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上最奇葩的一件事(一个明朝历史上最不安分的王爷)

今天啊咱们来说一个明朝历史上最不安分的王爷,花样作死,

明朝历史上最奇葩的一件事(一个明朝历史上最不安分的王爷)(1)

这个王爷啊身份特别尊贵,他爷爷是皇帝、父亲是皇帝、哥哥是皇帝、侄子是皇帝,外公是声名赫赫的当朝第一大将军、大将徐达,但是最后啊他却被自己的亲侄子给烧成了烤乳猪。

嘿今天说的这个人呢就是明成祖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

据史书记载啊,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次。

死生于一三八零年,自幼顽劣、品行不端,就连他爷爷朱元璋都不喜欢他,所以啊并不受宠。

后来在他十八岁那年,朱元璋驾崩了。

明朝历史上最奇葩的一件事(一个明朝历史上最不安分的王爷)(2)

朱元璋驾崩之后啊,朱标的儿子、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文即位,也就是明朝的建文帝。

新帝出力根基不稳,可就这个时候,建文帝就开始对分封各地的王爷开始动手了,引起各位王爷的强烈抵触。

于是建文初年、建文元年啊这燕王朱棣就开始起兵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殿啊说白了又造反了。

就是在这个进难之变中,朱高煦就一直长伴他爹朱棣身边。

刚才说了,朱高煦这个人呢性格比较粗暴、不爱学习、没有礼貌,但是但是也有长处。

什么呢就是打仗、作战是把好手,在当时也算得上是一个风云人物啊,战功赫赫。

朱高煦啊对于朱棣的谋反、篡位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还多次帮朱棣扭转战局,甚至救过他爹好几次。

比如当时这个白鹤沟之战的时候啊,朱棣遇险,正是朱高煦率领上千清兵解救了朱棣、斩杀了对方。

后来朱棣在东昌兵败,仓皇逃亡的时候,也是朱高煦及时赶到击退了追兵。

可以说是在朱棣起兵造反期间,朱高煦啊这二儿子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时啊朱棣非常信任这个儿子,甚至啊还产生了想立他为储君的念头啊,就是说将来要自个儿当皇帝,那让他当继承人,这不是瞎说的呀。

明朝历史上最奇葩的一件事(一个明朝历史上最不安分的王爷)(3)

明史记载,建文四年,朱棣兵败于普茨口,岌岌可危之时,朱高煦率兵赶到,使得猪蹄是绝处逢生。

朱棣当时是激动坏了,随口就就许下了一张空头支票,说:努力吧,世子常常生病啊,就是好好干吧,你大哥身体不好。

这话一说呀,让朱高煦就更加更加有想法了。

是啊,本来嘛他是老二是吧二儿子这上面还有一个大哥,不是嫡长子,所以他继承不了皇位。

这现在老爹既然这么说,让朱高煦就开始萌生了不该有的想法,但是到了后来,朱棣的大军攻破南京,历时四年的靖难之辨终于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同年朱棣登基为帝。

就是永乐皇帝。

而当时啊朱棣年龄已经不小了,所以啊登基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着手确立储君、定太子之位,定下来继承人是谁啊。

但是这个时候朱棣就开始犯难了,这是选老大呢还是选老二呢?

老大。

老大呢身体不太好,是个胖子,但是人不错啊,为人很宽厚。

这老二朱高煦更像是自己战功赫赫、身强力壮,但是想来想去,选谁呢?

最后啊朱棣在权衡了一番之后,还是选了嫡长子,选了大儿子,虽然身体不太好吧,但是为人宽厚、很聪慧啊,就选了大儿子朱高炽为接班人,这二儿子朱高煦就封为汉王,把他给封到云南,云南作为数。

结果这么一来,朱高煦是大为不满啊,就直接选择了抗旨不尊,当时说了一句话,说我何罪斥万里,我有什么罪啊啊干嘛把我打发到万里之外呢?

拒不离、行,不肯去,显得地方偏僻,这朱棣没法子有,那换个地方吧,就把他改封到山东钦州。

结果啊朱高炽又想那儿穷,还是不肯去,最后啊朱棣没功夫搭理他了。

那那不去就不去吧,就让他在南京城就赖了下来。

明朝历史上最奇葩的一件事(一个明朝历史上最不安分的王爷)(4)

本来要说你好好的当一个王爷,想一辈子荣华富贵多好啊,可他不偏要作死,而且动不动地找点儿事儿。

没过多久啊,朱高煦就软磨硬泡,硬是把皇帝的亲军天策卫要来当自己护卫,为什么呢?

因为他想啊,当时最早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当初就被封过天策上将,所以啊朱高煦出门的时候就得意洋洋地跟别人炫耀哎你看本王像不像唐太宗呢?

这话一说,谁是傻子呀?

大家伙儿都知道,唐太宗正是干掉了自己的哥哥才当上皇帝的。

现在你爹还活着,你自比唐太宗是什么意思?

这不是作死吗?

朱高煦啊甚至还派人盯着那些跟太子走得近的大臣,就动不动就尽残颜陷害他们,不少人因此被打入大狱,甚至冤死了。

他还私下里招募了三千卫士,四处横行不法。

其中有一回啊,有几个士兵抢劫财物的时候,被兵马指挥使当时一个兵马。

他只会使性虚啊。

明朝历史上最奇葩的一件事(一个明朝历史上最不安分的王爷)(5)

当时有一个这个姓徐的这个指挥使有一个外号叫野驴啊,称为徐野驴。

被这个徐野驴逮住了,朱高炽一看哈,也敢动我的人,居然一锤下去把徐野驴的脑袋给开了瓢。

人家在野驴,人家也是兵马俑死啊,堂堂大臣居然被他给一锤打死。

但是他在干这事儿的时候啊,他爹朱棣啊不在京城,后来北伐之后啊,回到南京勃然大怒,差点儿废掉他的王位,贬为平民。

后来啊还是他大哥太子朱高炽不计前嫌,一个劲儿地给他求情,这才把他给改封到了山东乐安。

就是这样,朱高煦是坚持不懈地作死,终于把自己从皇位的候选人中给作了出去,后来他爹就驾崩了,大哥朱高炽等。

继之后,朱高煦仍然不死心,还是搞了不少小动作。

只是啊他大哥朱高炽为人性格很好,为人很仁厚,就没有跟他计较。

只不过朱高炽命不好身体不好,登基当皇帝仅仅十个月就就去世了,因病去世。

哎这让朱高煦又蠢蠢欲动了起来。

大哥死了,这我是不是就有机会了?

他没想大哥还有儿子呢,大哥当了皇帝之后,就立自己的儿子朱瞻基当了太子,当时朱瞻基人在南京,而皇帝继位呢是在北京,于是朱高煦就想半路拦截太子,朱瞻基杀了他,那自己不就有机会了吗?

但是没成想,朱瞻基也不傻啊,朱瞻基啊就从小路去了北京,就没走大路。

这下子拦截失败,朱瞻基顺利继位,年号宣德。

明朝历史上最奇葩的一件事(一个明朝历史上最不安分的王爷)(6)

如果这个时候朱高煦放手也就罢了,可是他还不死心,一狠心、一跺脚,继续推进他的作死之路,还想造反、联络老战友,想要里应外合。

可是啊他那些老战友啊不合作哈,给他来了个釜底抽薪,直接向皇帝报告了。

皇帝一听哦这叔叔要造反,马上决定御驾亲征。

公元一四二六年,朱高煦起兵造反,宣宗得知之后,御驾亲征,准备亲自动手清理门户。

这面对面、对池子,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开过来了,朱高煦这次这次害怕了,再加上他手下的那些叛军呢也都是人心惶惶,有滑变的迹象。

眼见着大势已去,主公去。

那那就只好开门投降啊开门投降了,一场叛乱没打,就这么着过去了,你看这就叫雷声大、雨点小,是吧。

朱高煦投降之后啊,当时群臣都劝皇帝讲其民政典型,但是这侄子啊、这皇帝朱瞻基啊还是考虑到叔侄之情,只是将其贬为庶人,关押在皇城西安门内就给关起来了,实际上就是在家里把它给软禁起来了。

你看像造反这种事儿都能够免他的罪,足以见皇帝的宽厚。

但是这个朱高煦仍不领情,反而在作死的路上是越做越远。

皇帝嘛考虑到自己的面子,是吧?

虽然是亲叔叔造反啊。

明朝历史上最奇葩的一件事(一个明朝历史上最不安分的王爷)(7)

但是杀了他毕竟影响自己的形象,所以啊就关起来算了。

而且这侄子还做得很不错,每年你都会来看他,毕竟是长辈嘛。

但是有一年的有一天,不知道朱高煦是不是脑子坏了,还是进水了,还是被驴踢了,怎么回事儿?

就在他侄子朱瞻基这皇帝来看他的时候,俩人说着话,走的路一边走一边说一边说一边走。

正在此时,朱高煦朱高煦就干了一件事儿,什么呢?

就悄悄地伸出一只脚,正好身在朱瞻基前面。

朱瞻基没注意啊,正说着话,走路呢啊咣当一下子就给绊倒了,啪摔了个狗吃屎。

这一下子可闹了个大笑话了,朱瞻基这时候啊已经不是当年的少年了,而是已经当了多少年的皇。

变了。

眼看着皇帝摔了个大跟头,朱高煦还哈哈大笑呢,他以为这侄子不会跟他计较,但是没成想,朱瞻基这回实在是忍无可忍了,就吩咐侍卫搬来一口铜缸啊,就是用铜铸的大缸盛水用的大缸,就把朱高煦就直接给扣进里面了。

那钢个大呀,就把一个人活活给扣进去了。

这你要说朱高煦要是老老实实待在缸里也就算了,等皇帝气儿消了,不就放你出来了?

可他继续作朱高煦啊一咬牙、一跺脚、一使劲儿诶,硬是把这口三百来斤的大铜钢给顶起来了,还走了好几步。

侄子朱瞻基再也看不下去了,下令在纲上堆上柴。

明朝历史上最奇葩的一件事(一个明朝历史上最不安分的王爷)(8)

a槽木炭点火,这火烧得越来越旺越来越旺,最后朱高煦在同行里算是没了动静了,就那么着像烤肉一样把朱高煦给活活烤死了。

其实啊要说起来,朱瞻基也不是说是立刻想杀出高煦,是吧,毕竟是自己的亲叔叔。

而且啊明朝初年皇族之间的杀戮本来就很重啊,身为皇帝也不想让这种情况继续发生下去,关起来也就得了。

但是没成想嘿叔叔这天才的那一脚彻底把朱瞻基给惹恼了,彻底毁掉了朱瞻基的所有修养,也把自己给推上了灭亡之路。

关于朱高煦最后的结局,明史上啊只有简简单单的。

九个字,什么呢高煦及朱子相继解死,朱高煦和他的几个儿子后来全都死了。

你看明朝皇帝啊确实是奇葩比较多,而在没有成为帝王的各位皇子之中,不同寻常的人也不在少数,这个朱高煦啊真的是其中的佼佼者,还是那句老话呀,不作不死啊,他的作、他的折腾真的是板上钉钉、无可辩驳呀,太能作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