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字评价巩俐(夺冠为什么让观众热泪盈眶)
本文独家发布于今日头条。
史上最严女团,终于上场。
上映两天,票房破亿,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口碑,炸了。猫眼电影9.2, 淘票票9. 1。“燃”,“爆”,“哭”!是好评中最高频出现的词。已经有观众开始放话,自己看完一遍,后悔了,“国庆要带着爸妈二刷”,毕竟,这是最适合一家老小祖孙三代,阖家观看的电影——中国女排,《夺冠》。
我看的那场,全程有人鼓掌、喝彩,有一对大爷大妈一直看到最后影院的灯亮起,字幕走完,才缓缓起身,抹泪,互相搀扶着离开。还有年轻观众看到郎平出场,立刻指着屏幕喊——“巩皇”。的确,看《夺冠》,不能不提巩俐,就像提到中国女排,不可能不提郎平,事实上整部电影的故事线索,正是通过郎平——这个见证和参与了中国女排四十年起落跌宕、共同创造了#史上最严女团筛选标准#的功勋教练,串起来。这也应该是巩俐,十年来演得最好的角色。凭什么这么说?看观众席上祖孙三代的眼泪,那就是证明。
铁榔头毫无疑问,《夺冠》是一部绝对的“国民电影”。观众人群超越年龄、性别、世代。越国民越大众,也越有挑战——国民电影,如何让大众都满意?盖个章,说《夺冠》是近年最佳体育片,它担得起。
上映三天各网络平台已经上了差不多十几个热搜:巩俐演的郎平、朱婷演技等,都成为大众关注热点。
但更重要的,是观众心里的热搜。
评论不会骗人,那里有记忆的温度。有观众带着孩子看电影,孩子被中国女排和巩俐演的郎平所打动,求妈妈带她二刷。
整部电影,观众跟随着赛场上劲头最猛的“铁榔头”郎平,一幕幕回溯中国女排四十年的历史,导演陈可辛,把女排故事,融入了中日、中美、中巴三场历史性的比赛里。
评论里,还有眼泪的湿度。有观众看得热泪盈眶,建议大家多带纸巾。
为了原汁原味,《夺冠》请来了当年在电视中直播女排比赛的央视名嘴宋世雄,亲自为电影中的女排比赛配音。老先生一开口。比赛是内味了。有解说员还不够,导演陈可辛直接把奥运会冠军队员都拉来自己饰演自己。全就连巴西队演员都请来三位现役国手。
真硬核体育类型片。看比赛名场面,气势如骇浪惊涛裹挟而来,甚至能感受到现场漫天炽灼的人心。一传一扣,都散发千钧一发之力。把许多观众看得一边紧张,一边忍不住想吼一嗓子:“好几次想跟着呐喊”。但网民评论里,还有情怀的暖度。
有网民一看就有岁数,“老女排夺冠的时候,还很年轻,转眼间孩子都上大学了,国家也强大了。女排精神是国家走向强大的重要精神动力。”
还有网民想起了逝去的爷爷奶奶的女排情怀。
影片里,虽然只有浮光一瞥的几个片段,却将女排当年的训练基地漳州小城带回观众眼前。
如今的年轻人已经不知道,当年的女排姑娘们付出了多少努力。训练馆最早在1972年搭建的时候,经费不够。只能让当地民工花了28天,用竹子搭成。
地面也不是橡胶或木地板。而是由黄土、石灰、盐水压实夯平而成的“三合土”。
那时的女排姑娘们,就在竹棚室内,在暴晒的室外,踩着三合土,摸爬滚打,拼命练。
影片有个细节很戳人:在训练时,成千上万次的摸爬滚打后,运动员被木地板上的倒刺戳伤。
但就这么练,观众却能透过服装、发型,去感受到每个人脸上的精神面貌。那种充满生命力和精气神的质感就如同一层柔光镜,映射在了每个人脸上。
陈可辛真的捕捉到八十年代女排姑娘身上独特的气质。一股80年代的奋斗气息,扑面而来。
有观众说“我很久没有因为一部电影而充满骄傲和自豪的情绪了,但《夺冠》做到了”。还有观众泪奔中不忘总结影片笑点——
打动人心,离不开影片从演员到幕后的真心换真心。
在拍电影的高潮片段,里约奥运的那场戏时,巩俐的手撞到机器,指甲盖被掀掉了一半,但她起来说,没事没事还能拍。漳州训练基地在拍摄前夕要拆了,陈可辛就自掏腰包把训练基地的设施,包括内景地板等等全部买下来,然后运回北京按照原样搭建。
影片中有一幕:训练馆里,有一面被排球砸出凹痕的墙面。
但这整个场景,不是置景时用做旧手段弄上去的,而是一代代中国女排姑娘们用曾经挥洒过的血汗,刻在岁月的墙面上的。
有了这些,才有了1981年,郎平随中国队参加第三届世界杯。中国女排七战全胜,拿下中国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首个世界冠军,从此成为五连冠。才有了那个响彻世界体坛的名号:“中国的铁榔头!”
所以观众说, “整场满满的感动。”女排再次夺冠时,很多影院的观众都像这位网友一样,置身一个全场鼓掌的大型感动现场。
到最后,“全程泪目”“燃点很多”等等评论的千言万语都可以归结于四个字—— “女排精神”。
巩俐!郎平!要让电影像一记扣球一样击中观众的心,电影找到了最合适的“扣球手”——郎平,但要将这个人物演出来,电影还需要一个最合适的演员。
陈可辛跟编剧确定要拍女排的时候,剧本都还没有,第一个就想到请巩俐来演郎平。
一开始,巩俐一直没答应,她说郎平是对中国老百姓来说那么重要的一个人物,要演,就不能演砸。陈可辛说,只要你来,你站在那里就行了,绝对没问题。他认为巩俐就是电影圈的郎平,她的年龄、地位、气场,没有第二个人可以比。巩俐,最后还是来了。这一演,巩俐就交出了十年来最好的演技。巩俐怎么演郎平?第一:形似。
好的表演,就是尽量让细节说话。
因为,细节才耐得住咀嚼。
巩俐能把郎平的标志性手势、坚毅的眼神,甚至是扶眼镜的动作,都模仿得惟妙惟肖,是因为她在女排集训场上待了十天,也不打扰郎平工作,就一直观察郎平场内场外的各种细节,一边观察一边做笔记。
结果发现,郎平作为运动员出身,身上有很多的伤病,身体做过19或者20次手术,腿上受过伤所以走起路来速度很慢、肩膀做过手术所以走起来会“端着”。
眼尖的网友,甚至看出了巩俐时刻拿着一支笔,这也是郎平的经典动作之一。吴君如提到在片场时见巩俐驼着背,以为她后背又不舒服,想要帮她按一按。没想到巩俐直接拒绝,她说,“郎平就是这样,挺直背,这样就变成我了。”到最后,朱婷这样评价巩俐的状态:“一见面就很震惊,我感觉郎导就在眼前。”郎平自己也盖章了。
但形似只是基础,第二步,是传神。生活中的郎平,微微驼背、柔顺短发、略八字脚、笑则爽朗憨厚。但哪怕是巩俐背对着镜头,观众依然能够从她微微的驼背里,感受到郎平的气场。就像巩俐在片中说的那句:“我从来不装,我都是玩真格的。”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巩俐饰演的郎平在面对国家队连败时,依旧镇定自若。
就像陈可辛说的,以巩俐的气场,站在那里,就已经是郎平了。但人和自己内心的角力,才是故事中最美的风景。无论是08年奥运,郎平以美国队教练的身份站在中国女排面前,还是16年“中巴大战”之前,女排姑娘们屡战屡败,面对记者的质问时,巩俐都用隐忍克制的微表情演出了这番内心的风景。
这些最复杂的心情,巩俐的表演更多是内敛。
减少了煽情的部分,不过度用力,已经把态度以冷静的方式呈现出来。那明明是巩俐的脸,但好像又变了个人,因为那藏在镜片之后的眼神,既有锋芒毕露,也有难言的复杂情绪。这令电影里的巩俐,如郎平附体。但形神兼备,依然不是绝顶高手,还有第三层——塑魂。《夺冠》以戏剧化的手法,呈现出了郎平归来后令女排重新崛起的原因:讲科学、讲人性。
她大刀阔斧改革,用“大国家队”的策略,培养更多数量的选手,用现代科学方法重建训练方式,尽管一开始没有立竿见影,但她还是坚持这样做下去。
电影还探讨了关于体育运动的某种终极问题,就是郎平在成为主教练后问新一代女排们的问题:“你们爱排球吗?“
因为只有找回热爱和信念,中国女排,才能在新时代重塑女排精神。还有一场戏,因为备战里约奥运会,年轻的女排姑娘们都焦虑又疲惫。
巩俐饰演的郎平却在一次练完之后,没有像当年的老女排一样,不断要求加练,而是笑着说:“去恋爱吧。”
下一秒,大家潮水般飞奔出去。训练方式改变背后实则是对新时代女排精神的思索。一场戏中,郎平问:“你是为了谁打球?”朱婷说:“为了爸妈。”“不对”。
“为了成为你。”“像这样想,你只能和当年那个我一样差劲”。
接下来有场戏特别打动我,就是在关键的对巴西的比赛前,巩俐演的郎平坐在比赛场上,回忆前程往事,少有地落泪。那一丝脆弱,没有削弱人物的英雄色彩,反而催生出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自真实与敬畏的力量。
就在比赛前,郎平给朱婷发了短信,告诉朱婷答案。
她说,你是我见过的最好运动员,“你不用成为我,你只需要成为你自己”。那场戏,朱婷想起郎平的短信,在镜头前哭得不能自已。
然后,大战开始。颜妮说:“对战巴西的那场球,对我们来说,太艰难了,演的时候,就像又经历了一遍。”当年的中国队,对巴西没有任何优势,对面的是卫冕冠军、东道主,世界一流球队。而此时的中国女排,已经8年未曾打入奥运半决赛,对巴西更遭遇十多场连败。然而就是这场不可能赢的比赛,中国姑娘苦战五局,最后一局15-13,两分之差,锁定4强,最后跨越12年的低谷,拿下奥运冠军。
中巴大战,剧组用了11台机器同时拍摄,最多的时候甚至有13台,网民说,“看那场戏,整个影院很静,特别静”。
那一刻你就能明白,陈可辛为什么不选择决赛,而选择这一场,因为这一场比赛之后,女排姑娘们,终于可以相信自己,成为中国女排。也是这场戏,又让我看到了人物的弧光。有了巩俐这样的诠释,郎平的形象,才更立体,更丰富了。
那不是靠英雄式人物衬托出来的光环,而是一点点凿进人物展现出的细腻微光。
是在一次次选择与撕扯中,淬炼出的义无反顾。也是因为巩俐这么演,才没有把郎平演成无所不能的英雄,而是有血有肉的人。所以,才更动人 。
中国女排看这部电影,网民评论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还是那三个字——“看哭了”。可是影片能看哭几代人,到底凭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40年的女排故事,本身就像一部超长电影,而几代中国人,就是这部长片的观众。
而陈可辛导演做的,则是将40年的女排岁月,融入一部电影之中。关于女排精神的思考,也被融入电影之中。回到中国女排的起点,80年代初,那时候的女排精神如何表现?强练,硬练,苦练,拿命去练。看#史上最严女团筛选标准#——扛打:训练中的一项内容为需要快速并且持续的完成接球动作,教练平均2S会发一个球,接不中就会被的球砸中身体,而女排队员即使被砸中也必须迅速站起来,准备接下一个球,直达达到今日训练目标才可以停止。
身高:至少要180CM以上 。弹跳:弹跳高度需要可以高过拦网 。
天赋强如郎平,在当年的女排里,都只是菜鸟新人,也只能从举铁100斤练起。
想想看,80年代能够上场的队员,有哪个不是一身本领,又有哪个不是一身伤痕。李现饰演的国家体委干事,到训练基地考察。
提到美国已经用电子计算机来参与训练,“你们的运动员在赛场上,已经没有秘密”。吴刚饰演的老教练沉思片刻之后,把球栏调高15厘米来练,“我们这么干,计算机能计算出来吗?”
当年为什么这么练?因为女排姑娘的身体条件高不过俄罗斯,跳不过巴西,也没有塞尔维亚和意大利的力量。拼老命,只为证明:“中国人,行的。”
到了老女排比赛的时候,从城市,到农村,所有人 围在一起,拉着幕布,打着灯,踮起脚,仰起脖子,屏气凝神。胜利后燃放烟火庆祝,其实也是释放同一个心声——
中国人,能行!
看到这些,新一代观众就能想明白:
为什么在父辈心中,中国女排四个字,这么重?
而当郎平率领的新一届女排归来,训练方式,为什么变了?因为对于当今这个愈发强大和自信的中国来说,体育比赛不再是“唯冠军论”。除了带来更具国际视野的训练方法外,郎平带给女排姑娘们新的比赛观、新的价值观。她跟所有队员讲:“我有责任帮助你们好好享受体育的本身,开心地去打球。姑娘们,明天要比赛,过去的包袱由我们这些人来背。你们应该打出你们自己的排球。”
那一刻,是不是,每一代观众眼里都有泪光闪动。谈到中国女排,总会有一个问题被提起:到底什么是女排精神,今天到底还需不需要女排精神?怎么会不需要呢?就像世界杯开赛前,记者问郎平:“这次的目标是什么?”郎平淡淡回了6个字:“升国旗,奏国歌。”女排精神首先是爱国主义精神,升国旗、奏国歌是一代又一代女排姑娘们永恒的目标。女排精神又是与时俱进的女排精神,老一辈用拼命去弥补科技差距。新一代用更开放的心态去面对比赛。
但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就像当年郎平一开始不想回来执教中国队,直到听闻“五连冠”时期老队员陈招娣患癌去世的消息,她改变了想法:“我应该是老女排最后一个还在一线的了,应该为中国女排留下一点东西。这么累这么重的活,咱也不能一直干啊,但是女排的东西,再不传承就可惜了,大家都退休了,就有心无力了。”所以女排精神到底是什么?就是郎平说的:“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这才是体育片的意义。它关乎体育,又超越体育。
《夺冠》上映之时,全国人民也经历了一场特殊的“抗疫战”,我们面临的战场虽然与女排姑娘们的战场不同,但女排精神对每个人都有意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所谓时代,就是一个个普通人,命运与命运的接力。每个人竭尽全力,这个国家才会乘风破浪。
从这点看,《夺冠》恐怕是国庆档所有新片中,最适合这个节日的作品。因为不同年代、不同身份的人,都能其中找到代入感和认同感。
所以我们即使都知道故事的结局,却仍然愿意为这群姑娘们走进电影院。她们需要的不是仰望,而是不忘。因为女排的历史早已是这个国家历史的一部分。
我们每个人对女排的记忆,就构成了这个国家的女排记忆。能把这份记忆拍出来的电影,怎么能不燃,中国人怎么会不哭呢?
到最后,“驼背”的巩皇,演出了郎平的脊梁。也演出了中国女排的脊梁。
别忘了,和最亲的人,一起去影院看一看,那动人的脊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