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离开只是换了另一种方式陪伴(父亲离开我们后)

自从父亲离开我们以后,母亲像是变了一个人,变得安静了。每次做好饭去喊母亲,母亲也不说话,吃饱饭又去睡觉。主动地和她搭讪,她就开始说梦,每天吃饭睡觉说梦成了她生活的全部。

母亲睡醒后,就开始说梦,她好像一直做着同一个梦,在梦里,做好饭等着父亲回家。下雨天,母亲担心地在门口张望。听到父亲的摩托车声,心就会踏实下来。父亲看到母亲站在门口,问道:“下雨了,站在这里干嘛?”

母亲就会回一句:“你说我站在这里干嘛?”连续数日母亲说梦的表情从伤感到平淡。好像父亲还活着一样。还担心父亲,怪罪父亲的态度。可我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难过。那些平淡无奇的生活,现在回想起来感觉曾经是那样的美好。

从前母亲总骂父亲傻,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在母亲心里就是一个傻子,一个废物,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母亲对父亲充满了嫌弃。

父亲一辈子不善言辞,与世无争,小时候,听父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每个人的一生过着怎样的生活,早已命中注定,是你的早晚是你的,不是你的争也争不来,你尽管善良,好人终有好报。

在母亲眼里,父亲的善良就是傻,老实就是懦弱。父亲凡事总是替别人着想,在村子里出了名的老实人,好人,实在人。可在母亲眼里就是无能。只要父亲母亲在一起,母亲对父亲的谩骂和唠叨声永无停止。

我曾经问父亲:“我娘总是不停地唠叨你,骂你,你生气吗?你为什么不反抗?”

父亲总是很坦然地说:“如果我有个一官半职的,让你们过上好的生活,你娘也不会这样,都怨爸爸没有本事让你们跟着我受穷。”

“如果你有钱了,会跟我娘离婚吗?”我天真地问父亲。

父亲说:“不会,咱家人世世代代人品好,不干违背道德事情,抛妻弃子的事情更干不出来。”

我也曾经问过母亲:“你那么嫌弃我爸爸,你当年直接嫁个有钱人不就行了?干嘛非要跟着我爸爸受穷?”

母亲反而一副很高尚的样子:“要不是因为你爸爸从小没有娘,看他可怜早就跟他离婚了!”

好像父亲从小没有父母,是母亲跟他一辈子的理由。在我的记忆里从不记得母亲和颜悦色的和父亲说过话,只要一 张嘴就

------------------------------------------------------“你就不能好好地说话?张嘴就骂人谁给你的权利?”

母亲都会义正言辞地说:“你爸爸就是我骂的人,骂他是我的权利!”

母亲骂人都那么理直气壮,她都有一套歪理邪说,父亲好像天生就是给母亲骂的,由着母亲呼之来呼之去,而且从不反抗。

无法理解父亲的感受,从小只是心疼父亲,期盼着有一天自己强大了,好好地孝顺父亲。从来不记得父亲批评过我们,在父亲眼里我们兄妹三人都是好孩子。就连母亲在他心里也是好媳妇。

父亲一辈子任劳任怨,忍受着母亲无休止的唠叨。小时候我劝父亲:“你和俺娘离婚吧!你俩要是离婚了,咱家就没有战争了,就再也不吵架了!”

父亲怜爱地说:“傻孩子,爸爸从小就没有娘,你们跟着亲生父母多幸福呀?我怎么能让你和我一样过没有娘的日子?”

父亲是一个苦命的人,从小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受尽了白眼和冷落。他向往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包容着母亲和我们所有的坏习惯,父亲用他微博的力量爱着我们。虽然给不了我们富足的生活,但是他竭尽所能。

记得小时候我特别爱生病,不能喝生水,一喝生水就会拉肚子。我口渴急得直哭,父亲一边哄着我,一边给我烧水。

父亲把水倒在锅里,点着火,记得那时候家里还有风箱。一边拉着风箱一边哄着我,烧开了水,再把水用舀子舀出来,放在缸里的凉水上面降温。直到我能喝了为止。

我从小体质非常的弱,父亲带着我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医院,每次生病最担心我,最关心我的也是我的父亲。

在我的童年里我从不记得父亲因为我体质弱而嫌弃过我,而是给了我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爱。他是世界上最关爱我,最疼爱我的人。每次从医院回来,母亲看到父亲第一句就问:“花了多少钱?”然后就口不择言地说:“跟你爹一样,干啥啥不行,整天就知道烧钱!”

和父亲在一起的日子里,父亲走到哪里都喜欢带着我。经常带着我去看电影,去看戏,去赶会。还会给我买很多好吃的,只要我喜欢的,父亲都会给我买。还会偷偷地给我零花钱,很小的时候我就有自己的小金库。

可是母亲给我的感觉总是那么穷,穷得过了今天不知明天的感觉。有一次母亲手里拿着两毛钱对我说:“咱家就剩下两毛钱了,以后这日子可怎么过呀?”

我心想怎么还没有我手里的钱多呀?我就会很大方地把爸爸给我的钱拿出来给母亲花,母亲说家里需要啥了,少啥了,就会跟个小大人似的,主动去买。所以在我的记忆里,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很有钱的人,这份自信和底气都是父亲给我的,有父亲在从来不担心自己没有钱花,所以只要看到我喜欢的东西,我就会买。

小时候经常听母亲说:“你就惯着她吧!看你老了,将来她怎么管你?”

我从小就发誓,等我长大了,有能力了,我一定会好好地报答父亲。父亲要什么我就给她买什么,可是父亲对我们的要求非常的低。

我成家以后,每次回娘家,我都会塞给父亲钱,给父亲母亲买吃的穿的。父亲总说:“爸爸不需要你的钱,你要是有时间就经常回来看看我,等有一天我躺在床上了,别不管我就行。”

我会经常地回家看父亲,而母亲给我的感觉她更看重钱,每次回家妈妈总是唠唠叨叨地说我不过日子,有几个钱就不知道姓啥?最终钱物全部收下。而父亲什么都不要,每次我回到家里,还把我当成小孩子一样,会给我买一些好吃的,他的目光总是离不开我,看我的眼神里都是满满的爱。

每次回家看望他们,说父亲的不是,是母亲唯一的话题。讲起父亲的不是来滔滔不绝。我就成了他们的审判长,母亲永远是原告,而身为被告的父亲从来不为自己辩护。由着母亲信口开河。

每次母亲说完,父亲自己不争取,我也会站在父亲的一边,替父亲辩护。母亲每次告状最后都会说:“我就知道,你会站在你爸爸一边,我就知道会数落我的不是!他每天早出晚归,把我一个人舍在家里,他到外面去痛快去了。洗衣做饭家里所有的活都是我一个人干,从来不搭把手。全是我的事,进门就知道吃,家里的事不闻不问。”

“你既然知道答案了,以后就不要再告我爸爸的状!每次回来都是说我爸爸的不是,他就没有一点点优点?你就一点错都没有?我爸爸每天早出晚归出去挣钱,你说他出去痛快去了!要不你出去痛快,让我爸爸在家洗衣做饭?谁家的媳妇在家不洗衣做饭?每天平平安安回到家,吃上你做的饭,老两口互相有个伴,多幸福呀?到你这里怎么就这么不幸呢?”

母亲看看我,又看看父亲,冲着父亲破口大骂:“你个老东西,你闺女替你出气了,这回你高兴了吧?”

父亲的脸上露出无辜的表情,说道:“我又怎么招你了?孩子在说你呢?你怎么又冲我来了呀?”

替父亲辩护完以后,说父亲:“还有你,咱家又不差你那几个钱,都这么大年纪了,整天往外跑,就好像我们不管你似的。你就不能老老实实的在家里呆着,陪陪她,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看我在训斥父亲,母亲的脸上流露出解恨的表情,冲着父亲说道:“该!”

即使我冲父亲发脾气,父亲的脸上永远是慈祥和善的表情,笑道:“还有我的事嘞。”

还有一次,我接到母亲的电话,在电话里母亲歇斯底里地哭诉着:“你爸爸他打我,我不跟他过啦!”

接到电话后我立刻回到老家,当我进家门时,并没有看到父亲的影子。一帮老头老太太在家里陪母亲打牌。

母亲看到我,放下麻将和我在另一间屋里,讲起和父亲吵架的事情。母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着:“我跟你爸过了大半辈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我一把年纪了,他还动手打我!”

母亲不停地和我诉说着爸爸所有的不是,来串门的婶子大娘们看着母亲,也跟着流下了同情的泪水,还说我父亲:“一辈子老实巴交的,怎么还打人呢?”

当父亲外出回来的时候,看到他脸上的伤痕,我还以为是自己不小心摔得,心疼地问父亲:“你的脸怎么啦?”

父亲看了一眼母亲,小声说道:“问问你娘去。”

母亲立刻转身到另一间屋打牌去了。父亲坐下来慢条斯理地说:“我以为见不到你了,差点被你娘给打死。你娘身体不好,处处让着她,有人陪她玩还好。只要是家里没有人了,你娘就开始找茬,骂骂咧咧。我回到家里就拧心。打不得,骂不得,让着她就蹬鼻子上脸,这日子过得,唉。”

父亲说着,母亲走了过来,父亲立刻不说了。母亲一副盛气凌人的态度,说道:“你说吧!说了我也不怕,我就是打你了!”

父亲很客气地说:“你说,你先说。”

母亲一副盛天气令人的气势,说道:“是你想打我!我才动手的!我也不是好欺负的!”

父亲慢条斯理地脱下衣服,让我看他身上的伤痕,父亲不但脸上和脖子上有伤,胸脯上和胳膊上也是伤痕累累。我看着好心疼,我对母亲说:“你这是家庭暴力,是违法的!”

“就违法了,把我抓起来吧!把我抓起来,还有管饭的地方,也不用跟你爸生气了。还想打我!我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还想跟我动手?”明明是她打了父亲,口口声声说我父亲打她。

“爸爸,要不你跟我走吧!不跟她在家过了!”我哄着父亲。

父亲的表情,像一个受宠的孩子,然后迟缓了一下说:“不行,把你娘一个人舍在家里,你哥肯定不干。”

“把你欺负成这个样子了,你还管她?让她自己在家过吧!跟我走,每天给你做好吃的,带你出去玩儿,不在家里受她的气。”我袒护着父亲。

那次,我真的把父亲带走了,第二天就接到哥哥的电话,哥哥冲我发脾气:“马上把咱爸送回家!不能把咱娘一个人舍在家里。不能把他们分开!”

“两个人都打起来啦,分开几天不行啊?”我也生气地说。

“打也不能分开,几十年都过来了,死不了人!”哥哥越来越像母亲,知道母亲告的状,在家里总是给父亲气儿受,离开她的视线还不行。

后来母亲打电话过来,还叮嘱我:“别忘了给你爸爸吃药。”说话的语气温和了很多,好像很关心爸爸似的。

在城里呆了两天,母亲一个人在家里放心不下,给母亲打个电话,一直无人接听。心里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后悔把爸爸带进城,赶紧带着父亲回到老家。回到老家,看到母亲安然无恙,正在和一群老人在打牌。母亲知道是我挂念她,才带着父亲一起赶回来。从她的脸上能够感觉到她内心的喜悦。

母亲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就像个录音机一样,反反复复老调重弹,父亲似乎已经麻木,习惯性的模糊听觉,即使听见了也不往心里去。

后来父母也跟着我们进了城。

进城以后,父亲母亲的关系有了质的变化。他们的关系变得和谐了。母亲和父亲说话不再加枪带棒,说话的口气都变得温和了。每次出门都是父亲陪着母亲,母亲不识字也不认路,每次过马路的时候,紧抓着父亲的手。母亲开始依赖父亲。

父亲进城后,还变得勤快起来。开始学着做家务,扫地洗碗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母亲不像在农村时那么操劳,所以性格变得也比以前柔和。他们还在一起打牌,父亲在老家的时候,每天忙着出去挣钱。而母亲整天在家打牌,如今父亲无事可做,也能静下心来陪着母亲一起玩。

外孙女—蕊蕊是我们家的开心果,父亲并不会玩,蕊蕊就会耐心地教给父亲怎么玩。父亲不懂得怎样出牌,可是总是能够抓住好牌。在蕊蕊的帮助下,步步为营。父亲输赢都是一个态度。而母亲输了就耍赖,耍小聪明,每次都会被外蕊蕊揭穿。她很像我小时候,处处维护着父亲,为父亲打抱不平。

而父亲永远是一副与世无争的态度,有时候因为父亲的一句话,我们一家人就会唇枪舌战争论不休。父亲却独自到另一间屋里去看书。

很多年来,父亲对母亲的无理取闹,总是置之不理,以沉默应对。我问父亲,母亲冤枉你,骂你的时候,为什么不和她理论。父亲总是一副很和善的面孔:“你娘没有坏心眼,一心一意跟我过日子。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赢了又能怎样?我呀!怎么幸福怎么活,有你们疼我,我有自己喜欢的事做,你娘跟着我也不容易,反正我也听不进去,随她闹吧!”

父亲是一个很容易知足的人,他习惯了母亲的无理取闹,也包容着我们的任性和坏脾气。在父亲心里母亲和我们兄妹依然是他一生的骄傲。

从小羡慕身边的人,羡慕那些没有战争的家庭,梦想着有一天自己的父亲母亲也像他们一样在一起有说有笑。我终于看到他们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这个遥远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我终于看到他们幸福的模样。

我对老公说:“从小到大我就没听到俺娘和俺爸好好地说过话,他们现在的样子越来越像我们了,如果她们从前也像现在这样,该有多好。”

儿子一副坏坏的样子,说道:“妈妈我怎么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呢?你说他们都打了一辈子了,半个世纪都过来了,突然不打了,这是不是回光返照啊?”

我生气地拍打着儿子,骂道:“你这个乌鸦嘴!他们好容易变好了,这可是我从小的梦想,我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爸爸妈妈不吵架,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

直到我年过半百,我的父亲母亲才活成了我梦想中的样子。虽然来得迟一些,但是我还是等到了。依然感觉很幸福。

我的父亲母亲真的中了儿子那句话,他们的关系刚刚好,父亲却突然得了脑出血。父亲在医院一住就是三个月,这三个月里我和姐姐24小时轮流照顾。其中的艰辛没有经历过的,不会有感同身受。

母亲在家里不放心,一定要来医院看父亲。当她看到父亲的时候,父亲还在昏迷状态,轻轻地走到父亲跟前,一只手握着父亲的手,另一只手抚摸着父亲的额头,泪水顺着脸颊扑簌簌掉下来。她哽咽着说道:“老头子,你想走啊?你不想跟我过了呀?”

父亲离开只是换了另一种方式陪伴(父亲离开我们后)(1)

在我的一生中,那是我看到的最温暖的画面。当时我还拍下了珍贵的照片。父亲出院后,生活不能自理。为了照顾父亲,我舍弃自己的小家,回到父母身边,又和父母生活在同一屋檐下。

父亲全身瘫痪,大脑还在昏迷中,整个人躺在床上,吃喝拉撒都需要照顾。我每天给他翻身,按摩,洗脸,擦身,端屎,端尿,喂饭。从小一直被家人照顾的我,自从父亲病后,我也学会了照顾父亲,我心里始终记住父亲的那句话:“等我躺在床上的时候别不管我就行。”在照顾父亲的日子里,我始终记着父亲对我所有的好。所以照顾父亲我无怨无悔。

父亲病后,母亲安静了,很长时间不出门,不和外人接触。在我们的细心照料下,父亲终于清醒过来。而且表情也越来越丰富。我开始推着父亲出去玩,母亲也不愿意跟我们出去。

有一次,一位老奶奶好奇地问我:“每次都是你推着你爷爷出来,怎么看不到你奶奶呀?”

我笑着说:“这是我爸爸,我妈妈在楼上。”

我回到家讲给我母亲听,蕊蕊好奇地问:“老奶奶是不是看上我姥爷了?”然后很夸张的表情对母亲说:“千万看住我姥爷,不然被外面的老奶奶给看上了,事可就大了!”

从此以后,每次出去玩,都是母亲亲自推着父亲,我跟在其后。后来的日子里,父亲的精神越来越好。母亲的精神状态开始好起来。

我们一起去附近的公园遛弯,母亲像个孩子一眼,一会儿荡秋千,一会儿和老人一起做做操。父亲远远地看着母亲,虽然不会说话,可他心里什么都懂。

有一天,我推着父亲去按摩,母亲就坐在父亲身边,工作人员和我父亲说话,父亲一声不吭。我告诉他:“我父亲不会说话。”工作人员仍然跟父亲开玩笑,说:“阿姨太老了,我给你换个年轻的吧。”

父亲伸手抱住母亲的胳膊竟然说出俩字:“不换。”

我第一次看到父亲用深情的目光看着母亲,尤其是紧紧抱住母亲胳膊的动作。在场的人都笑了,母亲也笑了。而我心里却又说不出的感动。

自从父亲瘫痪,他们的感情似乎更好了,平时我在家陪伴父亲,母亲每天出去和同一楼里的阿姨一起去打牌,遛弯。每天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先和父亲打招呼,问父亲:“在家听话了吗?我今天赢钱了!”父亲的眼神里都会流露出喜悦的表情。

看到父亲母亲幸福的模样,感觉自己在他们身上付出的一切都值得。我庆幸挽救回父亲的生命,不然怎么会看到这么美好的画面。

父亲虽然瘫痪,可他依然

父亲离开只是换了另一种方式陪伴(父亲离开我们后)(2)

是幸福的,因为我们从来都没有放弃过,父亲虽然不会说话,但他能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关爱,他的幸福指数不低于任何人。

平时,母亲出去玩,我就坐在书桌旁书写文字,父亲就会向我招手,示意我坐在离他最近的地方,让我陪在他身边。父亲不会说话,我们就靠肢体语言交流,我们彼此一个眼神就懂得对方需要什么。我陪在他跟前时拿出手机一起拍抖音,他还学会了看视频,一个节目看完了,还知道用手指往上划。当我表扬他的时候,父亲脸上总会流露出高兴的表情。

母亲每天和那些老阿姨们一起出去打牌,出门前都要打扮一番,穿上我给她买的漂亮衣服,背上给她买的背包,门铃声一响,母亲就立刻打起精神来,每天像小学生一样,到时间就走,到时间回家。

有一次,哥哥回来了,我告诉哥哥,母亲在地下室打牌。哥哥也是个牌迷,他到地下室去找母亲。归来时,母亲和哥哥脸上洋溢着快乐的表情。母亲开心得像个孩子。我好奇地问:“今天赢钱了?”

母亲:“嗯。”然后就开始数钱。哥哥笑着说:“他们都不会玩,一会儿把他们的钱都给赢没了。我看他们都跟傻似的,都没有咱娘精神。”

哥哥一夸母亲,母亲更自信了。只要父亲好好的,母亲不管输赢都不会影响她的心情。回到家先跟父亲汇报情况,父亲只要听见声音,就会扭过头来,观察屋里的动静。尤其是哥哥回来,看到哥哥走到他身边,就伸出手来,握住哥哥的手,高兴地说:“来了!”

我喂父亲饭的时候,只要吃饱了,就会拉住我的手,说:“饱了。”

五年里,父亲只学会说四个字,每次看到哥哥回来能说出“来了”,我喂他饭时,能说出“饱了”,还有“嗯”。

有一次,我刚一进门,姐姐看到我,生气地说:“今天我冲他发脾气了,气死我了,尿了一床。”然后又对父亲说:“你闺女来了,跟你闺女告状吧!”

听完姐姐的话,我走到父亲跟前,看着父亲,父亲看到我像受委屈的孩子,撇着嘴就要哭。我怜爱地问道:“姐姐批评你了?”

父亲使劲地点点头,然后“嗯”了一声。我生气地说:“太不像话了,敢呲哒老爸,我跟她打架去!给你报仇。”

父亲一把拽住我的胳膊,示意算了。我又问父亲:“老太太欺负你了吗?”父亲摇摇头。我安慰父亲:“谁要是欺负你,告诉我,我给你报仇,我揍他们。”

有我为父亲撑腰,脸上很快露出笑容。我又对父亲说:“姐姐就要走了。”

父亲一听又想哭。我告诉姐姐:“一说你走,咱爸都要哭了。”

“从我来了都不看我,还哭?”姐姐说着就过来看父亲。而父亲的表情瞬间凝固。

姐姐刚一离开,父亲又哭了,姐姐看到父亲哭,也跟着哭起来。每次我们要离开的时候,父亲都会哭,对我们恋恋不舍。母亲也是这样,父母老了,就想小时候我们依赖他们一样,舍不得父母离开。

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母亲也像父亲一样躺在床上,我要同时照顾两个不能自理的老人,可事情偏偏就发生在我的身上。去年中秋节,母亲意外骨折。

当医生告知必须手术,不然就长期卧床,而且病人会很痛苦。我立刻叫救护车把母亲送进医院。幸亏儿子在家,儿子照顾父亲,我陪母亲住院,母亲折腾一宿,她痛苦,我就别想休息。只要离开她的视线就会高一声低一声地喊着我的小名,夜里必须躺在她身边,搂着睡觉。

母亲在医院里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你花的钱如果你哥不给你,我给你。我这里还有钱。”

母亲手术成功,终于出院了,可回到家里,反而更累了,父亲母亲一人一床。就像两个婴儿,吃喝需要伺候。过去照顾父亲,母亲还能搭把手。如今母亲躺在床上,不但帮不了,她比父亲难伺候得多,一会儿喝水,一会儿撒尿,一会儿要脱衣服,一会儿让给她按摩。总之就是不停地折腾。母亲一脸的痛苦,每天夜里,睡觉仍然还要搂着。自从母亲病后,把更多的时间都花在她身上。

我安慰父亲:“俺娘刚动完手术,很难受,我得好好照顾她,等她好了,我俩一起管你。”父亲好像听懂了,示意点点头,母亲经过半年的时间,身体终于慢慢恢复。可以独自行走,我每天推着母亲出去遛弯,到公园里自己推着轮椅学走路。回到家里还要顾及父亲,照顾父亲的感受。哄父亲开心。

就这样,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父亲母亲在我们的细心呵护下,奇迹般地好起来。很多人都不理解,也无法想象,从小体弱多病,弱不禁风的我,照顾植物人父亲五年。如今母亲有病了,对一向不喜欢的母亲也能做到如此的孝顺,而且从来不觉得委屈。

有很多人劝我:“你家又不差钱,给他们雇个保姆不就得了,你把时间都花在父母身上,就不怕你老公在外面养小三。”

我解释说:“我老公要是养小三,早就养了,不需要理由。”

很多人都羡慕父亲母亲,老两口一辈子老实巴交,三个孩子都这么有出息,还这么孝顺。这都是老两口一辈子修来的福分。

无论我们怎么细心呵护,怎么照顾他们,最终父亲还是离开了我们。回想父亲的一生,没有什么遗憾。我们给父亲买了最好的寿衣 ,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可是回想起父亲的的点点滴滴,心里依然很心痛。

尤其是母亲,自从父亲离世,母亲开始和我讲她和父亲的故事。我还记得姥爷说过,媒人带着姥爷看我们家的布匹,还有银元。总之,我们家就是有钱人。姥爷当时并不喜欢我的父亲,可是他自己穷怕了,就想给母亲嫁个有钱人家,只要有饭吃就行。

母亲也不喜欢父亲,可是最终拗不过姥爷,还是和父亲成了婚。父亲从小跟着他的婶婶生活,而且也不待见父亲,她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给了女儿。后来土地改革后,我们家和普通老百姓一样,1958年山东闹饥荒。父亲的婶婶对父亲母亲不好,母亲就去北京找父亲的叔叔。希望能给父亲找份工作。

父亲因为家里还有一个大爷,需要父亲照顾,所以父亲的叔叔并没有同意父亲去北京,但是给了母亲一些钱,并许诺每月往家里寄钱。

母亲当年从北京回到老家时,父亲已经病的快不行了。父亲看到母亲,又惊又喜,他以为母亲再也不回来了。母亲每天去地里挖野菜,给父亲弄吃的,才把父亲救过来。我问母亲:“你本来就不喜欢我父亲,他都那么穷了,在家里又不受待见,为什么不跟他离婚,而且那个时候又没有我们。是什么支撑着你跟父亲过到现在。”

母亲说:“我就是可怜你爸爸,没有兄弟姐妹,没有父母,婶子和大爷整天对你父亲非打即骂,要不是我和他叔叔对你爸爸好,你爸爸早就被他们欺负死了。你爸爸老实一辈子,我欺负他行,我就看不得被别人欺负。”

听母亲讲她和父亲的故事,我开始理解父亲为什么对母亲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原因。虽然父亲在家里受委屈,可是外人谁要是敢欺负父亲,母亲绝不容忍,她就会一副嚣张跋扈的气势,去和别人理论。甚至大打出手。我还记得小时候,母亲和别人打架的气势。追到人家家里和人家拼命。

自从父亲离开我们,我们再也没有吵过。即使母亲的话触犯到了我,我也能够隐忍,父亲去世后,我也变了,开始理解母亲,而且也越来越喜欢母亲。我发誓以后再也不和母亲吵了。再也不和她顶嘴了。

如今的母亲不善言辞,少言寡语,以前给她买件新衣服,总是劈头盖脸地骂我一顿,说我不过日子,随后就会穿上新衣服到处去显摆。现在给他添置衣服,好像跟他没关系一样,没有任何的反应。不像从前那么在意自己的形象。

曾经爱财如命的母亲,对钱好像也不那么看重了。过去总是想办法花我们的钱,给她钱就放进自己的小金库。

父亲办完葬礼,母亲就嘱咐我把剩下的钱存到我的卡上,为了让母亲心里踏实。我还是带着母亲给她办了一张卡,存在母亲的卡上。

我每次要买东西,母亲总是嘱咐我要花她的钱。以前陪母亲出去,买什么东西都是我掏钱。母亲也从来不会和我争。

如今,不管母亲对错,都不想和她挣了。不知道为什么,看到母亲瘦弱的身躯和苍老的面容,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痛,我开始心疼母亲。想想这些年,总是和母亲作对,总是顶撞母亲,我开始悔恨自己不该当初。

在我的心里,母亲曾经是那样的不可理喻,她总是一手遮天,所有的事情都是她说了算。一言不合对我们就是非打既骂。

在外人眼里母亲心灵手巧,上的厅堂,下的厨房。不管是家里还是地里,不管是男人干的活还是女人干的活,母亲无所不能。

都说母亲的到来,改变了父亲的命运,娶了个漂亮媳妇,又生了三个好孩子。父亲在外面总是夸奖母亲能干,讲我们兄妹三人如何孝顺。在外人眼里,父亲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

从前父亲经常和我讲他小时候的故事,父亲小时候学习成绩优秀,上完小学就不让上了,这也是父亲一生的遗憾。

父亲说:“如果你亲爷爷奶奶活着,肯定会让我继续上学,我的命运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不想让你们像我一样在农村过一辈子,想改变命运唯一的办法就是读书,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父亲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身上,供我们好好读书,母亲重男轻女,把更多的期望都寄托在哥哥身上,哥哥也很争气,如愿以偿考上了大学,改变了他自己的命运。

我和姐姐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是凭自己的能力在城里也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我们兄妹三人都活成了父亲希望的样子。

如今,父亲去了,虽然有我们的陪伴,母亲给我的感觉依然很孤单。从前的精气神没有了,记得母亲从医院里出来坐在父亲跟前,握着父亲的手,哽咽着说:“只要我有一口气,我就回来送你。”

当时的父亲看着母亲,撇着嘴一副想哭的表情,而母亲早已老泪纵横。那一刻我开始相信他们之间是有爱的。

父亲去世后,上完三天坟,哥哥姐姐都走了,三七我自己去的,五七的时候母亲非要陪我一起去。让我带上父亲生前喜欢穿的衣服,母亲说:“阴间和阳间一样生活,也穿衣服。”

我烧纸钱的时候,母亲在旁边嘱咐:“烧完后,把纸灰用水圈起来,冲着坟头的地方留一个口。这样纸钱就不会被别人抢去。”

母亲嘱咐父亲:“一个人在那边别惹事,我不在身边没有人为你撑腰,别让人家欺负。”

母亲还挂念父亲…

父亲离开只是换了另一种方式陪伴(父亲离开我们后)(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