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王朝古都现状(高丽王朝末日阴霾下)

作者:齐云轲

高丽王朝古都现状(高丽王朝末日阴霾下)(1)

元末明初,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朝鲜半岛上的高丽王朝,正处在垂死挣扎的末日下,国内权臣擅政,政治腐败,对外又朝秦暮楚,疲于应对。

一、作死的国王晨秦暮楚

当时在位的是高丽恭愍王王颛(1351-1374年在位)。王颛是夺了侄子忠定王王㫝的王位,而后又毒死侄子解决后患,所以为了安抚人心,洗刷身上的血腥,他对内积极改革,力图振作,想让高丽王朝这艘有着四百多年历史、千疮百孔的老船还能继续稳步起航;对外,趁着宗主国元朝正陷入农民起义军的泥潭里自顾不暇,他趁机铲除了高丽国内亲元势力,摆脱元朝蒙古贵族势力遥控干扰高丽国政的弊病。随后,他趁乱跨过鸭绿江,向北开疆拓土。

王颛的所作所为,大有复兴高丽王朝的迹象。但是不久,倭寇侵犯、中国辽东一带的红巾军侵入、叛臣勾结元朝败军入侵等一系列打击纷至沓来,让王颛措手不及。

1368年,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当即遣使到高丽,告诉王颛:元朝已经被我灭了,我以后就是你的宗主,跟着我干吧,我不会亏待你的。

一直想彻底摆脱元朝控制的王颛很高兴,宣布停止使用元朝“至正”年号,改用明太祖的“洪武”。随后,王颛正式遣使到明朝南京城恭贺朱元璋登基,并进贡上表。尽管表文写的有些问题和毛病,但朱元璋并没怪罪,还大方地进行赏赐。朱元璋觉得,只要高丽承认明朝取代元朝成为其宗主国,按时朝贡觐见便可,其他的小毛病微不足道。

洪武二年(1369)八月,朱元璋正式遣使到高丽,册封王颛为高丽国王。王颛先是在1351年冬被元顺帝册封为高丽国王,这次又受了明太祖的册封,算是元明两朝先后册封的国王了,这在高丽史上是独一份。

可惜的是,王颛并不怎么珍惜这独一份的大礼包,明朝使臣那边才走不远,他就在国都接见了来访的北元使者。

按理说,王颛娶的是人家蒙古的公主,是元朝的女婿,岳父家来人了,是该见一见;但是,现在高丽与明朝名分已定,而北元同明朝是敌国,王颛接见宗主国的敌国,这是对明朝的背叛和不尊。

高丽王朝古都现状(高丽王朝末日阴霾下)(2)

朱元璋岂能轻易饶过他?

1373年、1374年,高丽两次向明朝运送贡马,但从高丽到明朝的南京,千里迢迢,运输途中难免会有马病死的,为了够数,只能临时在路上买中国的马匹。朱元璋指着贡马对来使旁敲侧击地警告:“这马像是吃大明的草料长大的,与高丽马体型外貌都不同,尤其是精气神。想蒙混过关,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若不守己分,妄起事端,祸必至矣。”虽然当时朱元璋掌握了高丽首鼠两端、朝秦暮楚的证据,但并没直接训斥王颛,为的是让王颛能收心归正,断绝与北元的关系,一心侍奉明朝主子。

朱元璋虽未处理王颛,但是王颛着实吓得不轻,唯恐被明朝废掉了王位。但王颛并没被吓死,而纯粹是作死的。他的正妻是元朝的公主,没为他生下一儿半女就死了。他组建了一个“子弟营”与自己嬉玩,里面全是年轻帅气的贵族少年,其中最得宠的是洪伦等人。

一直没有子嗣的王颛,为了得到儿子继承王位,就效仿起中国春秋时的齐国权臣田常,选齐国中女子长七尺以上为后宫,共数百数人,“而使宾客舍人出入后宫者不禁。及田常卒,有七十馀男。”就让洪伦等人与自己的妃子暗地里活动,以求生下男孩,作为自己的子嗣。后来,一个叫益妃的怀孕了,知道内情的宦官崔万生赶紧跑到王颛那报喜。

王颛果然十分高兴,决定次日拜谒王陵时杀洪伦以灭口。崔万生为取悦王颛,就表示愿意出力杀洪伦。可是,酒醉后大脑断电的王颛顺口来了一句:“你也是知情者,不得不死。”

崔万生听此,吓得魂也没了,原想拍拍马屁让主子开心,没想到主子要杀自己,这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决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方设法保命。于是,他连夜去找洪伦,与之合谋,决定先下手为强,连夜手持利刃来到国王的寝宫。醉得忘乎所以,还在说梦话的王颛就这样晕晕乎乎地被臣下和奴才给联合杀掉了。

高丽王朝古都现状(高丽王朝末日阴霾下)(3)

二、异姓为王,一乱再乱

王颛没有儿子,宰相李仁任拥戴王颛养子(实为辛旽之子)辛禑为王,改名王禑。王禑继位时才十岁,还在上学,政事交由李仁任负责。李仁任在高丽是亲元派代表人物,他使高丽取消了明朝“洪武”年号的使用,改用北元的“宣光”进行纪年。1377年,王禑被北元册封为“征东省左丞相、高丽国王”。

对于在北元、明朝之间如此反反复复、难保忠诚的臣属国,朱元璋大怒。后来高丽再遣使来到中国的,明朝官方一律不再以礼相待,并大加训斥,使来使战战兢兢地伏在地上不敢抬头。直至1385年七月,王禑做了11年的国王,才被气消了的明太祖勉强承认,册立为高丽国王。

尽管王禑的地位得到明朝的承认并不容易,但是他倒不怎么珍惜。1388年,明朝驱赶走了辽东的残元势力,设置了铁岭卫指挥使司,加强对辽东地区的控制。消息传到高丽,王禑大怒,要亲自带军向明朝进攻,夺取辽东地区的控制权。大臣李成桂等人坚决反对,但王禑强令李成桂率军出战。五月,高丽军队渡过鸭绿江,停留在威化岛,不再前进了。军中将士多不愿攻明,纷纷逃窜。王禑杀死一部分逃兵,可军士还是不断地逃走。

李成桂出面,再次劝说国王退兵,国王不听,还是催促出战。李成桂回来对大家说:“明朝是高丽上国,伐之不敬,得罪明朝天子的话,我们国家就会大祸临头。我已向大王陈述撤兵的必要性,但是大王不听。”于是,他与众将合谋,为了挽救江山社稷,只有发兵“清君侧”了。

李成桂的提议得到了将士们的一致同意,经过充分准备后,他们带军浩浩荡荡涌进都城开城,逮捕了王禑,废掉其王位,流放江华岛。朝中势力相互斗争一番后,决定拥立王禑的儿子王昌,并恢复他的本来姓名辛昌。

此次国王废立事件,使李成桂在军中、朝中威望大涨。一年多后,到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十一月,李成桂已经掌握了高丽的军政大权,遂以辛禑、辛昌不是高丽王室后裔、不当为君的名义,将辛禑父子废为庶人,另外拥立王室定昌君王瑶为国王,是为高丽王朝末代君主恭让王(1389-1392年在位)。随后,为绝后患,将辛禑、辛昌等人先后处死。

高丽王朝古都现状(高丽王朝末日阴霾下)(4)

三、末代君主,让国后不得善终

见此,高丽末代君主恭让王吓得战战兢兢,提出要学汉献帝禅位给李成桂,只求自己保命。可是,李成桂见国内的反对势力还没消灭干净,就拒绝了。待到1392年的七月,李成桂清除了国内反对势力,并做好了登基建国的充分准备后,正式取代了王瑶,登上了国王宝座,建立了一个新王朝,就是立国五百余年的李氏朝鲜王朝。

将自己的王位让出去后,王瑶想着自己终于能不再当那有名无实的傀儡国王了,可以松一口气,平平安安地度日了。李成桂册封王瑶为恭让君,使其安心享福。可是,一想到他的前任辛昌、前前任辛禑的结局,王瑶还真的无法安享悠悠岁月,一颗心始终在悬着。

而令王瑶担惊受怕、却又避之不及的日子最后还是来了:1394年四月,李成桂以有人要拥戴王瑶复位为借口,派人绞杀了他,同时被杀的还有他的俩儿子。至此,高丽王朝的大旗彻底降下来了,卷进了历史的故纸堆里。

高丽王朝古都现状(高丽王朝末日阴霾下)(5)

【作者简介】齐云轲,男,教育工作者。2007年以来,陆续在各级各类媒体发表作品100余万字。河南省作协会员、汝南县作协副主席。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