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复核申请要多久才有结果(3日内依法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摘要

当事人收到交通警察送达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后,持有异议的当事人可以在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常不以其名义作出复核结论,书面复核申请书的内容应当具有针对性,促使原办案单位重新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为鉴定意见,当事人不能提出行政复议或诉讼,从而耽误期限;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可以预见,不能预见便是意外事件,例如,机动车驾驶人不能观察到行人闯红灯可能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关键词 鉴定意见 |侵权责任归责原则 |规范保护目的

书面复核申请要多久才有结果(3日内依法提出书面复核申请)(1)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属于行政鉴定意见

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通篇没有“责任认定书”的字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正式规定在行政规章中,即,《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又称公安部第146号令)。在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实践中,人们对认定书的性质产生了争议,也不乏法律人士针对认定书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但均以失败而告终,其原因是许多人将责任认定书误认为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寻找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法律性质还需要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得出结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内容包括:认定书应当由交通警察签名或者盖章,并加盖所属部门的专用印章。由个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印章的法律文书是典型的鉴定意见,例如,《民事诉讼法》规定,鉴定人应当提出书面鉴定意见,在鉴定书上签名或者盖章等,而具体行政行为,或者决定书不需要承办人签名或者盖章。

在“三大”诉讼中,鉴定意见仅是8种法定证据的种类之一。根据证据收集原理,一方当事人自然不能对另一方当事人收集证据提出异议,但可以在诉讼过程中提出。由于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属于行政鉴定意见,《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特别规定,当事人对认定书有异议的可以复核。由于鉴定意见属于证据之一,法院的裁判也不一定采信责任认定书的内容,复核结果也并不一定是最终结论。

书面复核申请要多久才有结果(3日内依法提出书面复核申请)(2)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属于行政鉴定意见

复核的内容决定复核结果

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等持有异议一般发生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其原因是《民法典》对该类侵权行为的归责任原则为“无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意味着:机动车驾驶人没有过错也需要承担民事侵权责任;非机动车与行人的过错仅是减轻机动车驾驶人的赔偿责任,但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例外。机动车之间,以及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与行人,以及行人也非机动之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归责原则为“过错”。

复核的内容需要“紧扣”过错,并根据过错的程度提出对方应当承担的责任。就“无过错责任”而言,非机动车、行人发生的“过错”是明显的,例如,闯红灯等,倘若他们没有过错,机动车一方需要承担全部责任。问题是,机动车驾驶人怎样提出异议呢?非机动车、行人发生过错“时”,机动车驾驶人不能观察到过错,或者观察到对方过错时已不能有效采取措施,并要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做类似的侦查实验验证异议的合理性。

  • 在机动车驾驶人也有过错的情形下,还需要通过“规范保护目的”提出异议。无证驾驶、酒后驾驶,以及驾驶没有年检的车辆等通常被认定为机动车驾驶人的过错,但《道路交通安全法》禁止酒后驾驶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驾驶人因为饮酒而导致驾驶能力减退或者丧失,倘若机动车驾驶人酒后驾驶并未导致驾驶能力减退,而是由于车辆故障引起,则酒后驾驶的过错与交通事故并无因果关系,该过错仅承担行政责任,而不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就“过错责任”而言,复核的内容应当强调“道路通行权”。在“本道”内通过是基本的“道路通行权”,所谓“本道”是指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在直行的情形下的路径。一般而言,其他人“借道”必须必须确保直行车辆与行人的安全。难以区分责任的是,直行的车辆或者行人同时,或者先后“借”同一道路通行,合法“提高通行效率”是复核的理由:受时间控制的“借道”优先于时间限制的“借道”,例如,同为右转“借道”车辆,由红、绿灯控制的车辆优先通行。

书面复核申请要多久才有结果(3日内依法提出书面复核申请)(3)

合法“提高通行效率”是复核的理由之一

结束语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出来后,当事人对事故认定书的结论有异议不能“情绪化”处理。一方面,当事人不签字,或者拒绝接受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可能耽误了“三日”内提出书面申请复核的机会;另一方面,当事人即便丧失复核的机会,或者对复核结论不满意的,在诉讼过程中仍有机会向法庭陈述上述理由。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出来后,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其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在周五“出来”,记得下周一就要提出书面的申请复核;其二,复核的理由需要细化,不能泛泛而谈;其三,不要轻易认可简易程序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该认定书不能依法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南京徐剑随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