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羽西谈女人形象(你好我是靳羽西)
丨本文由华商韬略原创
丨首发于华商韬略
丨作者:熊剑辉
1986年2月,亿万中国人在一夜之间,通过央视认识了这个梳着“童花头”、操着浓重港味普通话的姑娘一一“你好,我是靳羽西!”
【1】风云人物
1946年10月,靳羽西在广西桂林出生。父亲靳永年是岭南画派知名画家,后举家赴香港定居。浓郁的家庭艺术氛围,让靳羽西的童年,得以在钢琴、芭蕾和莫扎特音乐的熏陶中度过。16岁那年,母亲因投资房产大赚一笔,羽西因此远渡重洋,到美国夏威夷的杨伯翰大学专修钢琴。
勤学苦练磨砺出靳羽西吃苦耐劳的个性,但她也彻底认清,自己的音乐天赋终究不足。父亲曾教导羽西:“你只能当第一个登月的人,因为没有人会记得第二位。”既然永远不可能成为“鲁宾斯坦第二”,靳羽西忍痛决定放弃音乐,寻求新的人生。
1973年,怀揣150美元的靳羽西正式移民纽约,开启了自己的“美国梦”。起初,她和妹妹只能从中国进口枕套、丝绸、窗帘,做些简单贸易,生意寥落。有年冬天,纽约极寒,靳羽西还是靠借钱买了件外套,才苦熬过来。
创业维艰,靳羽西在成败中起起伏伏。然而,一段“不务正业”的经历,让羽西的人生有了转机。
1973年,做贸易的靳羽西忙里偷闲,到纽约一家小电视台义务做主持,从此不可救药地爱上了电视。她发现,即便是在漏雨的录音棚里报新闻、做访谈,自己都极度兴奋。她很快创立“靳羽西电视制作公司”,开始了新征程。
可电视传媒更不好做。美国的电视台、制作公司不计其数,竞争激烈。一个无依无靠又不是科班出身的华裔女孩,凭什么脱颖而出?
靳羽西没想那么多,做贸易时她就发现,美国人对中国的认知充满偏见。羽西有时气不过,还跟他们争得口干舌燥。1978年底,中美发表“建交公报”,大国邦交的东风正起。羽西想,如果做出一档展现中国魅力的电视节目,彻底扭转对中国和华人的偏见,就是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说干就干,靳羽西决定自编、自导、自拍,制作大型电视系列片《看东方》。
没广告、没赞助,靳羽西把做贸易赚的血汗钱全投进去。为省费用,她事无巨细全部亲力亲为,每天拼命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她坚信一点:“想拿出有生命力的作品,就要用我的生命去干!”
幸运的是,靳羽西相逢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美籍华人的身份与她强大的亲和力,让《看东方》突破无数禁区:在西方记者中,羽西第一个拍摄哈尔滨冰雕;第一个获准进入中俄边境;第一个获得中央特许,进入中南海拍摄毛泽东故居……节目中介绍了大量东方的人文社会、风土人情、文化艺术等内容,美国人根本闻所未闻。
靳羽西第一次向世界揭开了中国的神秘面纱。《看东方》迅速引发收视狂潮,12年间,6000多家电视争相播放,在美国政商、文化界引发的反响经久不息。
美国电视界传奇人物迈克•华莱士(后独家专访邓小平、江泽民)盛赞《看东方》,“给有线电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荣光”;《纽约时报》称靳羽西“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一座优雅的桥梁”。凭借此片,靳羽西还一举斩获1985年度“全美华人风云人物”。
《看东方》让羽西崭露头角,但在中国腾飞的大时代,她注定要被载入史册。
【2】十亿粉丝
1984年9月底,美国公众电视网(PBS)制片人神色慌忙地找到靳羽西。原来3天后,PBS将直播中华人民共和国35周年国庆盛典,可传来的卫星测试信号里一句英文都没有。制片人大惊失色,马上请靳羽西出马,来做直播主持。
当时,靳羽西只会说粤语,不懂普通话。可救场如救火,盛大庆典在即,靳羽西干脆拼了,三天内不分昼夜地搜集资料、整理文档,把可能涉及的内容背得烂熟。
待到国庆盛典的一刻,全美电视观众在靳羽西的完美解说下,被邓小平的伟人风采和解放军的严整军容深深震撼。无数海外华侨在阔别祖国多年后,第一次目睹强盛的中国赫然崛起,被靳羽西的讲述感动得热泪盈眶。
一夜之间,靳羽西轰动全美,成为美国人民心中的明星。
成功解说国庆盛典,让中央电视台对靳羽西大为青睐。央视很欣赏《看东方》那种“视觉旅行”的拍摄方式,极力邀请她共同制作一部新片《世界各地》。羽西知道,她得到了一次让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历史机遇。
可这个“历史机遇”换了别人根本不干,因为央视这个“全世界最穷的电视台”一分钱没有。靳羽西却认定,这是个改变中国和无数人命运的机会。她亲自出马,拉来了雀巢、宝洁、可口可乐、吉利、施乐等世界名牌做赞助,令央视大喜过望。
当时有个小插曲,央视对其他品牌无异议,却认定宝洁(Procter & Gamble)是家“赌博”(Gamble)公司,死活不同意。这个啼笑皆非的误会最终化解,可见中国当时何其封闭,《世界各地》的拍摄多么必要。
搞定了经费,靳羽西开始了历时两年、周游25国的跋涉。经费依然有限,摄制组常常是飞行20多个小时后,马上乘车登船赶到目的地,拍完又马不停蹄赶往下一处。一遇到危险天气、技术故障或当地人不合作,工作很快就会陷入困顿。
好在羽西的谈吐和魅力总能发挥作用,每到一国,她总有朋友帮忙,甚至能赢得外交渠道的鼎力支持。比如在英国,摄制组就享受到“二类”外宾待遇,住宿和市内交通费全免。这对经费捉襟见肘的摄制组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1986年2月,当《世界各地》在央视成功首播时,靳羽西在北京建国饭店已激动得泣不成声。亿万中国人第一次见到这个梳着“童花头”、操着浓重港味普通话的姑娘顾盼神飞地说:“你好,我是靳羽西!”
3亿多中国电视观众,第一次看到了真实辽阔的美丽新世界。靳羽西从此在中国家喻户晓,知名度赶超美国总统里根。美国媒体再度盛赞她为“当代马可•波罗”;连美国国会都忍不住点赞,称她为中美友好作出了重大贡献。
1989年,靳羽西携纪录片《中国的墙与桥》,登上了美国电视最高奖“艾美奖”的领奖台。至此,她已然成为中美两国都炙手可热的超级明星。
有朋友羡慕地对羽西父亲靳永年说:“羽西太了不起了,有10亿人喜欢她。”靳永年却无比惆怅:“只需要一个人爱她就够了。”原来,年过40的靳羽西依然待字闺中,这可如何是好?
【3】化妆品女皇
1990年2月,一场盛大的中式婚礼在纽约隆重举行,500多位中外贵宾前往恭贺,主角正是新娘靳羽西和年近六旬的美国航空业富豪马明斯。
靳羽西名满天下后,身边到处是充满爱意的成功男士,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抱怨羽西钟情工作、无暇陪伴。一次派对上,偶遇靳羽西的马明斯不仅对她一见倾心,更不忍见她终日奔忙,心疼地说:“羽西啊,你每天这样忙,我能帮帮你吗?”
一句话,就此打动了靳羽西的芳心。
新婚燕尔,靳羽西带着丈夫“回娘家”,却不安地发现,中国经济遭遇滑坡,外商蜂拥逃离。接见他们的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深切表示:“羽西,你那么爱国,回来投资吧。”这句话让她眼前一亮,身为企业家的丈夫也鼎力支持。于是,靳羽西毅然决定回国办化妆品厂,品牌就用自己的名字——“羽西”。
以前,靳羽西只做过一些进出口贸易,主要是在电视制作上大获成功。虽然拍过一部《如何在亚洲做生意》的电视片,但真刀真枪搞企业还是头一遭。更艰难的是,当时的中国不管男女,还都穿着灰蓝、军绿的粗布衣,化妆品则闻所未闻。羽西不但找不到消费者,还找不到企业高管、技术和销售人员,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1992年,筹备两年、投资500万美元的“靳羽西化妆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羽西不惜重金,雇佣了最强的研发人员,建成了当时最好的实验室,产品试验、设计包装、宣传策划,她全都亲力亲为。
由于拿名字当品牌,靳羽西绝不允许产品质量上有任何瑕疵。新产品一出来,她就甘当“小白鼠”,亲自来测试,脸上、手上都起过水泡;为研制新款唇膏,她花费一年改进配方,绿茶、苦橙、茉莉等植物精华全试遍,终于打造出最适合中国人肤质的产品。
而在化妆品与肤色的搭配上,羽西的测试更是近乎偏执。她发现,欧美唇膏某些流行色一用到黄皮肤上,就会呈现出灰暗、苍老的色调。为寻找最佳配色,她在600多种颜色的唇膏和100多种服饰间不厌其烦地做搭配,最终选定9种既新潮又适合中国女性的唇膏。另外,羽西还创造出全世界第一张适合亚洲女性的服装与肤色的“配色表”。
1992年9月,当羽西化妆品专柜在上海第一百货开张时,大上海为之轰动。想一睹靳羽西风采的人蜂拥而至,公安局出警维持都难以招架。无奈之下,靳羽西移师华联商厦专柜,与消费者亲切互动、亲手化妆。开业当天,羽西专柜销售额就突破2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纪录。
有人曾问靳羽西,创业之初碰到过什么困难?结果最大的“困难”却是产品根本供不应求。原以为无人问津的化妆品市场,伴随着中国开放,释放出惊人的市场潜力。羽西化妆品专柜,从上海最早的3间,扩展到全国250个城市、柜台800多间。“羽西”品牌从创立开始,连续多年斩获市场占有率第一、百货商场销量第一、品牌价值第一的桂冠,一度是中国化妆品行业里无敌的存在。
有人认为大名人做企业,想不成功都难。但羽西对此非常不认同。当年,陈冲、刘晓庆等影视明星红得发紫,都曾涉足化妆品行业,最终惨淡收场。羽西能建立起庞大的美容王国,靠的是开拓性的理念和不屈不挠的斗志。
当年,中国完全没有美容顾问的概念。靳羽西则从1200名应征者中精选30人,亲自传授化妆技艺,培养出中国最早、最顶级的美容顾问。她们一边为顾客化妆,一边普及化妆知识,顺便就把羽西化妆品卖了出去。这种销售方式今天不稀奇,当年可是战无不胜的法宝。
这边经营企业,那边靳羽西还笔耕不辍,10多年间出版了《亚洲妇女美容指南》、《魅力何来》、《亚洲名媛》、《中国淑女》等美妆、礼仪方面的书籍,成为中国最早的时尚教母。
公司管理上,羽西更简单,“我们爱员工,员工也爱我们”。
化妆品行业中,美容顾问大都是临时工,羽西则全部给予正式待遇;其他公司的办公室是“鸽子笼”,羽西就给所有员工“开单间”,超大玻璃相互通透,工作环境相当舒适;每年“五一”和员工生日,公司还要送鲜花、送蛋糕,关怀得无微不至。
羽西公司也有末位淘汰,但与众不同的是,考核标准会先与员工协商,给予大量培训,帮助目标实现。即便要劝退多次未完成目标的员工,也会并给予经济补偿。在劳资纠纷频发的化妆品业界,羽西公司与员工间却从未有过劳资诉讼,堪称行业清流。
靳羽西更不是高高在上的董事长。羽西品牌创立之初,她常常连续工作20小时。她认定,激励员工最好办法,就是亲自垂范。为此,她亲测化妆品效果,亲手为顾客化妆,甚至亲自为员工示范如何清洗厕所……
全力经营,才能赢得无与伦比的回报。1999年,靳羽西获“世界杰出女企业家”称号;2003年,羽西公司赢得“亚洲最佳雇主”殊荣。同年,羽西化妆品在中国的销售额达3.8亿。《纽约时报》大赞羽西“用一支口红改变了中国人的形象”,称她为“中国化妆品女皇”。
然而,就在事业如日中天之际,靳羽西却突然决定将公司卖掉,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4】回归初心
2004年1月,一场历时半年的巨头暗战尘埃落定。化妆品巨头欧莱雅半路杀出,从宝洁那虎口夺食,生生将羽西化妆品收入囊中。连宝洁、资生堂这样的巨头都折戟沉沙,可见竞争的激烈程度。时至今日,欧莱雅对这场并购的金额依然讳莫如深,人们只能猜测它注定是个天价。
很多人对靳羽西的举动疑惑不解。羽西品牌创立以来一直盈利,2003年增长率达8%、销售额接近4亿。而欧莱雅、宝洁的化妆品牌初涉中国,不断亏损,正一筹莫展。将如此优秀的国产品牌和资产卖给外资,不少人为靳羽西扼腕叹息。
然而,靳羽西有自己的打算。
1995年,由于靳羽西常年在中国打拼,丈夫马明斯另觅新欢,二人也无儿无女,最终平静分手。羽西在产品开拓和公司经营上虽然极富创造,对财务却不太精通。离婚前,公司财务还靠马明斯打理;1996年,羽西便引入全球最大的香水公司科蒂合资经营,企业由此迈向了新的高峰。
凭一己之力,靳羽西将公司和品牌经营到如此规模,已属不易。而欧莱雅收购美宝莲这个纽约小品牌,却将它迅速扩展到全球的案例,给予羽西极大的震撼。“羽西”远比美宝莲更强大,如果能通过并购托付给欧莱雅,想必未来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想明白了这些,一切就水到渠成。欧莱雅也投桃报李,极力挽留靳羽西担当新公司的名誉副总裁,为这场并购大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把“羽西”托付给了欧莱雅,靳羽西便全神贯注干了件有趣的大事——拍摄《羽西看世界》。一年时间里,她再度穿梭全球、遍访名流,希望把全世界最顶级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图景呈现给世人。
只有靳羽西,才能跟这么多世界名流“打成一片”:她与情歌王子胡里奥对歌、品尝珍贵的“黑火腿”,和性感“黑寡妇”珍妮特•李打台球,跟从不接受采访的“法兰西冰山美人”凯瑟琳•德纳芙聊私生活,同约旦王后努尔•侯赛因一块做头发……这让靳羽西无比自豪:“恐怕国内还没有人能拍到我要采访的这些人物。”
由于都是朋友,大名人们在羽西面前毫不避讳,完全呈现出最真实的状态,令人大开眼界。像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和羽西既是邻居、又是干爹,采访就成了“父女俩”聊家常。
意外的是,《羽西看世界》全由羽西自掏腰包,靠广告、发行费根本赚不回来。但羽西却觉得,这个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很有意义。中国越开放,中国人越需要以国际化视野来看待人和事,“这是我送给中国人民的礼物!”
实际上,靳羽西做任何事之前,都会问自己四个问题:自己是否有才华?是否有热情?是否对他人有益?最重要的是,是不是对中国有好处?如果答案全部肯定,她便放开手脚来做。
靳羽西曾说,中国有什么需要我都会去做,无论哪一方面都可以。这已成为靳羽西践行一生的行为准则。
1991年,当中国遭遇华东大水灾、首次向国际社会求援时,靳羽西立刻在美国摇旗呐喊,筹得12万美元捐献给中国。然而,这次善举却让靳羽西深感个人力量有限,“要为中国做更多的事,我必须建立自己的企业”,羽西公司也得以创立。由于企业自带慈善基因,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97中国旅游年、2001年北京申奥、广西“羽西小学”、北大“靳羽西教育基金”等项目中,都少不了靳羽西的善举。
由于长期在中国,靳羽西于是在北京、上海买房住下;央视春晚上,几乎年年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对于这样的爱国华人,中国政府干脆在2002年专门为她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以这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感谢她为中国做出的杰出贡献。
【5】成功秘钥
1996年9月,江泽民主席即将在纽约联合国大会上发言前,欣然接受了靳羽西建议:在脸上扑点粉,以避免电视转播时显现出明亮的油光。这件事在美国引发轰动:即便在美国总统和联合国秘书长面前,中国最高领导人都拥有不容置疑的权威。但靳羽西的“胆大妄为”却获得了包容,凸显出她在中国的独特地位。
可靳羽西纯粹是出于形象设计的考虑,她开心地说:“江主席看上去棒极了,我很高兴他能听取我的意见。”
这并非靳羽西第一次担当中国领导人的美容顾问。1995年的北京世界妇女大会上,她就亲自给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彭佩云梳妆打扮。
几乎没人像靳羽西这样,她的背景并不深厚、财富并不彰显、权力并不显赫,仅靠出众的人格魅力,就编织起世界上最广泛强大的“朋友圈”:上至总统政要、王公贵胄,下至平民百姓。
外界一度非常好奇,极力想知道羽西的魅力源自何处,她却说:“我可以跟任何阶层的人接触,我就是喜欢认识人。”
几件小事,足以知晓羽西的为人。
据华裔著名散文家董鼎山回忆,他早年与靳羽西在酒会上结识。当时,羽西还是娇小少女,不曾出名,之后没来往,关系也渐渐疏远。没想到多年后,他突然收到羽西寄来的一个飞机眼罩。原来酒会上,董鼎山曾不经意提及自己经常失眠。此时,靳羽西已然红遍全美,却还牵挂老友。东西虽小,却令董鼎山深感动容,铭记一生。
2002年圣诞节,有记者到羽西曼哈顿的家中拜访,却发现她正忙着给朋友汇款。记者一打听才知道,羽西的朋友即将被房东扫地出门,可谓江湖救急。而羽西实际上跟她不熟,只是于心不忍。类似的事,她干得太多,结果转身就忘。
由于随时助人,靳羽西浑然不觉中已经赢得了友谊。2005年,靳羽西前往美国驻华使馆办事,受到大使的热情接待。羽西觉得他面生,结果大使哈哈大笑,说起一件她毫无印象的往事。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大使的儿子看见中国人样貌的羽西,便跑去跟她练口语、学中文。大使自然知道,红透全美的羽西在奥运会上得有多忙,但她对这个陌生男孩却很有耐心、充满热情,不住地夸他中文说得好,令父子二人铭记在心。这种匪夷所思的缘分,让羽西也深感不可思议。
朋友越多越好,是靳羽西一生的成功秘钥。
每到新年,羽西家都会举办名震纽约的“羽西派对”。各国政要、商界精英、文艺名流、社会贤达,统统是座上宾客,堪比“小联合国”。人多时,五层楼的豪宅都坐不下。这其中的传奇八卦简直不计其数,比如杨澜与吴征,就是在“羽西派对”上认识的。
外人只能看到上流社会喧嚣的庸常,但靳羽西却知道,觥筹交错间充满竞争、暗藏玄机,优雅和礼貌同样是战无不胜的利器。在精英荟萃的现场,你的穿衣打扮、言谈举止,乃至一次饭局、一段寒暄,都有可能成就或毁掉宝贵的人生机遇。成功的人时刻严于律己,将优雅优秀内化为习惯,随时准备与成功不期而遇;愚昧的人则不看不学,败了也不知道输在哪里。
羽西能赢得广泛的友谊,与她的优雅密不可分。这种优雅并不神秘:人要注重仪态,保持微笑,尊重他人,愿意倾听。
可贵的是,羽西的优雅,不会因为对方的财富和地位而有所差别。家中的阿姨,羽西一样保持礼貌,不急不躁;在酒店餐馆,她从不吝惜给侍者的赞美和小费,甚至特意撰写表扬信,因为她知道,这对侍者未来的升迁至关重要。这种对所有人都真诚、礼貌、体贴、慷慨的态度,让她总能赢得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
知书达理固然重要。但要取得成功,拼命苦干绝对必不可少。
靳羽西一生访问名人无数,发现成功人士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发自内心地努力工作。因此,她也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工作狂”,甚至开玩笑说:“我一分钟内要干100件事!”只有这样,她才觉得生活充实,不负此生。
年轻时为了在美国社会立足,羽西就发誓,要在英语措辞、写作上要超越美国人,并为此狠下苦功;当她得知犹太人在美国影响巨大,立刻通读了《犹太人史》和《美妙的意第绪语》(即国际通用的犹太语),再与犹太成功人士聊天。强大的语言功底和精深的多元文化,令羽西在传媒和商业领域都如鱼得水。
羽西说,生命本身没有意义,恰恰是你自己让它意义非凡。人生要先学习、后创业,早立志、快动手。“我做过好几个生意,都是不成功的,但是从里面学到了很多东西,所以不要怕。”
常有人将靳羽西与邓文迪相提并论。诚然她们都是闻名世界的非凡女性,而邓文迪毕竟靠“撩汉”上位,靳羽西却是独自打拼攀上了人生巅峰。世界上,有太多的人要凭借外在的美貌、权势、财富才能显赫于世,而70多岁的靳羽西只要报出名字,便已然足够。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头条号】,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就在华商韬略!
版权声明: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转载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回复“转载”获取授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