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西湖准提寺十一开放吗(惠州西湖朝云墓)

惠州西湖准提寺十一开放吗(惠州西湖朝云墓)(1)

苏轼一生坎坷,绍圣元年(1094年),宋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祐旧臣。苏轼被指责起草制诰、诏令中"语涉讥讪"、"讥斥先朝",降级发配英州(今广东英德),还没到住所,又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

在这千里发配迁途之中,陪伴苏轼的只有他的三子苏过和侍妾王朝云。一路艰辛,苏轼在《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诗中言:"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这年苏轼都59岁了,毛发斑白,还得几千里之行。不由感叹,"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真是有苦难言,不得不前行。

惠州西湖准提寺十一开放吗(惠州西湖朝云墓)(2)

到了惠州贬所,苏轼先是寓居合江楼,后迁嘉佑寺。也就在这时,苏轼写下了《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蜒雨愁黄昏------" "蛮风蜒雨"形容的就是边荒域异之地。当他尝到荔枝时,又心生欢喜写下了《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西湖准提寺十一开放吗(惠州西湖朝云墓)(3)

就在苏轼无所事事,品尝新生活,诗兴正浓之际,他的侍妾王朝云却不幸感染瘟疫,身体十分虚弱,终日与药为伍,加之水土不服,不久便溘然长逝。这对苏轼是个沉重的打击。王朝云年仅34岁,天生丽质,青春年华,聪明灵慧,能歌善舞,可谓是苏轼的红颜知己,在苏轼最困难、最挫折的时候,一直陪伴着、跟随着他。"可心可口家常饭,知冷知热室中妻。"

王朝云生前学佛,悟性灵性极高,临终前曾执着苏轼的手诵《金刚经》四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劝解他看开点,不要太在意了,人生就是这样,如梦、如影、如露、如电,转眼就是百年。

惠州西湖准提寺十一开放吗(惠州西湖朝云墓)(4)

苏轼那里听得进去,非常伤感,遵照王朝云的遗愿,将她葬在惠州西湖栖禅寺的松林里。并亲笔写下《墓志铭》:"浮屠是瞻,伽蓝是依。如汝宿心,唯佛是归。"还撰写了一幅对联:"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惠州西湖准提寺十一开放吗(惠州西湖朝云墓)(5)

这里还有一个典故,据说,一次,苏轼退朝回家后,拍着自己的肚子向侍妾说:"你们有谁知道这里是什么?"有的说"文章",苏轼摇头;有的说"学问",苏轼不语;王朝云说"一肚子不合时宜",苏轼大笑,"知我者,唯有朝云也!"可见两人多么知己知彼,互相了解,直至后来相依为命,相随南迁。这就是爱情的力量,"爱到深处情自投",王朝云甘愿为苏轼牺牲一切。

惠州西湖准提寺十一开放吗(惠州西湖朝云墓)(6)

苏轼对王朝云更是情感笃厚,曾在《惠州荐朝云疏》中说:"轼以罪责迁于炎荒,有侍妾朝云,一生辛勤,万里随从,遭时之疫遘病而亡。"而且,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词最多。"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玄。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

惠州西湖准提寺十一开放吗(惠州西湖朝云墓)(7)

这诗好像是王朝云在病中时所写。后来,苏轼在《悼朝云》诗序中有交待:"绍圣元年十一月,戏作《悼朝云》诗。三年七月五日,朝云病亡于惠州,葬于栖禅寺松林中东南直大圣塔。予既铭其墓,且和前诗以自解。"

也就是说,苏轼有两篇《悼朝云》的诗,前篇是戏作,后篇是和作;前篇是生前,后篇是亡后:"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袢。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步前韵,这就是和的那首。

惠州西湖准提寺十一开放吗(惠州西湖朝云墓)(8)

苏轼后来又填词《西江月·梅花》借此抒发情感,歌颂与怀念王朝云:"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虽描写的是惠州梅花,实质上歌颂的是王朝云,冰肌玉骨,素面朝天,不畏瘴雾,千里相随,美好的心灵。"人生难得一知己",更何况是"红颜知己",苏轼怎么能不怀念她呢!

不仅是苏轼,历代好多文人墨客也都敬佩王朝云,不管是在顺境中,还是在逆境里,王朝云始终不离不弃相随身边,这就是人格的力量,这就是人们值得敬佩的地方。

惠州西湖准提寺十一开放吗(惠州西湖朝云墓)(9)

后来,栖禅寺僧人特意在王朝云的墓上筑起一小亭加以覆盖。清嘉庆六年,太守尹秉绶修复朝云墓时,又特意补书了苏轼为朝云写的《墓铭志》,还题写一联:"从南海来时,经卷药炉百尺江楼飞柳絮;自东坡去后,夜灯仙塔一亭湖月冷梅花。"尹秉绶可是清代大书法家呀!

还有大涤子(石涛)"舟过六如亭"图。就连《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也借贾雨村的口,在第二回评价历史人物时,将"朝云"与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并提。到了道光年间,名士林兆龙又书写出对联:"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故称"六如亭"。 晚清爱国诗人丘逢甲也有诗曰:"行人欲问朝云墓,看取亭亭塔顶松。"

惠州西湖准提寺十一开放吗(惠州西湖朝云墓)(10)

我们这次来到惠州,除游览西湖外,也特意拜谒朝云墓、六如亭,并写诗言道:"朝云暮雨六如亭,历代文人传颂名。非是风流多轶事,满腔贤惠化柔情。"

九口2021-1-2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