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剧暗算排行榜前十名(十年好剧大赏之一)

编者按:“国剧演义”连载完了,又开设“好剧大赏”的专栏,是想在进行时的新闻、评论之外,再推荐一些过去10年涌现的经典剧,欣赏奇文,温故知新。这个就不按时间顺序排列了,想起谁的好就念谁的经。开篇先从谍战剧四大件起步,今天是《暗算》。

谍战剧暗算排行榜前十名(十年好剧大赏之一)(1)

《暗算》是2006年看的,距今已有9年。

当时,我是在女儿笑笑的围追堵截下,才把阿炳、黄依依和钱之江的传奇看完的。笑笑当时近两岁半,心智大开,求知欲旺盛得就像《在人间》时的高尔基。但胆子却在变小,除了常规的怕黑、怕生人之外,就连看见动画片里的黑色画面,她都要掩上双眼,大叫“关了关了”。笑笑的敬畏发展到极致,除了她指定的四个样板戏:《天线宝宝》《小鹿斑比》《怪物公司》《冰河世纪》,别的片子和所有的电视节目全部禁毁。只要她在场,大人就没的看。实在是《暗算》的吸附力太强,我采用了调虎离山、声东击西、假痴不颠、瞒天过海诸般妙计,才得圆满完成。期间,数次不慎被笑笑堵个正着,当场哭得山岳变色。

《暗算》说起来也算反特剧,但它有自己独特的算计,三个故事都有灵怪之处。《听风》里的瞎子阿炳,听一耳朵就能记住几十种孪生兄弟般的发报声。《看风》里破解斯金斯“光密”的过程,完全是日常所未闻,看着数学家们青丝变白发,我不寒而栗。《捕风》里的钱之江更绝,他把刻字的念珠和毒药一起吃到了肚子里,用尸体递送了一份绝密情报。而他最深的知音,他的做麻醉医生的妻子,用菜刀取出了这份情报。这群人“没有名字,只有代号;没有日常,只有非常;没有传记,只有传说”,这些故事反常识、出意料,混杂着诗意的情怀和死亡的宿命,着实惊奇,震撼。

《暗算》的故事发生在三十年代、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穿着笔挺的军装和板正的中山装的人们,嘴里念叨过一些时代的特殊语汇,但并没有过时的气味儿,因为剧中写了不变的人性。阿炳因为老婆生了“百爹种”而羞愤自杀,并不意味着一个新版武大郎和潘金莲的故事。超常之人必有阿卡琉斯之踵,阿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求子不得,以“休妻”威胁老婆,殊不知原因本在自己。阿炳的老婆慌不择路,希图“借种”求得安宁。可是,阿炳听到大胖小子的第一声啼哭,就断定这是“药房老李”的野种。阿炳之死固然值得同情,他自己没有责任吗?阿炳的老婆固然可恨,她就必须以死相谢吗?当一个故事带来诸多的悖论时,它就超越了通俗剧的境界。

谍战剧暗算排行榜前十名(十年好剧大赏之一)(2)

勇于追求爱情的黄依依,放到今天也就是个敢爱敢恨的“作女”,但在那个只有集体没有个人的年代里,她的宣言振聋发聩:上帝给了人类美好的身体,不就是用来释放的吗?说起来真的大胆,这样一个人物在当时是异类,在责任心超强的当代审片人眼里也只能是女流氓。这样一个蔑视礼法的尤物,还是被“新”社会给窒息了,剧中悍妇舍命的一击,断送了数学天才的性命。而安在天深情的“无情”,毫无疑问也是帮凶。如果说第一段是素质悲剧,这一段是爱情悲歌。

谍战剧暗算排行榜前十名(十年好剧大赏之一)(3)

《捕风》里的钱之江,一方面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一方面是精深的佛学信徒,他似乎已窥见了人生的一切密奥,境界超迈得很,可又置身于最纷扰的是非之地,为了一纸情报殒身不恤。这种复杂多义,不知道该解释为一种破绽还是魅力?其实是很难统一的,钱之江之死和《北平无战事》里的崔中石之死一样,既是完成任务之所需,也是看透一切的了断。

把流行的“杀人游戏”加到了戏里是妙笔。戴主任与汪、钱、唐、童等人围桌夜话,每一个人都需要说出“谁是共党”并且提供理由,于是东拉西扯、鸣冤叫屈、混水摸鱼、指东打西,状况不断,整个一“天黑请闭眼”。这一段我看了三遍,觉得妙义无穷。

神秘的战线,异类的人物,狷狂的性情,出乎意料的剧情走向,对死亡的迷恋和探究,以及不走寻常路的爱情。所有的元素加起来等于美,等于品质。《暗算》把我这个不好伺候的观众调理得服服帖帖。

原创麦家有草创蓝图之功,编剧杨健有绵密其针脚、升华其格调之功,柳云龙有破局执导之功,并将个人魅力发挥到极致。王宝强、陈数、柳云龙这三位主演都是不可替代的,所谓人戏合一。从此之后,一个人面对镜头,近景娓娓道来的柳式美学风格确立,从《暗算》一直延续到《风筝》。

《暗算》拍摄并不顺利。新导演柳云龙要面对片场熟练工种的多方面质疑,他坚持了自己。拍成之后也不省心,到专业部门一审就“毙”了。原作者麦家是在特情战线待过8个月,可用他的话说,剧中所有素材都是假的,是虚构的,并不涉密。制片人杨健找到了李洋大校,由他牵线由八一厂接盘,重新报批,才算通过。

一部电视剧史反复证明:饱经坎坷的剧都是好剧,平庸之作往往一刀不剪。《暗算》开创了中国的谍战剧类型,其后这一剧种四处开花,产生了《潜伏》《黎明之前》《借枪》《悬崖》《风筝》等优秀作品。正所谓:开天辟地第一功。

【文/李星文】

End

dusheme

【影视独舌】

资深媒体人、影视产业研究者李星文主编,提供深度的影视评论和产业报道。高冷、独立、有料,助大家涨姿势、补营养、览热点。涵盖微信、微博、博客、豆瓣和人人小站、网站五大载体。在今日头条、新浪、网易、腾讯、搜狐都有阵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