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的残酷历史(不宫斗成都一对)
近年来宫斗剧风行一时,嫔妃都太无聊,皇帝都太有闲,后宫三千,争宠一人,勾心斗角,不择手段,似乎在皇权时代是理所当然。然而真正的历史中,内官制度趋于完善,等级森严,不可逾矩,出现激烈宫斗还是比较少见的。
以《大宋宫词》为例,潘玉姝与刘娥宫斗了几十集,但是在真正历史中,潘氏是宋真宗为韩王时娶的第一位正牌夫人,她在真宗即位之前就已去世,潘氏死后才娶郭氏,真宗登基后册立郭皇后,潘皇后乃追封,她和刘娥根本是异时空的两人,宫斗之说无从谈起。
姐妹花身世寒微 接管大宋后宫20年
后宫非但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残酷的宫斗戏,反而还存在后妃之间的姐妹情谊。两个成都女子就曾接管北宋后宫20年,她们不仅不宫斗,还共养一子,情同一对钢铁姐妹花。
她们就是宋真宗刘皇后和杨淑妃,《大宋宫词》中刘娥和杨璎珞的原型。
刘娥和杨璎珞 《大宋宫词》剧照
刘皇后是成都华阳人,十五岁入皇子府邸,1004年,36岁时被封为美人,正四品;1007进封修仪,正二品;又升为德妃,正一品;1012年被册立皇后,十年后以太后身份垂帘听政,世称章献太后。直至1033年章献太后去世,23岁的宋仁宗才得以亲政。
杨淑妃是成都郫都人,十二岁入东宫,宋真宗即位,赐正五品才人,又升为正三品婕妤,进封婉仪,本与昭仪、修仪、充媛等同属正二品,但享受从一品待遇,位列昭仪等之上,后再加封北宋后宫“四妃”之一的淑妃,仅次于贵妃。宋真宗驾崩,遗诏尊刘后为皇太后,杨淑妃为皇太妃。刘太后去世,留遗诰尊杨淑妃为皇太后,世称章惠太后。
刘皇后从正四品美人升到正二品修仪过程中,杨淑妃也从正五品才人升到正二品婉仪,而且还享受从一品待遇。刘皇后为修仪时,在后宫排位上,杨淑妃几乎与刘皇后平起平坐,甚至高出半级。宋真宗东封泰山、西祀汾阴,都会带上杨淑妃同行。
杨淑妃与刘皇后都是成都人,都没有家世背景。刘皇后是孤儿,养于外祖母家,十几岁就跟随一个银匠,跑江湖卖艺,即便有幸入了宫门,放眼内宫外廷也是举目无亲,就算贵为皇后、太后,想与刘姓名门沾亲带故,还被各种嫌弃,以至于不得不认前夫为兄弟,自己培育一门外戚。
而杨淑妃出身也好不了多少,祖父和父亲都籍籍无名,只有一个叔叔杨知信是禁军武官,天武副指挥使,名字看起来很威武,其实就是个下级武官,宋代还是出了名的重文轻武。天武军多是市井之徒充军,一个指挥使手下满员编制五百步兵,大多其实只有两三百人,一个军有十个指挥使、一个都指挥使,整个禁军大概有四十个指挥使,副指挥使最少也有四十人。
杨淑妃这个叔叔大概也是市井之徒充军,混到了三五百人的副头领。杨淑妃还有个亲弟弟叫杨景宗,宋代笔记称他是个市井无赖。杨淑妃居掖庭(妃嫔居住的地方,婕妤以下皆居掖庭)时,杨景宗因为犯罪被发配充军,脸上照例被黥黑刺字,一张大花脸看不见一处肤色。一次圣驾回宫途中,道路边一支正服劳役的队伍站在沟渠外迎驾,杨淑妃见其中一人像自己弟弟,就令人前去寻根问底,杨景宗知道有个姐姐入了宫,心想定是姐姐遣人来认亲,于是高呼姐姐小名,杨家兄妹终于相认。杨景宗从此鸡犬升天,大富大贵后又用药去除了脸上的墨痕,而且一点疤点都没留,整张脸肥白如玉。杨景宗又横行霸道,喜欢用木棒槌人,当时人称“杨骨槌”。《外戚传》宋仁宗都忍不住向大臣吐槽“(杨)景宗性贪虐,老而益甚”,千万别授他郡守级官职。
杨淑妃
刘皇后和杨淑妃两个没有背景的人,又为同乡,自然相互亲近,《后妃传》称,“妃(杨淑妃)通敏有智思,奉顺章献(刘皇后)无所忤,章献亲爱之。”即便杨淑妃贵受宠幸时,她与刘皇后之间也没有嫌隙,她也没有为争宠离间刘皇后和真宗皇帝的感情。
共养一皇子 宫斗戏变家庭伦理剧
郭后去世后,宋真宗本想立刘皇后,但是因为刘皇后出身寒微,朝中无人,宰臣激烈反对立后,皇后之位就一直空缺。
1010年,刘皇后的侍女、专职宋真宗寝宫的李宸妃(《大宋宫词》李婉儿原型)为宋真宗生下皇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这应该是宋真宗和刘皇后特意设计的借腹生子,以便扶刘皇后上位。李宸妃产下皇子后,刘皇后据为己有,并借助皇子登上后位。刘皇后因为自己年龄太大,又要管理后宫,就让杨淑妃做了仁宗的养母,可见她对杨淑妃非常信任。
如果按照一般宫斗剧本,作为刘皇后的竞争对手,杨淑妃应该想方设法除掉皇子,自己年纪轻轻再生出个皇子,不就可以母凭子贵了吗?!然而并没有宫斗戏,刘皇后非常信任杨淑妃,杨淑妃也恭顺贤淑,从不忤逆刘皇后,而且对小皇子关怀备至,起居饮食亲自张罗。仁宗称呼刘皇后为大娘娘,杨淑妃为小娘娘。
刘皇后和杨淑妃共同抚育仁宗,一个唱白脸,另一个则唱红脸。刘皇后教子严厉,俨然一位虎妈,动则以礼法约束、教导仁宗,从没展现和颜悦色的慈母形象。杨淑妃则主要施以恩惠,哄着宠着仁宗。这从宋仁宗为两位母后拟定的谥号也可以看出来,刘皇后章献明肃四字谥号中有个“肃”字,杨淑妃谥号章惠则主要是个“惠”字。
宋仁宗从小就有风痰症,刘皇后严禁给儿子吃虾蟹等海鲜,可是小孩就是贪吃,杨淑妃不忍见儿子那副口馋样,常偷偷给仁宗加海鲜解馋,还怨刘皇后管教太严厉,“太后何苦要这样虐待我儿啊!”仁宗也因此疏远刘皇后,而更亲近杨淑妃。虽然在管教儿子这事上,刘皇后和杨淑妃有分歧,但就像通常的父母一样,双方只是育儿教子方法上有差异,为了孩子好,这一点肯定是一致的。再如刘皇后去世后,宋仁宗非常伤心,这时杨淑妃告诉他,刘皇后并非他的生母,这也不是杨淑妃想黑刘皇后,毕竟人都不在了,她只是希望她们的儿子不必过于哀痛。
刘皇后和杨淑妃没有为争得真宗宠爱生嫌,也没有因儿子仁宗的问题而反目。
宋真宗病重时,刘皇后已然掌握了权力,史称“帝久疾居宫中,事多决于后”。宋真宗遗诏奉刘皇后为皇太后,奉杨淑妃为皇太妃,这肯定是刘皇后的决断。她还是一如既往的信任杨淑妃,大大提升杨淑妃地位,就是让她来辅助自己。皇太后垂帘听政,要处理外廷政事,管理后宫和教育小皇帝则由皇太妃分担,两人配合无间,大宋王朝内外肃然,天下晏安。
刘皇后
刘皇后六十五岁去世时,又留下遗命,尊杨淑妃为皇太后,“与皇帝同议军国事”,可见姐妹情深。御史中丞蔡齐等力主仁宗皇帝亲政,毕竟那时皇帝已经23岁了,早过了亲政的年龄线,大臣们都不愿再见到后宫干政,就偷偷删去了遗诰中“同议军国事”几字,保留了皇太后名号。杨淑妃居保庆宫,称保庆皇太后,由于她性格温顺,完全没有垂帘或称帝的野心,也不在意这些细节,只是领取二万缗钱的汤沐费养老而已。
宋仁宗非常孝敬杨淑妃,因此杨淑妃发话也非常有分量。宋仁宗宠幸尚、杨二美人,纵欲过度,“每夕并侍上寝,上体为之惫,或累日不进食”,后宫和朝堂都担心龙体,生出怨言,归罪二位美人。杨淑妃不垂帘听政,但是驱逐尚美人、杨美人,立曹皇后,乃至选择英宗为仁宗养子继承大统,都是得了她首肯。
刘皇后去世三年后,杨淑妃无疾而终,享年五十三。宋仁宗追思杨淑妃保育之恩,特命加重丧礼,按照皇帝姨母服小功治丧,这也说明了杨淑妃与刘皇后有姐妹情谊。
封面新闻记者 文康林
参考文献:
《宋史》《宋人轶事汇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