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伤口要打破伤风(这5种伤口一定要打破伤风)

直播来啦 好奇宝宝也是危险宝宝手被木屑扎一下、脚被铁锈钉扎一下、手被鱼鳞虾刺扎一下,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很多人对这些看似创伤面小的伤口不以为然,其实,这种深且创伤面小的伤口最容易滋生破伤风杆菌,而破伤风就可能引发呼吸困难、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三种伤口要打破伤风?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三种伤口要打破伤风(这5种伤口一定要打破伤风)

三种伤口要打破伤风

直播来啦!

好奇宝宝也是危险宝宝!手被木屑扎一下、脚被铁锈钉扎一下、手被鱼鳞虾刺扎一下,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很多人对这些看似创伤面小的伤口不以为然,其实,这种深且创伤面小的伤口最容易滋生破伤风杆菌,而破伤风就可能引发呼吸困难、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本期节目,爱奇艺母婴妈咪盒子直播间邀请到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外科郭文彦医生告诉您,哪些伤口一定要打破伤风针?如何正确处理伤口?

东东提示

建议宝爸宝妈在wifi环境下观看视频!另外,东东根据视频整理出了文字版,不方便看视频的家长也可以根据文字来学习哟!

01

破伤风最喜欢无氧环境!

破伤风是厌氧细菌,在氧气环境中会自灭。正常情况下,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铁锈和粪便当中,当外伤伤口触碰到这些被感染的环境时,就很容易引起破伤风!破伤风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很快,主要侵袭神经系统中的运动神经元,产生毒素而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可能引发呼吸肌持续强直性痉挛,从而导致窒息或呼吸衰竭而死亡。

02

哪些伤口一定要打破伤风针?

损伤重、伤口小而深的创口极易形成厌氧环境,有利于芽孢杆菌的生长和繁殖,例如铁锈钉、木屑、鱼虾的鳞刺扎破,还有骨折,烧伤。

郭医生表示,破伤风潜伏期通常为3~7天或长达数月、数年,但最短可至24小时,所以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作为抗原越早越好。但即便超过了24小时后才注射破伤风针,依然有注射价值。

03

创口贴,危险帖?

身体受伤时,很多人都习惯使用创口贴。郭医生表示,有一些伤口不适合使用创可贴,因为贴创可贴相当于封闭了这个细菌出口,更利于破伤风杆菌繁殖。一般来说,如果仅是轻微的表皮擦伤,只需用碘酒或用乙醇涂抹一下就能起到防止感染的目的。也可以用紫药水薄薄的涂一层。这样经过两三天左右伤口就可以结痂、干燥。如果皮肤的伤口相对较深而又无条件处理,在用洁净水冲洗后并简单包扎后,要立即去医院由医生彻底清创。

04

创口贴你用对了吗?

①贴前伤口消毒

很多人伤后第一想法是不能沾水,认为创可贴上面的药物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就不做任何处理。其实,贴创可贴之前,要检查伤口内是否留有污物,用生理盐水先将伤口清洗干净。如果条件允许,可进行简单消毒处理。

②绕圈贴的方法不可取

创可贴包扎太紧,易造成手指血流不畅,伤口不易愈合,严重的还可能引起手指坏死,所以贴创口贴时一定要出一些空间,应该螺旋式包扎。

③勤更换

有人认为,一贴上创可贴就可以几天不更换,其结果会导致伤口周围的组织发白,成为细菌的良好培养基,有利于细菌的生长。敷贴时,药面对准伤口,每天至少更换一次。

福利时间到,看看家长还有哪些疑问,医生一对一解答!

1、有没有方法能够预防破伤风?

预防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

主动免疫: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作为抗原,使人体产生抗体以达到免疫目的。通常在第一针过后的一到两个月注射二针,半年到一年注射第三针。

被动免疫:24小时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该方法适用于未接受或未完成全程主动免疫注射,而伤口污染、清创不当以及严重的开放性损伤病人。

2、一个月前手被小刀扎透,打了一针破伤风,今天又被扎了,还用打吗?

破伤风是厌氧菌,不会终身免疫,伤口浅没有感染是不需要的。深部扎伤就容易引起破伤风,建议还是要注射破伤风针。

3、我姐姐嘴巴里溃疡,炒菜时发现锅里有铁锈,这样有可能感染破伤风吗?

不会感染破伤风杆菌,因为破伤风杆菌属于厌氧菌,易在较小较深且污染较重的伤口内生长繁殖,口腔溃疡只是较为表浅的损伤,不必过于担心。

4、受伤过了24小时了,还有必要打破伤风吗?

受伤后越早注射越好,因破伤风最快24小时即可发病。超过24小时在没发病前依然有注射的价值。

5、被猫抓伤了,打过狂犬疫苗还需要打破伤风针吗?

得破伤风的几率不大,如果伤口比较深建议可以打破伤风针,一定要彻底清创。

相关文章连接:

这种男孩儿才会得的病在中国发病率极高,却很难引起家长重视!!

宝宝眼睛疼、耳朵化脓、患肺炎竟然都是鼻子引起的!

妈妈使用加湿器犯了这个错,孩子全身湿疹,流鼻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