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汉旗主要种植什么作物(小米种植是如何成为农业文化遗产的)

中国气象报记者 申敏夏

我是吃小米长大的。

作为山西长治人,长治沁县的黄小米可谓享誉中国,也是当地人最爱吃的食材。但是,我却不知道,原来小米最原始的产地却是我现在所站在的这片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在这里,小米种植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所谓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以期深邃的文化和智慧,创造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体系,主要体现的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一种和谐与平衡农业。

敖汉旗主要种植什么作物(小米种植是如何成为农业文化遗产的)(1)

敖汉旗种植的谷子,去皮后成为小米,也称粟。申敏夏摄影

敖汉旗主要种植什么作物(小米种植是如何成为农业文化遗产的)(2)

山坡地上成片的谷子。申敏夏摄影

“敖汉旗种植小米有八千年的历史,目前是全世界发现最早人工种植小米的地方。” 敖汉旗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总农艺师徐峰告诉记者。

敖汉旗地处燕山山脉努鲁尔虎山北、科尔沁沙地南缘,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汇处。早在史前时期,就形成了与当地地形、气候等特征相适应的旱作农业系统,以黍和粟为代表的旱作农作物种类繁多,历史悠久。至今,敖汉旗仍旧以旱作杂粮种植为主,以适应半干旱气候和水资源短缺的自然条件。

“敖汉旗地处中温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丰富,气温日差较大,积温有效性高。敖汉各地降水量分布趋势是从南向北逐渐减少,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这样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小米的生长。”敖汉旗气象局局长赵金华介绍道。

2003年,在“华夏第一村”兴隆洼文化遗址浮选出土的1500粒碳化粟和黍,经过国内外三家不同的实验室进行碳的同位素年代测定,证实其年代距今约7650年,比中欧地区早2700年,且被认为是人工栽培形态最早的谷物。由此推断敖汉地区有近万年的农耕文明历史,是中国古代旱作农业起源地,也是横跨欧亚大陆旱作农业的发源地。

“这成为申报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佐证。”徐峰介绍说,“此外,当地风俗文化,传统的农耕方式方法、生物多样性等各个方面,也都证实了它的历史渊源。”

2012年8月,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我国11个、全球31个农业文化遗产之一。

如今,在这片土地上,仍旧能够看到历史的影子。

敖汉旗主要种植什么作物(小米种植是如何成为农业文化遗产的)(3)

敖汉旗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总农艺师徐峰接受记者采访,介绍敖汉小米的生长情况。申敏夏摄影

敖汉旗主要种植什么作物(小米种植是如何成为农业文化遗产的)(4)

敖汉旗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总农艺师徐峰与敖汉旗气象局局长赵金华在讨论今年小米的收获情况与天气情况。申敏夏摄影

“在一些山坡地上,我们仍旧采用传统耕作的方式方法,人工投入较大,劳作也比较辛苦,需要人工除草,而非使用化学除草剂;需要人蓄力耕作,而非农机。”徐峰说。相比机械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传统农业发展人工投入大,且“靠天吃饭”。

据他介绍,一年下五六场雨差不多就是个丰收年。然而,干旱依旧是传统农业的发展瓶颈。“引水是个问题,即使解决了,维护也是问题 ,因为在山坡上饮水设备管路也特别长。”

因此,敖汉旗小米种植采用“两条路子”并行,在平地上,使用现代农业技术,如水浇地、田覆膜等,并且选择高产品种以求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在山坡地上,发展传统农业,以提高品质,并且把传统农业发扬光大,打造农业文化遗产品牌。目前,农户每年从该国际品牌收益可达一万元,效益初显。

此外,农业文化遗产重要的一点是,它不是关于过去的遗产,而是关乎人类未来的遗产。农业文化遗产所包含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农业知识、技术和农业景观一旦消失,其独特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环境和文化效益也将永远消失。

徐峰带我们来到一片试验田里,在1000多平方米的土地上,种植着140多个品种的谷子,每一个品种都有自己的名称。徐峰告诉记者,目前,敖汉旗责成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管理局,建立了旱作农业品种研究所和旱作农业种质资源基因库,负责旱作农业品种的搜集、整理、保护、研究、繁育以及推广,而这些种子正是他们挨家挨户,找年纪大的农户搜集而来。

“聪明的农户每年都会从最好的谷子里留一些种子以备隔年播种,但如果一年不种、两年不种、甚至三年四年,有些种子就会消失不见。随着新农村的建设、移民搬迁、危房改造,不少种子濒临灭绝危机,我们正在尽所能抢救。”徐峰说,“这样一来可以把有着8000年历史的种子,可能在农民手中即将消失的品种收集过来,统一播种并保存下来,传承下去,丰富物种多样性;二来可以选择性状比较好的、适应敖汉地区的品种进行推广。”据了解,徐峰及其团队自己共收集到100多个品种,外来引进200多个。

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作为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属于敖汉,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世界。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传承好敖汉旱作农业系统,可谓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如今,食品安全成为国内外热点中的焦点,打造无化学肥料、无化学农药、无转基因的有机小米成为敖汉旗坡地有机杂粮的发展理念。采用传统的耕种模式、沿用古老的耕种制度和机制,不仅为市场生产出优质的小米,并且为当地农业发展寻求出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敖汉小米响亮的品牌。“对传统的保护是为了发展,发展为了更好的保护传统。”徐峰说。(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