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上的街边(当街的变迁)

#致敬美好生活#

镇上的街边(当街的变迁)(1)

我家门前有个广场,说是广场,其实它很小很小,几乎是小的再也不能再小了。这个地方从我开始记事儿到现在,我就从没有听说过,有人称其为广场。即便是现在,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儿,仍然称之为当街。为此,我曾思来想去,最终认为不是因为当街的叫法习惯,而是称之为当街更确切。因为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每天的出入都要经过这里。说是当街,那是因为比起乡村小路宽阔些,说到底就是路到这里加宽了。这当街到底比小路宽多少呢?大约南北长不过十五米,东西宽也不会超过七八米的样子。就这样的一块儿小地方,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东北脚上有一盘碾子,西边的正中央有一盘磨。为什么碾子和磨没放在一块儿呢?长大了我才知道老人们是在遵循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放置的。在磨的正北面还有一个大石槽,如今说石槽,可能很多孩子都不知道是什么。那是一个用巨石造成的,中间装上草料,把绳子拴在石槽的窟窿眼儿上喂牲口用的东西。

镇上的街边(当街的变迁)(2)

当街虽小,那时候这里却是最热闹的地方。村中虽然只有十几户的人家,但家家吃的东西都要在这里走一遍,谁家推碾子磨豆腐,不来这里行吗?另外还有在石槽里洗衣服的,看小孩子的,闲来无事家常里短的都到这里,白天晚上几乎不断人。尤其是晚上更热闹,大人们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谈论着山里山外的奇闻异事。而我们这些孩子们从刚会走路到上学的,只要在家的都会到这儿。那时候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电视,更别提什么是电脑,因为我们还不知道电灯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只知道推碾子是如何的费力,想吃豆腐推磨是如何的出汗?

虽然如此,当街当然也给儿时的我们很多快乐,我们在这里捉迷藏,玩儿狼吃小羊的游戏,也就是现在孩子们玩的老鹰捉小鸡,当然还有那些流行的一些游戏,不管怎么玩儿,都是赤手空拳的。因为那时没有玩具,即使有大人们也没有钱给买。每晚我们都要玩上好几遍,大家是你追我赶,你躲我藏,你蹦我跳,自然也不会缺了你哭我笑。一个个玩儿的不是你脸上冒着热汗,就是我跑的喘着粗气,但兴趣十足。家长只要不喊回家睡觉,我们都舍不得离开,或者一直玩儿的很晚。那时的当街可谓有苦有甜,有泪有汗。现在回想起来,更多的是对那时的深深的留念。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当街变得静了。碾子没有吱吱扭扭的呻吟声了,那磨盘也没有了沉闷的喘气声了,石槽那里也没有了骡马的嘶鸣声了,更别提孩子们的喧闹声了。

镇上的街边(当街的变迁)(3)

所有的这些都是因为电的到来电,给了小山村带来了变化太大了。不用出门就能获得所有的需求,那时家家有了电灯,有了黑白电视,有了电饭锅。令我不能忘怀的还是那黑白电视机,电视机里始终飘着雪花,雪花有时大有时小。但里面能有个活灵活现的人还会说话。这人是怎么进去的,让当时的我们百思不解。十几年过去了,家家盖起了大房子,有的还闲住一层低,盖起了二层三层。当街也却没变化,还是老样子,又是十几年过去了,家家有了彩电,后来有了电脑冰箱等电器,紧接着家家都买了车,有大有小,可谓应有尽有。但当街仍旧没有,便仿佛当接待守着自己的那份责任,那份忠诚似乎在盼望着什么。或许在思考着什么,这几十年当中,当街送别人了一些老面孔,认识了很多新面孔。见证了许许多多的喜怒哀乐,也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新变化。唯独自己仍守着那份寂寞还是老样子,什么都没有变。

镇上的街边(当街的变迁)(4)

似乎是没有孤独的追求,就没有收获的快乐。。当街终于盼来了所期盼的一切。近几年,当街又变得热闹起来,那是因为当街也换上了新的容颜,再也不见自己黝黑凹凸的皮肤,而是光亮平展的水一面。还有那雪白如痴的路灯下,时而柔情似水,时而热情奔放,时而铿锵有力的舞曲中,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左摇右摆,喜笑颜开。虽然不见了曾经让人汗流浃背的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却多了排列整齐的一整套健身器材,还有乒乓球台子,篮球架子。如今的热闹比起过去的热闹真的多了些健康,多了些品味。虽然也会跟过去一样流汗,我想现在流的汗不会是咸的,如果尝一尝,一定是甜的,因为这汗是从心里自愿流出来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