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影响(芝麻和西瓜捡哪个)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大概说的是不要做捡了芝麻丢西瓜的事情。捡芝麻只能获得一时的回报,反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捡西瓜的事情虽然难,但是于人于己都更有价值。这个道理大部分人是认同的,但是实施起来却因人而异。

今天想从个人的角度来探讨三个问题。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影响(芝麻和西瓜捡哪个)(1)

目前能想到的芝麻和西瓜的“完美”结合

第一,什么是芝麻,什么是西瓜,对于每一个人的定义是一样的吗?

文章中说,为了拿免费的东西打破头、为了省一元出租车钱在路上多走10分钟、为了抢几元红包每隔三五分钟就看微信、为了挣几百元外快上班干私活、为了双十一剁手不睡觉、为了买到便宜的东西跑遍全城等等行为是捡芝麻。工作中的捡芝麻表现为只做简单、重复且价值低的工作。有钱人的捡芝麻表现为明明有钱却请别人代购奢侈品,承受欠人情、丢失或不合适的风险。一家公司捡芝麻表现为为了蝇头小利涉足不擅长的领域从而降低整体竞争力。

这些都是时间利用率很低且没有意义的事情。更糟糕的是沉迷于这些行为会渐渐养成习惯,使人或公司不断追求低层次的满足,降低心志,越来越难提升自己、走到更高的层次上面。

第一遍看这些内容的时候感觉有被冒犯到,因为这些行为已经成为了我的日常,甚至还有点自得其乐。既不损人利己又无伤大雅(没有上班干私活啦,只是周末搞点副业),真的有这么可怕吗?

第二遍再细想一次,收入在城市平均工资之下,平时节约一点不是正常的事情吗?不这么做钱不够花。工作重复单调是因为岗位和工作内容,在一个岗位深耕不是晋升的必要条件吗?到底错在了哪里?

第三遍再试着理解, 好像有一定的道理,新闻里的成功人士都在争分夺秒的学习或者让钱变得更值钱。开源节流都重要,但是开源产生的效用更大。

第四遍把书扔掉,假设我真的错了,那么我不这么做又应该怎么做?有了时间不做这些又能做什么?我有什么兴趣爱好和其他赚钱的能力?

没有!

好吧,这才是我最真实的恐惧!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只不过“利”近在眼前,而“害”远在天边。“利”是什么,是刷剧的精神愉悦,是抢到红包一瞬间的快感,是买到想要的东西的满足,是穿漂亮衣服被别人羡慕的虚荣。想要远离这些,确实比看完一本书、学习一门课程、掌握一门外语、精通说服人的技巧、拿下一个项目、得到领导的认可更难。难到我对这些敬而远之,把自己屏蔽在“成功”之外。

回到题目,芝麻和西瓜的定义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不一样的。或许我们不应该简单的把眼前的“利”划分为芝麻,在不同阶段、不同状态和时间周期内,芝麻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导致失去了对西瓜的兴趣,是不是就太可怕了呢?

有钱人的快乐我想象不到,但是即使是看新闻、看书也能够体会到人的能力和见识是分层次的。也许我眼中的西瓜永远都是别人眼中的芝麻,也许我一辈子的努力和奋斗都只不过得到了一个芝麻,但是至少努力的过程不会毫无意义。

第二,怎么样才能捡到属于自己的西瓜?

三个字:太难了!正如上面所说到的最真实的恐惧,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工作内容不感兴趣,岗位未来的发展也很有限,兴趣爱好也不能赚钱,那么我的西瓜到底在哪里?我甚至开始怀疑,如果打从一开始我就选错了方向、也没有打好基础,又该怎么办?

可能答案还在上面的那段话里吧:能力和见识。

先说能力,可以指通用性的能力,也可以指专业能力。

通用性的能力在普遍岗位和行业都适用,所以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不妨先从最感兴趣的入手。比如,可以提升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在感兴趣的平台写几篇文章。比如,可以提升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说服自己的父母不要听信微信里的造谣文章。比如,可以提升组织策划能力,约着三五好友到郊外进行一次自助烧烤。比如,可以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楼下便利店提供一个吸引客源的建议。比如,可以提升耐受力,在自己的方案被上级否定之后客观冷静地争取更多理解和支持。

相信大家还有更多的方法和想要尝试的方向,最关键的就是着手去做。得到正向反馈才会更加坚定,只靠想象是不够的。

专业能力可以从岗位、公司所在行业、大学学习专业、感兴趣的方向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入手。比如我的岗位是人力资源,公司行业是房地产,大学专业是心理学,感兴趣的方向是写作。那么这中间有什么可以结合的点,又有什么我可以提升的地方呢?简直太多了呢!

比如我可以选择人力资源的某一个方向继续深造,精通培训或者招聘或者劳动关系。比如我可以继续深造管理心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定出各岗位的绩效改进方案。比如我可以学习消费心理学和广告心理学,为公司的产品宣传方案提供参考建议。比如我可以投稿房地产营销号,分析行业发展形势或如何买到更适合自己的房子。比如我可以写心理专栏,分析岗位或行业所接触到的人的心理特征,总结出求职指导建议。

其实大家顺着这个方向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属于自己的方向,坚持下去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西瓜。难,但值得!

再说见识,目前我觉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看书了。看书能让我们将思绪聚焦于当下,在作者限定的范围内深入思考。通过反复的阅读、思考和分析,再加上适当的总结和输出,不仅能提高见识,更能增强思考的深度和广度。难,但有效!

第三,一直捡不到西瓜怎么办?

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之后,就会有一个问题自然而然的冒出来:一直捡不到西瓜怎么办?

恐怕还是需要对自己有一些最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吧。“努力大于选择”还是“选择大于努力”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如果自己是会选择但容易放弃的类型,那么就多一些努力。如果是不会选择但能够坚持的类型,那么就多尝试几个方向。如果既不会选择又不愿意努力,那么守好自己的芝麻,或者试着多捡一点芝麻也没有什么不好。

或许某一天我们会突然发现,地上的芝麻变少了,可以见到的西瓜越来越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