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趣味测试为什么让人觉得很准(两个有趣的行为心理测试)

本文核心思想——

从两个有趣的心理测试作为类比,再次论证:“无”是认知之外的客观存在,“有”是认知之内的主观映像,人类由“客观存在”在认知中产生的“主观映像”,生成对于“名”的概念和定义,从而产生“万物”的类别划分——这就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内涵。所以“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揭示的是我们人类自身的认知规律,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自觉地践行“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道德”习惯,从而指导我们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的实践活动。

有人对我关于“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理解不接受,认为我说的是“玄学”。我们不妨先来做两个行为测试——

第一个测试:目视前方,做一个金鸡独立的姿势。你可以心里默默数着数,看自己能坚持多久。如果你的身体没有毛病的话,一般都能坚持很久。

接着,仍然是金鸡独立,不过这次要闭上眼睛。你仍然心里默默地数数,看能坚持多久。除非受过特殊训练,一般来说闭着眼睛金鸡独立,很快就会站立不稳。

第二个测试:找一条街边的盲道,你从盲道上很平稳地步行,想走多远就能走多远。

然后发挥你无限的想象力:假如这条盲道是悬在20米高的空中,也就是说在你的想象中,将盲道两边的街砖想象成不存在了,你在这条悬空的小道上能走多远?除非是杂技演员,一般人估计想象一下腿就软了。

心理趣味测试为什么让人觉得很准(两个有趣的行为心理测试)(1)

透明的玻璃栈道让人心无着落

为什么会这样?道理很简单——之所以闭着眼睛就不能独立站稳太久,是因为你的眼里少了参照物,导致维持平衡的大脑和身体机制失灵;之所以你不敢在悬空的小道上行走,也是因为你的眼里少了参照物,导致维持安全感的大脑和身体机制失灵。

那么“参照物”是什么?就是外部的客观环境。身体和大脑维持平衡感和安全感直接来源于“参照物”吗?当然不是,身体和大脑维持平衡感和安全感的直接信息源是大脑对于“参照物”的加工处理图像,但这个图像来自于“参照物”,所以当你眼前没有了“参照物”,大脑中的“信息图像”也就没有了,你的身体和大脑就不能维持平衡感和安全感。

这个原理可以扩展为我们的认知过程。我们要正确的认知,必须要有来自于外部的“参照物”,这个参照物就是客观自然,在《道德经》的表述就是“无”。我们看到或感知到了“参照物”,我们的心里就有了依托,在《道德经》中的表述就是“有”。

在上述的两个测试中,“少了参照物”是参照物不存在了吗?当然不是,在第一个测试中是“参照物”因“闭着眼睛”而看不见了;在第二个测试中是“假设它不存在”而离开我们的意识了。

所以,“无”不但不是不存在,而且是真实的存在;“有”不但不是真有,其实只是一个“映像”。

“有生于无”即“映像来自于真实的存在”;“天下万物生于有”即“对万物的认知来自于真实的存在在认知中产生的映像”。

许多《道德经》解读者对“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解读是站在“解释”的立场上,试图以自己有限的认知来“解释”万物的生成,比如【解读道德经的典型错误之5】

这类“解释”一般喜欢用“生物”的繁殖来进行类比。有的用婴儿的出生,说辞是一样的。如果不用生物,就会说一种状态“有”了,就意味着另一种状态“无”了,比如“有”了桌子,就是“无”了木料。如果再往大了说,说到太阳系、银河系,就会搬出奇点论、宇宙大爆炸论来作为论据,唬得人一愣一愣的。

对于“解释”学的论调,我可以用一个例子进行反驳:“宇宙”算不算万物?如果算的话,宇宙生于“有”可以用大爆炸论、奇点论来解释,那么“生于无”如何解释?你总不能说宇宙是凭空被上帝造出来的吧?当然,如果你不承认“宇宙”是万物,那我就没办法反驳了。

但即便如此,我们姑且承认“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说的就是“鸡生蛋蛋生鸡”的“科学道理”,可是这对治国理政有什么启迪和借鉴意义呢?难道统治者和圣人君子要想合格和称职,就必须掌握这些无聊的“常识”吗?所以,难怪@清萍树解道先生在解释第40章的时候,断然提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两句话毫无关联,问题就在于没有真正明白这两句话包含的丰富内涵。

所以我再次重申:以我们人类有限的认知,想试图“解释”这个世界,是不可能的,永远也“解释”不清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对人类认知规律的总结和提炼。结合文章开头的两个测试,再回想一下“盲人摸象”的故事,“无”指的就是客观自然,是人类这个“盲人”认知的对象,是我们思想行动的绝对、唯一参照物;而“有”指的是人类思维对客观自然这个绝对参照物的认知获得,认知获得形成的对客观自然的主观概念就是“万物”。

“道生万物”的含义就是:人类对“万物”在主观上进行定义、分类而形成概念(有名)的本源和依据,来自于人类对于客观自然(无名)的认知和探究。

人类之所以能行稳致远,是因为我们的思想宝库里有一代又一代人对“万物”的所“德”。人类对万物的所“德”是“主观之有”和“客观之无”互相印证的结果,这个互相印证的过程就是“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个互相印证的过程,就像我们文章开头的那两个小测试一样,闭上眼睛——关上认知的大门,让“客观之无”这个参照物消失,那么“主观之有”肯定不会凭空产生;眼睛里看不到参照物,思想里失去对参照物的信息加工能力,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在“万物”之中立足。就像开头所述的两小测试一样,人类就会失去平衡感和安全感,失去“万物之灵”的桂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只有站在认知这个角度上考量才是有意义的,其意义就是让我们认识到“客观之无”的绝对性、重要性,认知到“主观之有”的相对性、派生性,从而更好地实践“反者道之动”——从主观思维反回到客观思维;更好地实践“弱者道之用”——弱化主观思维的局限性,以“有”为利,重“无”之用。

总之,不能正确理解“无”和“有”,就不能正确理解“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就不能正确理解“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也不能理解什么叫“玄之又玄”。有人认为我讲的这一套是“玄学”,首先要明白“玄学”的基本内涵是切不切实际、有没有用,如果我讲的这一套没有用,难道讲“鸡生蛋蛋生鸡”有用?讲婴儿出生前看不出性别有用?讲桌子有了木头就无了有用?讲宇宙大爆炸、奇点之类尚为假说的东西有用?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只有反省到自己的认知原理和思维规律,才是大用之用。思维是行动的前导,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认知、如何思考的,那么从他脑子中输出的思维结果就叫“不过脑子”。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如果一个人做事是喜欢“过脑子”的人,他就会养成这样的思维和认知习惯:

  1. 我的思考是客观的吗?即做到“反者道之动”了吗?
  2. 我的思考是主观的吗?即做到“弱者道之用”了吗?
  3. 我的思考受到知见、欲求和情绪有多少干扰呢?即我的思考有没有局限呢?
  4.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