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有效管理要讲究方法(禁忌或者是忌讳)

先讲一个故事:北京某大厂的一位管理人员Anna,985毕业,工作2年,被提拔为部门主管。当Anna被提拔为部门主管时,下属有5人,每次她安排工作时,下属不但不听从安排,还依旧找原来的部门经理汇报工作。这等于架空Anna,她一个人下班后常常躲在厕所里面哭,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Anna极有可能会被离职。因为大厂就这毛病……

为什么说有效管理要讲究方法(禁忌或者是忌讳)(1)

后来朋友帮Anna分析了原因:

1、你的领导(部门经理),要么不懂管理、要么就是不信任你。你首先解决的问题是获得直接领导的信任。如果你不能获得直接领导的信任,你会很快被离职。

2、当你获得领导信任后,你在下属5个人中,找出那个经常出风头的人,将其“修理”一番。如何修理呢?要么不断给他换工作任务,要么给他不管怎么做都完不成的任务等等。这个时候,你就等待这个人出错。一旦他出错,你就可以公开处理,但前提你需要你的直接领导认可你的处理。这里就需要用手腕了。

3、当你处理一个人后,其他人都会很听话的。但如果你处理不当,你可能也会被离职。需要多思考等等等。

Anna听完建议后,开始学习如何“玩人”、“搞人”、“人情世故”等,不到两个月,Anna把部门几个人收拾得服服贴贴。

为什么说有效管理要讲究方法(禁忌或者是忌讳)(2)

其实我想说,遇到这样的问题,不是所有人都像Anna一样有“手段”和“手腕”。管理的大忌是你没有“手段”和“手腕”,还去碰这样的事情,这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那么,对管理者来说,还有哪些大忌呢?

1、管理不只是“手段”和“手腕”,还需要系统的管理理论支撑和科学的管理方式方法。

管理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绝不是看一本书、或听一个课程就能学会的。真正的管理一定是在实践中淬炼而成的。比如一个博士毕业的人,未必比一个本科毕业的人懂管理。原因很简单,一个是理论,一个是实践。

把一个不懂管理的人放到管理的位置上,用不多久他就懂管理、就会处理事情和解决问题,唯一有差异的地方是:悟性高的人进步快;悟性低的人进步慢。

2、管理是一个在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没有捷径,也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点点的提升才能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很多职场人刚开始可能连自己都不会管理,但经过实践,就学会了自我管理;当学会了自我管理后,可以试着管理5人的团队,甚至后面的10人,50人,100人……很多人错误地认为,管理通过学习后,立刻可以管理上百人、上千人。这是大错特错的思维,不可取。

现在的管理中,常常会遇见这样一个问题,当你管理30人或50人时,你认为管理起来很得心应手。因为下属所有的工作,都可以被看见。但当公司人数短期内膨胀到500人时,你立刻觉得不懂管理了,感觉力不从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员工指数级增长时,任何组织都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其中就包含:1、组织的快速增加;2、组织的制度没有跟上。

为什么说有效管理要讲究方法(禁忌或者是忌讳)(3)

3、管理不会一帆风顺,而是在不断接受挑战后,慢慢地成长起来。管理的挑战不只是来自下属,还有平级、甚至是上级,这里就涉及到向下管理、平级管理、向上管理,还有内外部的各种管理挑战,当你晋升到更高层次的时候,你就需要面临企业的战略规划管理挑战,甚至是国际上的一些难题。

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管理更是靠实践获得的经验,然后在经验中不断提升、不断提高的过程。不是急于求成、立竿见影的事情。

但管理真的是可以通过学习 实践来提升能力的,国际工商管理硕士MBA就是这样一门专业,既可以提升硕士学位进行履历镀金,又可以系统提升管理能力。

工商管理硕士MBA的课程有:战略管理、公司金融、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市场研究、管理控制系统及商业计划、信息技术与管理、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管理、世界经济形势分析、国际化战略及全球化战略、国际金融报告与分析(具体课程还是需要参考具体院校学年情况)

为什么说有效管理要讲究方法(禁忌或者是忌讳)(4)

低级的管理是只盯着人看,中级的管理是盯着公司看,高级的管理是着眼整个市场、甚至是全球市场。在职场中,光有心机没有能力,才是最忌讳的。不论何时何地,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