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大高僧排名(民国四大高僧个个精通佛法)
宗教自古有之,如道教、佛教、基督教等等,都是历史悠久、传承久远的宗教。它们教人向善、传播正义,成了很多人心中的信仰。在我国,佛教虽然是个“外来户”,但是它在社会上的地位,却一点不比本土宗教“道教”低,在很多时候,甚至有压过道教一头的趋势。你看现在祖国大地上的佛教寺庙,一座比一座建得恢宏大气、金碧辉煌,而反观道教,似乎很少能看到什么像样的道观!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就连和尚们,也是吃得脑满肠肥、满脸油光,有的大寺院,还开公司,倒腾起了商业,一点也不像是个佛门清修之地。这些现象,都让人们对所谓的佛门圣地产生了怀疑,这世上,真的有一心向佛的得道高僧吗?其实,传说中醉心于佛道的僧人,是真实存在的。远的不说,近代的“民国四大高僧”,就是这样的人物!
才华横溢的弘一法师
提起弘一法师,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如果说起李叔同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李叔同在民国时期,可是一个名人,他才华横溢,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他留过洋,懂绘画和音乐;也学过传统文化,能写诗作词;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大才子,而“弘一”正是他出家后的法号!
关于李叔同出家的原因,众说纷纭,民间有传闻:李叔同年少时,迷恋上伶人杨翠喜,但这个红尘女子却被卖入了官家,后又嫁作商人妇,与李叔同失之交臂。这让李叔同心如死灰,为他之后的遁世出家埋下了伏笔!
39岁那年,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正式出家,取法号:“弘一”,成为了一名佛门弟子。自那以后,他潜心佛学、讲经著述、不问世事,久而久之,成了一名得道高僧。著名作家林语堂曾这样评价弘一法师:李叔同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才华的天才之一,也是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
一心向佛的“官二代”,虚云大师
虚云大师,原本姓肖,名古岩,其父肖玉堂是清末的泉州知府。出身于官宦之家的肖古岩,没有遂父亲的心愿,走上仕途,反而对佛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离家出走,跑到寺庙里当起了和尚,从此走入佛门,成了一名潜心修佛的出家人。
云游天下之时,肖古岩正好赶上八国联军侵华,他跟随慈禧的队伍,一路西逃,在终南山脚下,肖古岩改号“虚云”。光绪三十年,虚云的云游之路,来到了国外,他在泰国、东南亚一带传播佛法,皈依者数万人!
民国时期,虚云在上海成立中华佛教总会,在保护佛教寺产方面,虚云做了很多工作。他重修了昆明云栖寺、福州涌泉寺、广东南华寺等寺院,在佛教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抗日战争结束后,虚云曾在广东净慈寺举办超荐抗日将士法会,与会者达10多万人,轰动一时。新中国成立后,虚云是中国佛教协会的名誉会长,他召集僧徒,继续从事重修庙宇的工作,历时数年,将云居山真如寺修葺一新。虚云大师不仅在国内和东南亚蜚声佛坛,就是在美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力。纽约佛教禅宗中心专门为虚云修建纪念堂,将他的事迹镌刻于石碑之上。
一生勤俭的净土宗高僧,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是净土宗的一代高僧,被后世尊为莲宗第十三祖。之所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除了印光大师高深的佛学造诣之外,和他高尚的品德也是分不开的。印光大师一生勤俭节约、慈悲无私,信众们的供养,印光大师一律代为广种福田。对于自己的衣食住行,印光一向秉承的是能简就简的原则,仅仅是做到充饥御寒的地步,从不奢求华丽可口。灾荒动乱之年,印光还将自己的印书款捐赠出来,以作赈灾之用。
印光大师修佛数十年,皈依者不计其数,所印的佛书不下四、五百万册,对佛学的推广和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民国29年11月初4,印光大师圆寂,享年80。
“佛教革命家”太虚大师
太虚大师是一个有着深厚佛学造诣的高僧,一生所著颇丰,门人将其著述汇集成《太虚大师全书》一书。该书是佛教界的一本巨著,全书700多万字,里面包含了太虚的佛学思想、僧伽制度改革、人生佛教等等。
太虚大师在佛教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改革方面。他大力提倡的僧伽制度改革;太虚提出:要双管齐下,从出家的僧人和在家居士身上入手,整顿佛教。太虚一方面积极推动各地成立佛教正信会,宣传佛教;另一方面提出以“五戒十善”作为居士的根本,宣扬传统美德!他还提出了“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产革命”的佛教三大革命,在佛教界有着巨大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