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大文化,为人类共同进步服务。
大理彝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习俗和禁忌,这些习俗和禁忌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起到了稳定族内安定团结,稳步发展以及震慑某些不良行为的作用,但是,由于时代进步,社会的发展,有些习俗和禁忌已经明显的落后于时代的进步,甚至成为前进的阻力,所以为了弘扬我们彝族优秀地历史文化,使我们的优秀历史文化融入到中华民族优秀的大文化中,我们必须弘扬优秀的,取缔落后的,使我们的民族更加先进,更加欣欣向荣,我我们中华民族复兴贡献我们的力量。
1、改善彝族男女不平等的禁忌
彝族禁忌中,明显存在男女不平等的情况,比如:女人不能上桌吃饭,女人的衣物不能晾晒在显眼的地方,女人不能随便摸男人的头,女人不能上房顶和墙头等等,禁止未满月的产妇串门,串门怕把福气冲走、怕惹来麻烦、怕给别人带去灾难。
又如,彝族女人不兴披头散发,更不能披头散发前往别人家,那是一种极不礼貌极不道德的行为,是一种仇视行为,许多人视其为一种凶兆。又如:在外人面前媳妇不能数落丈夫的不是,丈夫在外人面前是当家人,有什么话只能自己内部说。这就是大男子主义的思想。这些都是男尊女卑的一些禁忌,需要改变。
2、改善不文明,不卫生的禁忌
在接待客人过程中,喝转转酒,不用公筷,大块吃肉,这些不卫生、不文明的禁忌需要逐步改变。还有酒是彝族非常爱好的饮品,彝族人豪爽,从喝酒上就看得出来,但是,喜欢也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这些都是不文明的行为,都是要改进的。
3、改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禁忌
在彝族生活中,还存在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禁忌,需要改变。比如家人出远门,在家的人,不能立即就扫地,扫地把财运一并扫出,彝族男子头上的“天菩萨”,严禁他人特别是幼辈和妇女触动,假如被人触摸过,就会冒犯神灵,“护身符”避祸求吉的功效,便也随即失去了。在7天之内,重孝者不能进别人家的门。否则会带给人家灾难,会破财。等等。这些都需要改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