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思维(成语之中觅文心)

有这样一则话:诗无铁律,文无定法存乎一心,妙笔生花这可能是诸多文人总结出的话至于出于谁口,恐无可考了我是这样理解的诗和文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诗和文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如果停留在过去某一阶段,那么,诗和文的生命也就停止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成语思维?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成语思维(成语之中觅文心)

成语思维

有这样一则话:诗无铁律,文无定法。存乎一心,妙笔生花。这可能是诸多文人总结出的话。至于出于谁口,恐无可考了。我是这样理解的。诗和文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诗和文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如果停留在过去某一阶段,那么,诗和文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五四运动以来,新诗和白话文走向了时代发展的舞台。但是,中国的新诗是在古体和近体诗词中发展起来的,仍然和中国的文化血脉相连。近几年以来,中国传统诗词绝地突起,反映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求和向往。但是,传统诗词的发展是要和时代同步的,要为新时代发声,要为新时代歌唱。这不是简单套用旧格律旧词谱所能凑效的。许多诗家探索,中国新诗的方向在何方?什么才是新时代的诗作。文为时而用。文学创作的深厚根存在于广发民众的实践之中。离开了这一伟大实践,文化血脉就要枯竭甚至停止。因此固守旧律就要束手待毙。

实际上,中国新诗创作不乏名篇。义勇军进行曲就是新诗的绝唱。她也当之无愧地成为我们的国歌。三四十年代,贺敬之的《回延安》,李季的《王贵和李香香》,《黄河大合唱》等堪称千古华章。诞生于六七十年代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更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和新时代文化结合的典范。

我进入头条,也写了一些诗作和漫谈。严格地说,那只是一些顺口溜或者打油诗而已。不是为了图名利,而是为了心情舒畅。应该承认,我是门外汉。欢迎各位诗家点评斧正。但是也有人横加嘲讽。这里,我想起一句话,好为人师者,未必是良师。人云,说一丈不如做一尺。既然你以为非,为何不做一个是呢。做出来比一比,优劣立现。说起词牌,灿若繁星。即便同一词牌,古人也是各有千秋。不然,不会出现什么某某体了。

格律和意境,是诗词创作的形式和灵魂。格律是形式,意境是灵魂。二者的完美结合就是珠连璧合的珍品。况且格律也是要创新的,意境也是要提高的。窃以为,初学者首先要敢于写,敢于创作。只要能把自己的心情恰当地表现出来,那就是好诗。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