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的十大特点(40年成就一部经典)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实际上能在阅读中做到的寥寥无几。但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个人始终坚持这个好习惯,并成就了历史巨作。

他就是宋代大学者洪迈先生。一生涉猎了大量的书籍,并养成作笔记的习惯,读书之际,每有心得,便随手记下来。集40余年的成果,用18年精力写成了《容斋随笔》,凡74卷。

资治通鉴的十大特点(40年成就一部经典)(1)

提起《容斋随笔》,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

《容斋随笔》是全书的总名,分为《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

《随笔》先后用了18年的精力,《续笔》用了13年,《三笔》5年,《四笔》不到一年;洪迈没有说《五笔》写了多少年,因为还没有按原计划写完16卷,只写到十卷遍去世了。

他为《四笔》写序时,是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九月,那么,自此以后至其嘉泰二年(1202年)去世中的五年左右时间,应当就是他写作《五笔》的时间。

积40多年的时间写出一部巨著,应该说是不多见的。之所以历时长久,主要是由其笔记体这一性质所决定的。显然,必须费时读千百部书,才能集腋成裘。

读这部书,就像是在书林中穿行,在文海中畅游,在史坛上俯瞰,在政界中视察。请听听明代河南巡抚、监察御史李瀚在弘治十一年(1498年)十月十六日对此书的一番评论:

此书可以劝人为善,可以戒人为恶;可使人欣喜,可使人惊愕;可以增广见闻,可以澄清谬误;可以消除怀疑,明确事理;对于世俗教化颇有裨益!

出身名门,勤奋博学

洪迈出身官宦世家,学识渊博,历经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个朝代,度过了79年的一生。

他热爱阅读,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道听途说中有价值的掌故、轶事及读书时受到的启发、产生的灵感等随手记下,历时40年,终成此巨著。费时读千百部书,方能集腋成裘。

资治通鉴的十大特点(40年成就一部经典)(2)

《容斋随笔》一经刊印,便受到宋朝文人雅士的追捧,当时宋孝宗曾当面夸赞洪迈:“此书很有好的议论。”

可以说,它是中国历代笔记小说中最有名,最有影响的一本经典著作

资治通鉴的十大特点(40年成就一部经典)(3)

资料丰富,议论精彩涉猎极广,成史政必读书目

《容斋随笔》承载了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笔记,以考证、议论、记事为中心,既有宋代典章制度,也有三代以来的历史事实、政治风云和文坛趣话。

洪迈在书中记载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也更正了许多流传已久的谬误。

资治通鉴的十大特点(40年成就一部经典)(4)

以资料丰富、格调高雅、议论精彩、考证确切等特点,超越众多的同类著作之上,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

也因为它广涉历代治乱兴衰、帝王将相、纵横韬略、处世为人、文坛趣事、历史珍闻等,补《资治通鉴》之不足,深受宋元明清历代大学者厚爱,为历代治国者所珍爱

资治通鉴的十大特点(40年成就一部经典)(5)

有裨于世教,有益于人心 拓宽人生格局,助力事业发展

读这部书,就像是在书林中穿行,在文海中畅游,在史坛上俯瞰,在政界中视察。书中经典的篇章,能够对我们的为人处世、事业发展,增添很多启示和成熟度

资治通鉴的十大特点(40年成就一部经典)(6)

  • 此书可以劝人为善,可以戒人为恶;
  • 可使人欣喜,可使人惊愕;
  • 可以增广见闻,可以澄清谬误;
  • 可以消除怀疑,明确事理;
  • 对于世俗教化颇有裨益。

一直想拥有一部书,放在案头枕畔,时时翻阅。世间有许多书可以省略不读,但这样的一本经典,不拿来读一读,实在有点可惜。

小编推荐这部《容斋随笔》有注解、译文辅助理解,阅读起来无障碍,零距离走进名著世界。

不朽的经典,凝聚了洪迈先生毕生的思想精华,不仅可以陶冶思想情操,更能拓宽人生视野。读完4册图文珍藏版,让你成熟做人,从容处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