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前程狄更斯哪个版本比较好(豆瓣8.7远大前程)

文|国境之南

狄更斯是19世纪著名的英国文学家,他自幼受尽生活的折磨,从文实属偶然,一生笔耕不辍,著有《双城记》、《雾都孤儿》、《艰难时世》、《远大前程》等。《远大前程》是他晚期的作品,是英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深刻反映了英国社会的现实与体制,因个性鲜明,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

1979年,《远大前程》第一个中文版本出版,这本书在叙事方式、人物性格、情节架构、社会现实等方面都有了细腻精准地刻画,凸显出狄更斯晚年作品中成熟理智的三观,对资产阶级弊端的深刻批判,对人性本真的追寻。

《远大前程》这本书中永远都贯穿着爱的主线,爱是一个人生存下去的不竭动力,在这本书中,狄更斯借当时社会背景,巧妙铺陈,安排爱情的主线穿插其中,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人物性格丰满形象,通过讲主人公的命运,刻画以“皮普”为代表的社会底层人物的怯懦和悲剧,面对诱惑时迷失自我的必然,最后又因爱而回归本心,平静生活,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我爱她,是违背常理,是妨碍前程,是失去自制,是破灭希望,是注定要尝尽一切的沮丧和失望。可是,一旦爱上了她,我再也不能不爱她。”

我们常说爱情是盲目的,我们每个人都渴望一份真诚而炙热的爱,尽管这爱情可能会带来伤痛和心酸,我们也曾发誓再也不爱了,可即便这样,当爱情再次降临,我们还是选择奋不顾身、飞蛾扑火,拼着一切也要投入其中。

远大前程狄更斯哪个版本比较好(豆瓣8.7远大前程)(1)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远大前程》中的三段爱情,通过狄更斯的爱情观看他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一、皮普与艾斯黛拉:“你是我的善良,也是我的邪恶。你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幻想。”

张嘉佳曾说:我们的相遇就是这样,猝不及防,恰逢其时,我们的分开就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

在我们的一生之中,我们会发现,什么时候出国,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做出选择那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如果爱上一个人,一定是因着某些理由。19世纪的英国,等级森严,底层人民和上流社会的人无论如何都是无法产生交集的,然而当一切刻意而为之,就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皮普出生在英国乡下,他的童年一直穿梭在墓地和姐姐、姐夫的铁匠铺之间,他没有见过父母,那个比自己大二十岁的姐姐就是他唯一的亲人,姐姐虽然给了皮普吃饭、睡觉的地方,却没有在精神上给他温暖。

在家中,对皮普好的是姐夫乔,乔亦父亦兄,给他关心,教他打铁的技能,以至于皮普幼时觉得,长大后像姐夫一样一辈子打铁也没什么不好。

然而,皮普的命运却在一次小小的会见之后,悄然发生了改变。镇上的郝薇香小姐是名门贵族的后代,拥有巨额财富,但是性格古怪,她托人找小男孩去她家里玩,同时支付工资,皮普被推荐了。

远大前程狄更斯哪个版本比较好(豆瓣8.7远大前程)(2)

这对年幼的皮普来说,并不意味着什么,但对穷惯了的姐姐来说,却是下等人向上等人献媚的绝好机会,姐姐出身贫寒,但不甘于只做一名铁匠的老婆,姐姐将皮普打扮好送往郝薇香小姐那里去,那是皮普第一次看见那么豪华的住宅,那么绝美的院子。

他遇上了艾斯黛拉,那个美丽的女孩,幼时的皮普干瘪、胆小、低矮,看见美的像天仙一样的艾斯黛拉,他沦陷了,那一刻皮普的眼睛里装满星星,爱情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

而这一切都是郝薇香小姐的阴谋,她收养了艾斯黛拉,将其培养成一个冷血的冰美人,目的就是为了报复上流阶层那些所谓的绅士们,至于皮普他只是郝薇香小姐证明自己将艾斯黛拉培养成功的棋子,一个报复的工具。

且不说资产阶级等级分明的制度,就是在当下这个社会“门当户对”依然是那么重要,而这份从一开始就不平等的爱,更注定了皮普和艾斯黛拉的悲剧。

喜欢是放肆,而爱是克制,皮普爱上艾斯黛拉的第一感觉是深深的自卑,他深知他们之间永远都会有无法跨越的鸿沟,为了缩小这个鸿沟,皮普愿意赌上自己的前程去争取,这也就是为什么皮普会在遇到陌生人的资助时,毫不犹豫地接受。

我们可以说《远大前程》讲的不仅仅是一个少年梦想破灭后、失去爱情的故事,更深地剖析,我们会发现狄更斯刻画的“皮普”这一形象,代表的是整个底层人民,它描绘的是日不落帝国最辉煌的时刻下层人民的群相,他们被上流阶层玩弄于鼓掌之中,即便拼尽全力奉承、巴结,也无法改变阶级分明的腐朽和黑暗。

远大前程狄更斯哪个版本比较好(豆瓣8.7远大前程)(3)

二、郝薇香小姐与康佩生:飞蛾扑火的爱,注定毁灭

郝薇香小姐是狄更斯在《远大前程》这本书中着墨较多、刻画细致的形象之一。这一形象不是纯粹的、单一的,而是可怜的、无助的、可悲的。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生存的环境和思想是其悲剧命运的必然,反映着当时社会和妇女心灵上的巨大冲突。

郝薇香小姐是典型化的人物,她出生在中产阶级的家庭,继承了父亲的巨额财产,从小娇生惯养,因此也养成了骄纵、任性、偏执的性格,她可以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不会被艰辛的生活困扰,她更多的时间用来和上流阶层的名媛、绅士们一起参与舞会,乐在其中。

郝薇香小姐在一定程度上是狄更斯用心刻画的人物形象,她象征着中产阶级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飘摇、困惑,看起来绚烂夺目,实则不堪一击。

远大前程狄更斯哪个版本比较好(豆瓣8.7远大前程)(4)

郝薇香小姐流连于各种场所,却从未遇上真正的爱情,父亲去世后,她和弟弟是直接继承人,但是弟弟的不思进取让父亲恐惧,因此父亲只是将很小一部分财产留给弟弟亚瑟,将更多的财产给郝薇香小姐。

郝薇香小姐成了镇上名副其实的富婆,不少男子谄媚,渴望郝薇香小姐能突然爱上他们,这样才可以名正言顺地享受财产。

情场高手康佩生就是这时候出现在郝薇香小姐的生活中,在郝薇香小姐眼中,康佩生纵情声色但不滥情,容貌俊朗且为人老实,他的专一更让郝薇香小姐着迷。

女人的爱太过绝对,认准了以后,便是赴汤蹈火。

她爱上了康佩生,这个衣冠禽兽的人,他就是郝薇香小姐的弟弟亚瑟找来一起骗取财产的情场浪子,他不费吹灰之力让郝薇香小姐爱上他,为他花钱,为他痴迷,为他疯狂,更在他们的婚礼上,彻底将郝薇香小姐抛弃,抽走她所有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念。

爱情,就是这样,有时候让人重生,有时又将人推向死亡。

郝薇香小姐彻底绝望了,她将自己禁锢在屋子里,几十年不曾见阳光,她穿着结婚当日的婚纱,尽管那婚纱已经泛黄、肮脏;她屋子里的蛋糕还在桌子上,尽管那里已经爬满了老鼠;她的表还停留在八时四十分,尽管那个时刻她的心已经死亡。

爱之愈深,恨之愈切。她是一个可悲的女人,为了爱而活,为了恨而报复,她余生活着的所有意义就是将养女艾斯黛拉培养成报复男人的工具,用美色将他们征服,用手段将他们抛弃,从艾斯黛拉幼时开始,就向她灌输着天下男人都是魔鬼的思想。

失去爱的郝薇香小姐走向了恨的极端,她的人格开始扭曲、变态,她用自己的行动向这个社会控诉,她要不遗余力地报复所有她能报复的人。

终于她发现她培养的“复仇工具”艾斯黛拉用冷漠去报复自己时,内心的仁爱开始苏醒,祈求皮普和艾斯黛拉的原谅。

郝薇香小姐冷酷、自私,但坏人未必真坏,也未必全坏,狄更斯对郝薇香小姐这一形象的情感是复杂的,他也能让读者透过郝薇香的冷漠看到她的温柔,在她冰冷的躯壳下看到一颗火热的心,在她冷血的报复后真诚祈求皮普和艾斯黛拉的原谅,在绝望过后选择放下。

一个人无论经历什么,良知永远不会泯灭。

在狄更斯的作品中善良和正义永远占有一席之地,而爱情的虚无缥缈恰是狄更斯对资产阶级弊端的抨击和批判,是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反映了狄更斯在宏观大背景下对人物命运的反思,阴暗必将被阳光所照耀,讴歌人性光辉。

远大前程狄更斯哪个版本比较好(豆瓣8.7远大前程)(5)

三、乔·加杰和比蒂:底层社会的平淡爱情,乱世中的清醒者

狄更斯在《远大前程》中对乔和比蒂的人物形象刻画是十分偏爱的,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乔和比蒂,他们爱情的圆满,是狄更斯理想主义的实现,也是晚年狄更斯对美好爱情的期盼,他用底层人平凡但真实的爱情,告诉世人爱不分国界,更不分阶层,是内心的悸动和惺惺相惜,是我们愿意为之付出的用心。

乔·加杰是我很喜欢的人物形象,他身处下层社会,却毫不悲悯,既使是一位铁匠,也做得十分用心,对待周围的人,他谦卑温和,对待妻弟,他能像朋友一样与之和平相处,将其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这就是放到现在也何其难得。

在皮普有机会去往伦敦时,乔的第一感觉不是兴奋,他更多的是担心,担心皮普的学识不能和地位匹配,他恳求比蒂多教些知识给皮普,乔对皮普充满温情,后来皮普身处在上流社会,想要跟穷亲戚乔和姐姐以及比蒂划清界限的时候,乔也只是默默承受。

最后皮普的理想变成一场空梦,身陷囹圄,乔仍旧是默默地包容皮普,替他还债并照顾他,还告诉他:我们永远是朋友。

远大前程狄更斯哪个版本比较好(豆瓣8.7远大前程)(6)

可以说《远大前程》这本书中,乔这一人物形象贯穿始终,他是爱的诠释者,也是爱的馈赠者,是狄更斯美的化身,更是在当时那个黑暗社会中所值得坚守的财富,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黑的夜空。

比蒂是狄更斯女性真善美的化身,充满着智慧和慈爱的光,她长相普通,但心地善良,仿佛和女主角艾斯黛拉是对立存在的,在皮普的姐姐遭到袭击后,比蒂毫无怨言地搬到皮普的家中照顾乔大嫂,她无私奉献、开导皮普,给予皮普真诚的友谊,给予皮普爱情的滋养,只是比蒂更懂得抓住合适的人,在皮普放弃比蒂后,认清现实,在乔大嫂死后数年,选择和乔在一起。

其实,乔和比蒂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类人,他们虽然都是身处下层的人们,但有所坚守,有独立自主的意识,更懂得爱情的忠贞不渝和金钱、地位等都没有关系,而是两颗心的碰撞。

狄更斯巧妙安排《远大前程》这本书中唯一一对幸福美满的爱情,其实就是在向我们诠释着身处在那样一个不公平的年代,身处那个毫无人权,最泯灭人性的社会,仍然有真挚的爱情,这是何足珍贵,是狄更斯对自由平等的追求,是狄更斯反抗意识、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展现。

爱情不是屈服与权贵,更不是随波逐流,是在经历一切之后的成熟,坚定美好的爱情是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前提下,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灵魂伴侣。

远大前程狄更斯哪个版本比较好(豆瓣8.7远大前程)(7)

结语:

《远大前程》这本书以小人物串起来整个故事,以当时社会的大背景和小人物的悲剧命运为主线,向我们展示了三种不同的爱情,反映了19世纪的英国乡镇生活的闭塞和人情冷暖,揭露了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弊端对人性的摧残与伤害。

因此,我们从主人公皮普、郝薇香小姐和乔的三段爱情故事入手,分析他们爱情的复杂和必然,反映了狄更斯对当时下层社会胆小、怯懦的批判;对中层社会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嘲讽;对上流阶层的孤傲、冷漠的痛击。也告诉我们,唯有爱才是救赎和看到美好的源泉和希望,愿我们每个人在选择爱情和婚姻的时候,都能擦亮眼睛,找到真正的归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