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推荐信(做一名马克思主义的)
本报记者 郑思哲
一名优秀的学者如何用自己的语言去获取他人的聆听,用自己的思想去促使他人思考?或许是渊博的学识,或许是风趣的谈吐,或许是一次情感的共鸣,或许是对待价值的共同取舍。
在面对面对吴玉敏教授采访后,这些感觉逐渐明晰,越发挥之不去了。对她的敬佩不仅仅是因为她几十年如一日对马克思主义的持续探索,更在于从她的眼神中读出了她对马克思主义的无比坚定信仰。
无心之举促成今日成就
谈及与学术、专业相关的问题时吴玉敏总能侃侃而谈。虽然没有进入过她的课堂,但并不妨碍感受她授课的风格。
这种风格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年累月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如同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情感”——是在长久的探索中逐渐加深的。
而这一切的起源,既可以说是意外之举,又可以说是命运使然。
当年,吴玉敏以全省文科第九名的成绩获得了大学录取资格。她把目光锁定在了四川大学,理由十分简单——因为热爱历史,所以想去四川大学历史系就读。
但吴玉敏却接到了一个喜忧参半的电话:四川大学没问题,但大概率无法去历史系就读。“哲学系你要不要去?”“哲学是干啥的?”对于哲学还一无所知的吴玉敏立即反问了一句。这一问倒把对方问得语塞,只能简单地回答她哲学系也很不错。抱着“文史哲不分家”的想法,吴玉敏爽快地答应了。
无心插柳柳成荫。当初这一看似随意的举动,却最终促成了吴玉敏以后的成就。
勤奋好学理论功底扎实
经过大学四年学习,吴玉敏渐渐习惯用哲学思维去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也逐渐喜欢上了这一令她能够更加清晰看待事物本质的学科。
光阴似箭。大学生活很快就过去了。来自青海的女儿,学有所成后自然而然想回去建设自己的家乡。关键时刻,中共青海省委党校的一个亲切举动打动了吴玉敏,让她义无反顾地回到了青海。
“那时候党校专门给我和另一名同学寄去了邀请函,当时就被这份真诚打动了。”回想至此,吴玉敏总是遗憾于遗失了那一份邀请函。对于她而言,那是一份十分珍贵的纪念。
在度过短暂的适应期后,吴玉敏很快凭借自己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富有感染力的授课风格征服了广大学员。
当然,每次讲台上短短的一两个小时,背后都要付出数倍的时间。多年来,吴玉敏始终带着积极、旺盛的学习热情,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她全面系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认真阅读大量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和外国学术经典著作,以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把开展调查研究作为了解实际、把握国情省情的基本方法。坚持带着问题学,深入青海各行业一线特别是乡村牧区获取一手材料,拜人民为师,力求传道授业解惑时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通过深入基层和走进人民群众中,吴玉敏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
坚持不懈筑牢信仰之基
“信仰不是外在的,而是通过几十年的学习、理解而做出的自觉选择。”这是吴玉敏发自内心的感悟,从与她的交谈中,也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
采访中,记者与她交谈时更多的是在倾听,倾听她对于哲学问题的思考,倾听她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感悟,倾听她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刻含义的解读,倾听她对于新时代下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正是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断研读,使吴玉敏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坚定了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从而促使她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心得融入教学体系,联系到实际工作当中。
从教近38年来,她秉持讲好每一堂课的敬业精神,每一堂课都认真对待,反复推敲,希望学员受到启发、有所收获。而在科研方面,吴玉敏以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社会问题为主要研究方向,笔耕不辍、成果丰硕。她撰写的《曲折演进中的光明走向:从〈共产党宣言〉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入选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之际中央宣传部等六部委举办的理论研讨会。她累计发表论文100余篇,多篇论文获得全文转载;多次主持完成多项中央党校重点课题、青海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和重点智库课题;连续多年、多次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
吴玉敏表示,党校是党的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阵地,当好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发言人”“捍卫者”,是党校教师的职责与使命。身为党校教师,首先自己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信真理的力量,才能当好党的“布道者”和“熔炉工”。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士兵突击》中高城对于许三多的一句评价:“信念这玩意儿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吴玉敏就是用自己几十年的心血,为自己的信仰默默耕耘、勤于“布道”。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