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瓜的说瓜甜自卖自夸(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卖瓜的说瓜甜自卖自夸(王婆卖瓜自卖自夸)(1)

张学顺/文

前几天读了森林先生在《鸣沙好友群》推荐的秦鹏生学长写的关于中宁西瓜的文章,让我想到了鸣沙的“早花瓜”,对参与卖瓜的经历记忆犹新。

俗语云:“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四十年前(1983年)卖瓜,却是“傻瓜卖瓜,谁要谁拿”。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业首先进行改革,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农民开始自行单干。说实话,种经济作物比种小麦收入高得多。我们鸣沙乡思想先进的父老乡亲就在责任田里种上了西瓜,记得瓜的品种叫“早花瓜”,一度时间“早花瓜”出了名,曾经成为中宁鸣沙仅次于枸杞的一个品牌。

我们家也种了三亩,我那时因为在备战高考,所以父母是不让我去地里干活的。但从父母的交谈中,我也知道了种瓜是一项很辛苦的活。三月份要打板点瓜(种瓜),就是把田切割成一米二宽的条形板块,长度与田一样长,一般三四十米,然后在板面覆上地膜,开始点瓜。点瓜的人要有手气(实际上是技术),手气不好的人点的瓜出苗慢且出苗率低,我家的瓜出苗早且出苗齐。四月份天气比较冷,为了不让小苗受冻,勤劳的瓜农们一般晚上用泥碗碗(用泥土制做的口径二十厘米左右的碗)将瓜苗扣住,早上太阳出来后再接开。五月份瓜秧开始扯条的时候,就要把骚条(不结瓜的废瓜秧)打掉(用手掐去),这也是个眼力活,要处理的得当,不然就会把结瓜的秧打掉了。六月份西瓜开花了,有条件的家庭要给每棵瓜根点香油,就是在瓜根处用筷子戳个小眼,用油壶壶滴上两三滴香油,相当于施肥,我父母是这么做的。七月份西瓜就长大了,要是没有白雨和冷子,那一定是个丰收年。八月份开始售卖。那年,我高考完,也参与了卖瓜。

卖瓜是件大事,头茬瓜在开园半月后卖不掉就会熟裂,损失很大,真能急坏瓜农。一天早上,陕北有个石油单位慕名来鸣沙调瓜(就是用大汽车批量买瓜),他们在各家瓜地里转来转去,大约十点钟,看上了我们家的瓜,真是欣喜若狂。于是全家人齐上阵,邻居们也来帮忙,西瓜开园了,卖瓜开始了,下瓜(摘瓜)抱瓜(从田里往上运瓜)秤瓜(用杆秤过瓜的重量)一条龙,大人摘、娃娃抱,我的任务是过秤、记斤数,是最轻松的活,那时没有计算器,要手记手算。摘瓜要有眼力,看不好就把生的摘下来或把瓜秧扯断了,如果挑瓜的人发现有几个半生不熟的,是要在价格上打折扣的;抱瓜要有技术,大娃娃一趟抱两三个,小娃娃只能抱一个,搂不好掉下来就摔碎了,当然也有掉下来摔破的,捡起来吃到嘴里,那个甜呀,真是无法形容。中午顾不上休息,母亲在家烙了些烫面饼子,泡上西瓜吃,简直美咂了。下午的天气非常热,但卖瓜的劲头不能减,人人都已经是汗流浃背,娃娃们跳到渠里冲个凉,上来接着干,到了五点多,已经装满了一大卡车,统计下来有八千多斤,每斤八分钱,一下就卖了六百五十多元,我家人是喜上眉梢,邻居们也为我家高兴。

在第二茬瓜下来之前,只能靠自己零零星星到街上卖,当地的人又不买,大多数人家里种瓜,没有种瓜的,邻居送得也吃不完,所以只能卖给过路的人和一些过路的司机。在鸣沙十字街口,从东向西的西瓜摊子摆出了一条长龙,吆喝声不断,各夸各的好,验证了那句话:“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在鸣沙街东口邮局旁边,我们家有个面南开的小商店,父母亲经营些小零货,我闲着,就待在商店里,也帮父母干点活。父亲把瓜摆在商店门前,由于父亲不善于吆喝,所以瓜卖得很慢,一天能卖个两三袋子,不到二百斤,一斤一毛二分,总共卖了十五六元。望着十几袋瓜,父亲急的不行,就找了个下家(贩瓜的)想总卖,十五袋子父亲要了三十元,一袋(七八十斤)二元钱,我一算每斤也就三分五厘钱,就阻止父亲说价钱太低不能卖,父亲说不卖怎么办,我说明天我开始卖瓜,父亲说你一个学生娃娃,会卖个什么?我说我已经是二十岁的人了,怎么就不能卖,让我实践实践嘛,父亲也只好同意。

吆喝我是不会的,我就想改变卖法,把瓜主强行叫卖变成顾客自愿购买。第二天,我在商店门前摆好瓜,在瓜前放了一个吃饭的小地桌,上面立了个小牌子,写上“西瓜随便吃、随便拿,钱随便给”,旁边放了几个小櫈子,我坐在旁边看书,我父亲说你这哪像个卖瓜的,我说先让我试一天吧,父亲便不再说什么。过路的司机把车停在邮局门前的台子上,被其他卖瓜的连喊带拉,司机还是一个摊位一个摊位看,当看到我的瓜摊时,觉得好奇,就前来询问,我说叔叔好,请坐下自己挑自己切自己吃,他们一看我是一个读书的娃娃,就蹲了下来,一尝味道确实不错,就问我怎么卖,我说,叔叔你坐櫈子上吃,吃好了你想拿多少拿多少,我不秤,你想给多少钱给多少钱,我也不数,当然如果你觉得瓜不好吃,不给钱也行。我的瓜摊前果然司机多了,母亲烧了一暖瓶开水,让司机往水杯里添,我家商店前热闹了,还引来了不少过路的人驻足观看,甚至也参与到吃瓜的行列,当然吃完了还是要拿几个的,父亲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时不时帮司机把瓜送到车上。我坚守自己的诺言,不向顾客要钱,只是在桌子上放了个小盆,便于顾客自觉放钱。我的瓜摊还带动了商店的生意,有些司机和过路的人也免不了顺便进商店买包烟或买条毛巾之类的。一天下来我卖掉了七八袋瓜,收获了四十多元,平均一斤达到了一角四分,比父亲前两天一天只能卖两三袋子,每斤一角二分实惠。我这个“傻瓜卖瓜,谁要谁拿”比王婆强多了。

种瓜靠的是技术和勤劳,卖瓜靠的是方式和诚信。通过卖瓜我学会了经营,更懂得了做人。

2022年元月12日写于吴忠

卖瓜的说瓜甜自卖自夸(王婆卖瓜自卖自夸)(2)

作者张学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