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储户异地存款会怎样(关于异地存款这事)

如果储户异地存款会怎样(关于异地存款这事)(1)

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最近部分银行的一些活动被“集中”性的社死。

你要我说,这些活动本身是没什么大问题。

但是搞的太大张旗鼓了,人尽皆知了,也就变成了“问题”。

归根结底,搞这种事还是要看银行的“掌控力”,对内、对外的能力都很重要。

一不小心,就翻车了。

“奖励”以积分形式发放,这事说是“灰色”吧,其实没毛病(这个勾起了性质,我晚点另外起1期聊下对储户的意义和风险)。

这期,其实我还是想聊聊“异地”这个话题。

主要分3个部分来看

1.近2年的时间线

2.银行的异地存款

3.储户的异地存款风险

如果储户异地存款会怎样(关于异地存款这事)(2)

一、近2年的时间线

咱们先梳理几个时间线,你应该大致就能明白“异地揽储”这事了。

2018年初,除了早期的“互联网银行”之外,富民银行首次在京东金融上线了“宝宝类”存款产品:富民宝。

效果不错之后,直接带动大部分民营银行、直销银行、地方城商行开始“上网”。当时的存款利率,持有一段时间之后,基本都能4%以上,高的直接5%。

然后就是黄金的3年,18年、19年、20年,各路牛鬼蛇神的银行(包括工商银行等大行)都加入了互联网存款。

时间来到了2020年11月,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在一些公开场合,特别提及了地方银行异地揽储的风险。

当时特别提到了一个典型案例,某中小银行几个月内通过三方平台吸收存款200多亿元。甚至部分银行的互联网存款占比达到了83%,而且主要是异地、个人储蓄存款

2020年12月,孙局长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的发言,直接点明了当时“互联网存款”的几个核心问题。

  • 突破了地方法人银行经营的地域限制
  • 吸收存款的规模已超过其风险管理能力
  • 流动性隐患突出,且增加了风险外溢性加大了处置难度;

如果储户异地存款会怎样(关于异地存款这事)(3)

2021年1月13日,银保监会办公厅、人民银行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

估计不少老的群友都知道,一夜之间三方平台没有存款产品销售的,

2021年2月4日,央行发布了一篇《加强存款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新闻。刘国强行长,在当时也出席了这个会议,并进行了讲话。

在这个电话会议中,特别指出了地方银行回归服务当地的本源,不得以各种方式开办异地存款

当然还特别强调了后续会加强对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的监测管理

如果储户异地存款会怎样(关于异地存款这事)(4)

2021年2月9日,《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专栏1:加强存款管理 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里,除了表示会从2021年1季度起对地方法人银行吸收异地存款情况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还异地揽储的概念进行了明确。

异地存款是指地方法人银行通过在没有设立实体网点的地市开立的账户吸收的存款。

2021年10月,《中国金融》2021年第19期有一篇央行刘国强行长写的《深化LPR改革取得重要成效》。文章中有一小部分内容,特别提到了“异地存款”的事

大意是,部分地方法人银行通过吸收异地存款实现了快速扩张,偏离了服务本地的定位。由于这部分存款稳定性差等原因,除了将异地存款情况纳入了MPA,还禁止这些银行通过各种渠道开办异地存款。

截止2021年7月末,绝大部分地方法人银行已停办异地存款(意味着还有一小部分没有停),异地存款的余额有序压降。约30%的地方法人银行已清零。

2022年7月,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在《中国金融》2022年第13期发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文中也再次提及了....规范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发展,强化异地展业和异地经营监管,提高资产质量监管的有效性...

如果储户异地存款会怎样(关于异地存款这事)(5)

二、异地揽储?

抛开民营,要说当年异地存款最猛的,应该就是监管示例中存款比例83%为线上个人存款的那个了。

估计不少朋友很好奇,究竟是哪家?

从我当时侧面了解的数据来看,其实这个银行大概率是营口沿海银行(要知道这个银行合并的时候,可是上千亿的资产规模啊)。

当然,现在这家已经合并到辽沈银行内去了,稳的不得了。

辽宁当时的几个城商行,不少其实都是互联网揽储的“大户”。

但是后续撤退的比较快的,也是它们。现在基本已经看不到它们的身影了。

所以说,还是很佩服辽宁在这块的化解风险能力和前瞻性

以至于,现在看到同在辽宁的振兴银行时,多少也因为对当地监管的“信任“,对它好感多了不少。

回到民营银行异地揽储的实际情况去看,抛开4个所谓“民营银行”的银行和个别未公示的银行之外,关于其余几个银行能不能异地揽储的答案是很明确的。

不能。

那为什么有些还这么干呢?而且现在异地揽储的数据是需要上报的,这些银行不“怕”吗?

猜测下,大概率是3个方面的原因:

1.首先关于“异地揽储”的惩罚或处罚,还没有十分明确。当下,主要还是《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和一些窗口指导为主,部分还包有“侥幸心理”。

2.部分可能还有些许“腾挪“”的空间和时间,举个不算恰当的例子,比如监管要求截止某个时间点的规模不能新增的话,那实操是可以多少流出,就吸收多少来控制异地规模的“揽储”。

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十一、地方性法人商业银行要坚守发展定位,确保通过互联网开展的存款业务,立足于服务已设立机构所在区域的客户。无实体经营网点,业务主要在线上开展,且符合银保监会规定条件的除外。

十二、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根据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其跨区域存款规模限额等提出审慎性监管要求,同时按照“一行一策”和“平稳过渡”的原则,督促商业银行对不符合本通知要求的存款业务制定整改计划,并确保有序稳妥落实。

注意,上述的规范性文件主要规范的是“互联网存款”。对于异地(跨区域)存款的监管要求实际是审慎性监管要求。

各位再品一品,当下有没有哪家民营银行因为“异地揽储”被公示“处罚”的。

我这里不是说能“异地揽储”,也不是说这件事没问题。

而是站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当下监管层面肯定还是给这些民营银行,留有了空间的。

至于这个空间有多久,不知道,但肯定不会很久。

如果真要彻底清理掉,其实会很快。

你看去年整顿互联网存款时,专项数据报送、电视电话会议、窗口指导等一顿操作下来。大批量的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等都在从线上“撤退”,回归线下(基本全面消失)。

《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专栏1:加强存款管理 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为引导地方法人银行更好地服务本地,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中国人民银行将于2021 年第一季度起,将地方法人银行吸收异地存款情况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禁止其通过各种渠道开办异地存款已发生的存量存款自然到期结清

奈何总有不争气的,22年4月份的村镇银行“暴雷”了...

形势急转直下,“异地揽储”消失的步伐,肯定会加快的..

*注意,"高息存款“我认为会长久存在...尤其是在民营银行(后续单独起1期)

如果储户异地存款会怎样(关于异地存款这事)(6)

三、储户的风险

在银行层面上的“异地揽储”,到了储户身上其实就是“异地存款”的问题了!

鉴于现在其实还是有可以合法互联网揽储的银行,大一点比如六大行,小一点的比如直销银行(百信银行)、部分民营银行(微众、网商、新网等)...

所以“异地存款”会不会存在?

答案是,肯定会,一定会存在,且长期存在!

所以,你说禁止“异地存款”可能吗?可能后续出什么法律法规说,储户不允许“异地银行开户”了吗?

肯定不可能。

人员是会流动的,有点脑子都肯定不可能说去限制一个流动的“因素”来控制。

其次,公民的存款储蓄虽然是一种投资行为,原则上是受国家法律和政策保护的行为。

不可能说在一个合法的金融机构存款,你却说不是存款。非依法定程序、条件,任何单位都无权冻结和查询公民的存款储蓄

*咳咳,这点是不是会因为HN村镇银行事件被打破,且看后面的披露了。

严谨点说,就储户的角度上来看,正常的存款行为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储户的角度上来说,存款行为本身不应该是有问题的。

如果储户异地存款会怎样(关于异地存款这事)(7)

再举个2年前聊过的保险“异地投保”例子

按照《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不得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保险业务。出台此规则主要目的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主要基于保险服务本身存在很多环节,比如体检、材料、理赔等,跨区域很容易会出现服务不到位的情况)。

如果你身处在保险公司允许经营的区域之外,但通过了某些操作方式进行投保的行为,这个就叫异地投保。

跟当下的银行异地揽储情况是类似的。

之前,银保监就异地投保后的理赔问题,通过银保监的微课堂曾明确指出了:异地投保不影响保险合同的效力,也不影响后期理赔,不论是线下保单,还是网上投保,保险公司基本都支持线上申请或邮寄资料进行理赔。

但你要说没风险,这是不可能。

异地存款最大的风险,其实是在于“服务”。

比如因为一些“原因”,冻结你银行卡,要求你必须临柜办理。

但是,话也说回来,银行开户时允许你网开,取钱了又凭什么要你临柜呢?

于情于理,说不过去的。

没个正当理由的来个群体性临柜,影响可不止一点点哦。

哎,聊到这里,很难绕开HN村镇的存款(估计未来几年都逃不开)。

但凡聊点原则,这个“反例”直接能把你怼回去。

哎,太难了。

*HN村镇的这种“骚操作”,事后没点明确的“说法”,天理难容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