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角楼简介(你所不知道的美)

在北京故宫城墙的四个角上,各有一个玲珑奇巧的角楼,然而对于去北京故宫游览的旅客来说,如果没有导游的特殊引导,你很难会想到去看一看这四个静静地呆在城墙上的小楼。

说是小楼,但它其实它真的不是楼,因为它只是有三重屋檐的一层房子而已。

但就是这只有三重屋檐的屋子却惊艳了六百多年的时光。

故宫的角楼简介(你所不知道的美)(1)

对于故宫的庄严肃穆,对于宫殿的华美,对于花园的如梦似幻的绚仙,对于六院的缥缈,好像无需多说,因为这些我们学过课文,欣赏过图片,看过不知多少这样的宫廷影视剧,这些都让我们大饱了眼福,有了羡而欲往的冲动。

所以,当我们走进它的时候,心情是激动的,是澎湃的,是想跨步如飞的……想看它雄伟的大殿,想看它华美的金顶,想看它大殿里的龙椅……总之一切疑问和憧憬都想在最短的时间,最近的距离里统统收进眼睛装进脑袋。

然而,对于角楼,谁有想立马冲上去一看究竟的冲动呢?

故宫的角楼简介(你所不知道的美)(2)

春天的角楼

有人说,故宫的角楼是北京最美的地方,虽然这里面含有夸张的成分,但是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不可能不引起你的好奇心,不可能不引起你想一看究竟的欲望,它的美,到底美在哪里?

一、美在它奇思妙想的建筑构造

别说是故宫的角楼,就是它后花园里的一草一木院内的一砖一瓦都彰显着独特的设计之美,散发着永远耀眼的光芒。角楼,同样具有它的独特之美。

1、关于角楼,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古传到今

关于角搂,有这么一个美丽的传说,燕王朱棣在南京继皇帝位以后,想迁都北京,于是就派大臣到北京盖皇宫。他对这个大臣说:你要在皇宫外墙的四个角上,分别盖四座样子别致的角楼,每座角楼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

这皇帝老子的话一出,大臣发愁了,角楼盖倒不是难事,可这角楼上的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到底怎么安放?他愁归愁,但还得赶快想办法啊。于是到了北京以后,他把所有大工厂的工头、木匠们都叫了过来,跟他们说明了要求,并刻意强调说这是皇帝的旨意,你们必须在三个月内完成故宫城墙上的四座角楼。

工匠们也害怕了,这可是皇言啊,谁敢违抗,啧,赶快想办法吧,如果交不了工,这项上人头可是真不保啊!

故宫的角楼简介(你所不知道的美)(3)

明帝朱棣

转眼的功夫,一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工头和木匠们是一点头绪也没有,而恰在这时,一个卖蝈蝈的老人出现了,他挑着许多用秫秸编成的蝈蝈笼子在大声吆喝着,挂在外面笼子里的几只蝈蝈叫的正欢,木匠师傅心想,反正是烦心的事,该死的也活不了,不如买个蝈蝈逗逗趣。

于是他就买了个好看的笼子,想临杀头以前给自己找点趣儿,但当他买了以后,眼睛却突然一亮,这哪是蝈蝈笼啊,这分明就是一座精巧的阁楼啊,只不过在它里头装了几只蝈蝈!

他高兴地回到了住所,对他的战友们说:“大家快来快来,看看这是什么!”

那些无精打采的匠人们,哪有什么心情啊听他叨叨,死气沉沉地说:“别闹了,死到临头了,你还有这闲情逸致。”

谁知,这位匠人说道,大家都屏住气别出声,听我数数啊:1,2,3……十八有了;1,2,3……哈哈哈哈,七十二也有了,我们有救了!”

大伙一听都来神了,都赶快争抢着来看这个笼子,他们数着看着高兴着:“真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哎!”

于是他们在这个蝈蝈笼的启发下,终于在规定的时间里修成了造型独特独一无二的角搂。

2、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梗

故宫的角楼简介(你所不知道的美)(4)

一座屋子的九梁十八柱对于我们来说也许不难理解,但这 “七十二条脊”是一个什么东西,它怎么放怎么搭,别说理解,就是稍微一想都觉得烧脑子!

脊,最通俗的解释是指中间高起的部分,如:山脊,屋脊,书脊等。那么角楼上的这七十二条脊我们就能想象出它的样子了吧。

故宫的角楼简介(你所不知道的美)(5)

古宫殿上脊

小小的一个角楼,七十二条脊,它到底要怎么建,到底要怎么放呢?

我们不妨一起来看一看,了解一下吧。

在角楼的最上面一层,有四条正脊,八条垂脊,四条戗脊,这样伸指一算,十六条脊出来了。

中间的一层呢,顺城墙的两面大抱厦,每面各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两条戗脊,伸指一合计,又是七条脊,那么两面就是十四条脊。

朝城墙外的两面小抱厦,每面各有一条正脊,两条垂脊,两条戗脊,一合计五条脊出来了,这两面一加就十条脊了。再加上四条围脊,四条角檐脊,中间一层共有32条脊。

最下面的一层,各面的抱厦屋面都有正脊(围脊)一条,垂脊两条,合计下来就是十二条脊;再加上四条角檐脊,八条曲折的围脊,这一层又出来二十四条脊。

这样,上中下三层加起来就是猛一想让人烧脑子的七十二条脊。

也许看完以后,你的脑子还是一瓶糨糊,没事,这绝对影响不了角楼的繁缛之美,没有这种美,它惊艳不到现在,也震撼不了世界!

故宫的角楼简介(你所不知道的美)(6)

角楼的美

三、美在它的精巧独特的那些冠冕

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师梁思成曾经说过:“故宫建筑上的鸱吻、脊兽,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上的美丽冠冕。”

故宫的角楼简介(你所不知道的美)(7)

造型各异的脊兽

鸱吻,也叫龙吻或大吻,是古建筑中为了避火防雷而专门修建的建筑构件,其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相传汉武帝建柏梁殿时,经常遇到火灾,于是有越国的巫师建议说,在大海中有一种鱼,虬尾似鸱,出入伴随着大雨大浪,如果把这种鱼的形象放在屋顶上,就可以起到防火消灾的作用了。

于是从那时开始,便有鸱尾出现在殿角、殿脊、屋顶之上了。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蚩者,海兽也。 汉武帝 作 栢梁殿 。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今人多作鴟字,见其吻如鴟鳶,遂呼之为鴟吻, 颜之推 亦作此鴟。”

故宫的角楼简介(你所不知道的美)(8)

龙形鸱吻

初作鸱尾之形,一说是为蚩(一种海兽)尾之形,象征辟除火灾。后来式样有了改变,改成折而向上似张口吞脊,因名鸱吻。

角楼上的鸱吻和脊兽,不仅美,主要的还是它的多它的独特,一座不大的角楼上,光鸱吻就有九十个,脊兽则更多,要有一百四十四个,这样合计起来,一个小小的角楼上的吻兽就要有二百多个。

故宫的角楼简介(你所不知道的美)(9)

各种各样寓意不同的脊兽

你说,你眼花缭乱吧,你说这些造型精巧可爱的吻兽惊艳了时光吧。

除了这些美美的脊兽,角楼上还有二十八个张扬的翼角和十六个收敛的窝角。这些美,需要仔细看,因为它们在经历了近千年的风雨后,更有一番韵味与美丽。

故宫的角楼简介(你所不知道的美)(10)

翼角与窝角

四、美在它蕴含的传承古今的传统文化

故宫是古人聪明才智的结晶,是一本实实在在的传统文化教科书,它深邃的文化蕴涵在宏大的布局上,渗透在金色的屋顶上,镌刻在红色的砖墙里,传承在四季繁茂的花园里。

角楼,同样蕴涵有独特而深厚的传统文化,它四面四角的建筑蕴涵了“四正四隅,方方正正”的思想,翼角与窝角的凹凸了蕴藏“藏风聚气”的思想,屋顶大量的仙人走兽造型,不仅显示了古人高超的艺术水平,更显示了他们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

故宫的角楼简介(你所不知道的美)(11)

春天里的角楼

其实,角楼里蕴涵的传统文化,还包含了道家的了阴阳五行说等思想,如果想一睹真容,还真的得需要前去仔细观看,仔细琢磨。

故宫的角楼,它绝对不仅仅是城市的标志建筑,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它的作用主要还是在边防中的观察防御作用,《墨子》的《备城门》中就有每百步设4米高岗亭的记载。

因为古代的建筑一般比较低矮,而角楼建造在10米高的城墙之上,其视角绝对能满足驻守的士兵观察敌情的需求。

故宫的角楼简介(你所不知道的美)(12)

夏季里的角楼

当你站在高高的角楼之上,你能体会得到当年戍卫将士的风采么?

角楼,是故宫的守望者,它俯瞰了宫内的风云变幻,时光更迭;它俯瞰了宫外的时代发展和蓬勃生机,它是幸运的见证者,更是经历者和装满记忆的老者。

也许当我们站在河边欣赏角楼时,我们能感觉和触摸到它的美丽和大气,它的端庄和精美,它的沉静和睿智。

也许,它的美丽,会使你迟钝,迟钝到不知用什么文字赞美它,用什么语言形容它,但它不会计较你语言的贫乏,不会计较你对它的美的描述的欠佳,它会依然如故,依然绽放其永远惊艳的美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