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以后想当一名作家要怎么做 如何像大作家一样诗意地

长大以后想当一名作家要怎么做 如何像大作家一样诗意地(1)

本周末,我们来探讨一个关乎命运的现实问题——如何让工作充满生活乐趣?换句话说,如何正确地磨洋工?

再有不到24个小时,我们就要回到工作中去(或者你此刻也在工作,就像我)。我希望你能从周末的生活里得到一些启发,如何在工作当中增添一点生活乐趣,让工作变得富有诗意,充满仪式感?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从大作家身上得到很多灵感。关在书房里的写作者,大概是地球上最特殊的一种生物存在样态。迄今为止,我已经见识过无数写作者的工作模样——有人不停地吃坚果,有人完全不能洗澡,有人一写不出来稿就拼乐高,还有的人习惯于用拖地对抗写稿,写不出来就拖地、打扫、洗床单。曾有一个写作前辈嘱咐我,「要珍惜住小房子的时间,这是一个难得的创作期。住小单间的日子是我的写作巅峰,每天写不出来就拖地,拖完地就写稿,拖拖写写那几年,写出来好多好稿子,结果后来买房搬了家,我就再也没能像那时候写得那么好了。」她平静地把写作瓶颈全部赖给了自己的房子,「给三居室拖地啊,实在是太耗时间了……」

时间越久,我越是发现,人类一旦开始工作,真的做过所有奇怪的事。在《人物》的采访过的形形色色写作者中,汉学家顾彬工作时要保持书桌的乱七八糟,一边发牢骚一边喝白酒;而英国作家温特森每天工作的第一件事,一定要坐在火炉旁,把头一天被拒的稿子点着,拿它们给炉子烧火;日本导演是枝裕和每次创作新剧本之前,他都要一个人去一趟小津安二郎写剧本的旅馆,住上几天,假装自己是一个与城市、家庭、东京无关的陌生人,每天写写剧本,去海边走走,还会在白天泡个澡,过几天没有身份的日子。

我想这就是工作最奇妙的地方,它会让你不自觉地展现出另一面的自我,一个连自己都意外的自我。人们常常对写作者有一种误解,认为他们就是坐在家里、看上去无所事事的一群人,所以,本周末我希望邀请你欣赏这个书房里的工作奇观——一个写作者的真实状态是什么?历年来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们,他们在写作的时候,有什么样的古怪习惯?我敢打赌,他们的工作状态中总有一个能吓到你。

如果你有想要成为作家的雄心,这些故事也许可以成为今后你的参考坐标,给你的工作增添一点仪式感;当然,如果你对写作无感,那么接下来依然是精彩的故事,你将看到工作曾经把人类逼成了什么样子,让他们成为了一个将赖床合理化的雄辩家、一个削铅笔小能手、一个跟猫吵架的竞走爱好者、一个把自己锁家里的拖稿达人,哦对了,还有一个热衷于修改的狂人和被他累趴下的排字工。

周末愉快!

长大以后想当一名作家要怎么做 如何像大作家一样诗意地(2)

长大以后想当一名作家要怎么做 如何像大作家一样诗意地(3)

长大以后想当一名作家要怎么做 如何像大作家一样诗意地(4)

我无法思考,除非我躺着。

——卡波特

《巴黎评论》访谈

杜鲁门 · 卡波特在充分斜倚时才能创作。他声称, 「我完全是个横向作家」。一般人是在结束工作后才躺到床上或沙发上,而卡波特却是在这里开始他的工作时间。一本笔记本枕在膝头,供他书写。一杯咖啡和一支烟,总是伸手可及。「我得一口一口地抽,一点一点地抿。」他说。一天下来,他的姿势保持同一,但饮品有所改变。咖啡喝完后,会换成薄荷茶,之后是雪莉酒,到一天结束时,他已一杯马提尼在手。

卡波特写稿头两遍用铅笔,到第三轮改用打字机。但他并不起身,而是将打字机搁在膝盖上,尽管并不稳当, 依然能以一分钟一百字的速度,把作品转录在黄纸上,这样的速度真是令人印象深刻。手稿会被晾一段时间,之后卡波特会重新审度,以决定作品的命运。如果他想发表, 他会把它再一次打出来,这次用的是白纸。

在每一回的修改中,卡波特会以一个有着大师风范的匠人的眼光,打量他的散文。他会推敲每一个小小的细节,甚至标点符号也不放过。从一个句子内在的气韵,到故事的框架,卡波特以极大的细心,分阶段地改定手稿的每一部分。在他文字生涯的早期,他会列出详尽的大纲, 但最终发现这一步毫无必要;好的想法会在他的脑子里突然驾到。「我总是有这样的幻觉,一个故事或者一篇小说在长冲刺中,整个跃入我的脑海——情节、人物、场景、对话,无所不备。」他作解道。虽然如此,他更喜欢在写作进入佳境之前把结尾写好。这结尾,如同方位基点,引导他向最终目的地而去。

长大以后想当一名作家要怎么做 如何像大作家一样诗意地(5)

卡波特告诫道 :「我们必须警惕那种被称为灵感的兴奋状态,那经常与神经有关,而非肌肉。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冷静、稳重。」然而看起来,一次创造力的不期然的爆发——「长冲刺」——对于卡波特有序的写作过程,乃必不可少的抵冲。他的某些最好的作品,如同烟花绽放而成。他完全意识到在一定程度上被灵感操纵的重要性。

1944 年冬天,卡波特第一部长篇小说写到一半,决定放弃。他在亚拉巴马州门罗维尔的荒野漫步时,萌生写一部新长篇的想法。灵光闪现让他迷失方向,难以找到回家的路。当他回到家,他上了楼,开始「以可怜的乐观主义」投入工作。结果便是《别的声音,别的房间》,他在《纽约时报》上的畅销处女作。

还在门罗维尔时,半夜在床上工作便成了卡波特的习常。那时他和姨妈们住在一块。对于他的作息时间,她们以专横的关切,问长问短。他回忆起她们的批评 :「但是你让所有事情都颠倒过来。你会损害你的健康。」她们不断的监视迫使他搬到新奥尔良,在那里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工作,不拘时间与地点。但仅仅几个月后,他又搬到曼哈顿,与母亲尼娜、继父乔 · 卡波特生活在一起。他仍然是一位「颠倒的」作者,夜里十点到凌晨四点,当大多数人在做梦,他却在创作。

长大以后想当一名作家要怎么做 如何像大作家一样诗意地(6)

像处女作一样,他的「非虚构小说」《冷血》也是起于灵感突发。1959 年 11 月,卡波特翻阅《纽约时报》时, 目光被一篇短文绊住。它讲的是堪萨斯州一个叫霍尔克姆的小镇上发生的一宗残忍的谋杀,但缺少细节。他立即联系了《纽约客》的一名编辑,自荐写一篇与这起罪行有关的文章。在得到任务后,他马不停蹄地赶到中西部,开始着手工作。他手头的这篇文章,将会演变成一部史诗性的作品。

在为写作《冷血》而进行的无数次采访中,卡波特从未携带磁带录音机,甚至没带笔记本。卡波特称,「如果你建立起任何机械的障碍,就会破坏气氛,使人们无法坦露心声」。他依靠摄影术般的记性保留事实,这些事实在采访后被迅速记录在纸上。在采访中,他儿时的好友哈珀 · 李也出了一臂之力,然后两人对勘笔记,以确认事实。

到写作《冷血》时,卡波特已经调到白天写作。他的作息表肯定能得到姨妈们的认可,然而我们可以想象,对于他的咖啡、茶、雪莉酒和马提尼轮着来,她们会有何反应。而且,尽管这一新的习常会被他的亲戚们视为「正面向上」,但卡波特依然依着自己的性子,躺着写作,拒绝群世合俗。

长大以后想当一名作家要怎么做 如何像大作家一样诗意地(7)

一旦写作成为你的主要恶习、至高欢愉,那么只有死亡才能让它停下。

——欧内斯特 · 海明威

《巴黎评论》访谈

1954 年 1 月,欧内斯特 · 海明威乘坐一架小型飞机, 飞行于尼罗河上空。他为第四任妻子玛丽预订了一场空中旅行作为圣诞礼物。正当他们欣赏风景时,一群朱鹭突然出现在航线上。眼疾手快的飞行员罗伊 · 马什立刻俯冲下去,躲开了鸟群,不幸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飞机还是撞上了老旧的电报线。紧急迫降时,他们受了点伤,不过都不算太严重(最惨的是玛丽,她断了几根肋骨)。

然而,这场郊外事故的事后营救,却加重了他们的伤势。另一个名为雷金纳德 · 卡特赖特的飞行员发现了这伙人,将他们带进自己的飞机,准备起飞。可是几秒钟之后,飞机却直坠下来。海明威不得不用头撞开被卡住的门才得以逃生。这一回可惊险得多,机舱内部已经着火,冒着浓烟。

在第二次事故中,海明威身上多处受伤,包括脊柱损伤。自那以后,久坐便会令他痛苦不堪。因此——据几名记者和学者的说法——1954 年返回古巴的家中后,海明威不得不站立写作。然而,他在坠机事故之前一定也偶尔这么做过。大约在非洲之行的四年前,在写给评论家哈维 · 布赖特的信中,他不失幽默地提及站着工作的好处 : 「写作和旅行会让你的臀部扩展,如果没有让你的思维扩展的话,还好我喜欢站立写作。」

长大以后想当一名作家要怎么做 如何像大作家一样诗意地(8)

海明威在古巴的家名为 Finca Vigga, 意为「 瞭望山庄」。尽管在房子旁边的高塔里有自己的书房,海明威还是选择在舒适的卧室里写作。他为自己的脑力活动创造了一个别致的工作区域 :一个靠墙的中等大小的书柜被用作写字台,打字机的两旁堆满了书和稿纸。海明威就这样穿着舒适的乐福鞋,俯身在架子上写作。墙上的羚羊头标本下,挂着一张字数统计表。海明威每天填到表上的数字通常是五百左右。

海明威在古巴每天开工很早。从早上六点半到正午,他整个上午的时间都用来写作。他会在卧室边写边吃早餐。这几个小时里,心爱的宠物一直陪在他身边。瞭望山庄里一度有五十来只猫和十几只狗。海明威最喜欢的四脚朋友,是一只叫黑狗的史宾格犬和一只叫博伊西的猫。在写给布赖特的信里,他谈及黑狗 :「它知道我的写作在某种程度上与煎牛排有关,所以费老劲地要把我带到打字机跟前。」

长大以后想当一名作家要怎么做 如何像大作家一样诗意地(9)

桑顿 · 怀尔德说海明威每天开始写作前,要削好二十支铅笔。后来接受乔治 · 普林顿为《巴黎评论》所做的采访中,海明威驳斥了这一说法 :他甚至都没有那么多铅笔,「一天写下来,如果顺手的话,也就用掉七支二号铅笔」。

不过毫无疑问,海明威写初稿时最喜欢用铅笔。他说 :「如果你用铅笔写作,你就有三次不同的机会,以检查读者是否能理解你想传达的东西 :首先是通读完一遍时 ;之后,在打出来时,你又得到一次修改的机会 ;在校样上又有一次。这样,一开始使用铅笔,就为你增加了三分之一的修改机会。」

在灵感枯竭之前离开书桌,也许是海明威最重要的一条写作准则。他向普林顿解释这个过程时说 :「你写到某个地方,觉得自己劲还没用完,并且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这时你停下来,直到第二天再埋头接着写。」次日清晨来到稿纸堆前,海明威会先修改新写的段落,然后在改到昨天搁笔的地方时,他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写什么。他说 :「你只要能开始就没问题,冲动自己会来。」

在《巴黎永存我心》一书中,记者阿尔特 · 布赫瓦尔德记下了海明威给作家的另一条长大以后想当一名作家要怎么做 如何像大作家一样诗意地(10)建议。布赫瓦尔德回忆说,他的一个朋友见到海明威后问,一个人如果想成为作家,需要做什么。海明威回答这个有志青年说 :「首先,你得给冰箱除霜。」

长大以后想当一名作家要怎么做 如何像大作家一样诗意地(11)

昨天享用食物之前,我极有兴味地把我的写字桌收拾整齐,对家具的布置大体做了番改进。

——狄更斯在到达布罗德斯泰度假胜地后,给约翰 · 福里斯特的信

1846 年 6 月,一个寄给查尔斯 · 狄更斯的箱子抵达瑞士洛桑。箱子里装着各种不拘一格的小雕像 :两个铜制的、浑圆的癞蛤蟆,被定格在剑斗高潮结束之时 ;古怪的卖狗人被他的小狗围着,也是铜制的 ;一个在树叶上保持平衡的小兔子。除了这个迷你型的小动物园,里面还装着一把裁纸刀、一个绿花瓶、一本台历、蓝墨水,以及一些羽毛笔。在着手写他的小说《董贝父子》之前,狄更斯需要所有这些物品都摆放在正确的地方。

对于这些安坐在写字桌上的装饰品,狄更斯有着深深的依赖。他的儿子将它们描述为某种「在写作的间隙,供他的目光停靠」之处。从这熟悉的情景中,他找到了创造的安慰。所以这套珍贵的组件一到,狄更斯就在书桌上摆好它们。随着舞台布景到位,他终于可以动笔写有关董贝家的故事了。

无论在哪儿,外出还是居家,狄更斯都会调整周围的环境,以适合他的需要。他要求他的书房在每个地方都有同样的设计,而且这种偏好不限于书房。每到一个新地方,他会在入睡前安排好一切,从家具到行李。伊莱扎 · 林恩 · 林顿回忆说,狄更斯甚至连床的朝向都特别讲究,一定要是南北朝向。她说,「他以一套有关地电流和正电或负电的论证来支持他的异议。它可能只是一个幻想,但对他来说,足够真实」。

长大以后想当一名作家要怎么做 如何像大作家一样诗意地(12)

图源kreicher / Getty Images

狄更斯在家里很强调秩序。对于有着十个孩子的他来说,这并不容易。在很少的情况下,他才允许自己的私人空间被打扰。狄更斯的书房总是纤尘不染, 但他对干净的需求遍布整个家中——狄更斯每天都要检查孩子们的房间。

虽然不愿和一群小猫共用书房,但在这件事上狄更斯说了不算。他的猫名叫威廉明娜,在新诞下小猫后决定在书房里照顾它们。而另一边狄更斯,断然地不要被打扰。有两次,小猫们被赶了出去。而第三次,威廉明娜通过一扇窗户,又把每一只可爱的小猫叼了进来,回到它所挑选的房间。这时狄更斯只好放弃,找到一种在呜呜叫、攀爬和嬉闹中工作的方式。他甚至收留了其中的一只小猫。它被称为「大师的猫」,曾两次在狄更斯看书时,用脚爪熄灭蜡烛。为了把大师的注意力从工作中转移,好和它一起玩,这是一个聪明且奏效的策略。

他保持着不变的写作惯例,每天从上午九点写到下午两点。在这段时间里,他希望能够享有全然的安静。他更喜欢使用蓝墨水,但他的选择不是基于颜色偏好,而是因为有一种特殊的蓝墨水比其他颜色干得更快,这意味着他可以省掉用吸墨纸吸墨这件麻烦事。下午,狄更斯通常会出去走一走,不是漫步 ;他的步子相当快。

狄更斯经常被迫行走。在伦敦街头,认出狄更斯的行人会以为他有紧急的约会迟到了,因为狄更斯的步调特别引人注目,每小时达到 4.8 英里。他就像拉链被拉开一样,从悠闲的散步者和步履轻快的行人中穿过。狄更斯这么做,是被创作的火花推动,而不是因为需要到达某个目的地。每当陷入创作的困境,他便这么大步流星地走。狄更斯给他的朋友约翰 · 弗罗斯特写信说 :「如果不能快步地走很远,我就要爆炸和毁灭。」

长大以后想当一名作家要怎么做 如何像大作家一样诗意地(13)

图源1893 Entr'acte Annual

虽然狄更斯喜欢带着书房旅行,但有时他只是需要逃避。成名作《匹克威克外传》面世时,狄更斯不在伦敦。所以他决定,为了图个吉利,以后其他作品首版那天,他要不在城里。如果一个朋友顺道上门拜访,祝贺他新作问世,很可能狄更斯正远离城市,希望再一次撞上好运。

长大以后想当一名作家要怎么做 如何像大作家一样诗意地(14)

[他 ] 进入他的小说,犹如进入一座囚牢。

——阿黛尔 · 雨果

谈丈夫创作《巴黎圣母院》

维克多·雨果的羽毛笔从一页又一页的纸上飞过,他桌子上的一叠纸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位二十八岁的作家为了一本书,已经几个月从早到晚埋头苦干,只在吃饭、睡觉,以及晚上与朋友共度宝贵的时光时中断一下。这些受到严格限制的来访者所谈论的话题,不会远离他正在写的书,因为他们的娱乐经常包括一项活动,那就是由雨果朗读他最新完成的一些篇章。雨果是一个囚徒,以自己的家为囚牢。这是一项自我强加的判决,为的是能按时完成《圣母院驼背》。(注:此处是美国版译名,这本书另一个更为广泛的译名叫做《巴黎圣母院》。)交稿时间就剩几个月了。如果不能按时完成,每迟交一周,雨果就要付一千法郎的罚金。出版商已经两次放宽期限,不会再让步了。

当时,雨果住在香榭丽舍大道附近的一条街,这条街只有他所在的这栋房子有人住。他是在之前的租约到期后,于 18长大以后想当一名作家要怎么做 如何像大作家一样诗意地(15)30 年夏天搬到这里的。显然,这里能够远离各种活动,不会有日夜不断的访客。因为他的女房东就住在楼下。秋天,在搬到新住处不久,雨果就静下心来写他手头的这本书——交稿时间是 1831 年 1 月。

长大以后想当一名作家要怎么做 如何像大作家一样诗意地(16)

图源网络

他买了一瓶新墨水,以便为接下来马拉松式的努力做准备。但是,要想做到画地为牢,还需要更多极端的措施。雨果不得不放弃他所钟爱的夜间散步。这是一个巨大的牺牲。为了避免任何外出的诱惑,他将他的衣服锁起来,除了一个灰色大披肩。他买了一件一直可以到达脚面、只适合在室内穿的针织衣服。几个月的时间里,它就充当了雨果的制服。

18长大以后想当一名作家要怎么做 如何像大作家一样诗意地(17)30年9月,在给朋友维克多 · 佩维的一封信中,雨果谈到了自己的写作进展。他写道 :「我深陷在《圣母院》中。我写了一页又一页,主题在我面前生长和延伸,其范围如此之广,以致我无法确定我的手稿堆起来会不会有塔楼那么高。」显然,自我孤立保证了雨果的写作效率。

尽管实际上是将自己锁在室内,雨果却并没有完全自我封闭。通过一扇打开的窗,他与外面的世界保持着有限的联系。无论季节怎样变化,他的窗户总是开着,即使在寒冷的冬天。9 月,他看到住户稀少的居民区里,树叶变色。1831 年 1 月初,他还在写这本书,朝外面看,发现北极光正在夜空闪烁。一周后,他完成了这本书,比截稿日期早几个星期。为了写这本书,雨果用完了一整瓶墨水。虽然他在心里想了个巧妙的书名——《出自一瓶墨水》,但最后还是敲定为《巴黎圣母院》(为了突出故事中的驼背, 美国版重新取名《圣母院驼背》)。

长大以后想当一名作家要怎么做 如何像大作家一样诗意地(18)

《巴黎圣母院》手稿 图源网络

如果没有一个像这样严格的截稿期,雨果经常会在夜里沿着巴黎的街道散步,一边在心里草拟诗歌、对白和散文。他是个大胆的步行者,甚至在香榭丽舍附近遭到扒窃之后,依然习性不改。三十年后,在离开法国之后,他仍然喜欢一边散步一边工作。

1855 年,雨果搬到格恩西岛,该岛虽然靠近法国海岸线,却是英国海峡群岛的一部分。从 1851 年拿破仑三世上台之后,雨果就过起了流亡生活。在他选定的这个国家,雨果买了一栋旧宅邸。房子的内部设计花了他很大力气。每个房间都被装饰得精美别致。

在格恩西度过的十五年,雨果的成果丰硕。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便是在这段时间创作的。在这座被他称为「奥特维尔之家」的大宅里,他保持着不变的工作规程。每天早上,很早醒来,用冷水洗过脸后,一连写上好几小时。写完之后吃午饭,然后花几个小时运动。他的养生法之一,就是一阵高强度的跑步后,在大海里裸泳。雨果的书房坐落在「奥特维尔之家」的第三层——他戏称为「瞭望台」。因为三面墙都带窗户,还有一个玻璃天花板,所以视野极好,周围的风景尽收眼底。附于墙上的一块木板权当书桌。雨果想写作时,就放低这块板子。它的位置正好可以让雨果在记一些东西的时候,站着面朝海洋。

不过,雨果绝大多数时候都会离开书桌构思他的作品。记者莫里斯曾在格恩西岛拜访过雨果,他如此描述这位作家动态的创作过程 :「甚至在屋子里,他都经常来回走动,像一头被关在笼子里的狮子,偶尔停顿一下,或是到桌前写下突然出现在脑海中的想法,或是到窗前,那里无论天气是冷是热还是下雨,总是打开着。」显然,雨果在移动中,思维更加活跃。无论在室内还是户外,随着身体每走一步,他便朝故事、戏剧或诗歌的下一行前进一点。

长大以后想当一名作家要怎么做 如何像大作家一样诗意地(19)

咖啡在我的生活中举足轻重,其作用可以史诗级来论之。

——巴尔扎克《咖啡的愉悦与痛苦》

十六岁的巴尔扎克又向门房下了一个订单。他想要更多的咖啡,这种东西在勒皮特寄宿学校被禁止。但在全是男生的寄宿学校,规则经常是用来被破坏的,尤其在一个有头脑的校役想赚外快的时候。

巴尔扎克叫门房帮他偷带咖啡用的是赊账,债务使他最后不得不向暴怒的双亲坦白自己的非法活动。这个叛逆的学生一定会觉得,惹这样的麻烦值得。咖啡对他而言,不是一时的爱好,而将成为他写作时永恒的伴侣。他习惯从夜里工作到白天,中间很少休息,正是咖啡推动着他前进。

最早打算成为一个职业作家时,巴尔扎克二十岁。令父亲失望的是,他选择了这条不合常规的路,而不是在法律界任职。在做了几年低级法律文书后,巴尔扎克认为法律程序令人沮丧。此外,他不想被单调乏味的日常工作束缚。尽管巴尔扎克的父母持批评意见,他们还是愿意支持儿子的抱负,前提是以两年为限。

带着稳定的生活补助,巴尔扎克得以搬进巴士底广场附近的一个阁楼公寓。在这个新地方,不需要干正职,巴尔扎克将全部时间都致力于写作。在这段时间,他继续发展自己对咖啡的喜爱。实际上,除了咖啡,他几乎没什么可用来招待来访者的。1819 年 10 月,他写信给妹妹洛尔 · 叙尔维尔,问她 :「你什么时候来看我?你可以在我这里烤火、喝咖啡、吃炒蛋,只是你得带一个盘子来。」

与此同时,巴尔扎克为他的新职业投入了巨大的热情。一放下笔,他就到附近散步,寻找灵感。在一篇自传性质的故事中,他回忆说 :「我穿得像工人们那样褴褛,不拘礼节,没有引起人们的怀疑。」在这篇故事里,他甚至跟随行人,偷听他们的谈话。这些出行虽然很短,却还是让作为叙述者的巴尔扎克,感觉自己是另一阶层的一分子。他将这种经历形容为「就像一个醒着的人的梦」。

眼看两年期限就要到头,巴尔扎克只剩下几个月来完成诗体悲剧《克伦威尔》,而他的名声,至少小范围内的名声,就靠它了。巴尔扎克打算向家人和朋友朗读这部作品,以证明自己作为作家的能力。所以他日以继夜地写。1820 年 9 月,他写信给叙尔维尔,谈到自己艰辛的努力。这位有抱负的作者借助一个他了解甚深的东西,来解释他对《克伦威尔》的情感。他写道 :「我对待我可怜的悲剧,就像对待咖啡渣。我预计自己将会从中萃取出什么,让我获得独立。」他显然认为《克伦威尔》会使他走向成功。巴尔扎克完成了这部作品,但从听众那里收到的评价,却是一致认为很蹩脚。尽管如此,他不允许失败使自己泄气。这个意志坚决的作者拿起咖啡壶旁的笔,继续写了起来。

巴尔扎克深夜写作,也许开始是出于遇到最后期限的实际需要。然而,巴尔扎克决定把这一做法变成常态。多少年来,他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夜里上床后几个小时就醒。他的工作时间始于星光依然闪烁之时。当别人在睡觉,他的想象力却在闪烁着火花。

长大以后想当一名作家要怎么做 如何像大作家一样诗意地(20)

图源Balzac's Coffee

18长大以后想当一名作家要怎么做 如何像大作家一样诗意地(21)30 年代,巴尔扎克经常从巴黎退隐到小城萨谢。在这个宁静的环境里,没有了大城市的嘈杂,他能够集中精力写作。他会待在让 · 德 · 马戈讷(朋友兼母亲的情人) 的城堡里。即使是做客,他也严守作息,晚上十点上床, 凌晨两点在闹铃中醒来。他会一直写作到下午很晚,一整天也没别的进食,除了吐司和咖啡。然后,他会放下手头的活,花几个小时与城堡主人及其他客人一起吃晚饭。对于巴尔扎克来说,写作总是优先的,远比社交和睡觉重要得多。这个勤勉的作者相信,「睡得太多会困扰人的心志,使其反应迟钝」。他依靠他钟爱的饮品,来让自己的脑子保持活力。

巴尔扎克每天要喝五十杯咖啡,而且浓度不够还不行。在萨谢的时候,他要花半天时间外出采购优质咖啡豆。他喜欢劲头非常足的土耳其混合咖啡,为了确保强有力的效果,甚至发明出自己的一套做咖啡的方法。按照他的推论,少量的水和更精细的研磨,可以让饮品的效力极其强大。当觉得咖啡的作用在减弱时,巴尔扎克就加大摄入量。而当他需要应急时,便直接嚼生咖啡豆。咖啡有副作用。他承认,是咖啡让他变得「莽撞,脾气暴躁」,变得喜怒无常。尽管如此,他还是选择继续喝咖啡。他就靠此来维持他长时间的工作。他说,「(咖啡)给了我们一种能力,让我们能够从事较长时间的脑力劳动」。

长大以后想当一名作家要怎么做 如何像大作家一样诗意地(22)

纽约客为巴尔扎克拍的短片,男主角每天要喝50杯咖啡 图源The New Yorker

一杯接一杯地,巴尔扎克写着他的《人间喜剧》—— 由相互连接的故事和小说组成的史诗巨著。在写作时,这位结实健壮的作家,穿着一件不同寻常的衣服 :僧袍。白色的长袍以丝绸衬里,用相配的细绳束腰,再加头上戴着的一顶黑丝绸无檐帽,这就是他的全副装备。据叙尔维尔说,巴尔扎克从住在巴士底广场附近的公寓开始,就戴这一款式的帽子。她还说,「我妈妈经常为他制作这种帽子」。

巴尔扎克痴迷于修改,从未停止对自己作品的缝缝补补。伊芙琳 · 韩斯卡是巴尔扎克的长期笔友,最后成为他的新娘。在创作小说《乡村医生》的中途,这位三十三岁的作家给她寄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我正处于创作的冲动中,只能说一切都进行得很好。而当作品完成时,你将收到一个人的绝望,他的眼里只能看到它的缺点。」巴尔扎克并不将校样作为快完成的作品那样对待。相反,他把它们当作初稿一遍遍地修改。他的短篇小说《比哀兰特》, 便经历了十七个校次。

巴尔扎克手写的初稿在移交给排字工之后,会被排在一张页边空白很宽的大纸上,这样他便有地方做出大量修改。每一校次过后,由于补充的内容远多于删除的内容, 他的手稿都会扩展而不是缩水。巴尔扎克的修改在每页纸上,杂乱无序地四处蔓延。满是标记的校样令排字工沮丧又困惑。在那个修改即意味着重新排版的年代,要把巴尔扎克的修改输入进去,非常辛苦费力。事实上,巴尔扎克的印刷商订了一个规则,排字工看他的校样超过一个小时就要休息一下。

巴尔扎克差不多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写作。他待在书桌边笔耕的时间,比大多数作家都多。他无止境地投身的结果,就是他的大量作品。1833 年 4 月,在写给叙尔维尔的信中,巴尔扎克说,「一个人在十二个小时内,可以让很多黑字落在白纸上」。而总有一杯像恢复剂一样的咖啡在手边,以帮助巴尔扎克刺激他的突触。对于巴尔扎克来说,要想维持他的不懈计划,灵丹妙药必不可少。即使他的写作工具,也在努力跟上这种近乎残忍的献身。在给叙尔维尔的同一封信里,巴尔扎克说 :「可怜的笔!它应该是钻石做的,才不至于这么快就用坏!」

策划|查非

封面图源|Vanity Fair

内页图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长大以后想当一名作家要怎么做 如何像大作家一样诗意地(2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