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起源多少年(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二----现代人的起源)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二-----现代人的起源

作者:刘水龙

作者简历:1976年出生于河南省商水县平店乡平店村四组,北大光华本科毕业,获得北大最高奖学金,后来就读北大哲学系研究生。大学毕业后进入君安证券工作,2001年自营B股交易量一度占全国近半;服务于多家中央企业,承揽过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IPO、中海油债券经纪。现担任某投资公司总经理,经营几十亿资产,投资于股票、股权、期货、债权等领域。

8、黄种人进入北方取代棕色人种

(1) 黄种人N、O3、O1进入中华北部取代棕色土著

汉族起源多少年(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二----现代人的起源)(1)

1万年前,O1、O3黄种人分别北上,阿尔泰在与叶尼塞人人(Y染色体单倍群为Q)第一次混血的基础上,又与当时北上的两支黄种人发生了第二次混血,形成黄棕混血的黄种人北亚人种。东部阿尔泰通古斯混有较多的沿海支成分O1,但也混有很多内陆支成分O3(可能是进入文明时代后加入的);中部阿尔泰蒙古混有较多的内陆支成分O3;西部阿尔泰突厥也开始混入了大量的内陆支成分O3与N。

阿尔泰人在黄土高原(突厥)的故土被内陆支的黄种人(汉藏民族)霸占,生活在那里的阿尔泰人不是被屠戮就是向北面的家园逃窜,所以今天黄土高原的居民很少有阿尔泰特有单倍群C P的发现。

阿尔泰人在华北(通古斯)的故土遭到了沿海支黄种人的大规模入侵,不过,沿海支黄种人相对比较温和,与通古斯和平共处而不是屠戮,二者逐渐融合为新的民族---东夷,东夷的C成分相对浓厚。

新石器时代,阿尔泰人在阴山以北创造了以细石器/刮削器在生产工具中占优势的狩猎文化,与阴山以南以农耕文化为主的仰韶文化有明显不同。商族的母系祖先东夷从燕山地区南下到古河济之间的进程中,一部分阿尔泰人(蒙古群)也随之从大兴安岭山原南下来到商族祖居的赤峰市、朝阳市、承德市、北京市,创造了拉苏克游牧文化之一的夏家店上层文化。

后来的匈奴、坚昆、丁零、金山突厥等突厥部落,都是黄种人N居于统治地位的棕色C白色P混血人种。随着突厥人的西迁中亚,他们与当地的晚于吐火罗人到来的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也发生融合。 公元400年突厥族群的匈奴西迁,演化为保加尔人。公元600年蒙古族群的柔然人厌达人西迁,一部分被斯拉夫人同化,一部分被保加尔人同化。保加尔人的一支演化为目前的楚瓦什人,保加尔人的另一支被斯拉夫人同化为保加利亚人。 中亚北部的突厥族群可萨人、佩切涅格人、乌古思人、钦察人逐渐演化成目前巴什基尔人、库梅克人、诺盖人;后来一部分与西迁的蒙古人融合为鞑靼人。

黄种人乌拉尔支N-LLY22g跟随内陆支黄种人来到黄河上游,并进入突厥地盘,与O3一起征服了突厥,成了那里的主宰,原始突厥语(棕色人种C语言阿尔泰辅之白种人P语言吐火罗语)、汉藏语(O3)、乌拉尔语(N)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突厥-乌拉尔语。前3000年,N途经阿尔泰山,最终西迁至乌拉尔山,形成乌拉尔族群。 乌拉尔族群与当地的占人口多数的斯拉夫-日尔曼人(R)、克罗马农人(I)融合,形成芬兰-乌戈尔人,再后来分成三支向外扩散:向北的一支沿着伏尔加河上游进入北欧,演变为芬兰人、芬兰以北的拉普人(N占45%,I占30%,R1a占20%,R1b占5%)、爱沙尼亚人、莫尔多维亚(莫尔多瓦)人、乌德穆尔特人、马里人、卡累利阿人、科米人(黄种人);向西的一支演变为马扎尔人;向东一支,沿卡马河、越过乌拉尔山,进入西伯利亚,演变为汉蒂(奥斯恰克)人、曼西(沃古尔)人等。剩下的乌拉尔族群被称为萨莫耶德人,包括涅涅茨人(分布在北西伯利亚和乌拉尔山脉两侧,N占80%,R1a占10%,I占6%,R1b占4%)、塞尔库普人(N占7%,R1a占18%,R1b占6%,C占3%,Q占66%,被乌拉尔同化的古西伯利亚人)、牙纳桑人,他们生活在俄罗斯极北地区,是相对纯粹的黄种人。

黄种人沿海支和内陆支大规模来到北方以后,分别对当地的阿尔泰-棕种男人进行了杀戮和驱逐,但保留了阿尔泰-棕种女性(Gm血型是ag axg ab3st)以婚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北迁的黄种人的后代与阿尔泰-棕种的后代是同母异父。 当历史进入了阶级社会,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奴隶的需求使得黄种人对遭遇到的棕种男人不再灭杀。那段时期黄种人才到达的边缘地区,比如青藏高原、蒙古高原、日本列岛,棕色人种的成分C和 D被大量地保留了下来。

(2) 突厥语民族

世界范围内,突厥语民族有一亿人;在中国突厥语民族900万人。突厥语的分类如下:

①. 东南语支(察合台语支或维吾尔语支),包括乌兹别克语、维吾尔语、裕固语(又称撒里畏兀尔语)、撒拉语。

②. 西南语支(为古思语支或土库曼语支),包括土耳其语、加告兹语、土库曼语、阿塞拜疆语。

③. 西北语支(基普查克语支),包括吉尔吉斯语、哈萨克语、卡拉卡尔帕克语、诺盖语、库梅克语、巴什基尔语、鞑靼语、卡拉伊姆语、卡拉恰伊-巴尔卡尔语。

④. 东北语支(阿尔泰语支),包括图瓦语、哈卡斯语、阿尔泰语(卫拉特人,是被满清剿灭的准噶尔人的幸存者)。

⑤. 哈拉伊语,与其它突厥语歧异很大,通行于伊朗。

⑥. 雅库特语,有时也被划入东北语支。

⑦. 楚瓦什语,因与其它突厥语差别极大(有许多古老特征),被看作阿尔泰诸语言的一个独立语群。

汉族起源多少年(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二----现代人的起源)(2)

汉族起源多少年(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二----现代人的起源)(3)

汉族起源多少年(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二----现代人的起源)(4)

汉族起源多少年(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二----现代人的起源)(5)

公元前300年,匈奴人(前突厥语,Y染色体以Q、C、N为主)强大起来,并扩散到整个草原。公元100年,汉王朝击败匈奴,一部分匈奴西迁,一部分匈奴臣服于汉朝。匈奴的西迁,实际是使得很多突厥语部族进入了中亚和东欧,钦察人就是这个时期进入东欧;保加尔人则一直进入东欧腹地,后来的保加利亚就是用这个突厥人部落的名字命名的。公元500年,突厥阿史那家族兴起,建立突厥汗国,控制整个蒙古草原。1300年前,唐朝强大起来,并向草原和中亚扩张,唐朝先后击败了东、西突厥,突厥开始大举西迁。

铁勒时期,铁勒的核心很可能是N类型。突厥汗国时期,可能突厥人的主体东部为C,西部为R1a,并且都有少数N。西部突厥从公元6世纪起开始西迁,并同化了当地的民族。唐朝征服西突厥后,西突厥人加快了迁徙。

突厥人不是野蛮人,而是有高度发达组织的部落集团,文化上受到唐朝的影响,社会组织能力很强,游牧经济模式也很适合中亚地理气候,其对中亚土著人的同化是非常成功的。有"一旦突厥化,就永远突厥化"的说法。至公元15世纪,中亚的突厥化就基本完成了。

中亚的情形是,西部突厥人的R1a,同化了当地的G、I、J、R1b等成分,同时东部草原突厥人的迁入带来了一定的C和N,汉人、蒙古人同时也带来了C和O,阿拉伯人的迁入提高了J的比例,印度人H、L有零星迁入,这些都造成了中亚地区基因多样化。

13世纪,蒙古人以不可抵挡的气势征服了中亚,大量的蒙古部落迁入中亚,深深影响了中亚北部的居民,今天,哈萨克人的基因和蒙古人高度一致,60%的C和10%的O,都和东亚蒙古人一样,同样过着游牧生活,只是说突厥语而不说蒙古语。但值得说明的是,哈萨克人的父系几乎完全来自东亚草原,但母系却有大量中亚—欧洲成分,所以看上去外貌和蒙古人略有不同。

公元1500年,萨彦岭一带的一个古老民族向西南迁徙,其后代就是吉尔吉斯人,吉尔吉斯人和蒙古草原西部的很多蒙古语部落(如Khoton人)有亲缘关系,基因也十分接近,是以60%的R1a为基础的,少量的C和O。

公元1000年,一支东北萨彦岭地区的突厥部族,开始向西伯利亚进发,同化了当地的古亚细亚语居民,形成了分布在300万平方公里广阔土地上的雅库特人,突厥人带来了语言,但没有在基因上造成冲击,今天90%的雅库特人为N3。雅库特人大约35万人。 图瓦人有大量N,尤其是N2。图瓦人有大量的Q*,但没有汉族人的Q1,所以新石器时代晚期,Q的分布可能相当广,从北亚到东亚,再到北美洲、南美洲。

中亚被突厥同化后,当地的突厥人不甘寂寞,先后侵入了西亚和印度,建立了很多王国,今天伊朗北部和阿塞拜疆还有超过1000万人在讲突厥语。 公元1300年,一支中亚古老的突厥部落,开始只有几百户,不堪蒙古人的欺凌,从中亚一带迁徙到了西亚的土耳其境内,并得到了东罗马帝国的庇护。这区区几百户人的后代却建立了强大的地跨三洲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由于起初人数非常少,虽然历史书上记载这几百户的突厥人长着"扁平的脸、细小的斜眼睛、小鼻子、矮胖的身体",可以说典型的蒙古人种,但今天土耳其几乎找不到多少这种体貌的人,今天的土耳其大部分是被突厥同化的当地土著的后代。

西亚的突厥几乎全是白人了,黄人成分越来越少。以土耳其人为例,523人个,C*、C3和O3加起来才8个人,N有20人,Q有15人。

汉族起源多少年(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二----现代人的起源)(6)

东欧的鞑靼人里面,克里米亚鞑靼有少量的东亚人成分,而喀山鞑靼人则基本和俄罗斯人更接近,尤其喀山鞑靼人没有C3中的成吉思汗的簇,术赤的血统可能有问题。

汉族起源多少年(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二----现代人的起源)(7)

汉族起源多少年(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二----现代人的起源)(8)

(3) 蒙古族

汉族起源多少年(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二----现代人的起源)(9)

N1(M128,现名N1a)、N2(P43,现名N1b)、N3(Tat,现名N1c)。

蒙古族的底脯是C3北支,祖源是东胡—鲜卑---柔然---室韦,他们父系跟澳大利亚是远亲关系,都属棕色人种,但母系跟华北汉族同源。

芬兰人N先于堂兄弟O3从横断山区北上,到达黄河上游,然后在蒙古高原、满洲与棕色人种C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终N除部分融合于阿尔泰民族之外,大部分被逐出蒙古高原东部和满洲地区,只在蒙古高原西部、北部留存了下来,他们就是后来的铁勒民族;部分继续向北极迁移,形成雅库特人的血缘祖先。留居蒙古高原的N,在与阿尔泰民族的长期征战与交往中,逐渐被人数众多的棕色人种土著同化、融合,叠加也同时到此的叶尼塞部落Q的影响,形成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而没有与棕色人种土著--叶尼塞河Q发生融合、主动或被动继续向北迁移到北极地区的芬兰人,仍操原有的芬兰乌戈尔语系。

黄种人O来到了中国本部后,屠杀了大部分的棕色人种土著C,成为中国本部的主体民族,并以农耕为生。中国本部与蒙古高原、满洲大致以今长城为界,与北部的棕色人种阿尔泰民族形成对峙,阿尔泰民族以游牧、渔猎为生。黄种人O之所以未能越过长城,全面征服棕色人种土著C,气候的苦寒、塞北不适合农耕应该是重要因素。

O 虽然未能整体跨过长城,去征服塞北的阿尔泰棕色土著,但是有记载的文明史以来,仍零星乃至成规模地、主动或被动地进入蒙古高原东南部和满洲地区,并在今日的蒙古族和满族中留下了明显的基因痕迹。

2001年文波的复旦博士毕业论文,里面有组赤峰蒙古族的数据,60个蒙古族中,O3为31例,C为13例,O3比例高达51.7%,而C只有21.7%。对比其他地区的蒙古族中的O3比例,如呼和浩特O3所占的比例为17.9%(7/39,文波,2001),海拉尔为28.9%(13/45,薛雅丽,2006),新疆蒙古族为1.7%(1/60,文波),可以明显的看出,赤峰当地蒙古族中,有非常明显的汉族影响。 在广阔西部蒙古地区,如外蒙古西部的乌梁海蒙古、zakhchin蒙古、图瓦蒙古、khoton蒙古人,O3的比例大多只有1--2%,而欧洲卡尔梅克蒙古人O3几乎可以忽略不记,但其C3的比例却高达70%!保持了东亚原始的蒙古人成分,结合文波新疆蒙古族中O3比例为1.7%,可以看出,在西部蒙古人中,O3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在布里亚特蒙古人中,O3的比例三组数据分别为0%、0%、2.5%,是十分少见的。

汉族起源多少年(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二----现代人的起源)(10)

从宏观的角度上看,整个东部的蒙古族,包括外蒙古喀尔喀人(尤其乌兰巴托)、内蒙古中部喀尔喀方言区、内蒙古东部科尔沁--喀喇沁方言区,都有强烈的汉族影响。而西部蒙古语人群,受到汉族人影响较少。

汉族起源多少年(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二----现代人的起源)(11)

汉族人迁居蒙古特别是东蒙地区,是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红山文化时期,就出现了O的身影。敖汉旗宝国吐乡大甸子村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喀喇沁旗永丰乡大山前的夏家店上层文化,则出现了近半的O3。 从燕国北却东胡一千余里、五胡北朝时汉人逃亡或被虏至赤峰地区、契丹时幽云与赤峰政治合一,汉人就不停地流入内蒙东南部。元朝时,汉族人或是商人、降将、战俘等,更是大量进入蒙古地区并留居下来,这些人在东部蒙古留下了痕迹。而清朝晚期,华北汉族迁入蒙古,如给蒙古王公种地而成为蒙古人,曰为"随蒙",又如进入蒙古地区从商而留居下来(山西等地有传说:蒙古地区喇嘛多而世俗男性少,汉人男性商人去做买卖往往会被留下结婚),大量的汉族成分进入蒙古人中。

(4) 满族

单倍群C在中国各地群体中的分布数据如下:

汉族起源多少年(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二----现代人的起源)(12)

汉族起源多少年(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二----现代人的起源)(13)

韩国学者采集的新宾满族Y染色体单倍群数据:

汉族起源多少年(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二----现代人的起源)(14)

汉族起源多少年(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二----现代人的起源)(15)

Y染色体单倍群C3在黑龙江满族、辽宁满族与辽东新宾满族的分布呈现"北高南低"态势,和北亚西伯利亚族群及阿尔泰-通古斯族群有紧密的相关性,达斡尔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通古斯语族Y染色体单倍群C极为高频,高达30~60%,与黑龙江满族高比例的C3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辽东新宾满族C3较为低频,与北方通古斯族群有明显的差异性。而单倍群O3在黑龙江满族、辽宁满族、辽东新宾满族等呈现"南高北低"态势,辽东新宾满族Y单倍群O3系高达54.13%,与辽东汉族及其关内汉族有很大的相关性,其中辽东新宾满族中的O3a1c-002611高达21.21%,是新宾满族中最多的单倍群类型,最可能起源于山东半岛。O3a2c-M134和O3a2c1-M117各占11.26%、12.99%,最可能追溯至燕人群体及其华北汉人。

满族Y单倍群O3的起源追踪:

汉族起源多少年(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二----现代人的起源)(16)

小河沿文化是以敖汉旗小河沿乡(今名四道湾子镇)遗址命名的,晚于红山文化而早于夏家店文化,时代与中原庙底沟二期文化相当,公元前3000年左右。红山-小河沿文化居民Y染色体以N为主体,但均无O3。红山-小河沿土著居民N与新来的龙山人O3融为一体,共同创造夏家店下层文化(商朝时)。辽东半岛大汶口-龙山文化遗址、夏家店文化遗址,是东北满族O3血统最早的由来。

孤竹国诞生于商朝初年,是在今冀东、辽西地区建国较早的子姓侯国之一,系商朝在北方的重要诸侯国。兴于殷商,衰于西周,亡于春秋,齐桓公发动北伐打击山戎,同时灭掉了孤竹国,孤竹国灭亡了,纳入燕国的疆土,孤竹人分别融入山戎或燕人群体。燕国在东北南部设立郡县以后,燕国的居民不断迁入辽西一带,与当地土著民族杂居。燕国主要人口集中于现在的河北、辽宁一带,经过两千年的艰苦历程,燕人不断与逐渐流入东北的齐人、齐化的赵人融合,逐渐形成东北官话的雏形。按汉代学者杨雄所著《方言》中划分十二大方言区,河北、辽宁一带属于"燕、代方言区"。目前华北汉人Y单倍群O3-M134/M117非常高频,显然是满族O3-M134/M117的重要来源。

汉族起源多少年(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二----现代人的起源)(17)

明初置山东行省,后改称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包括山东、辽东半岛。据葛剑雄《中国移民史》资料,列出胶东移民有关事件如下:①、洪武四年,闰三月,迁北平、山东二省元汉军46705人于北平诸卫。五月,明军从山东登州渡海进入辽东。 ②洪武七年,一月,迁山东青州、莱州军人11394人于辽东定辽都司。明代辽东汉人大多数是从山东半岛迁过来的。 努尔哈赤出生于今抚顺市新宾县,曾以明朝边关属臣的身份,为大明保边御疆,后来,叛明攻占辽沈,大量汉人被掠,成为家内奴或从事生产的奴仆。为了扩大兵源,努尔哈赤又从汉人中抽壮丁,编为汉八旗。除"从龙入关"的辽东汉军(俗称陈汉军)不在出旗之列外,汉军八旗组织中的其余部分(如入关后归附者、原属于三藩所部者 等)皆在出旗之列。新汉军出旗后,留在八旗之内的已基本是陈汉军后裔,他们早在清初就已满化,从满俗说满语,来华法国传教士白晋在其著作《康熙大帝》中将他们称作"鞑靼化的汉人"。乾隆末年,由清朝官方编纂的《国史列传》中更将汉军名人列入《满名臣传》之中。至清末,旗内满洲、蒙古、汉军之界限更是早已消逝,旗人群体产生了共同的心理状态。故而在民国之后,汉军后裔大都选择认同满族,已不被汉人看作是同胞。可见,汉八旗确实是满族Y-O3的主要源流之一。

早在1860年,面对沙皇俄国对东北地区领土的蚕食,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就上疏朝廷,呼吁废除清朝前期制定的民族隔离政策,开禁放垦,鼓励移民,以向关外移民的形式充实东北,巩固边疆,后获得清政府采纳。于是山东、河北等地汉民纷纷进入东北地区垦荒、贸易和谋生,这个过程持续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数百万关内汉民移民到东北地区,这一史实被称为"闯关东"。十九世纪中叶,山海关大门敞开,"闯关东"浪潮迭起,中原文化向东北地区大规模挺进,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了1830万。" 满汉通婚"律令被废除后,东北满汉通婚现象普遍,这时期汉人人口已超过满族人口数倍,满汉通婚促使了东北满人血统急剧汉化。满汉通婚后、子孙从满俗者,是满族Y-O3的主要来源之一。

满族Y单倍群C3的起源追踪:

满族及前身女真、靺鞨、肃慎本来就是棕色人种土著,连同西邻东胡人、北邻西伯利亚土著,都以C3北支为主,他们得以在黄种人的压力下顽强地生存下来,完全是因为东北亚过于寒冷的气候,阻挡了黄种人O3北上的意愿和能力。东周时,赤峰北部林西县井沟子遗址西区的颅骨在种族特征上归入蒙古人种北亚类型,Y染色体全是12例C*,证明了包括满族在内的阿尔泰蒙古和通古斯族群,他们的底脯就是Y-C3。

女真人基本形成民族形态大约在北宋,因为居住地点、语言、风俗相对接近所以称谓相同而已。后来生女真的完颜部逐渐强大,征服了各个女真部落,建立金国。明朝在今东北地区设立三个卫所,分别称作称作野人女真、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野人女真与之前金朝的女真族有较近的血统关系,但因为金灭亡后长期与东北民族融合,后来不少部落被排除在满族之外,变成现在的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尼夫赫人。海西女真源自蒙古边缘的部落,其血统为女真、蒙古各占一半。满洲是建州女真中的一个部族,明朝后期开始崛起,征服了东北各部族,武力吞并海西女真后,把海西女真、野人女真的一部分和建州女真融合,并把归顺的蒙古和辽东汉人统一称谓为"满洲",这就是现代满族的前身,所以说满族是一个政治合成民族。周众所知,蒙古人Y-C3极为高频,高达50~60%。蒙古八旗不仅是满族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满族Y-C3的重要来源之一。

(5) 朝鲜族

汉族起源多少年(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二----现代人的起源)(18)

汉族起源多少年(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二----现代人的起源)(19)

朝鲜的Y染色体单倍体类型,主要是O2b和O3,其次为C3、D2、Q1、O1、O2*、N*、N1等类型,它们有着不同的起源方向。

朝鲜族的核心类型O2b,约占37.3%,可能是朝鲜语的来源。大致是1~1.5万年前从东南亚地区北上,并和O2a人群分化,最终扩散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在朝鲜以外的地区,O2b主要分布在日本(31.9%)、越南(4.7%)、满族(3.8%)等民族中。但日本人主要是O2b1,和朝鲜人的类型并不一致。汉族尚没有发现O2b。

O2b的近亲,是O2a、原始型O2*。O2a在苗瑶语(Hmong-Mien)、壮侗语(Daic)、南亚百濮语民族中,比例高达60%以上,在中国北部的中国鄂温克族、赫哲族中也有低频率出现,O2a在北方汉族出现频率小于3%,为华南人群向北扩散的结果。O2*原始型,则广泛分布在东亚地区,尤其汉族、朝鲜族、日本等人群中都有分布。

朝鲜族的第二核心O3,占比高于40%。O3的主要类型是O3a5—M134(旧表示O3e)、O3a—LINE1(旧O3c O3d)。

D2只分布朝鲜半岛和日本地区,在日本Ainu人中达到最高,为87%,其次冲绳人55%、日本大和民族29.5%。在朝鲜人中,不同的取样有差异,但一般为3~6%,D类型是非常早达到的东亚的古老居民的后代,在东亚的分布非常广,汉族中的D大概为1%,主要是D3和D1,与朝鲜不同。

C在东亚分布很广,其中又以C3-M217分布最广。C3可能最早分布在华北地区,O人群北上后,其被驱赶才迁徙到了东北,之后逐步扩散到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在朝鲜人中比例为9.3%,与南部汉族相当,但高过北部汉族的(4.5%)、日本人(3.3%),可能与蒙古族和满族土著一样,都是C3*,而非汉族越南族的C3d、亦非西伯利亚土著的C3c。

朝鲜语和通古斯语关系密切,虽然从父系血统上朝鲜多是黄种O类型,但是从语言上看朝鲜人基本被棕种通古斯人C同化,这说明朝鲜民族最初很可能是以外来移民的方式不断融入当地棕种C3通古斯民族,而不是像汉族一样征服当地棕种民族,汉族是以O3单倍群为主体,而朝鲜族O1、O2、O3都有一定比例,反映出朝鲜族是不同类型黄种人分批进入棕种通古斯人区域,不断被通古斯同化的过程。

Q1(M120)是典型的华北汉族和一部分藏缅语人群的标志性基因,在各地汉族中出现频率在4%~10%之间,在境外只在越南人、中亚东干人和朝鲜人中发现过。在朝鲜人中,Q1出现频率1.3%。

O1(M119)是典型的百越基因,历史上百越可能是一个很大的民族,并且曾经拥有过很发达的文明,后期,汉语部落向东南扩展,百越开始朝不同方向迁徙,并给北亚、东北、东南亚各地带去了O1类型,在朝鲜人中,O1出现频率比较低,为2.1%。

N*和O是近亲类型,其发源地也是中国西南部地区,N的三个主要类型为N1、N2、N3,N1主要是东北亚地区(尤其是汉族和朝鲜族),N2为中亚和蒙古,N3为西伯利亚和通古斯各族,N3和N2在欧洲北部也有分布。朝鲜族中的N为N1 N*,和北部汉族最接近。在西伯利亚各族中,N3的比例非常高,如Yakut人超过70%,而朝鲜人完全没有N3分布,两者没有族源关系。

(6) 大和族

汉族起源多少年(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二----现代人的起源)(20)

日本列岛在棕色人种绳文人到来时还可以通过大陆架很容易地到达,而当黄色人种来到东北亚时,已成为茫茫大洋相隔的海岛,是黄种人传说中的蓬莱仙岛。现在北海道的虾夷人和种子岛的部分居民就是绳文人(D2-M55)的后代。日本的黄种人----弥生人,是春秋战国之后从中国大陆迁入的东夷人(O2 O1)、汉族人(O3)、通古斯人(C),弥生人在九州岛登陆(部分通古斯人,比如尼夫赫人,通过库页岛登陆北海道),然后向本州岛及更东北方向扩张的过程中,对旧石器的绳文人进行了征服和奴役,造成了日本绳文人比例的下降。但是到1800年,本州岛的北部和库页岛,都还是虾夷人的领地。 从日本各地的遗传结构看,棕色人种的遗传比例虽然是从西往东递减,但各地的该种成分都不在少数。所以日本人总体上应该算是两个人种的混血。

日语主要是来自从朝鲜东渡过来的弥生人的语言,跟朝鲜语一样,接近通古斯语。

朝鲜半岛的情况比较复杂。因为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以后,有过若干次大的移民,现在韩国各地以至中国的朝鲜族从Y染色体都看不出太大的区别(Kim SH_2010)。但古代,高句丽、新罗、百济,还有更早的三韩和汉四郡,其Y染色体组成有区别。首先O2b-M176相对O3-M122的比例,日本比韩国要高。其次O2b*-M176(x47z)与O2b1-47z的比例,韩国比日本高得多(朝鲜O2b* 22.5%,O2b1 8.9%,而日本本土O2b* 7.5%,O2b1 25.3%)。这说明去日本的朝鲜半岛人是一个以O2b1-47z为主的群体,后来朝鲜半岛又融入了大量汉人(O3)和O2b*较高的人。

(7) 藏族

藏缅族群不断南下,占领了原属棕色人种的和兄弟民族百濮的很多地盘,并与之通婚,融合成现在的藏族人、羌族人、氐族人、彝族人、缅甸族人、蜀人、巴人(土家族)人。

藏族是秦汉时期藏缅族群中的两支唐旄发羌(仙女),南下进入青藏高原,与当地的棕色人种土著雅砻(猕猴)混血而形成的。现在的藏族人的遗传结构还能看到大量的D 型Y 染色体(当然O3型染色体占50%以上)。而观察藏族的面貌特征,甚至在同一个村子中,也会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样式,有的人是挺拔的羌人的面容,有的人则是敦圆的棕色人种面貌,肤色的差异也很大。氐族现在仅存于四川和甘肃边界地区,有着惊人的Y 染色体遗传结构----全部的D 型,说明他们是棕色土著的后代,并且在汉藏语中,"氐"就是"底层"的意思。羌人来到青藏高原,把原本就在这里的棕色土著称为"氐族",因为他们"原抵"就在那里。羌族也含有部分的D 型,但还是以O3 为主。

另外,整个藏缅族群由于在黄河上游老家跟C融合的厉害或者因为后来匈奴、鲜卑、金山突厥、契丹、蒙古的影响,所以现在都含有10%以上的C的血统。

汉族起源多少年(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二----现代人的起源)(21)

(8) 越南京族

早在2.5--5万年前,已有棕色人种C、矮黑人D在印度支那居住,是越南地区最早的现代人,但后来男子都被原始百越/壮侗族群 雒越人(O1居统治地位,民众多O2 O*)所驱逐、屠杀,女子则被同化。

到了秦汉,由于中央政府与南越政府的战争,以及一直持续到三国东吴时期的政治压力,包括雒越在内的各个壮侗族群不断西迁到贵州、广西西部、老挝乃至泰国北部的大山里。越南北部和广西东部的东京湾(北部湾)沿岸渐渐空虚。而到了东晋南北朝,由于北方草原民族的入侵,汉族中央政府已经不关注这一地区。虽然越南北部的城镇可能有中国官员、军士的后代,但广大农村地区并没有大量汉族移民。京族于是从老挝山里东下河内(东京)平原,占据了空虚的广大越南北部农村,成为了越南北部的主体民族。加上雒越本来就有O2 O*血统,所以,当时的京族几乎接近于纯血民族。但既然城镇里大量的汉族士兵和官员后裔存在,和之后也有大量汉族官民陆续来到越南北部,所以,融合到现在的京族,贵族多是华夏血统、平民多是南亚血统。

越南京族语,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京芒语支(京芒语支有10个语种:阿兰Arem、玛倰、哲Chut、仜Hung、土Tho、侼、芒Muong、仰、阿何、京Kinh)。 京族语最初没有声调,直到很晚近才形成声调;最初没有任何汉语词汇,后来随着中越交流频繁,也借用了大量汉语词汇;同时,随着与壮族的长期交流,也具备部分壮侗语的特征。目前,芒语与京族语一样,也在越南的北方有分布,同样受到汉语和壮侗语的影响。 其他京芒语支的语种都分布于老家老挝中部甘蒙省,是纯粹的孟高棉语言,无汉语和壮侗语的影响。

东亚不同语系(民族)的Y染色体结构

汉族起源多少年(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二----现代人的起源)(22)

注:Inuit因纽特/爱斯基摩, Palaesiberian古西伯利亚,Yeniseian叶尼塞,Japonic日本,tibeto-burman藏缅,Sinitic中国,hmong-mien苗瑶,austro-asiatic南亚,tai-kadai侗台,Austronesian南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