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讲述的抗疫故事(我的抗疫故事大白)

我讲述的抗疫故事(我的抗疫故事大白)(1)

曾经以为疫情离我们很遥远,然而,一夜之间,我的城市就“生病”了。

自8月16日以来,商州城区出租车、公交车、餐饮、景区关闭……整个小城被按下了“暂停键”。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检验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考场。在防疫的关键时期,我积极响应院党组号召,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报到,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2022年8月18日--初体验

今天是下沉的第一天,按照社区支部书记统一安排,我负责核酸检测物资准备、贴纸发放、维护秩序等工作。

检测前,贴好试管条码,为每个检测台分配、准备好所有核酸检测物资;检测中,我是秩序维护者,时刻提醒居民戴好口罩、保持间距、打开检测码;是贴纸发放员,为已检测的居民发放卡通贴纸;也是现场消杀员,为核酸检测医护人员实时消毒,对检测台周围进行消毒。

8月19日--变身“大白”

“代支书,我去!我可以协助核酸检测扫码……”前一天核酸检测中,一名志愿者因身体不适晕倒不能工作,我主动向社区支书申请核酸检测扫码。

清早5时,一阵熟悉的闹铃把我从酣睡中叫醒,第一次变身“大白”,我宛如一名身穿铠甲即将出征的“战士”,内心燃起了昂扬斗志。

到检测点集合,准备物资、自我消毒,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笨拙地穿戴好全套防护装备,学习登录检测系统、扫描试管、检测扫码、确认身份、开始检测。穿上不透气的隔离服才几分钟,就感觉温度骤然上升,皮肤仿佛被灼烧,汗珠顺着额头、手臂流下,很快衣服就全部汗湿了。

那一刻,我才体会到“大白”的辛苦。时间长了,会有些缺氧、腿乏,我下意识地呼气、调整气息。终于坚持到最后一个人做完,摘下手套、口罩、脱掉防护服,脸上、手臂布满了一道道勒痕,真疲惫,好像倒床就能睡着。

8月20日--忙碌的“大白”

接连几天,由于没休息好,眼皮好像在打架。又一个清早,挣扎着爬起床,出门后,皎洁的月光像一盏微微发亮的明灯高悬空中。

空旷的马路上执勤警车的灯光格外耀眼,影影绰绰可以看到“疫”线奔波的工作人员。望着他们匆匆的身影,我的疲惫顿时一扫而空,便加快脚步走向检测点,开启新一天的工作。

一上午,自己完成近700人的核酸扫码。裹在厚重的防护服中,酷热难耐,整个人像是闷进蒸笼,刚准备消毒结束脱防护服。这时代支书走过来问:“社区还有些需要上门采样的,还能坚持吗?”“能!”自己的回答近乎脱口而出。

上门后,我才发现,要爬楼为患病卧床、腿脚不便和隔离者进行核酸扫码,面临着体力的挑战与安全风险。

期间,明显感觉呼吸加快,嗓子干疼,步履沉重,实在撑不住时,就扶着楼梯慢慢向上攀,心里默默告诉自己:“不能退缩,别停下来!”这一刻,党员、法院人的形象忽然变得异常饱满、立体,给人以力量、慰藉。

8月21日--温暖瞬间

8月21日,浑身酸疼,眼睛肿胀,想着穿上防护服,别人叫我们“大白”的场面,还是咬牙起了床。

按照社区安排,今天去了别的检测点,协助医护人员消毒、核酸扫码。为了让居民少等点时间,我虽然穿着防护服,但还是加快了扫码节奏,可浸湿的身体还是没扛住,一瞬间有些窒息,腿脚发软,就下意识坐在了地上。

“阿姨,到我了!”一个稚嫩的声音唤醒了我,微微抬头,看到孩子天真的模样,又铆足劲支起身子继续工作。

“谢谢阿姨,你们辛苦了!”简单的话语饱含着真诚,谁不为之动容。

8月22日--团结的力量

成为“大白”的同时,我还负责统计上报部门全体人员做核酸并填报核酸采样统计表。我想说,自己只是疫情防控中法院人的一个缩影,还有更多的党员、青年干警默默坚守和奉献在疫情防控岗位上。

我们装备室负责人杨伟娜,不仅要安排院机关疫情防控的物资、消杀、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还担任自管小区第一书记,肩负和平家属院疫情防控重任;同事王平在接到下沉任务后,第一时间奔赴板桥镇,坚守岗位;同事王博不仅做好和平小区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还积极为一线人员配发防控物资;司机何鹏辉穿梭在小城各个角落,配送物资、接送执勤人员……

连日来,微信群、朋友圈满满的都是法院同事们一个个在高风险区、封控区值守执勤、配发物资的身影。他们挥洒汗水、默默付出,用坚守和奉献展示着责任与担当。

大疫当前,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只要我们每个人不懈怠,抱定必胜信心,咬紧牙关、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驱散疫情阴霾,迎来往日的城市宁静。


作者:苏霞 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

编辑:王晨伟

责编:李鹏

主编:姚启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